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3757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对患者的耐受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补充阳气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如果遇到血虚的病人,虽然也可以灸血海穴来生血,但是效果和补充阳气的效果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治本的效果差,患者需要经常性的治疗,因此来说,目前技术的艾灸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艾灸效果好、无烟、使用安全的艾灸的改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珠40~60份、蚕砂25~35份、五灵脂4~6份、木香4~6份、灸米壳4~6份、麻黄4~6份、苍术2~4份、制乳香4~6份、制没药4~6份、艾叶70~90份、檀香6~8份、三棱5~7份、莪术4~6份、薄荷4~6份、丹皮2~4份、远志2~4份、宫桂4~6份、赤芍2~4份、桂枝4~6份、栀子4~6份、榆树皮4~6份、小茴香6~8份。

作为优选,其中,甲珠50份、蚕砂30份、五灵脂5份、木香5份、灸米壳5份、麻黄5份、苍术3份、制乳香5份、制没药5份、艾叶80份、檀香7份、三棱6份、莪术5份、薄荷5份、丹皮3份、远志3份、宫桂5份、赤芍3份、桂枝5份、栀子5份、榆树皮5份、小茴香7份。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的制备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

1、按甲珠40~60份、蚕砂25~35份、五灵脂4~6份、木香4~6份、灸米壳4~6份、麻黄4~6份、苍术2~4份、制乳香4~6份、制没药4~6份、艾叶70~90份、檀香6~8份、三棱5~7份、莪术4~6份、薄荷4~6份、丹皮2~4份、远志2~4份、宫桂4~6份、赤芍2~4份、桂枝4~6份、栀子4~6份、榆树皮4~6份、小茴香6~8份,进行备料;将上述原料用粉碎机碾成粉末;

2、将上述步骤1所得的粉末加入水搅拌;

3、手工揉搓成直径为1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以圆柱体的圆心为点扎孔;

4、自然烘干。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2所述的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4:1。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艾灸效果明显、无烟、使用安全、方便,治疗范围广,使用者无不适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珠40份、蚕砂25份、五灵脂4份、木香4份、灸米壳4份、麻黄4份、苍术2份、制乳香4份、制没药4份、艾叶70份、檀香6份、三棱5份、莪术4份、薄荷4份、丹皮2份、远志2份、宫桂4份、赤芍2份、桂枝4份、栀子4份、榆树皮4份、小茴香6份。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的制备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

1、按甲珠40份、蚕砂25份、五灵脂4份、木香4份、灸米壳4份、麻黄4份、苍术2份、制乳香4份、制没药4份、艾叶70份、檀香6份、三棱5份、莪术4份、薄荷4份、丹皮2份、远志2份、宫桂4份、赤芍2份、桂枝4份、栀子4份、榆树皮4份、小茴香6份,进行备料;将上述原料用粉碎机碾成粉末;

2、将上述步骤1所得的粉末加入水搅拌,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4:1;

3、手工揉搓成直径为1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以圆柱体的圆心为点扎孔;

4、自然烘干。

实施例2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珠50份、蚕砂30份、五灵脂5份、木香5份、灸米壳5份、麻黄5份、苍术3份、制乳香5份、制没药5份、艾叶80份、檀香7份、三棱6份、莪术5份、薄荷5份、丹皮3份、远志3份、宫桂5份、赤芍3份、桂枝5份、栀子5份、榆树皮5份、小茴香7份。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的制备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

1、按甲珠50份、蚕砂30份、五灵脂5份、木香5份、灸米壳5份、麻黄5份、苍术3份、制乳香5份、制没药5份、艾叶80份、檀香7份、三棱6份、莪术5份、薄荷5份、丹皮3份、远志3份、宫桂5份、赤芍3份、桂枝5份、栀子5份、榆树皮5份、小茴香7份,进行备料;将上述原料用粉碎机碾成粉末;

2、将上述步骤1所得的粉末加入水搅拌,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4:1;

3、手工揉搓成直径为1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以圆柱体的圆心为点扎孔;

4、自然烘干。

实施例3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珠60份、蚕砂35份、五灵脂6份、木香6份、灸米壳6份、麻黄6份、苍术4份、制乳香6份、制没药6份、艾叶90份、檀香8份、三棱7份、莪术6份、薄荷6份、丹皮4份、远志4份、宫桂6份、赤芍4份、桂枝6份、栀子6份、榆树皮6份、小茴香8份。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的制备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

1、按甲珠60份、蚕砂35份、五灵脂6份、木香6份、灸米壳6份、麻黄6份、苍术4份、制乳香6份、制没药6份、艾叶90份、檀香8份、三棱7份、莪术6份、薄荷6份、丹皮4份、远志4份、宫桂6份、赤芍4份、桂枝6份、栀子6份、榆树皮6份、小茴香8份,进行备料;将上述原料用粉碎机碾成粉末;

2、将上述步骤1所得的粉末加入水搅拌,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4:1;

3、手工揉搓成直径为1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以圆柱体的圆心为点扎孔;

4、自然烘干。

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艾灸效果明显、无烟、使用安全、方便,治疗范围广,使用者无不适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甲珠40~60份、蚕砂25~35份、五灵脂4~6份、木香4~6份、灸米壳4~6份、麻黄4~6份、苍术2~4份、制乳香4~6份、制没药4~6份、艾叶70~90份、檀香6~8份、三棱5~7份、莪术4~6份、薄荷4~6份、丹皮2~4份、远志2~4份、宫桂4~6份、赤芍2~4份、桂枝4~6份、栀子4~6份、榆树皮4~6份、小茴香6~8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艾灸的改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艾灸效果明显、无烟、使用安全、方便,治疗范围广,使用者无不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姚光芮;刘京涛;宗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姚光芮;刘京涛;宗晖杰
技术研发日:2017.04.27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