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75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属于医疗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是人体脊柱中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尤以C4、C5、C6为甚。颈椎的运动是以脊柱功能单位进行的,脊柱功能单位包括邻近两个椎体及其间的椎问盘、韧带,为一个运动节段。正常人体颈椎的平衡稳定系由颈椎静力性平衡系统和动力性平衡系统两大部分来维持。颈椎静力性平衡系统包括颈椎的椎体、附件、椎间盘、小关节和相连韧带结构,为内源性稳定。颈椎动力性平衡系统主要指头、颈、项、背部肌肉部分,它的活动和调节,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为外源性稳定。目前颈椎病的患者呈低龄化发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

各种类型的颈椎病都有其相应的治疗方法,不可千篇一律。然而,各种类型的颈椎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需要头颈部的功能锻炼,因为恢复和维持颈椎周围肌肉力量是维持颈椎主动稳定的前提。目前市场上各种支具或围领能使颈椎达到暂时的、静态的稳定,但长期使用,因其应力遮挡作用反而造成颈部肌肉萎缩、关节的僵硬。而牵引、推拿能被动的放松、锻炼肌肉,但需专业医生在医疗场所进行且周期较长,患者往往不能坚持。

现有技术中,避免了长期到医疗场所进行牵引康复锻炼的麻烦,使得颈椎的康复治疗较为简便。但是,仍然存在拉力不能随时调节,牵引过程中头部不能转动,身体也不能移动等缺陷,不能增强头颈部浅层和深层肌肉的肌力,不能重建头颈部和颈椎周围肌肉的肌力平衡,颈椎间盘内的压力不能缓解,颈椎正常生理曲度难以恢复,使用后不能有效遏止和减缓颈椎退变的趋势,而且在长期使用时,因其应力遮挡作用反而造成颈部肌肉萎缩、关节的僵硬。

发明专利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用于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用于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包括头部套具,其特征在于,本锻炼器还包括侧拉机构,所述的侧拉机构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头部套具的一侧相连,所述的侧拉机构包括侧拉绳,所述的侧拉绳上端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头部套具的一侧相连,所述的侧拉绳下端设有侧拉手,所述的侧拉绳下端与侧拉手之间设有拉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头部套具一侧的颞部吊环和设置在侧拉绳上端的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颞部吊环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头部套具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头部套具包括用于套在人体头部的环形头带、用于支撑下颌的下颌托和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后面的枕托,所述的下颌托通过下颌固定带与环形头带相连,所述的枕托通过枕部连接带与环形头带相连。

本发明专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可以使头颈部浅层和深层肌肉的肌力得到有效的增强、重建头颈部和颈椎周围肌肉的肌力平衡,缓解颈椎间盘内的压力,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用于肢体康复训练的装置包括头部套具1,侧拉机构2,所述的侧拉机构2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头部套具1的一侧相连,头部套具1包括用于套在人体头部的环形头带11、用于支撑下颌的下颌托12和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后面的枕托13,所述的下颌托12通过下颌固定带14与环形头带11相连,所述的枕托13通过枕部连接带15与环形头带11相连。

侧拉机构2包括侧拉绳21,所述的侧拉绳21上端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头部套具1的一侧相连,侧拉绳21下端设有侧拉手22,侧拉绳21下端与侧拉手22之间设有拉力弹簧23。

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头部套具1一侧的颞部吊环31和设置在侧拉绳21上端的挂环32。

颞部吊环31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头部套具1的两侧。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