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090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癌性疼痛是癌症最常见,最难控制的症状,由于疼痛的加剧和强烈刺激,直接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心理状况和治疗效果,是恶性肿瘤患者失去治疗信心和生存欲望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的癌症病人约700万,其中30~50%伴有疼痛,我国现有癌症病人200万,每年新发病人160万,据调查我国的癌痛发生率为51.5%,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每天约有350~400万癌症病人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其中半数以上属中度或重度疼痛,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轻乃至解除疼痛,世界卫生组织于1982年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癌痛治疗委员会,世界各国学者努力寻找癌性疼痛的新治疗方法,以期使癌症患者从疼痛中解救出来。目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控制癌痛的方案,疗效虽然比较确切,但长期使用镇痛剂毒副作用大,成瘾性、依赖性强,并受患者耐受性的限制,致使部分病人止痛效果欠佳。因此癌性疼痛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国专利201410003041.6公开一种癌症止疼膏药,是由a制剂和b制剂制成的,其中,a制剂是由五枝、五皮、一砖、一石、五核等制成的,b制剂是由当归、赤芍、冰片、红花等制成的。制备时,将b制剂加入a制剂中,煎煮4.5~5.5小时,下红丹,搅拌成膏体,然后加入冷水浸泡去火毒,一天换水一次,浸泡7天后,得膏药,使用时,将膏药涂覆在棉布或膏药贴纸上即可主要针对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癌、膀胱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食道癌、喉癌等肿瘤癌症,止痛效果明显。中国专利201410287521.x公开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膏药,能够有效解决治疗癌性疼痛难以有效得到缓解的问题,原料药:生川乌5-7g、草乌5-7g、当归尾13-17g、干蟾皮9-11g、巴豆1.5-2.5g、藤黄27-33g、生马钱子1.5-2.5g、两头尖9-11g、白芨5-7g、大黄14-16g、血余炭9-11g、连翘9-11g、蜂房14-16g、白蔹14-16g、蒺藜14-16g、木鳖子14-16g、穿山甲片11-13g、乳香11-13g、没药11-13g和血竭5-7g,有效治疗各种肿瘤引起的疼痛,如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各种肿瘤引起的疼痛,使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本发明治疗癌性疼痛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目前还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如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尾12-18份、赤芍12-18份、红花8-12份、冰片1-3份。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尾14-16份、赤芍14-16份、红花9-11份、冰片1-2份。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尾15份、赤芍15份、红花10份、冰片1份。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被进一步制成常规外用剂型。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常规外用剂型是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糊剂、涂膜剂、巴布剂、透皮贴剂、外用液体药剂、皮肤外用膜剂、外用气雾剂或外用酊剂。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是外用酊剂。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癌性疼痛是指肺癌、胃癌、肠癌、肝癌或胰腺癌疼痛。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药物为外用酊剂,所述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取原料药,粉碎过筛,加入体积分数70~80%的乙醇配成料液体为1:3~7g/ml的溶液,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浸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过滤,滤液即得。本发明优点在于:1、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优异的止痛效果,治疗2周后,疼痛缓解率最高达90.0%。2、本发明采用外用酊剂治疗,用法简便,不但避免了内服药物造成的胃肠道反应,且大大减少了镇痛剂带来的毒副作用,显著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只有4味药,药味数少且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成本低,起效时间短。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4味药的组分及其之间的配比经过试验筛选,具有效果显著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一)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5份、赤芍15份、红花10份、冰片1份。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二)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2份、赤芍12份、红花8份、冰片1份。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三)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8份、赤芍12份、红花8份、冰片1份。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四)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8份、赤芍18份、红花8份、冰片1份。实施例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五)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8份、赤芍18份、红花12份、冰片1份。实施例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六)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8份、赤芍18份、红花12份、冰片3份。实施例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七)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4份、赤芍14份、红花9份、冰片1份。实施例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八)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6份、赤芍14份、红花9份、冰片1份。实施例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九)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6份、赤芍16份、红花9份、冰片1份。实施例1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十)按重量份取原料药:当归尾16份、赤芍16份、红花11份、冰片1份。实施例1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酊剂的制备(一)按照实施例1-10所述重量份取原料药,粉碎过筛(80目),加入体积分数70%的乙醇配成料液体为1:5g/ml的溶液,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浸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48小时后,再次过滤,滤出药液即为活血止痛酊。实施例1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酊剂的制备(二)按照实施例1-10所述重量份取原料药,粉碎过筛(120目),加入体积分数80%的乙醇配成料液体为1:4g/ml的溶液,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浸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48小时后,再次过滤,滤出药液即为活血止痛酊。实施例1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酊剂的制备(三)按照实施例1-10所述重量份取原料药,粉碎过筛(200目),加入体积分数75%的乙醇配成料液体为1:3/ml的溶液,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浸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48小时后,再次过滤,滤出药液即为活血止痛酊。实施例1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酊剂的制备(四)按照实施例1-10所述重量份取原料药,粉碎过筛(120目),加入体积分数75%的乙醇配成料液体为1:7g/ml的溶液,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浸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48小时后,再次过滤,滤出药液即为活血止痛酊。实施例15临床实验1、病例资料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共计11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66例,病种包括肺癌35、胃癌28、肠癌23、肝癌18、胰腺癌14。疼痛评估采用nrs数字表法。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中药1组、中药2组、中药3组、对照组,四组资料两两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并伴有中、重度疼痛,需药物治疗者;排除其他非癌性疼痛因素;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对自身疼痛及一般状况有判断能力,且能合作评价疼痛及生活质量内容等;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kamofsky评分大于60分;入组前4h内未用过镇痛药或镇静剂,12h内未用过缓释镇痛药;心、肝、肾功能无严重障碍;无药物滥用史;受试者充分了解参加试验的好处和风险、均为自愿,治疗配合。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伴有呼吸抑制、呼吸道阻塞、缺氧、高热者;有明显的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或有出血及明显出血倾向者;对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极度衰竭状态,预计生存期小于1个月者;有药物滥用史者;伴有精神、意识障碍,不能合作评价者。2、治疗方法中药1组:由当归尾15g、赤芍15g、红花10g、冰片1g组成,由我院中药房提供,上述药物用粉碎机粉碎后,先用筛网过滤,而后用200ml医用酒精浸泡,并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48小时后,再次过滤,滤出药液即为活血止痛酊。使用方法:每日在患者疼痛处涂擦活血止痛酊3次,范围超过疼痛部位2cm,14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止痛药物,连续观察2周,同时根据癌痛患者原发疾病采用肿瘤科常规抗癌治疗。中药2组:由当归尾10g、赤芍10g、红花15g、冰片5g组成,由我院中药房提供,上述药物用粉碎机粉碎后,先用筛网过滤,而后用200ml医用酒精浸泡,并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48小时后,再次过滤,滤出药液即为活血止痛酊。使用方法:每日在患者疼痛处涂擦活血止痛酊3次,范围超过疼痛部位2cm,14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止痛药物,连续观察2周,同时根据癌痛患者原发疾病采用肿瘤科常规抗癌治疗。中药3组:由当归尾12g、赤芍12g、冰片3g组成,由我院中药房提供,上述药物用粉碎机粉碎后,先用筛网过滤,而后用200ml医用酒精浸泡,并每日分早晚搅拌1次。2周后,弃上清液,剩余液体静置48小时后,再次过滤,滤出药液即为活血止痛酊。使用方法:每日在患者疼痛处涂擦活血止痛酊3次,范围超过疼痛部位2cm,14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止痛药物,连续观察2周,同时根据癌痛患者原发疾病采用肿瘤科常规抗癌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精在患者疼痛处涂擦,模拟中药组酊剂外观。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情况、生活质量、安全性观测等。4、疗效标准(1)疼痛疗效评价按who的4级分类标准结合nrs评分法。从0到10共11个数字,表示从无痛到最剧烈疼痛,由患者自己圈出1个数字,表明其疼痛程度。其中0级表示无痛;轻度疼痛1-3级,疼痛轻微、能正常生活、不影响睡眠;中度疼痛4-6级,表现为持续剧痛、睡眠受干扰、需用镇痛剂;重度疼痛7-9级,强烈持续性剧痛,可伴有强迫体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严重受干扰。疼痛缓解百分数=(治疗前疼痛强度-治疗后疼痛强度)/治疗前疼痛强度×100%。完全缓解:治疗后疼痛减少91%-100%;部分缓解:治疗后疼痛减少61%-90.9%;轻度缓解:治疗后疼痛减少21.0%-60.9%;无效:治疗后疼痛减少小于20.9%。疼痛缓解=轻度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2)生活质量评价按照kamofsky评分改善: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下降: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10分;稳定:治疗前后变化<10分。(3)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胃不适、烧灼感、泛酸、恶心、溃疡、出血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5、结果(1)如表1所示,中药1组31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0例,轻度缓解11例,无效3例;中药2组29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轻度缓解11例,无效8例;中药3组30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轻度缓解14例,无效9例;对照组28例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轻度缓解7例,无效13例。t检验比较结果,中药1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分别与中药2组、中药3组及对照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各组。此外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比例,发现中药1组缓解疼痛起效时间较中药3组起效时间更短。表1各组疼痛缓解率组别例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无效对照组2806715中药1组31710113中药2组2928118中药3组3025149(2)各组治疗前后kamofsky生存质量评分如表2所示。各组患者治疗前kamofsky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一致。中药1组治疗后kamofsky生存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外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中药1组治疗后kamofsky生存质量评分与中药2组、中药3组及对照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表2治疗前后各组kamofsky生存质量评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864.82±12.2168.38±16.75中药1组3161.74±15.5279.82±18.31**中药2组2967.36±11.7571.81±13.62中药3组3068.31±18.1472.65±14.83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3)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中药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但2例患者出现用药局部皮肤瘙痒、潮红,停药后自行缓解。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