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肉豆蔻醚和黄樟醚含量的肉豆蔻种仁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909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炮制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肉豆蔻醚和黄樟醚含量的肉豆蔻种仁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肉豆蔻,属常绿乔木植物,小乔木,幼枝细长,热带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其种仁入药,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虫驱除剂,治疗风湿痛等。此外,还可作调味品、工业用油原料等。肉豆蔻种仁中含有肉豆蔻醚和黄樟醚,这两种物质具有毒性,因此通常在炮制时通过去油处理以降低这两种物质的含量,从而减轻甚至避免因这两种物质存在引发的不良反应。一般去油方式是将肉豆蔻种仁在45℃低温慢慢烤干,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但这种去油方式存在所用时间长的缺陷,不适用于大批量处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去油率高、去油用时短的用于降低肉豆蔻醚和黄樟醚含量的肉豆蔻种仁炮制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降低肉豆蔻醚和黄樟醚含量的肉豆蔻种仁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净选:取成熟的肉豆蔻种仁,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种皮,筛去灰屑;(2)清洗:利用清水水洗种仁1-2次,水洗时种仁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min;(3)低温烘干:将水洗后的种仁平铺到筛网上,平铺厚度低于5cm,再利用40-45℃热风对种仁风干,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4)粉碎:将烘干的种仁经粉碎机制成粒度3-5mm的粗粉,即得种仁粉;(5)炮制袋制作:利用纯棉面料缝制三层结构的炮制袋,中层装入种仁粉,内层和外层包裹吸油助剂,种仁粉与吸油助剂的质量比为5:0.5-1,并且炮制袋平铺时高度不超过10cm;(6)烘焙去油:将炮制袋于45-50℃下烘焙5min后压榨去油,继续烘焙5min后再次压榨去油,如此反复,直至炮制袋内种仁粉不再粘结成饼,然后倒出种仁粉,研细。所述吸油助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10-15份、交联聚维酮2-3份、预胶化淀粉2-3份、微晶纤维素1-2份、改性海泡石纤维粉1-2份、聚乙烯醇树脂0.5-1份、葡萄糖酸钠0.3-0.5份、鲸蜡醇0.05-0.1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05-0.1份,其制备方法为:向交联聚维酮中加入鲸蜡醇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升温至75-80℃保温研磨10-15min,得到改性聚维酮;再向预胶化淀粉中加入聚乙烯醇树脂和葡萄糖酸钠,升温至115-120℃保温研磨15-30min,待自然冷却至75-80℃后加入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改性聚维酮、微晶纤维素和改性海泡石纤维粉,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并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2h,最后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吸油助剂。所述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由泊洛沙姆188与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经酯化反应和再经亲油改性而成,其制备方法为:向泊洛沙姆188与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35-40℃水直至搅拌完全溶解,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然后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于100-105℃下保温研磨至水分完全挥干,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所述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在500-5000。所述泊洛沙姆188、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缩丁醛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的质量比为5-10:5-10:1-2:0.5-1。所述改性海泡石纤维粉由海泡石纤维粉经亲油改性而成,其制备方法为:向海泡石纤维粉中加入3倍重量的无水乙醇,升温至45-50℃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氢化棕榈油,继续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于75-80℃下烘干,最后经研磨成粉,即得改性海泡石纤维粉。所述海泡石纤维粉、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氢化棕榈油的质量比为1-2:0.1-0.2:0.05-0.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炮制袋的制作,利用内层和外层吸油助剂双向快速吸附肉豆蔻种仁在烘焙过程中所析出的肉豆蔻醚和黄樟醚,缩短烘焙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在25min烘焙去油时间内即可使肉豆蔻醚和黄樟醚的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明显优于采用常规的低温烤干去油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1)净选:取成熟的肉豆蔻种仁,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种皮,筛去灰屑;(2)清洗:利用清水水洗种仁1次,水洗时种仁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min;(3)低温烘干:将水洗后的种仁平铺到筛网上,平铺厚度低于5cm,再利用40-45℃热风对种仁风干,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4)粉碎:将烘干的种仁经粉碎机制成粒度3-5mm的粗粉,即得种仁粉;(5)炮制袋制作:利用纯棉面料缝制三层结构的炮制袋,中层装入种仁粉,内层和外层包裹吸油助剂,种仁粉与吸油助剂的质量比为5:0.5,并且炮制袋平铺时高度不超过10cm;(6)烘焙去油:将炮制袋于45-50℃下烘焙5min后压榨去油,继续烘焙5min后再次压榨去油,如此反复,直至炮制袋内种仁粉不再粘结成饼,然后倒出种仁粉,研细。吸油助剂的制备:向2g交联聚维酮中加入0.05g鲸蜡醇和0.05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升温至75-80℃保温研磨15min,得到改性聚维酮;再向3g预胶化淀粉中加入0.5g聚乙烯醇树脂和0.3g葡萄糖酸钠,升温至115-120℃保温研磨15min,待自然冷却至75-80℃后加入10g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改性聚维酮、1g微晶纤维素和1g改性海泡石纤维粉,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并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吸油助剂。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向10g泊洛沙姆188与5g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35-40℃水直至搅拌完全溶解,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然后加入1g聚乙烯醇缩丁醛和0.5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于100-105℃下保温研磨至水分完全挥干,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改性海泡石纤维粉的制备:向1g海泡石纤维粉中加入3倍重量的无水乙醇,升温至45-50℃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0.1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0.05g氢化棕榈油,继续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于75-80℃下烘干,最后经研磨成粉,即得改性海泡石纤维粉。实施例2(1)净选:取成熟的肉豆蔻种仁,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种皮,筛去灰屑;(2)清洗:利用清水水洗种仁1次,水洗时种仁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min;(3)低温烘干:将水洗后的种仁平铺到筛网上,平铺厚度低于5cm,再利用40-45℃热风对种仁风干,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4)粉碎:将烘干的种仁经粉碎机制成粒度3-5mm的粗粉,即得种仁粉;(5)炮制袋制作:利用纯棉面料缝制三层结构的炮制袋,中层装入种仁粉,内层和外层包裹吸油助剂,种仁粉与吸油助剂的质量比为5:1,并且炮制袋平铺时高度不超过10cm;(6)烘焙去油:将炮制袋于45-50℃下烘焙5min后压榨去油,继续烘焙5min后再次压榨去油,如此反复,直至炮制袋内种仁粉不再粘结成饼,然后倒出种仁粉,研细。吸油助剂的制备:向3g交联聚维酮中加入0.1g鲸蜡醇和0.05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升温至75-80℃保温研磨15min,得到改性聚维酮;再向2g预胶化淀粉中加入1g聚乙烯醇树脂和0.3g葡萄糖酸钠,升温至115-120℃保温研磨15min,待自然冷却至75-80℃后加入15g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改性聚维酮、2g微晶纤维素和1g改性海泡石纤维粉,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并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吸油助剂。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向5g泊洛沙姆188与5g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35-40℃水直至搅拌完全溶解,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然后加入1g聚乙烯醇缩丁醛和0.5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于100-105℃下保温研磨至水分完全挥干,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改性海泡石纤维粉的制备:向2g海泡石纤维粉中加入3倍重量的无水乙醇,升温至45-50℃保温混合10min,再加入0.2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0.05g氢化棕榈油,继续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于75-80℃下烘干,最后经研磨成粉,即得改性海泡石纤维粉。对照例1(1)净选:取成熟的肉豆蔻种仁,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种皮,筛去灰屑;(2)清洗:利用清水水洗种仁1次,水洗时种仁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min;(3)低温烘干:将水洗后的种仁平铺到筛网上,平铺厚度低于5cm,再利用40-45℃热风对种仁风干,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4)粉碎:将烘干的种仁经粉碎机制成粒度3-5mm的粗粉,即得种仁粉;(5)炮制袋制作:利用纯棉面料缝制三层结构的炮制袋,中层装入种仁粉,内层和外层包裹吸油助剂,种仁粉与吸油助剂的质量比为5:1,并且炮制袋平铺时高度不超过10cm;(6)烘焙去油:将炮制袋于45-50℃下烘焙5min后压榨去油,继续烘焙5min后再次压榨去油,如此反复,直至炮制袋内种仁粉不再粘结成饼,然后倒出种仁粉,研细。吸油助剂的制备:向3g交联聚维酮中加入0.1g鲸蜡醇和0.05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升温至75-80℃保温研磨15min,得到改性聚维酮;再向2g预胶化淀粉中加入1g聚乙烯醇树脂和0.3g葡萄糖酸钠,升温至115-120℃保温研磨15min,待自然冷却至75-80℃后加入15g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改性聚维酮、2g微晶纤维素和1g海泡石纤维粉,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并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吸油助剂。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向5g泊洛沙姆188与5g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35-40℃水直至搅拌完全溶解,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然后加入1g聚乙烯醇缩丁醛和0.5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于100-105℃下保温研磨至水分完全挥干,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对照例2(1)净选:取成熟的肉豆蔻种仁,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种皮,筛去灰屑;(2)清洗:利用清水水洗种仁1次,水洗时种仁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min;(3)低温烘干:将水洗后的种仁平铺到筛网上,平铺厚度低于5cm,再利用40-45℃热风对种仁风干,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4)粉碎:将烘干的种仁经粉碎机制成粒度3-5mm的粗粉,即得种仁粉;(5)炮制袋制作:利用纯棉面料缝制三层结构的炮制袋,中层装入种仁粉,内层和外层包裹吸油助剂,种仁粉与吸油助剂的质量比为5:1,并且炮制袋平铺时高度不超过10cm;(6)烘焙去油:将炮制袋于45-50℃下烘焙5min后压榨去油,继续烘焙5min后再次压榨去油,如此反复,直至炮制袋内种仁粉不再粘结成饼,然后倒出种仁粉,研细。吸油助剂的制备:向3g交联聚维酮中加入0.1g鲸蜡醇和0.05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升温至75-80℃保温研磨15min,得到改性聚维酮;再向2g预胶化淀粉中加入1g聚乙烯醇树脂和0.3g葡萄糖酸钠,升温至115-120℃保温研磨15min,待自然冷却至75-80℃后加入15g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改性聚维酮、2g微晶纤维素和1g改性海泡石纤维粉,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并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吸油助剂。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向5g泊洛沙姆188与5g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35-40℃水直至搅拌完全溶解,并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静置1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所得混合物于100-105℃下保温研磨至水分完全挥干,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对照例3(1)净选:取成熟的肉豆蔻种仁,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种皮,筛去灰屑;(2)清洗:利用清水水洗种仁1次,水洗时种仁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min;(3)低温烘干:将水洗后的种仁平铺到筛网上,平铺厚度低于5cm,再利用40-45℃热风对种仁风干,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4)烘焙去油:将肉豆蔻种仁在45℃下低温慢慢烤干,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实施例3分别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1、对照例2和对照例3所述方法对同批1kg肉豆蔻种仁进行处理,测定烘焙去油时间、经处理后种仁中的肉豆蔻醚和黄樟醚含量,并计算肉豆蔻醚和黄樟醚的去除率,结果如表1所示。表1肉豆蔻醚和黄樟醚去除率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时间/min2525304060肉豆蔻醚去除率/%99.4399.5498.3896.2694.17黄樟醚去除率/%99.4099.4998.2795.4293.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