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573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重要、最直接、最常见的治疗、抢救措施之一,因此对输液状况的有效观察,直接关系着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护理用药的安全等。

为了使输液过程安全顺利,病人和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的巡视含药液容器内药液变化情况,观测其剩余药液量。这成为医护人员的一大负担。由于在实际输液过程中,输液室内人员较多,医护人员来回巡视观察含药液容器内药液剩余量,工作量大,而且时间间隔较长。如果使用重力传感器对药液剩余量进行监控,输液架成本较为高昂,且维修成本较高,对于中小型医院如果批量采购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当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条件下输液时,护士扎针准确率下降,经常会进行二次扎针,增加病人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升降板、连接杆、照明灯、放置架、电源、报警灯、导体a和导体b,所述底座下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滑轮,方便病人在输液期间进行走动;所述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丝杆,丝杆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左滑套和右滑套,左滑套安装在丝杆左部分螺纹上,右滑套安装在丝杆右部分螺纹上,所述左滑套上下两侧分别铰接有左上连杆和左下连杆,右滑套上下两侧分别铰接有右上连杆和右下连杆,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另一端还通过铰链铰接在底座上表面,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也通过铰链铰接在升降板下侧,所述丝杆右端固定安装有摇轮,通过摇动摇轮,丝杆与左滑套和右滑套螺纹配合,实现升降装置的升降功能;

所述升降板上表面中心位置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安装有轴套,轴套左侧铰接有照明灯,当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条件下输液时,可转动轴套并打开照明灯,为护士输液扎针提供方便,避免因光线问题造成二次扎针增加病人痛苦;所述连接杆上还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护士在输液时可放置备用医疗器械;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顶盖,顶盖左下侧滑动安装有若干组挂钩a,可将备用药瓶挂在挂钩a上;

所述顶盖右下侧固定安有至少两组滑杆,滑杆竖直向下,所述滑杆上滑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顶盖下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板下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挂钩b,挂钩b内设有弹簧自锁装置,防止输液瓶遭误碰时掉落造成安全事故,提高输液时的安全性;所述顶盖上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电源上设有开关,电源右侧安装有报警灯,电源与报警灯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所述顶盖下侧还固定安装有导体a,连接板上侧固定安装有导体b,电源与导体a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源与报警灯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报警灯与导体b之间也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导体a和导体b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导体a与导体b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轮上安装有限位锁死装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上左右两部分表面攻有螺纹,中间部分不攻螺纹,且左右两部分螺纹相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丝杆与限位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为圆杆且表面光滑无毛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套上安装有限位螺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上端与顶盖下侧通过焊接连接,滑杆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从弹簧中心穿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体a上设有凸点,导体b内设置有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丝杆与左滑套、右滑套配合,实现输液架平稳升降,稳定可靠;当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条件下输液时,可打开照明灯,为护士输液扎针提供方便,避免因光线问题造成二次扎针增加病人痛苦;连接杆上还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护士在输液时可放置备用医疗器械;挂钩b内设有弹簧自锁装置,防止输液瓶遭误碰时掉落造成安全事故,提高输液时的安全性;通过输液瓶自身重量的变化,对输液瓶内的药液量进行监控,当输液瓶内药液不多时,报警灯开始预警,提醒护士进行更换输液瓶或者拔针,避免护士未及时发现药液输完后造成血管回血的问题,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同时相比使用重力传感器感应,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加低廉,满足大多数医院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中悬挂输液瓶后导体a与导体b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中挂钩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轮、3-升降装置、4-丝杆、5-限位块、6-左滑套、7-右轴套、8-左下连杆、9-左上连杆、10-右下连杆、11-右上连杆、12-摇轮、13-升降板、14-连接杆、15-轴套、16-照明灯、17-放置架、18-顶盖、19-挂钩a、20-滑杆、21-连接板、22-弹簧、23-挂钩b、24-电源、25-报警灯、26-导体a、27-导体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门诊用输液架,包括底座1、升降装置3、升降板13、连接杆14、照明灯16、放置架17、电源24、报警灯25、导体a26和导体b27,所述底座1下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滑轮2,方便病人在输液期间进行走动,滑轮2上安装有限位锁死装置,防止输液架在输液时发生移动;所述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上设有丝杆4,丝杆4上左右两部分表面攻有螺纹,中间部分不攻螺纹,且左右两部分螺纹相反,丝杆4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5,丝杆4与限位块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4上螺纹连接有左滑套6和右滑套7,左滑套6安装在丝杆4左部分螺纹上,右滑套7安装在丝杆4右部分螺纹上,所述左滑套6上下两侧分别铰接有左上连杆9和左下连杆8,右滑套7上下两侧分别铰接有右上连杆11和右下连杆10,左下连杆8和右下连杆10另一端还通过铰链铰接在底座1上表面,左上连杆9和右上连杆11也通过铰链铰接在升降板13下侧,所述丝杆4右端固定安装有摇轮12,通过摇动摇轮12,丝杆4与左滑套6和右滑套7配合,实现升降装置3的升降功能;

所述升降板13上表面中心位置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为圆杆且表面光滑无毛刺,连接杆14上转动安装有轴套15,轴套15上安装有限位螺钉,对轴套15进行固定锁紧,轴套15左侧铰接有照明灯16,当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条件下输液时,可转动轴套15并打开照明灯16,为护士输液扎针提供方便,避免因光线问题造成二次扎针增加病人痛苦;所述连接杆14上还固定安装有放置架17,护士在输液时可放置备用医疗器械;所述连接杆14顶端固定安装有顶盖18,顶盖18左下侧滑动安装有若干组挂钩a19,可将备用药瓶挂在挂钩a19上;

所述顶盖18右下侧固定安有至少两组滑杆20,滑杆20竖直向下,滑杆20上端与顶盖18下侧通过焊接连接,滑杆20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杆20上滑动安装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与顶盖18下侧之间连接有弹簧22,滑杆20从弹簧22中心穿过,所述连接板21下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挂钩b23挂钩b23内设有弹簧自锁装置,防止输液瓶遭误碰时掉落造成安全事故,提高输液时的安全性;所述顶盖18上侧固定安装有电源24,电源24上设有开关,电源24右侧安装有报警灯25,电源24与报警灯25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所述顶盖18下侧还固定安装有导体a26,连接板21上侧固定安装有导体b27,电源24与导体a26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源24与报警灯25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报警灯25与导体b27之间也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导体a26和导体b27外侧均包裹有绝缘层,防止误碰造成触电,导体a26上设有凸点,导体b27内设置有凹点,导体a26与导体b27相配合,当输液瓶中的药液不多时,导体a26上的凸点与导体b27上的凹点接触时,回路导通,报警灯25开始预警,防止未及时拔针造成回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输液架进行升高时,顺时针摇动摇轮12,从而转动丝杆4,丝杆4左右两部分上的螺纹与左滑套6、右滑套7配合,左滑套6和右滑套7分别向中间移动,带动连杆将升降板13顶起,从而实现输液架的升高;当需要降低输液架高度时,逆时针摇动摇轮即可实现降低输液架,通过丝杆4与左滑套6、右滑套7配合,实现输液架平稳升降,稳定可靠;当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条件下输液时,可转动轴套15并打开照明灯16,为护士输液扎针提供方便,避免因光线问题造成二次扎针增加病人痛苦;当将输液瓶挂在挂钩23上,由于重力作用,连接板21向下滑动,导体a26上的凸点与导体b27上的凹点分离,此时打开电源24上的开关,输液瓶中药液逐渐减少,输液瓶重力逐渐减小,连接板21向上移动,当药液快要滴完时,导体a26上的凸点与导体b27上的凹点接触时,回路导通,报警灯25开始预警,提醒护士进行更换输液瓶或者拔针,避免护士未及时发现药液输完后造成血管回血的问题,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同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