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0993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带状疱疹是以群集小水泡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好发于春秋季节,多见于成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常常夜不得眠,非常痛苦,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串疮,蜘蛛疮,蛇盘疮等。发于儿童以其形态如豆,色泽明净如水泡,故名水痘,也称“水花”,“水喜”。

带状疱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嗜神经和皮肤的特性,病毒经呼吸道粘膜侵入体内,通行血液传播发生水痘或呈阴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或神

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宿主在某种外因如感冒,外伤,疲劳,恶性肿瘤等作用下,免疫功能减退,此种潜伏的病毒可再次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病毒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产生群集的水泡,疱疹愈合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发生之前常有轻度全身症状,如低热,倦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在即将出现皮疹的部位皮肤不适,局部疼痛,在出现全身或局部前驱症状1~4日后,皮肤出现群集的如粟至绿豆大的小水泡或血疱疹,疱液澄清或血疱,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基底常绕以红晕,一般不超过躯干中线,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皮疹前发生或伴随皮疹出现,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可持续数月或更久。头面部的皮疹可累及眼角膜,引起病毒性角膜炎。也可引起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ransey-hunt综合症,严重者可伴高烧,肺炎和脑炎等。

带状疱疹的组织病理:与单纯疱疹的病变相似,但炎症反应较重。带状疱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带状疱疹根据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有明显的神经痛,一般诊断不难,应与单纯疱疹,脓疱疮鉴别,疱底或脑积液分离到病毒等有助于确诊。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现剂,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闹羊花5~12g、雷公藤15~28g、牛黄0.30~0.70g、鸦胆子1.5~4.5g、巴豆仁1~3g、乌梅1.5~4.5g、水牛角15~35g、乳香3~15g、没药3~15g、黄连3~6g、金银花6~18g、黄芩3~15g、黄柏8~16g、大黄3~35g、栀子6~10g、全虫2~8g、蜈蚣3~8g、峰房3~8g、柴胡3~10g、红娘子2~6g、猪胆汁3~8g、樟脑0.12~0.30g、白芍6~18g、枯矾1~6g、红粉0.6~1.2g、龙胆草3~8g,辅料:醋酸洗必泰适量。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闹羊花8~11g、雷公藤18~25g、牛黄0.40~0.60g、鸦胆子2~3.5g、巴豆仁1.5~2.5g、乌梅2.5~3.5g、水牛角18~31g、乳香6~13g、没药6~13g、黄连3.5~5.5g、金银花8~15g、黄芩6~13g、黄柏10~14g、大黄8~31g、栀子7~9g、全虫3~7g、蜈蚣4~7g、峰房4~7g、柴胡6~9g、红娘子3~5g、猪胆汁5~7g、樟脑0.15~0.25g、白芍8~15g、枯矾2~5g、红粉0.8~1.1g、龙胆草4~7g,辅料:醋酸洗必泰适量。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闹羊花10g、雷公藤22g、牛黄0.50g、鸦胆子3g、巴豆仁2g、乌梅3g、水牛角28g、乳香12g、没药12g、黄连5g、金银花13g、黄芩12g、黄柏13g、大黄28g、栀子8g、全虫6g、蜈蚣6g、峰房6g、柴胡8g、红娘子4g、猪胆汁6g、樟脑0.22g、白芍13g、枯矾4g、红粉1g、龙胆草6g,辅料:醋酸洗必泰适量。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首先将枯矾、红粉和樟脑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混合均匀后待用;

b、除猪胆汁外,将其它二十二味中药:闹羊花、雷公藤、牛黄、鸦胆子、巴豆仁、乌梅、水牛角、乳香、没药、黄连、金银花、黄芩、黄柏、大黄、栀子、全虫、蜈蚣、峰房、柴胡、红娘子、白芍和龙胆草放入药器中浸泡12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8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5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65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0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溶液待用;

c、待上述溶液温度降至到45℃左右时,再加入a中制备好的极细末,以及猪胆汁和醋酸洗必泰,拌均待凉后,即得外敷膏剂药物,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外敷膏剂药物以每日一次涂搽患处,每天换药一次,8~12天即可痊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闹羊花,性味:辛、性温,有毒,具有祛风除湿、定痛、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龋齿疼痛、皮肤顽癣、疥疮等症;

雷公藤,性味:苦、辛,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等症;

牛黄,性味:甘、凉,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鸦胆子,性味:味苦、性寒,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截疟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血痢、冷痢、休息痢、疟疾、痔疮、痈肿、阴痒、白带、瘊疣、鸡眼等症;

巴豆仁,性味:辛、热,大毒,具有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

乌梅,性味:味酸、性平,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之功效,用于治疗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等症;

水牛角,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等症;

乳香,性味:味辛、苦、微温,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等症;

没药,性味:苦、平,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等症;

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等症;

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黄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经闭、牙痛、衄血、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

栀子,性味:苦、寒,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全虫,性味:味辛、性平,有毒,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等症;

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症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等症;

峰房,性味:甘、平,具有祛风、功毒、杀虫、止痛之功效,用治疗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等症;

柴胡,性味:苦、微寒,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等症;

红娘子,性味:味苦、辛、性平,具有破瘀、散结、玫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经闭、腰痛、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

猪胆汁,性味:味苦咸、寒,具有益肺、补脾、润燥之功效,用于治疗消渴、便秘、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目赤、喉痹、盯耳、痈肿等症;

樟脑,性味:辛、热,有小毒,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恶猝倒、痧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顽癣、秃疮、冻疮、臁疮、水火烫伤、跌打伤痛、牙痛、风火赤眼等症;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

枯矾,性味:酸涩、寒,有毒,具有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等;

红粉,性味:辛、热,有大毒,具有拔毒提脓、祛腐生肌、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疔疮、梅毒下疳、瘿瘤瘰疬、一切恶疮肉暗紫黑、疮口坚硬、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滔、久不收口、湿疮、疥癣等症;

龙胆草,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原则,从依据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闹羊花10g、雷公藤22g、牛黄0.50g、鸦胆子3g、巴豆仁2g、乌梅3g、水牛角28g、乳香12g、没药12g、黄连5g、金银花13g、黄芩12g、黄柏13g、大黄28g、栀子8g、全虫6g、蜈蚣6g、峰房6g、柴胡8g、红娘子4g、猪胆汁6g、樟脑0.22g、白芍13g、枯矾4g、红粉1g、龙胆草6g,辅料:醋酸洗必泰适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闹羊花11g、雷公藤25g、牛黄0.60g、鸦胆子3.5g、巴豆仁2.5g、乌梅3.5g、水牛角31g、乳香13g、没药13g、黄连5.5g、金银花15g、黄芩13g、黄柏14g、大黄31g、栀子9g、全虫7g、蜈蚣7g、峰房7g、柴胡9g、红娘子5g、猪胆汁7g、樟脑0.25g、白芍15g、枯矾5g、红粉1.1g、龙胆草7g,辅料:醋酸洗必泰适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闹羊花12g、雷公藤28g、牛黄0.70g、鸦胆子4.5g、巴豆仁3g、乌梅4.5g、水牛角35g、乳香15g、没药15g、黄连6g、金银花18g、黄芩15g、黄柏16g、大黄35g、栀子10g、全虫8g、蜈蚣8g、峰房8g、柴胡10g、红娘子6g、猪胆汁8g、樟脑0.30g、白芍18g、枯矾6g、红粉1.2g、龙胆草8g,辅料:醋酸洗必泰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症患者共1000例,年龄为55岁以上的710例,只有290例为55岁以下。1000例患者中痊愈的790例,有效的110例,无效的100例。总有效率达9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