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装置及麻醉护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378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麻醉护理装置及麻醉护理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麻醉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护理装置及麻醉护理车。



背景技术:

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一般都会需要麻醉师先对其进行麻醉;麻醉师是整个手术保障病人正常生理特征的重要医师,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目前的麻醉护理装置功能太简单,不能协助麻醉师更加精确地配药,也不能协助护理人员核对病人的身份和病历信息;一旦麻醉师配药精度偏离安全值,或者病人信息对应失误,都会给手术带来非常大的危险,甚至使病人失去生命。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麻醉护理装置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护理装置及麻醉护理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麻醉护理装置存在的功能简单,不能增加麻醉师配药的精准度,也不能协助核对病人信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计算机、扫描器、空气净化器、信息处理模块、多个储药盒和多个红外传感器。

其中,所述装置本体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状排列的空腔,多个所述空腔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多个所述空腔的前侧均开口设置;所述装置本体上的多个所述空腔与多个所述储药盒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储药盒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空腔内;多个所述储药盒分别用于放置多种药品,且多个所述储药盒与多种所述药品一一对应。

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与多个所述储药盒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用于感应对应的所述储药盒的位置;所述扫描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和所述计算机也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扫描器用于扫描对应患者的身份识别码;所述计算机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分别与所述扫描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药盒内设置有减震气囊。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储药盒内均设置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器与计算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内设置有wifi模块,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wifi模块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麻醉护理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为灯光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麻醉护理车,包括麻醉护理装置,还包括多个轮子。

其中,多个所述轮子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麻醉护理车还包括限位开关和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面。

所述限位开关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件连接;多个所述限位件与多个所述轮子一一对应,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对应的所述轮子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分析其结构可知:上述麻醉护理支架主要由长方体状的装置本体、计算机、空气净化器、信息处理模块、多个储药盒和多个红外传感器组成;其中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状排列的空腔。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装置本体上的多个空腔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多个空腔的前侧均开口设置;装置本体上的多个空腔与多个储药盒一一对应,且多个储药盒均设置在对应的空腔内;不同的储药盒放置有不同的药品;多个红外传感器均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红外传感器与储药盒一一对应,且多个红外传感器分别用于感应对应的储药盒的位置;空气净化器和计算机均设置在装置本体上,且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信息处理模块还分别与红外传感器和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连接。

很显然,每个患者都有对应的识别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医护人员用扫描器扫面患者的识别码,扫描器会将扫描出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收到扫描器发出的信息后,会依据该信息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查找出于该患者对应的身体指标以及病历,并将查得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收到信息处理模块发出的信息后,该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以及病历就会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以供麻醉师查看,并依据该数据配药。

麻醉师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将储药盒从装置本体的空腔内拉出,以能够将放置在储药盒内的药品取出。在这个过程中,储药盒会触发与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被触发后会将触发信号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对触发信号进行处理,以确定被触发的红外传感器所对应的储药盒的位置,并将该储药盒的位置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内预存有每个位置的储药盒内的药品信息,计算机收到信息处理模块发出的储药盒的位置信息后,会根据储药盒的位置信息将与该储药盒对应的药品信息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以供麻醉师参考(一旦因麻醉师重复拿了同一药品后,显示屏上就会出现两次该药品的信息;进而,麻醉师就可以判断出药品已经被重复取用,然后,确定是否为失误错拿,若为失误,可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装置本体上设置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手术室内的各种细菌,以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还能净化手术室内的空气,减少血腥味,优化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不但能够尽量避免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对应准确度,提高麻醉师配药的精准度;还能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优化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麻醉护理车,主要由上述麻醉护理装置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的多个轮子组成。

显然,本发明提供的麻醉护理车,不但具有上述麻醉护理装置的所有优点,还能轻松移动到最佳位置,以供麻醉师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麻醉护理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装置本体;11-空腔;12-轮子;13-限位开关;2-计算机;3-扫描器;4-空气净化器;5-信息处理模块;6-储药盒;61-消毒组件;7-红外传感器;8-电子病历系统;9-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麻醉护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计算机2、扫描器3、空气净化器4、信息处理模块5、多个储药盒6和多个红外传感器7。

其中,所述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状排列的空腔11,多个所述空腔11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多个所述空腔11的前侧均开口设置;所述装置本体1上的多个所述空腔11与多个所述储药盒6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储药盒6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空腔11内;多个所述储药盒6分别用于放置多种药品,且多个所述储药盒6与多种所述药品一一对应。

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7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7与多个所述储药盒6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7分别用于感应对应的所述储药盒6的位置;所述扫描器3、所述空气净化器4和所述计算机2也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所述扫描器3用于扫描对应患者的身份识别码;所述计算机2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5电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5还分别与所述扫描器3、所述红外传感器7和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8连接。

很显然,每个患者都有对应的识别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医护人员用扫描器3扫面患者的识别码,扫描器3会将扫描出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5;信息处理模块5收到扫描器3发出的信息后,会依据该信息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8中查找出于该患者对应的身体指标以及病历,并将查得的数据传递给计算机2;计算机2收到信息处理模块5发出的信息后,该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以及病历就会显示在计算机2的显示屏上,以供麻醉师查看,并依据该数据配药。

麻醉师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将储药盒6从装置本体1的空腔内拉出,以能够将放置在储药盒6内的药品取出。在这个过程中,储药盒6会触发与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7,红外传感器7被触发后会将触发信号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5;信息处理模块5对触发信号进行处理,以确定被触发的红外传感器7所对应的储药盒6的位置,并将该储药盒6的位置信息传递给计算机2;计算机2内预存有每个位置的储药盒6内的药品信息,计算机2收到信息处理模块5发出的储药盒6的位置信息后,会根据储药盒6的位置信息将与该储药盒6对应的药品信息显示在计算机2的显示屏上,以供麻醉师参考(一旦因麻醉师重复拿了同一药品后,显示屏上就会出现两次该药品的信息;进而,麻醉师就可以判断出药品已经被重复取用,然后,确定是否为失误错拿,若为失误,可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装置本体1上设置空气净化器4,可以减少手术室内的各种细菌,以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还能净化手术室内的空气,减少血腥味,优化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不但能够尽量避免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对应准确度,提高麻醉师配药的精准度;还能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优化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有关本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优选的,在储药盒6内设置减震气囊,这样,当麻醉师推拉储药盒6时,处于储药盒6内的减震气囊就会为药品抵挡大部分来自储药盒6的刚性碰撞;进而,减少药品的损坏(尤其是对于利用玻璃瓶盛装的药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玻璃瓶破碎的几率,保护内部药品)。

药品被麻醉师拿出使用后,有时会沾染药师手上的细菌;为了防止药品取用完放回储药盒后,细菌繁殖污染药品,在每个储药盒6内都设置消毒组件61,并将消毒组件61与计算机2电连接。当麻醉师将药品放回储药盒6,并将储药盒6推入装置本体1的空腔11内时,会再次触发与其对应的红外传感器7,红外传感器7被触发后,会将触发信号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5;信息处理模块5收到红外传感器7的触发信号后,会向计算机2发送开启消毒模式的指令;计算机2收到指令后,会向消毒组件61发送执行命令,同时,计算机2开始计时;消毒组件61收到执行命令,会开始进行消毒;计算机2计时结束后,会向消毒组件61发送停止命令,消毒组件61随机停止消毒;这样,在使得消毒组件61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还节约了电能。

为了进一步节约电能,将空气净化器4与计算机2电连接;在计算机2未使用的状态下(即手术室内无患者进行手术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4不会工作;只有当计算机2开启(即手术室进入手术状态),空气净化器4才会在计算机2的控制下工作,以保证手术室的手术环境。

优选的,在计算机2内设置wifi模块,并将计算机2通过wifi模块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8信号连接,以减少连接线路。

优选的,在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报警器9,并将报警器9与信息处理模块5电连接;一旦计算机2通过信息处理模块5获得两次来自同一红外传感器7发出的触发信号,就会向报警器9发出报警指令;报警器9接到报警指令后,会进行报警,以及时提醒麻醉师,这是第二次使用该药品;此时,麻醉师还未使用该药品,故麻醉师可以在判断是否为失误情况后,及时确定是否继续使用该药品,避免已经配好的药品被损失。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报警器9报警时不会影响病人的心情,将报警器9设置为灯光报警器;报警时,报警器9会被点亮,以警示麻醉师。报警器9可适当采用较弱的灯光,以尽量减小对病人的影响。

为了使得在不同的情况下,报警器9在报警时,都能够被及时察觉到,将报警器9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顶部。

实施例二

相应的,参见图5,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麻醉护理车,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涉及的麻醉护理装置(该麻醉护理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再一一赘述),还同时其还包括多个轮子12;其中,多个所述轮子12均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

显然,本发明提供的麻醉护理车,不但具有上述麻醉护理装置的所有优点,还能轻松移动到最佳位置,以供麻醉师操作使用。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得麻醉护理车到达目的位置时,不再移动;在装置本体1的底面设置多个限位件,并将多个限位件与多个轮子12一一对应,同时,在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限位开关13,并将限位开关13与限位件连接。当麻醉护理车移动到目的位置时,可以操作限位开关13,以使得多个限位件13分别将与其对应的轮子12抱死;这样,轮子12就不能继续进行转动了,麻醉护理车自然也就不能再随意移动,位置即得到了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麻醉护理装置及麻醉护理车,其克服了传统的麻醉护理装置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麻醉护理装置及麻醉护理车,不但能够尽量避免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的对应准确度,提高麻醉师配药的精准度,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优化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还能轻松移动到最佳位置;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稳定等技术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