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顽固性口疮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771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口疮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口疮是指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发病年龄一般在10~3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现行的西医治疗大多是吃药和外敷,这种方式初期见效较快,但是不容易治疗病根,且药物毒副作用大,效果缓慢,治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顽固性口疮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顽固性口疮的中药配方,所述中药配方各药物配比如下:羌活10-15份、防风10-15份、白芷10-12份、细辛3-5份、淡竹叶18-20份、通草6-9份、生地18-20份、生甘草10-12份、半夏10-12份、陈皮10-12份、黄芩12-14份、黄连10-12份、升麻8-10份、牡丹皮12-14份、葛根20-25份、党参15-17份、炒谷芽30-45份、石膏30-45份、白术10-12份。

所述的中药配方各药物重量配比为:羌活15克、防风15克、白芷12克、细辛5克、淡竹叶20克、通草9克、生地20克、生甘草12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黄芩14克、黄连12克、升麻10克、牡丹皮14克、葛根25克、党参17克、炒谷芽45克、石膏45克、白术12克。

所述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步骤如下:

1)备料,按照配方内的中药配比称重取药;

2)清洗,将称取到的中药利用清水进行清洗;

3)烘干,将清洗后的中药摊放置于烤箱内在30-50℃进行加热半小时;

4)研磨,将风干后的药材放在中药研磨器中研磨至微细颗粒状;

4)熬制,将研磨后的微细颗粒中药加100ml水在高压锅内熬制两小时;

5)过滤,将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利用过滤网进行过滤,然后静置半小时至常温;

6)将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分为均匀的三份。

所述的中药一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配方各药材配伍合理,制作过程简单,对于治疗顽固性口疮具有治疗彻底,不复发的效果,同时,治疗周期较短,花费医疗成本较低,总之本发明具有配伍合理、治疗速度快、治疗彻底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顽固性口疮的中药配方,所述中药配方各药物配比如下:羌活10-15份、防风10-15份、白芷10-12份、细辛3-5份、淡竹叶18-20份、通草6-9份、生地18-20份、生甘草10-12份、半夏10-12份、陈皮10-12份、黄芩12-14份、黄连10-12份、升麻8-10份、牡丹皮12-14份、葛根20-25份、党参15-17份、炒谷芽30-45份、石膏30-45份、白术10-12份。

本发明的各原料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1)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2)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3)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4)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5)通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6)生地:生地味甘而苦。

性味与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热病、舌绛烦渴舌、阴虚内热、骨蒸消渴、吐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

7)生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8)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9)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胸闷气短,咳嗽痰多。

10)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11)黄连: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12)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性味与归经: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13)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14)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性味与归经: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15)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16)炒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17)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性味与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18)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总之本发明具有配伍合理、治疗速度快、治疗彻底的优点。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顽固性口疮的中药配方,所述的中药配方各药物重量配比为:羌活15克、防风15克、白芷12克、细辛5克、淡竹叶20克、通草9克、生地20克、生甘草12克、半夏12克、陈皮12克、黄芩14克、黄连12克、升麻10克、牡丹皮14克、葛根25克、党参17克、炒谷芽45克、石膏45克、白术12克。

本发明在实施时,中药配方的制作步骤如下:

1)备料,按照配方内的中药配比称重取药;

2)清洗,将称取到的中药利用清水进行清洗;

3)烘干,将清洗后的中药摊放置于烤箱内在30-50℃进行加热半小时;

4)研磨,将风干后的药材放在中药研磨器中研磨至微细颗粒状;

4)熬制,将研磨后的微细颗粒中药加100ml水在高压锅内熬制两小时;

5)过滤,将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利用过滤网进行过滤,然后静置半小时至常温;

6)将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分为均匀的三份。

所述的中药一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各原料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1)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2)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3)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4)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5)通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6)生地:生地味甘而苦。

性味与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热病、舌绛烦渴舌、阴虚内热、骨蒸消渴、吐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

7)生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8)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9)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胸闷气短,咳嗽痰多。

10)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11)黄连: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12)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性味与归经: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13)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14)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性味与归经: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15)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16)炒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17)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性味与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18)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本发明中药配方各药材配伍合理,制作过程简单,对于治疗顽固性口疮具有治疗彻底,不复发的效果,同时,治疗周期较短,花费医疗成本较低,总之本发明具有配伍合理、治疗速度快、治疗彻底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