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及其制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011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及其制丸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领域,是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及其制丸装置。
背景技术
:结核病目前仍是威胁全球和中国人群的重大传染病,我国结核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其特点:感染人数多、患者多、死亡人数多、耐药患者多,且耐多药患者居全球第二位。目前我国大约有肺结核患者近9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约100万人。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约占10%,骨结核患者已趋向高龄化,由于60-79岁老年人因抵抗力减弱,发病隐匿,慢性病和疑难病增多等特点,给西医治疗带来了许多难题。因此,骨与关节结核在我国仍是一个必须重现的骨科疾病。急待研究治疗该病有效方药,现代医学以化疗为主,配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不容置疑,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一)非手术治疗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易发生毒副反应、有局限性;耐药;复发率高;尤其是脊椎结核的复发率更高。虽说现在对脊椎结核的非手术治疗有许多好的手段,但都要在现代高端影像的引导下进行,成本也很高,对条件差的基层医院仍无法开展。(二)手术治疗:适应症选择严格,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要求高、难度大、创伤大、在基层医院不能普及,故不能满足大部分病人的需要,也不能被多数病人所接受,故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结核已迫在眉睫,实际证明,我院用中药“骨痨丸”治疗骨、关节结核215例,临床效果好,特别是对脊椎结核疗效确切,近年来,从丰富的中医药的宝库中寻找有效的方药治疗骨与关节结核,已引起越来越多同仁的重视,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适应症广泛,服用方便,费用低,疗效确切,不易产生耐药性,部分病人不需住院等优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对有关中药进行筛选,检测和疗效观察,初步认为中药是通过扶正祛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和调控作用,达到治疗目的,部分中药也有抑杀结核菌作用,大部分病人因为各种原因的干扰,如早期多疑为肿瘤,因诊断不明,治疗不当,加之乱投医,造成骨质破坏,脓肿,不全截瘫,来我院就诊时,故中晚期病人居多。祖国医学称骨与关节结核为“流疾”。,肾为后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充足,骨质致密,坚固有力,反之,肾精亏虚,步履蹒跚,脚痿不能行动。脾为后天之本,为生痰之源,因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水湿凝聚化为痰浊,停留关节而诱发“流痰”。现在的制丸需先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再放入到制丸机制丸,这样效率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代医学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病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作简单,具有温肾补脾,调补气血,消肿止痛,提升自身免疫力的功能和改善症状,可作为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的辅助手段,更适用于治疗各个年龄段和不适应手术和化疗的患者。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综观全方,既有温肾补脾,滋阴壮阳,又有活血化瘀,补养气血之功效,既无凝滞难化之弊,又无温阳过盛之虑,恰到好处的治疗肾阳虚的骨与关节结核。使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最终达到治愈骨与关节结核之目的。为开发三类新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丸:黄芪2~4份,熟地5份,麻黄1份,鹿角胶3~5份,白芥子1~2份,当归2份,肉桂1~3份,甘草1份,巴戟天1~2份,蛇床子1~2份,紫河车2~3份,锁阳2~3份,猫爪草1~2份,蚕休1~2份,马钱子1~2份。这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部为第一绞笼,机架中下部为方形,第一绞笼左上部有第一入料口,第一绞笼右下部有第一出料口,第一绞笼中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有螺旋刀片,第一旋转轴与第一绞笼右侧的第一电机相连接,第一出料口与机架中下部相通,机架左侧有第二入料口,机架中部有多功能板,多功能板顶面中嵌入有旋转块,旋转块的周边布置有弧形叶片,弧形叶片上方通过环形片盖住限位,旋转块顶面有弧形凸起筋,多功能板右侧有第一入气通道,多功能板左侧有第一出气通道,机架左侧有第二出气通道,机架右侧有第二入气通道,第二入气通道通过气管与安装在机架右侧的第一风机连接,多功能板中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侧与第二电机连接,旋转块底面有若干个弧形的第四弧形凹槽,多功能板前侧面上有柱销孔,机架底部左右两侧有支撑脚,机架底部有压块,所述压块共八块,第一压块上有朝上的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压块上的弧形凹槽底有第一通孔,第一压块放置在第二压块上,第二压块中有与第一压块的第一弧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压块放置在第三压块上,第三压块下有朝下的第二弧形凹槽,第三压块的第二弧形凹槽顶部有第三通孔,第三压块放置在第四压块上,第四压块与第一压块结构相同,第四压块放置在第五压块上,第五压板结构与第二压板结构相同,第五压块放置在第六压板上,第六压板结构与第三压板结构相同,第六压块放置在第七压板上,第七压板结构与第一压板结构相同,第六七压块放置在第八压板上,第八压板的通孔布置与第二压板相同,第八压板底部有方形槽,第八压板底通过方形槽螺纹固定在双柱塞气缸上,机架前侧面设有柱销。所述弧形凸起筋由内到外共三层,每层与每层之间交错布置。该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制备过程为:第一风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接现场电源,双柱塞气缸接现场气动系统,开启第一电机,将上述原料由第一入料口入料,经过第一绞笼粉碎至100~150目,然后通过第二入料口加入蜂蜜等辅料,开启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带动旋转块旋转,通弧形凸起筋搅拌10-30分钟,开启第二电机使多功能板翻转180°,料物落下,再使第二电机运转使多功能板翻转180°,将柱销插入到柱销孔中,通过气动系统使双柱塞气缸伸出,带动压块上行,压块与多功能板配合将原料和辅料混合物压制成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通过气动系统使双柱塞气缸下行至初始位置,横向拖动第二压板、第五压板和第八压板,形成剪切力,打开剩余压板,取出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再将药丸放入到烘干机中15-30°烘30-60min,然后包装。发明原理:由于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肾衰则骨瘘,脾损则肉削”,骨与关节结核是骨骼和周围软组织遭受结核菌感染所引起的骨科疾病,故脾肾两虚,精亏髓少是致病关键;温补脾肾,扶正祛邪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大法,因病变在骨,而肾主骨,故补肾坚骨非常重要,因此笔者采用以上配方,每组份原料药的药理及药效如下:黄芪:甘温;入脾肺,补升阳气,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补益脾气,增强免疫功能。熟地:甘温;入肝肾;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用于骨蒸潮热。麻黄:辛苦温;入肺膀胱,有发汗散毒、平喘利尿,与熟地同用,解熟地之滞。鹿角胶:甘温;入肝肾,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腰膝酸冷,虚劳消瘦。白芥子:辛温;入胃肺,温肺祛痰,行气散结,用于阴疽肿毒,疮痈麻痹。当归:甘温;入肺入脾,用于活血调血,补血调经,用于疮痈肿痛。肉桂:辛甘大热;入肝肾脾,温经益火,脾肾阳虚,用于寒性脓疡甘草:甘平;入心脾肺胃,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用于痈疽疮疡,倦怠无力。巴戟天:辛甘温;入肾肝,补肾阳,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阳痿遗精。马钱子: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痈疽肿痛,麻木瘫痪。紫河车:甘温、入心肺肾;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用于骨蒸潮热,久病体虚。锁阳:甘温,入肺肾大肠;温补肝肾,润燥养精,用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猫爪草:辛苦,平,有小毒;入肺肝,化痰散结,解毒,用于瘰疬痰核,肺痨,咽喉肿痛。蚕休:苦辛寒,有小毒,入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疗疮、痈疮、瘰疬。蛇床子:辛苦温,入肾三焦,温肾壮阳、强筋骨,用于阳痿宫冷。抗过敏,湿痺腰痛。本发明的用法用量:患者餐后用温开水送服,一日3次,每次15-30克,3个月为一个疗程,1、2个疗程判断疗效,3-5个疗程判断治疗结果。本发明的效果是在于调补气血,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抑杀结核菌、其中猫爪草,蚕休、马钱子三药合用,只要恰到好处的掌握马钱子的用量,疗效更加显著。附图说明图1.制丸装置主视图图2.制丸装置俯视图图3.多功能板俯视图图4.多功能板仰视图图5.第一压板俯视图图6.制丸装置工作初始位置示意图图7.制丸装置工作压丸位置示意图在图1至图6中,1、机架,2、第一绞笼,2.1、第一入料口,2.2、第一出料口,2.3、第一旋转轴,2.4、螺旋刀片,2.5、第一电机,3、第二入料口,4、多功能板,4.1、旋转块,4.2、弧形叶片,4.3、环形片,4.4、弧形凸起筋,4.5、第一入气通道,4.6、第一出气通道,4.7、第一风机,4.8、第二转轴,4.9、第二电机,4.10、第四弧形凹槽,4.11、柱销孔,4.12、第二出气通道,4.13、第二入气通道,5、支撑脚,6、压块,6.1、第一压块,6.1.1、第一弧形凹槽,6.1.2、第一通孔,6.2、第二压块,6.2.1、第二通孔,6.3、第三压块,6.3.1、第二弧形凹槽,6.3.2、第三通孔,6.4、第四压块,6.5、第五压块,6.6、第六压板,6.7、第七压板,6.8、第八压板,6.8.1、方形槽,7、双柱塞气缸,8、柱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具体实施例一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药丸:黄芪2份,熟地5份,麻黄1份,鹿角胶5份,白芥子2份,当归2份,肉桂1份,甘草1份,巴戟天1份,紫河车2份,锁阳2份,猫爪草2份,蚕休1份,蛇床子1份,马钱子1份。在图1至图6中,这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部为第一绞笼2,机架1中下部为方形,第一绞笼2左上部有第一入料口2.1,第一绞笼右下部有第一出料口2.2,第一绞笼2中有第一旋转轴2.3,第一旋转轴2.3上有螺旋刀片2.4,第一旋转轴2.3与第一绞笼2右侧的第一电机2.5相连接,第一出料口2.1与机架1中下部相通,机架1左侧有第二入料口3,机架1中部有多功能板4,多功能板4顶面中嵌入有旋转块4.1,旋转块4.1的周边布置有弧形叶片4.2,弧形叶片4.2上方通过环形片4.3盖住限位,旋转块4.1顶面有弧形凸起筋4.4,多功能板4右侧有第一入气通道4.5,多功能板4左侧有第一出气通道4.6,机架1左侧有第二出气通道4.12,机架1右侧有第二入气通道4.13,第二入气通道4.13通过气管与安装在机架1右侧的第一风机4.7连接,多功能板4中有第二转轴4.8,第二转轴4.8右侧与第二电机4.9连接,旋转块4.1底面有若干个弧形的第四弧形凹槽4.10,多功能板4前侧面上有柱销孔4.11,机架4底部左右两侧有支撑脚5,机架1底部有压块6,所述压块6共八块,第一压块6.1上有朝上的第一弧形凹槽6.1.1,第一压块6.1上的第一弧形凹槽6.1.1底有第一通孔6.1.2,第一压块6.1放置在第二压块6.2上,第二压块6.2中有与第一压块6.1的第一弧形凹槽6.1.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6.2.1,第二压块6.2放置在第三压块6.3上,第三压块6.3下有朝下的第二弧形凹槽6.3.1,第三压块6.3的弧形凹槽6.3.1顶部有第三通孔6.3.2,第三压块6.3放置在第四压块6.4上,第四压块6.4与第一压块6.1结构相同,第四压块6.4放置在第五压块6.5上,第五压板6.5结构与第二压板6.2结构相同,第五压块6.5放置在第六压板6.6上,第六压板6.6结构与第三压板6.3结构相同,第六压块6.6放置在第七压板6.7上,第七压板6.7结构与第一压板6.1结构相同,第六七压6.7块放置在第八压板6.8上,第八压板6.8的通孔布置与第二压板6.2相同,第八压板6.8底部有方形槽6.8.1,第八压板6.8底通过方形槽6.8.1螺纹固定在双柱塞气缸7上,机架1前侧面设有柱销8。所述弧形凸起筋4.4由内到外共三层,每层与每层之间交错布置。具体实施例二一种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药丸:黄芪3份,熟地5份,麻黄1份,鹿角胶4份,白芥子2份,当归2份,肉桂1份,甘草1份,巴戟天1.5份,紫河车2.5份,锁阳2.5份,猫爪草1.5份:蚕休1.5份,蛇床子1.5份,马钱子1.5份。这种制丸装置与具体实施例一相同。具体实施例三该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药丸,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丸:黄芪4份,熟地5份,麻黄1份,鹿角胶5份,白芥子3份,当归2份,肉桂3份,甘草1份,巴戟天2份,紫河车3份,锁阳3份,猫爪草2份,蚕休2份,蛇床子2份,马钱子2份。该这种制丸装置与具体实施例一相同。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对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病的疗效,临床举例如下。典型病例:病例一:梁大刚,男50岁,已婚,汉族,湖南安乡人,农民;2010年1月渐起背部疼痛,ct报告示:t9下缘t10上缘见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呈棱形改变,同年4月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活动,大小便障碍,在当地县区医院诊断为:(1)9、10胸椎结核并截瘫;(2)左侧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住院常规抗痨及对症处理近3月,截瘫无明显好转,故劝其转上级医院或回家治疗。患者于绝望中于2010年8月来院门诊,体查:9、10胸椎部位后凸畸形、压痛、叩击痛明显,双下肢肌肉轻度萎缩,感觉迟钝,双下肢肌力ⅱ级,腹壁反射提睪反射无反应,膝反射消失,比弗症阳性,esr97mm/h,血色素8g,ppt(+++),椎体呈楔形改变,胸片:左肋膈角变钝,胸膜增厚,论断为(1)9、10胸椎结核并截瘫。指数为4(运动2.感觉1.括约肌1);(2)结核性胸膜炎(陈旧性)。中医诊断为骨痨症,神疲懒言、怕冷,脉细无力,舌质淡,边有齿龈,薄白苔,辩证为脾肾阳虚,腐骨酿脓型(中期)。治疗补益脾肾,扶正托毒,停服抗痨西药,按实施例三服配制骨痨丸口服及对症处理4月,2010年12月复查,大小便基本正常,双下肢感觉恢复,运动基本自如,截瘫指数为1肌力4级,esr31mm/h,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可在床上活动。继服骨痨丸5个月,2011年5月复查,截瘫指数为o,肌力5级,esr为10mm/h,ppd皮试+,精神饮食正常,可徒手步行1华里路,经治疗12个月后复查,见9、10胸椎椎体破坏区骨质密谋增高、硬化,9、10胸椎呈前窄后宽改变,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仍可见棱形阴影。与原片对照,病灶较前有所修复,冷脓疡有所吸收。继续服骨痨丸6月巩固疗效,并定期摄片复查,治疗18个月痊愈。2011年11月x线报告为:9、10胸椎椎体呈楔形改变,两椎体融合,椎体边缘清晰,椎旁阴影消失,血沉6mm/h,ppd皮试+,追访五年无复发,能从事正常劳动。病例二:吴丙秀,女,51岁,已婚,汉族,湖北松滋人,农民;因渐起腰背疼痛二年,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经本地县、市级医院摄片检查,诊断为t10、t11椎体结核,抗痨治疗及对症处理十个月,出现毒副反应,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三月,于2007年8月24日转诊我院。患者五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体查:被动体位,神疲懒言,呈慢性病容,精神较差,t10、t11椎体可见破坏,后凸畸形,有压痛叩击痛,胸腰椎活动障碍,腹壁反射减弱,膝腱反射消失,比弗症阳性,大小便障碍,双下肢肌力3级,x片示:t10、11椎间隙狭窄,伴有棱形椎旁脓肿,附件轻度受损,血沉113mm/hppd(+++)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薄白苔,血色素7.5克,诊断为骨痨(中期)辩证为脾肾阳虚,腐骨酿脓型,西医诊断为胸10、11椎体结核并不全截瘫,指数3(括约肌1,运动1,感觉1)。治宜补益脾肾,扶正托毒。按实施例二配服骨痨丸,每日3次,每次30克,停服抗痨西药,卧硬板床,加强营养及对症治疗6个月。2008年2月24日复诊,腰背疼痛减轻,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大小便自行排出,皮肤感觉恢复,膝腱反射基本正常,双下肢肌力4级,截瘫指数为1,继续服骨痨丸9月,共治疗15个月。2008年8月10日复查,共治疗11个月,精神好转,食欲正常,自诉症状消失,双下肢肌力5级,截瘫指数为o,能下床活动,生活能自理,可步行三华里路,esr16mm/h,ppd皮试(+),拍片示:胸10、11椎椎体骨质破坏,椎体部分融合,椎体前缘不整齐,胸10、11椎间隙消失,椎体变扁,椎旁可见棱形软组织影,附件骨质无异常。继服骨痨丸,对症处理五月后(共十六个月)。2009年八月复查:精神好,食欲尚佳,esr6mm/h,ppd+胸10、11椎体无压痛,活动无障碍,能从事一般家务劳动,可徒手行走5华里。停服骨痨丸,嘱一年内避免负重,2010年4月13日摄片示:10、11胸椎骨质密度增高并融合,椎体边缘清晰,椎体有骨质增生,椎旁梭形影消失,与2007年片对照,查esr4mm/h,病灶有明显修复,追访五年无复发,并能从事正常劳动。病例三:杨秀明,男,30岁,已婚,湖南澧县杨家坊人,农民;一九九一年七月缓起腰部疼痛,伴午后潮热盗汗,就诊某县医院,经摄片检查诊断为第3、4腰椎结核。西药抗痨治疗三月后,因肝酶升高120,腰痛加重伴活动受限,右下腹部出现肿块一月就诊。有密切接触肺结核病史,胸透正常。查三测正常,脊椎腰段前凸消失,腰4椎体有压痛叩击痛,椎旁肌肉痉挛紧张,拾物试验阳性,右下腹彩超探查见10.0x10.0cm大小包块,深压痛,皮色不红。局部穿刺抽出稀薄脓液300ml,ppd皮试+++,血沉110mm/n肝功,谷丙转氨酶120u(正常0-40),穿刺液检出抗酸杆菌,x线摄片示:第3、4腰椎体密度减低,可见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脉沉紧,苔薄黄。诊断为“骨痨”中期,寒痰化热,腐骨酿脓型。西医诊断为3、4腰椎椎体结核并冷脓肿,停服抗痨药,按实施一配制骨痨丸口服三个月,每天3次,每次30克,加服护肝药,嘱其卧硬板床,反复穿刺抽脓三次,每次约300-500毫升,治疗四月。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复诊:自诉腰疼减轻,能下床活动,查:腰椎无明显畸形,腰4椎体轻度叩击痛,右下腹彩超探查仍可见3.0x3.0cm大小包块,已抽不出脓液,esr为33mm/h,继服骨痨丸五月,带腰围制动,共治疗九个月。继续服药6个月巩固疗效。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再次复诊,腹部肿块消失,腰3、4椎体无压痛、无叩击痛。腰椎活度明显好转。拾物试验阴性,esr为3mm/h,x线复查:第3、4腰椎椎体密度增高,椎间隙消失,椎体整合,椎体边缘清晰,能从事一般生产劳动力,于九三年八月来院摄片复查:3、4腰椎椎体密度增高,椎体融合,椎体边缘清晰,共追访五年无复发。已完全恢复正常劳动。病例四:李明静,女,45岁,住湖北荆州;2003年3月因缓起腰背痛一年,行走,劳累后加重,午后低烧,在当地市级医院诊断为胸t10、11椎体结核,抗痨治疗为六个月,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二便障碍。2004年6月急送北京某骨科医院行病灶清楚、植骨融合术。半月后出院带胸围制动,回家卧硬床休息,并继续抗痨治疗,三个月后,伤口有分泌物流出,在当地换药治疗五个月,伤口仍不愈合,在医生的再三劝说下,于2005年1月再次入院手术治疗,进行病灶清除和植骨,术后半月伤口愈合出院,回家休息,并继续抗痨治疗。出院二个月后,伤口又出现分泌物,继续抗痨、抗感染、换药治疗三个月、伤口仍不愈合。于2005年6月来我院就诊,被动体位、贫血貌、慢性病容、精神差、右侧胁肋部可见斜形切口15公分,下端可见伤口裂开约3公分,有絮状分泌物流出,按实施例一配制骨痨丸口服,每次30克,每天三次,清除伤口坏死组织及絮状物,每日清洗伤口一次,每天换药两次,半月后,见伤口触及流血,有新鲜肉芽生长,三周后伤口逐渐愈合,一月后伤口完全愈合,带药出院,嘱其阳光浴,加强营养,带胸围制动,适当活动并卧硬板床休息,继续服骨痨丸六个月复查。胸10、胸11椎间隙变窄,骨密度增高,胸10、11段后凸,胸椎椎体骨质疏松,胸10、胸11椎体压缩改变,胸10、胸11椎体已融合,局部硬化;,余椎体未见明显异常。追访至今,从未感冒,身体健壮,能从事正常工作。病例五:孙小梅,14岁,汉族,湖南澧县城关镇人,学生;一九八四年三月渐起右髋部疼痛,劳动后加重并跛行,休息后减轻,未经治疗,同年9月加重,不能行走,午后低烧,时有盗汗,全身乏力,精神差,饮食减少,在某医院以风湿病和化脓髋治疗,服中药和抗感染,局部封闭等对症处理四月无明显好转。1985年4月13日转诊我院,经查:脉细数,舌质淡,苔白薄,胸透正常,其母曾患肺结核,下午t38度,心率80次/分,r22次/分,体重43公斤;右髋屈曲跛行,比健肢短1cm,托马氏征阳性,“4”字征阳性,纵轴叩击痛阳性,局部稍肿并压痛,x线片显示:右股骨头上缘有骨质破坏,骨质密度不均匀,髋臼外上缘有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试验室检查:esr80/h,ppt+++,hb8.5g,白细胞6400/mm3,中性65%,aso阴性,rf阴性,无晨僵症状及对称性小关节肿疼,中医辩证,寒痰化热,腐骨酿脓型(中期)。西药诊断为右髋关节结核,治宜补脾肾,扶正托毒,按实施一配制骨痨丸口服五个月,精神好转,饮食增加,体重增加2公斤,疼痛明显减轻,无低热盗汗。血沉24mm/h,血色素10.4克,但关节功能仍爱限。托马氏征和“4”字征仍为阳性,纵轴叩击明显减轻。脉细、舌质淡红,薄白苔。共治疗18个月。1986年10月27日复查,精神,饮食已恢复正常,体重增加为54公斤,临床病症消失,血沉4mm/h,能徒手行走6华里路。托马氏症和“4”字征阳性,无纵轴叩击痛,右下脚比健侧短1cm,x线显示:与85年4月13日x线对照,髋臼及股骨头骨密度增高,破坏区已消失,关节间隙仍变窄。停服骨痨丸,嘱其加强功能锻炼,一年内避免负重。93年11月13日来院摄片复查显示:右髋臼骨密度增高,边缘清晰;股骨头密度增高,边缘清楚,关节间隙变窄,病灶修复。共追访12年无复发,并已结婚生子,轻度跛行。参考对象,有下表:表一:治疗不同部位骨与关节结核疗效表疗效脊椎髋关节膝关节其他关节合计人数痊愈219514321334未愈6169324痊愈率(%)96.8976.1282.5085.5090.7合计人数225675224368由表一可知本发明治愈率可达90.7%,对脊椎结核疗效优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取追访到的108例患者为参照对象,有下表:表二:不用部位骨与关节结核复发率部位追访例数复发例数复发率(%)脊椎6511.5髋关节27311膝关节1119其他关节500合计10854.63由表二可知本发明总复发率为4.63%,其中脊椎和其他关节复发率较低。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