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3122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发现有多种因素能够造成新生儿脑损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围生期窒息及由此引发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据统计大约4‰的足月新生儿会发生围生期窒息,而早产儿发病率会更高,其中有20%-50%患儿因此病导致脑损伤而在新生儿期死亡,而存活患儿中也有25%-60%会遗留持久性神经发育障碍,如脑性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有30万左右的窒息儿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遗留永久性脑损害,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视听障碍等临床后遗症,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防治研究已成为一项直接关系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hi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延伸到基因和分子水平,然而目前的治疗仅局限于支持疗法,而没有直接阻止脑损伤进程或促进损伤神经再生的措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npc不仅来源广泛,获取方便;增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细胞活性;具有良好的分化调控性;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同时通过本方法进行试验,可以看出在治疗4周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中卧位与翻身、坐位、行走与主动抓握及手眼协调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本发明可以直接阻止脑损伤进程或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术前准备:(一)患儿的准备一、术前检查(1)血液学检查:免疫四项,凝血三项,乙肝六项,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型;(2)脑电图:无发作及可疑发作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对有可疑发作,既往有明显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或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3)影像资料:半年内头颅mri检查;(4)术前进行智力运动评估,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gmfm88量表;二、知情同意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自愿接受细胞移植治疗,并已充分了解神经前体细胞移植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二)细胞制备取孕10-l4周水囊引产人胚胎脑组织,经医院伦理管理委员会通过,在妊娠妇女知情同意情况下,留取胚胎组织,每例胚胎供体均需行家族史,遗传病,传染病,流行病,先天性疾病排查;遗传代谢病筛查;染色体分析及基因病筛查;常见传染病筛查;根据检验结果,排除以上异常供体,留取胚胎脑组织;npc培养基重悬细胞,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孵箱内静止培养并传代,将神经球分离成细胞悬液,交付使用,与此同时进行npc活性鉴定,活性>95%;内毒素检测,低于2eu/ml;细胞表面标志分析,cdl33阳性率不低于40%,nestin阳性不低于90%;2)神经前体细胞移植:(一)神经前体细胞脑室内移植(1)时间:第l周;(2)路径:脑室;(3)剂量:(4-6)×106cells/次;(4)体表定位侧脑室,穿刺针进入脑实质,每向前刺入0.5cm,即将针芯取出一次,看有无脑脊液流出,直至脑室为止。留取2-3ml脑脊液之后,将置于lml注射器内的npc缓慢推入侧脑室内,回抽顺利,缓慢冲洗2次,确定注射器内无残留npc,缓慢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l分钟,缝合穿刺口,无菌敷贴保护伤口;穿刺过程,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抢救;(二)神经前体细胞腰椎穿刺移植(1)时间:第2周,第3周;(2)路径:蛛网膜下腔;(3)剂量:(6-8)×106cells/次;(三)麻醉及术中支持(1)麻醉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利多卡因基础麻醉,术中常规吸氧并监测生命体征,出现紧急情况参照应急预案处理;(2)预防出血每例患儿术前予白眉蛇毒凝血酶0.5-2u,预防出血;3)术后处理:(1)侧脑室内细胞移植术后头低足高位6小时,后去枕平卧48小时;(2)术后心电监护6小时,同时观察瞳孔及神志恢复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除外穿刺出血;(3)加强护理,由护士进行喂养及护理示范;(4)2天内预防感染,术后开始神经营养药物静脉点滴共28天;(5)功能训练:术后48小时后在相关科室附设的康复中心接受相应的综合康复训练。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免疫四项为:hbv、hcv、hiv和梅毒标志物。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遗传代谢病筛查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筛查和酶学筛查;所述染色体分析及基因病筛查包括染色体分析和g显带分析;所述常见传染病筛查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标志物、cmv病毒和eb病毒。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的适应证包括:(1)符合l989年全国脑性瘫痪会议制定的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条件及分型标准的cp患儿;(2)根据gmfcs分级系统,ⅲ-ⅴ级的患儿;(3)痉挛型脑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混合型脑瘫及共济失调型脑瘫;(4)康复治疗6个月无效或康复治疗有禁忌证的脑瘫患儿;(5)排除进展性遗传代谢病。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的禁忌证包括:(1)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2)严重肺部疾患,呼吸衰竭;(3)全身合并其他急、慢性感染;(4)术前6个月内有较频繁癫痫发作;(5)脊髓疾病;(6)脑部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7)出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8)合并免疫缺陷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9)合并其他严重儿科疾患。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还包括术后安全性评价:(1)感染的评估:术后l周内每天监测发热,如果出现发热,先排除常见呼吸道、肠道感染,予对症治疗;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天,伴有精神、反应差,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进行头颅mri检查,必要时行腰椎穿刺,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出血的评估:术后6小时内注意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出现异常,要警惕急性术后出血,立即头颅ct检查,必要时立即行手术治疗;术后l周内观察患儿精神反应、食欲,观察有无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怀疑有小出血者,行头颅ct检查,发现有少量出血者,一般不用手术处理,予对症治疗;(3)惊厥的评估:对术前脑电图有棘尖波或曾有惊厥发作患儿选择相应的神经营养药物,并注意惊厥发作的可能;发现可疑发作,及时行脑电图检查,予对症治疗。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还包括术后有效性评价:(1)临床症状的评估:术后l个月由家长、医师共同观察认可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并做详细记录,共同签字;术后6、l2个月使用父母随访问卷、电话电邮咨询或返院复诊的形式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记录;(2)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移植患儿进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设定术前6个月、术时、术后6个月,通过父母随访问卷进行评估测试一次,包括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分10个小项,共50项;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移植前后6个月时间段内总分提高幅度,反映患儿生活综合能力进步情况;(3)gmfm88:于术前6个月、入组时、术后6个月时由医师及康复师共同评估填写并签字;将不同体位的反射、姿势和运动模式分为88项运动指标,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每项完全完成得3分,10%-90%部分完成得2分,完成不到10%得l分,完全不能做得0分;比较移植前后6个月时间段内原始分增长幅度以及百分比差异,反映粗大运动发育的实际进步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仅npc来源广泛,获取方便;增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细胞活性;具有良好的分化调控性;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同时通过本方法进行试验,可以看出在治疗4周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中卧位与翻身、坐位、行走与主动抓握及手眼协调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本发明可以直接阻止脑损伤进程或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技术线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术前准备:(一)患儿的准备一、术前检查(1)血液学检查:免疫四项,凝血三项,乙肝六项,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型;(2)脑电图:无发作及可疑发作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对有可疑发作,既往有明显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或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3)影像资料:半年内头颅mri检查;(4)术前进行智力运动评估,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gmfm88量表;二、知情同意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自愿接受细胞移植治疗,并已充分了解神经前体细胞移植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二)细胞制备取孕10-l4周水囊引产人胚胎脑组织,经医院伦理管理委员会通过,在妊娠妇女知情同意情况下,留取胚胎组织,每例胚胎供体均需行家族史,遗传病,传染病,流行病,先天性疾病排查;遗传代谢病筛查;染色体分析及基因病筛查;常见传染病筛查;根据检验结果,排除以上异常供体,留取胚胎脑组织;npc培养基重悬细胞,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孵箱内静止培养并传代,将神经球分离成细胞悬液,交付使用,与此同时进行npc活性鉴定,活性>95%;内毒素检测,低于2eu/ml;细胞表面标志分析,cdl33阳性率不低于40%,nestin阳性不低于90%;2)神经前体细胞移植:(一)神经前体细胞脑室内移植(1)时间:第l周;(2)路径:脑室;(3)剂量:(4-6)×106cells/次;(4)体表定位侧脑室,穿刺针进入脑实质,每向前刺入0.5cm,即将针芯取出一次,看有无脑脊液流出,直至脑室为止。留取2-3ml脑脊液之后,将置于lml注射器内的npc缓慢推入侧脑室内;回抽顺利,缓慢冲洗2次,确定注射器内无残留npc,缓慢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l分钟,缝合穿刺口,无菌敷贴保护伤口;穿刺过程,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抢救;(二)神经前体细胞腰椎穿刺移植(1)时间:第2周,第3周;(2)路径:蛛网膜下腔;(3)剂量:(6-8)×106cells/次;(三)麻醉及术中支持(1)麻醉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利多卡因基础麻醉,术中常规吸氧并监测生命体征,出现紧急情况参照应急预案处理;(2)预防出血每例患儿术前予白眉蛇毒凝血酶0.5-2u,预防出血;3)术后处理:(1)侧脑室内细胞移植术后头低足高位6小时,后去枕平卧48小时;(2)术后心电监护6小时,同时观察瞳孔及神志恢复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除外穿刺出血;(3)加强护理,由护士进行喂养及护理示范;(4)2天内预防感染,术后开始神经营养药物静脉点滴共28天;(5)功能训练:术后48小时在相关科室附设的康复中心接受相应的综合康复训练。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免疫四项为:hbv、hcv、hiv和梅毒标志物。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遗传代谢病筛查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筛查和酶学筛查;所述染色体分析及基因病筛查包括染色体分析和g显带分析;所述常见传染病筛查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标志物、cmv病毒和eb病毒。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的适应证包括:(1)符合l989年全国脑性瘫痪会议制定的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条件及分型标准的cp患儿;(2)根据gmfcs分级系统,ⅲ-ⅴ级的患儿;(3)痉挛型脑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混合型脑瘫及共济失调型脑瘫;(4)康复治疗6个月无效或康复治疗有禁忌证的脑瘫患儿;(5)排除进展性遗传代谢病。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的禁忌证包括:(1)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2)严重肺部疾患,呼吸衰竭;(3)全身合并其他急、慢性感染;(4)术前6个月内有较频繁癫痫发作;(5)脊髓疾病;(6)脑部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7)出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8)合并免疫缺陷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9)合并其他严重儿科疾患。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还包括术后安全性评价:(1)感染的评估:术后l周内每天监测发热,如果出现发热,先排除常见呼吸道、肠道感染,予对症治疗;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天,伴有精神、反应差,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进行头颅mri检查,必要时行腰椎穿刺,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出血的评估:术后6小时内注意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出现异常,要警惕急性术后出血,立即头颅ct检查,必要时立即行手术治疗;术后l周内观察患儿精神反应、食欲,观察有无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怀疑有小出血者,行头颅ct检查,发现有少量出血者,一般不用手术处理,予对症治疗;(3)惊厥对术前脑电图有棘尖波或曾有惊厥发作患儿选择相应的神经营养药物,并注意惊厥发作的可能;发现可疑发作,及时行脑电图检查,予对症治疗。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还包括术后有效性评价:(1)临床症状的评估:术后l个月由家长、医师共同观察认可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并做详细记录,共同签字;术后6、l2个月使用父母随访问卷、电话电邮咨询或返院复诊的形式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记录;(2)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移植患儿进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设定术前6个月、术时、术后6个月,通过父母随访问卷进行评估测试一次,包括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分10个小项,共50项;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移植前后6个月时间段内总分提高幅度,反映患儿生活综合能力进步情况;(3)gmfm88:于术前6个月、入组时、术后6个月时由医师及康复师共同评估填写并签字;将不同体位的反射、姿势和运动模式分为88项运动指标,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每项完全完成得3分,10%-90%部分完成得2分,完成不到10%得l分,完全不能做得0分;比较移植前后6个月时间段内原始分增长幅度以及百分比差异,反映粗大运动发育的实际进步情况。实施例2:如图1-2所示,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的临床应用:一、选择患儿(一)适应证l-l4岁中-重度脑瘫患儿;(1)符合l989年全国脑性瘫痪会议制定的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条件及分型标准的cp患儿;(2)根据gmfcs分级系统,ⅲ-ⅴ级的患儿;(3)痉挛型脑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混合型脑瘫及共济失调型脑瘫;(4)康复治疗6个月无效或康复治疗有禁忌证的脑瘫患儿;(5)排除进展性遗传代谢病。(二)禁忌证(1)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2)严重肺部疾患,呼吸衰竭;(3)全身合并其他急、慢性感染;(4)术前6个月内有较频繁癫痫发作;(5)脊髓疾病;(6)脑部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7)出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8)合并免疫缺陷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9)合并其他严重儿科疾患;二、神经前体细胞移植的围术期处理-术前准备(一)患儿的准备l.术前检查(1)血液学检查:免疫四项(hbv,hcv,hiv,梅毒标志物),凝血三项,乙肝六项,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型;(2)脑电图:无发作及可疑发作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对有可疑发作,既往有明显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或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3)影像资料:半年内头颅mri检查;(4)术前进行智力运动评估: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gmfm88量表;2.知情同意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自愿接受细胞移植治疗,并已充分了解神经前体细胞移植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二)细胞制备取孕10-l4周水囊引产人胚胎脑组织,经医院伦理管理委员会通过,在妊娠妇女知情同意情况下,留取胚胎组织,每例胚胎供体均需行家族史、遗传病、传染病、流行病、先天性疾病排查;遗传代谢病筛查(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筛查、酶学筛查);染色体分析及基因病筛查(染色体分析、g显带分析);常见传染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标志物,cmv病毒,eb病毒等);根据检验结果,排除以上异常供体,留取胚胎脑组织;npc培养基重悬细胞,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孵箱内静止培养并传代,将神经球分离成细胞悬液,交付使用,与此同时进行npc活性鉴定(活性>95%),内毒素检测(低于2eu/ml)以及细胞表面标志分析(cdl33阳性率不低于40%,neztin阳性不低于90%);三、神经前体细胞移植的方法、步骤和措施(一)神经前体细胞脑室内移植(1)时间:第l周;(2)路径:脑室;(3)剂量:(4-6)×x106cells/次;(4)体表定位侧脑室,穿刺针进入脑实质,每向前刺入0.5cm,即将针芯取出一次,看有无脑脊液流出,直至脑室为止,留取2-3ml脑脊液(供送检)之后,将置于lml注射器内的npc缓慢推入侧脑室内;回抽顺利,缓慢冲洗2次,确定注射器内无残留npc,缓慢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l分钟,缝合穿刺口,无菌敷贴保护伤口;穿刺过程,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抢救;(二)神经前体细胞腰椎穿刺移植(1)时间:第2周,第3周;(2)路径:蛛网膜下腔;(3)剂量:(6-8)×106cells/次;(三)麻醉及术中支持(1)麻醉: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利多卡因基础麻醉,术中常规吸氧并监测生命体征,出现紧急情况参照应急预案处理;(2)预防出血:每例患儿术前予白眉蛇毒凝血酶0.5-2u,预防出血;四、细胞移植术后的处理(1)侧脑室内细胞移植术后头低足高位6小时,后去枕平卧48小时;(2)术后心电监护6小时,同时观察瞳孔及神志恢复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除外穿刺出血;(3)加强护理,由护士进行喂养及护理示范;(4)2天内预防感染,术后开始神经营养药物静脉点滴共28天;(5)功能训练:术后48小时在相关科室附设的康复中心接受相应的综合康复训练;五、细胞移植术后评价(一)安全性评价(1)感染的评估:术后l周内每天监测发热,如果出现发热,先排除常见呼吸道、肠道感染,予对症治疗;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天,伴有精神、反应差,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进行头颅mri检查,必要时行腰椎穿刺,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出血的评估:术后6小时内注意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出现异常,要警惕急性术后出血,立即头颅ct检查,必要时立即行手术治疗;术后l周内观察患儿精神反应、食欲,观察有无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怀疑有小出血者,行头颅ct检查,发现有少量出血者,一般不用手术处理,予对症治疗;(3)惊厥的评估:对术前脑电图有棘尖波或曾有惊厥发作患儿选择相应的神经营养药物,并注意惊厥发作的可能;发现可疑发作,及时行脑电图检查,予对症治疗;(二)有效性评价(1)临床症状的评估:术后l个月由家长、医师共同观察认可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并做详细记录,共同签字;术后6、l2个月使用父母随访问卷、电话电邮咨询或返院复诊的形式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记录;(2)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移植患儿进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估,设定术前6个月、术时、术后6个月,通过父母随访问卷进行评估测试一次,包括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分10个小项,共50项;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移植前后6个月时间段内总分提高幅度,反映患儿生活综合能力进步情况;(3)gmfm88:于术前6个月、入组时、术后6个月时由医师及康复师共同评估填写并签字;该量表较为全面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状况,将不同体位的反射、姿势和运动模式分为88项运动指标,分为卧位与翻身(总分5l分),坐位(总分60分),爬与跪(总分42分),站立位(总分39分),行走与跑跳(总分72分);每项完全完成得3分,10%-90%部分完成得2分,完成不到10%得l分,完全不能做得0分;比较移植前后6个月时间段内原始分增长幅度以及百分比差异,反映粗大运动发育的实际进步情况。随机选择了部分重度脑瘫病例进行神经前体细胞疗效的开放式对照研究:入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术组45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脑瘫类型以及脑损伤类型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脑瘫统一问卷调查显示术前手术组与对照组发育水平也无统计学差异(表1-表5);表1两组的脑瘫类型脑瘫类型手术组对照组痉挛型四肢瘫l720痉挛型双瘫35不随意运动型脑瘫109混合型脑瘫1010未分型脑瘫55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脑瘫类型和脑损伤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细胞移植后疗效出现时间最早可在患儿术后3天即有明显改善,术前患儿夜间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激惹易哭闹,夜间家长无法休息,需要一直安慰照顾;术后睡眠迅速好转,哭闹明显减少,激惹好转,10点左右可顺利入睡到天亮,与人出现对视及视线追踪,扭转痉挛及角弓反张减轻;大部分患儿在术后l个月左右出现疗效,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的患儿术后康复进步速度明显增快,头控增强,肌张力降低,异常姿势得到控制;合并智力障碍的患儿认知能力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能力提高,能听懂简单指令,会看大人表情,语言发育加快;疗效出现较晚时可在患儿术后2、3个月逐渐出现疗效;术后3-6个月疗效呈减缓趋势,但无l例患儿疗效倒退或消失;根据功能改善情况,将每个患儿的发育水平评分量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两组在观察入组时无统计学差异,l年后手术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认知发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以下为随访评估的情况:表2手术前后gmfm和pdms–fm量表评估结果方差分析结果,*p<0.0l,与前一次评估结果比较。为排除发育和康复的因素,根据总百分比计算出月百分比,我们发现在术前l个月时间段内患儿的月百分比均数分别是2.22±3.54(pdms–fm)、0.3l±0.52(gmfm),而在术后l个月时间段我们观察到月百分比大幅度提高至2.l7±3.27(pdms–fm)、5.35±2.67(gmfm),与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3-6个月之间的平均月百分比出现减缓趋势,逐渐恢复接近术前。45例移植患儿中有l例在穿刺过程中出现额叶皮质出血,表现为术后低热,右侧面瘫,经止血及对症处理2周后症状消失,未遗留后遗症;6例患儿术后出现无菌性发热,持续时间l-7天;ll例术前合并大脑异常放电的患儿,术后脑电图无明显改变。表31年前后两组患儿的大运动发育比较表41年前后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比较表51年前后两组的发育水平评分秩和检验结果,*p<0.001,与手术前比较;#p<0.00l,与对照组比较。六、细胞移植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一)穿刺出血处理规程:(l)术中患儿出现瞳孔变化,呼吸节律改变,怀疑有术中急性出血,应立即停止手术,紧急行ct检查,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通知二级应急人员,联系进行紧急科间会诊,必要时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严重病例转icu进一步治疗;急性期后予高压氧、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训练,最大程度避免新的后遗症的出现;(2)术后出现持续高热、呕吐、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立即行头颅ct检查,观察有无出血,少量不予特殊处理;出血量大的患儿进行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或外科引流手术治疗;急性期后予高压氧、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训练,最大程度避免新的后遗症的出现;(二)颅内感染(l)发热≥38.5℃,时间≥3天,伴随有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差、面色苍白、头痛、呕吐,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立即进行腰椎穿刺行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检测,同时送检留样的细胞标本进行热源质和病原菌检测;暂停科室细胞移植手术;患儿除予口服、静脉使用退热药物对症治疗外,将抗生素升级为头孢曲松[100-l50mg/(kg·d)]或美罗培南(美平)[每次30-50mg/kg,q8h]静脉点滴,后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按治疗常规及疗程进行治疗并予对症支持治疗;(2)进行同批患者的观察排查。(三)惊厥(l)对突发惊厥发作患儿,详细询问病史,首先判断是既往疾病症状还是移植导致的新的症状;(2)立即进行视频或24小时脑电图检查,与术前脑电图进行对比;同时需头颅ct检查,除外出血及其他神经系统改变;(3)具体处理:偶发惊厥患儿可不予特殊处理,或地西泮每次0.25-0.5mg/kg,静推,后观察病情发展;对发作频繁者,可予苯巴比妥[10-20mg/(kg·d)]饱和量,l2小时后予3-5mg/(kg·d),分2次;仍不能控制可予咪达唑仑持续泵入,维持剂量为l-8μg/(kg·min)。七、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的启示根据临床观察,大部分患儿的治疗效果出现在手术后l周~3个月之间,疗效最早的患儿于术后3天出现,大部分有效患儿在术后l个月内出现,个别患儿在2个月开始显现疗效,且临床观察无倒退现象;移植细胞的效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进一步间接证实了神经生长因子在移植中的作用;但是这一现象也不能排除在供者细胞与受者细胞间形成新的突触连接的治疗作用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转导作用,而且这种可能性已经被许多实验证明;但是这么少量的细胞被移植入损伤严重的大脑,能够成活并形成新的神经连接的细胞就更加有限,希望这些细胞对损伤大脑产生明显的结构修复是不现实的。我们观察到手术的总有效率为60%,明显低于报道的康复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指出的是,接受神经前体细胞移植的病例均为康复效果不好的重度脑瘫患儿,而且与单纯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对比,不仅l年后远期疗效方面手术组功能获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而且近期疗效也较单纯康复出现得快,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可改善和加速康复治疗无效和缓效的重症脑瘫患儿的功能康复。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仅npc来源广泛,获取方便;增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细胞活性;具有良好的分化调控性;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同时通过本方法进行试验,可以看出在治疗4周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中卧位与翻身、坐位、行走与主动抓握及手眼协调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所以办发明可以直接阻止脑损伤进程或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