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96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熬制罐,具体是一种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



背景技术:

中药起源于中国。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传统的中药熬制罐中的中药材是静置在中药罐中形成堆积,这样就导致部分中药材与水不能充分接触,以至于中药材中的精华不能完全被药水吸收,中药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药材放置框;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有药罐盖,罐体的内腔壁上靠近底部位置密封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与罐体的内腔底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电热丝;药材放置框位于罐体的上部,药材放置框的框体由滤板制作而成,药材放置框的两侧顶部连接有横板,横板底部安装有滚轮,罐体的内腔壁位于滚轮的下方设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上开设有环形槽,滚轮与环形槽滚动配合;所述药材放置框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向上伸出药罐盖并与药罐盖活动配合;所述药罐盖的底部位于连接轴的四周等距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底部连接压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与药罐盖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外围套接有冷却套,冷却套为中空结构且中空腔室贴合罐体的外表面,冷却套的上端面开设有入水口,冷却套的底部连接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罐盖的底面安装有套设在连接轴外围的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内圈横截面为六边形,连接轴与滚珠轴承活动卡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轴伸出药罐盖的一端连接有手摇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摇柄的柄头外围设有防滑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套的右侧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中药熬制罐设置有活动式的药材放置框,药材放置框可以带动内部堆积的中药材转动使其散开从而与水充分接触;通过提拉连接轴,使中药放置框向上移动,压板挤压中药放置框内的中药材,使其精华尽可能多的进入水中,提高了中药材的利用率,同时压板还能在熬制结束后压缩中药材,方便药渣的收集;还在罐体的外围套设中空的冷却套,通过注入冷水完成热传导从而提升罐内药水的冷却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中连接轴与滚珠轴承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罐体、11-药罐盖、111-滚珠轴承、12-环形支撑板、121-环形槽、2-药材放置框、21-横板、211-滚轮、3-连接轴、31-手摇柄、311-防滑层、4-压杆、41-压板、5-导热板、51-电热丝、6-冷却套、61-入水口、62-排水管、621-阀门、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内的药材放置框2;所述罐体1的顶部连接有药罐盖11,罐体1的内腔壁上靠近底部位置密封连接有导热板5,导热板5与罐体1的内腔底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电热丝51,通过电热丝51产生热量,热量经过导热板5传递至罐体上方从而完成中药的熬制;药材放置框2位于罐体1的上部,药材放置框2的框体由滤板制作而成,药材放置框2的两侧顶部连接有横板21,横板21底部安装有滚轮211,罐体1的内腔壁位于滚轮211的下方设有环形支撑板12,环形支撑板12上开设有环形槽121,滚轮211与环形槽121滚动配合;所述药材放置框2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连接轴3,连接轴3向上伸出药罐盖11并与药罐盖11活动配合,通过转动连接轴3即可带动药材放置框2转动,从而带动堆积的中药材转动使其散开从而与水充分接触;所述药罐盖11的底部位于连接轴3的四周等距连接有压杆4,压杆4的底部连接压板41,通过提拉连接轴3,使中药放置框2向上移动,压板41挤压中药放置框2内的中药材,使其精华尽可能多的进入水中,同时能在熬制结束后压缩中药材,方便药渣的收集;

所述罐体1与药罐盖11通过螺纹配合连;

所述罐体1的外围套接有冷却套6,冷却套6为中空结构且中空腔室贴合罐体1的外表面,冷却套6的上端面开设有入水口61,冷却套6的底部连接排水管62,排水管62上安装有阀门621,具体使用时,待中药熬制结束以后,在冷却套6中注入冷水,冷水包裹住罐体1的外围,药水的热量经过罐体1传递给冷水从而被吸收,完成了中药的冷却,待冷却结束,打开阀门621,将水从排水管62排出;

所述药罐盖11的底面安装有套设在连接轴3外围的滚珠轴承111,滚珠轴承111的内圈横截面为六边形,连接轴3与滚珠轴承111活动卡接,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连接轴3的径向窜动,从而保证药材放置框2转动稳定性,使滚轮211不会脱离环形槽121;

所述连接轴3伸出药罐盖11的一端连接有手摇柄31,通过转动手摇柄31即可完成连接轴3的转动;

所述手摇柄31的柄头外围设有防滑层311,更利于操作;

所述冷却套6的右侧连接有把手7,用于倾倒药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熬制中药时,将中药材放置于药材放置框2中,然后将药材放置框2放置在环形支撑板12上,然后在罐体内加入水,封闭药罐盖11,然后通过电热丝51产生热量,热量经过导热板5传递至罐体上方从而进行中药的熬制;熬制过程中,通过转动手摇柄31带动连接轴3转动,从而带动药材放置框2转动,框内堆积的中药材转动散开与水充分接触;通过提拉连接轴3,使中药放置框2向上移动,压板41挤压中药放置框2内的中药材,使其精华尽可能多的进入水中,同时能在熬制结束后压缩中药材,方便药渣的收集;中药熬制完成以后,在冷却套6中注入冷水,冷水包裹住罐体1的外围,药水的热量经过罐体1传递给冷水从而被吸收,完成了中药的冷却,待冷却结束,打开阀门621,将水从排水管62排出。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中药材利用率的中药熬制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药材放置框;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有药罐盖;药材放置框位于罐体的上部,药材放置框的两侧顶部连接有横板,横板底部安装有滚轮,罐体的内腔壁位于滚轮的下方设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上开设有环形槽,滚轮与环形槽滚动配合;所述药材放置框的内腔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向上伸出药罐盖并与药罐盖活动配合;所述药罐盖的底部位于连接轴的四周等距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底部连接压板。本发明的中药熬制罐可以有效提高中药材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鹰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9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