一种康复训练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81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训练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康复床。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而在这些老年人口中,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约占4.33%。此外,由于疾病、灾难、事故引起的卧床病人也在逐增加。但是,在中国护理人员是十分短缺的,因此卧床病人的长期护理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护理床是卧床病人护理中必要的康复辅助器具,但是现有的康复护理床大多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坐、躺等姿态,对于卧床病人的压疮等问题并不能给予解决。此外,对于卧床病人进行简单的腿部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防止病人的关节粘滞和褥疮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乐趣,增加康复信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位姿康复训练护理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护理床,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功能床架模块,具有受力框架、翻身床架;组合床板模块,设置在功能床架模块内;以及升降支撑架模块,设置在功能床架模块上,位于组合床板模块的下方,其中,组合床板模块沿纵向分别设置有上身床板、臀部床板以及下肢床板,上身床板沿横向分别设置有通过铰链相连的上身床板一、上身床板二以及上身床板三,臀部床板沿横向分别设置有通过铰链相连的臀部床板一、臀部床板二以及臀部床板三,下肢床板沿横向分别设置有通过铰链相连的下肢床板一、下肢床板二、以及下肢床板三,上身床板一与臀部床板一、上身床板二与臀部床板二以及上身床板三与臀部床板三分别过铰链相连,上身床板底面设置有用于将上身床板顶起的电动推杆,受力框架包括上部床架和下部床架,翻身床架设置在上部床架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康复训练护理床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组合床板模块上的腿部训练模块,该腿部训练模块包括支撑杆、旋钮、曲柄一、曲柄二、踏板一、踏板二,支撑杆的下部具有支撑杆底座,旋钮通过螺纹与支撑杆底座相连,曲柄一的一端与支撑杆相连,曲柄二的一端与支撑杆相连,踏板一和踏板二分别与曲柄一和曲柄二的另一端相连。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康复训练护理床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腿部训练模块还包括训练导轨,训练导轨设置在下肢床板上,支撑杆底座通过旋钮固定在训练导轨上。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康复训练护理床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液架模块,输液架模块具有输液杆、输液挂钩、输液杆控制旋钮,功能床架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输液杆的夹具,用于固定输液杆,输液杆的下部设置在夹具内,输液挂钩设置在输液杆的顶端,用于悬挂注射液体药品,输液杆控制旋钮用于夹持输液杆并将输液杆固定在夹具中,输液杆在夹具中受输液杆控制旋钮旋紧后产生的夹持力而不下滑。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康复训练护理床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升降支撑架模块设置在下部床架上,升降支撑架模块包括底端液压杆、工型架、L型杆以及四个万向行走轮,底端液压杆、工型架、L型杆通过铰接构成连杆传动机构。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康复训练护理床,采用模块式活动床板,来实现让使用者进行起身和翻身,通过支撑架连杆机构、液压传动系统实现床的升降,方便了使用者上下床的行动。

本发明解决了肌力弱的患者和截瘫患者只能完全依赖医护人员来进行康复训练以及进行身体护理费时费力的问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打破了病人定时定点训练的局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康复训练护理床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康复训练护理床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康复训练护理床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康复训练护理床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康复训练护理床的实现起身功能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康复训练护理床实现翻身功能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康复训练护理床实现床体上升功能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组合床板模块整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功能床架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腿部训练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腿部训练模块导轨槽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升降支撑架示意图;以及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输液架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康复训练护理床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一种康复训练护理床,包括功能床架模块、组合床板模块、腿部训练模块、可升降支撑架模块以及输液架模块,实施例中,护理康复训练最大可承受80kg的使用者。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功能床架拥有三层床架机构,最外层是整体受力框架11,起固定组合床板模块和翻身床架12的作用;中间层是连接着控制开关13的翻身床架12;最里层为床板和床垫,床架的两侧设置有可收缩的护栏24,床架的一端设置有床头栏25。

最外层的整体受力框架11包括上部床架和下部床架。

受力框架11的上部床架起固定组合床板模块和翻身床架12的作用;中间层是连接着控制开关13的翻身床架12,翻身床架12与气弹簧14为铰连接。

如图8所示,组合床板模块沿纵向分别设置有上身床板、臀部床板以及下肢床板。

上身床板沿横向分别设置有通过铰链相连的上身床板一1、上身床板二2以及上身床板三3。

臀部床板沿横向分别设置有通过铰链相连的臀部床板一4、臀部床板二5以及臀部床板三6。

下肢床板沿横向分别设置有通过铰链相连的下肢床板一7、下肢床板二8、以及下肢床板三9。

上身床板一1与臀部床板一4、上身床板二2与臀部床板二5以及上身床板三3与臀部床板三6分别过铰链相连。

如图5所示,上身床板底面设置有用于将上身床板顶起的电动推撑杆10,电动推杆10的一端与上身床板底面铰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受力框架11的上部床架上,电动推撑杆10内设有伸缩杆,实施例中,电动推撑杆10的数量为2个。

康复训练护理床具有分别实现起身、翻身的功能。辅助病人起身是使用电动推撑杆10推动上身床板向上翻起,起身机构由两根电动推撑杆10控制,推撑杆连接在横杆下,横杆与上身床板相连。两根电动推撑杆10由同一开关控制,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2根杆,使起身的上身床板中的3块床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摁下开关电动推撑杆10伸长,推动上身床板向上翻起,实施例中,上身床板的翻转角度范围为0-60°,电动推撑杆10的最大行程为240mm。

翻身床架12与气弹簧14铰连接,康复训练护理床两侧的翻身床板分别为上身床板一1与臀部床板一4以及上身床板三3与臀部床板三6。

如图6、图9所示,辅助病人翻身是通过压动开关13来使气弹簧14伸长,从而推动床体中间层翻身床架12绕轴旋转0-45°。起身和翻身不可同时进行。

使用者要翻身时,使用者压下开关13,气弹簧14伸长,即可将翻身床架12向上推起。实施例中,翻身床架12的旋转角度为0-45°,气弹簧14的升程为230mm。

上身床板依靠电动推撑杆10向上翻起帮助病人进行起身、坐卧、进食等活动,翻身床板使用气弹簧14实现翻身功能,方便医护人员为病人擦拭身体、按摩肌肉、活动关节等,以防止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脱位等。

如图10所示,腿部训练模块包括支撑杆15、旋钮16、曲柄一17-1、曲柄二17-2、踏板一18-1、踏板二18-2。

支撑杆15作为中间支柱,下部具有支撑杆底座。

旋钮16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杆底座上。

曲柄一17-1的一端与支撑杆15相连。

曲柄二17-2的一端与支撑杆15相连。

踏板一18-1和踏板二18-2分别与曲柄一17-1和曲柄二17-2的自由端相连。

其曲柄一17-1和曲柄二17-2的曲柄延伸方向相反,踏板一18-1和踏板二18-2分别包括踩踏底板以及设置在踩踏底板上的绑带。可以利用绑带将病人的脚固定在踏板上,上方的绑带帮助固定病人脚的位置,后方的绑带可以防止病人的脚脱离踏板的位置。病人以踩脚踏车的形式锻炼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如图11所示,腿部训练模块安装在下肢床板8上,下肢床板8设置有训练导轨19,腿部训练模块可根据病人实际身高情况,调节旋钮16固定其在训练导轨19中的位置。通过训练导轨19中的凹槽位置可以实现腿部训练模块的安装与拆卸。腿部训练模块通过床板上的导轨19装至床上,将旋钮16扭紧即可固定位置。

训练病人关节活动度的腿部训练模块可拆卸,将旋钮16在导轨19上拧紧即可固定,可以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机构的位置。将病人的脚利用两条绷带固定在踏板上,即可让病人像踩自行车一样的方式进行髋、膝和踝关节的康复训练。腿部训练模块可根据病人身高调节位置,方便病人进行自主或被动的训练关节活动度的康复运动。此外,还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节训练强度。在下肢床板二8上,安装腿部训练模块后,即可进行包括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形式的让病人进行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的康复训练。

如图7、图12所示,可升降支撑架模块包括底端液压杆20、工型架21、L型杆22以及四个万向行走轮23,设置在整体受力框架11的下部床架上。

底端液压杆20、工型架21、L型杆22依次通过铰接构成四连杆机构。

四个万向行走轮23均匀设置在整体受力框架11的下部床架的下部的四个角上。万向行走轮23上设置有锁紧机构,使用者通过踩合紧锁机构,可以控制万向轮23的运动与固定,达到移动和固定护理床的目的。

如图12所示,可升降支撑架模块主要采用四连杆机械结构,其升降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利用双向控制阀控制床的升起和下降。底端液压杆20提供升降动力,当提供推力的时候,工型架21受力向前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L型杆22转动,L型连杆两杆长度有异,从而达到升的目的,同理降。液压杆20伸长推动工型架21往前,带动L型架22向上转动,从而推动床向上升起。同理液压杆20向内收起将床降下。

如图13所示,输液架模块包括输液杆26、输液挂钩27、输液杆控制旋钮28。

输液杆26的底端设置在康复训练护理床的一侧。

输液挂钩27设置在输液杆26的顶端,用于悬挂注射液体药品。

康复训练护理床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输液杆26的夹具,可用于直接固定输液杆26为病人进行输液。输液杆夹具亦可通过旋钮调节和拆卸。

输液杆控制旋钮28用于将输液杆26固定在输液杆夹具中,在输液杆控制旋钮28旋紧的状态下,输液杆26受输液杆控制旋钮28旋紧后产生的压力而不下滑。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康复训练护理床,采用模块式活动床板,来实现让使用者进行起身和翻身,通过支撑架连杆机构、液压传动系统实现床的升降,方便了使用者上下床的行动。

本实施例解决了肌力弱的患者和截瘫患者只能完全依赖医护人员来进行康复训练以及进行身体护理费时费力的问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打破了病人定时定点训练的局限。

另外,腿部训练模块可根据病人实际身高情况,调节旋钮固定其在训练导轨中的位置,方便病人进行腿部训练。

进一步地,腿部训练模块利用绑带将病人的脚固定在踏板上,上方的绑带帮助固定病人脚的位置,后方的绑带可以防止病人的脚脱离踏板的位置,方便病人以踩脚踏车的形式锻炼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