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可调脑科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952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多叶可调脑科拉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拉钩,尤其是一种多叶可调脑科拉钩,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颅脑手术中,为了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需要用撑开器撑开病灶旁组织,便于手术医生对病灶部位进行手术。但人体脑组织十分重要,过多损伤会造成过多脑皮质损害,造成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器官功能损害。

为了减少脑皮质损害,手术径路十分重要,需要避开重要的有功能的脑皮质区域,同时,需要避开大血管等部位。这就要求手术医生在打开硬质颅骨前就要选择好手术通路,打开颅骨后,需要在充分暴露病灶使得病灶满足手术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病灶旁正常脑组织的牵拉,避免对病灶旁正常脑组织造成的损害。

为了减少手术医生助手牵拉暴露脑组织的不稳定性,目前脑科使用的牵拉暴露拉钩多为能调节固定的两叶片拉钩,但两叶片拉钩只能实现两对应方向的牵拉,暴露稍大时,相邻方位的脑组织就会膨出,对手术视野造成干扰。临床需要更优质的脑科拉钩,以能从更多方位暴露手术病灶,减少或避免脑组织膨出到手术视野,增加手术便捷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叶可调脑科拉钩,其可无创固定在患者颅骨上,能根据手术需要随意调整可调拉钩片,使可调拉钩片的牵拉的深度、角度等符合手术需求,以适当外力牵拉脑组织,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视野,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叶可调脑科拉钩,包括拉钩基座以及用于将拉钩基座固定在颅骨开孔内侧边缘的基座固定体,在所述拉钩基座上设置至少三片用于对脑组织手术部位进行牵拉的拉钩片,所述拉钩片呈均匀分布且拉钩片间相互靠近时能围合形成筒状的拉钩套筒,拉钩片的下端伸入拉钩基座内,拉钩片的上部通过拉钩安装调节机构安装于拉钩基座上,通过拉钩安装调节机构能调节拉钩片对脑组织手术部位牵拉的方位以及深度。

所述基座固定体包括与拉钩基座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基座固定臂,所述基座固定臂能在固定套筒内伸缩,基座固定臂伸入拉钩基座内的端部设置固定钩体,基座固定臂的另一端从固定套筒穿出后位于拉钩基座外;

还包括钩体牵拉锁定机构,固定钩体挂钩在颅骨的骨质切面后,通过钩体牵拉锁定机构能使得固定钩体保持当前的挂钩连接状态。

所述拉钩安装调节机构包括与拉钩基座适配的安装调节座,在所述安装调节座上设置用于调节拉钩片牵拉深度的深度调节机构以及用于调节拉钩片牵拉方位的方位调节机构;

安装调节座能在拉钩基座上移动,深度调节机构、方位调节机构能跟随安装调节座在拉钩基座上移动,且安装调节座在拉钩基座移动到位后能锁紧在拉钩基座上。

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包括竖直分布于安装调节座上的深度调节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深度调节杆上的深度调节块,所述深度调节块能在深度调节杆上沿深度调节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深度调节块在深度调节杆上运动后通过深度调节块锁紧机构能锁定在深度调节杆上;

方位调节机构通过深度调节块安装于深度调节杆上,拉钩片的上部与方位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深度调节杆在安装调节座上呈对称分布,在深度调节杆的顶端设置用于对深度调节块在深度调节杆上运动限位的深度调节限位块;深度调节块运动至与深度调节限位块接触时,拉钩片的下端部与拉钩基座的下端面平齐。

所述方位调节机构包括用于与拉钩片外壁连接的拉钩片连接臂,所述拉钩片连接臂的一端穿过深度调节块与拉钩片连接,拉钩片连接臂通过连接臂移动调节机构能在深度调节块内伸缩,且拉钩片连接臂相对深度调节块伸缩后通过连接臂锁定机构能锁定在深度调节块上。

所述拉钩片连接臂上套置连接臂弹圈,所述连接臂弹圈的一端抵在拉钩片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深度调节块接触,通过连接臂弹簧圈能使得拉钩片保持远离深度调节杆的运动状态。

所述连接臂移动调节机构包括沿拉钩片连接臂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臂齿以及设置于深度调节块内与连接臂齿适配的移动调节齿轮机构。

所述连接臂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深度调节块上的连接臂锁紧螺栓,所述连接臂锁紧螺栓能将拉钩片连接臂与深度调节块相互锁紧。

所述拉钩片呈圆弧状,在所述拉钩片两侧竖直边缘设置增粗茎,相邻可调拉钩片临近的增粗茎间设置有弹性膜;弹性膜两侧边缘设置与增粗茎外径适配的裂隙套筒,裂隙套筒外侧缘设有和可调拉钩片厚度适配的裂隙;

裂隙套筒套置并临时固定在增粗茎外,伴随可调拉钩片向外侧牵拉,弹性膜能同步张开,不受外力时,弹性膜宽度与形成拉钩套筒时相邻可调拉钩片侧缘距离等长。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基座固定体将拉钩基座置于所需的位置,当拉钩基座的位置定位后,即能将拉钩片置于所需的位置,通过拉钩安装调节机构能对拉钩片进行所需的调节,从而使得拉钩片的牵拉的高度、角度等均符合手术需求,即适当外力牵拉脑组织,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视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拉钩基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基座固定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深度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调节齿轮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拉钩片连接臂与拉钩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调节齿轮机构与拉钩片连接臂配合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拉钩片围合形成拉钩套筒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穿刺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拉钩片与弹性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拉钩基座、11-固定套筒、12-基座固定孔、13-固定臂固定螺丝、2-基座固定体、21-基座固定臂、22-固定钩体、23-固定臂限位体、24-固定臂弹圈、3-拉钩片、31-拉钩套筒、32-增粗茎、33-弹性膜、34-裂隙套筒、5-安装调节座、51-调节座安装槽、52-调节座锁紧孔、53-调节座锁紧螺丝、54-深度调节块、55-调节块安装滑移孔、6-深度调节杆、61-深度固定通孔、62-深度固定螺丝、63-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4-深度调节限位块、7-拉钩片连接臂、71-连接臂锁紧孔、72-连接臂锁紧螺栓、73-移动调节壳、74-移动调节齿轮、75-旋转柱、76-转柱通孔、77-连接臂齿、78-连接臂弹圈、79-连接臂限位块、8-穿刺套管以及81-穿刺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可无创固定在患者颅骨上,能根据手术需要随意调整可调拉钩片,使可调拉钩片的牵拉的高度、角度和牵张口大小合适,以适当外力牵拉脑组织,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视野,本发明包括拉钩基座1以及用于将拉钩基座1固定在颅骨开孔内侧边缘的基座固定体2,在所述拉钩基座1上设置至少三片用于对脑组织手术部位进行牵拉的拉钩片3,所述拉钩片3呈均匀分布且拉钩片3间相互靠近时能围合形成筒状的拉钩套筒31,拉钩片3的下端伸入拉钩基座1内,拉钩片3的上部通过拉钩安装调节机构安装于拉钩基座1上,通过拉钩安装调节机构能调节拉钩片3对脑组织手术部位牵拉的方位以及深度。

具体地,拉钩基座1呈中空环形结构,通过基座固定体2可以将拉钩基座1固定在患者颅骨开孔的内侧边缘,进而把拉钩基座1固定在颅骨手术开窗部位的正上方。通过拉钩片3能对脑组织手术部位进行适度牵拉并予以固定。拉钩基座1是基座固定体2和拉钩片3的载体,通过拉钩基座1把拉钩片3定位在在颅骨开窗的上方。拉钩片3的长度大于拉钩基座1的高度,拉钩片3的下端伸入拉钩基座1内,拉钩片3的上端与拉钩安装调节机构连接,一般地,拉钩片3的下端位于拉钩基座1的下方,即拉钩片3的下端从拉钩基座1穿出后能对脑组织手术部位进行牵拉。通过拉钩安装调节机构对连接的拉钩片3进行调节,以能调整牵拉的方位与深度,使拉钩片3对脑组织的暴露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临床不同需求,使手术医生在后期手术处理能得到良好的手术视野,进而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为手术提供便利。

具体实施时,所有的拉钩片3相互邻近后能形成拉钩套筒31,在形成的拉钩套筒31内可套设适配的脑部血肿用穿刺套管8,穿刺套管8内套设匹配的穿刺芯81,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同一个手术中,所有拉钩片3需伸入脑内血肿部位的深度是一致的,拉钩片3长度相等,有利于手术医生判断各个调拉钩片3插入血肿腔内的深度,有利于减少拉钩片3可能产生的机械损害。拉钩片3的横截面为同心同径的圆弧,所有可调拉钩片3两侧竖直边缘互相临近,同时使若干干可调拉钩片3横截面首尾依次相连,并使若干可调拉钩片3头端和尾端平齐,则若干可调拉钩片3能组成中间有缝隙的圆筒状结构的拉钩套筒31。

手术前,手术医生经过读取患者影像检查报告能确定患者脑内血肿的具体位置,能对患者脑内血肿的深度、大小及范围精确判断。手术中,颅骨钻孔开窗后,使用脑部血肿用穿刺套管8套置匹配的穿刺芯81对血肿穿刺定位,若穿刺准确穿刺成功,拔出穿刺芯81后,血肿内的血液会经穿刺套管8流出。若拔出穿刺芯81后,无血液经穿刺套管8流出,则需要装入穿刺芯81微调穿刺深度或角度。使用穿刺套管8套置穿刺芯81对血肿穿刺定位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微创确定脑内血肿的位置,减少穿刺偏差直接暴露血肿导致创面较大。实际上,脑内血肿所有的影像检查都是术前完成,检查和手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血肿有增大可能,手术时脑内血肿大小和术前是有小量偏差的,这使得穿刺套管8套置穿刺芯81对血肿穿刺定位的意义进一步加大,能避免不需要的创面扩大,有利于最大程度保护患者脑皮质功能。

当穿刺套管8位置确定时,能将穿刺套管8套置拉钩套筒31内,并进一步调整到最恰当的深度。当拉钩套筒31位置调整完毕,对组成拉钩套筒31的各个可调拉钩片3加以固定,即可拔出穿刺套管8。然后根据病情需要依次调整并固定各个拉钩片3牵拉暴露穿刺孔入口大小,达到最佳暴露效果,为后续清除血肿、止血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基座固定体2包括与拉钩基座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筒11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11内的基座固定臂21,所述基座固定臂21能在固定套筒11内伸缩,基座固定臂21伸入拉钩基座1内的端部设置固定钩体22,基座固定臂21的另一端从固定套筒11穿出后位于拉钩基座1外;

还包括钩体牵拉锁定机构,固定钩体22挂钩在颅骨的骨质切面后,通过钩体牵拉锁定机构能使得固定钩体22保持当前的挂钩连接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套筒11位于拉钩基座1外且与拉钩基座1固定,固定套筒11与拉钩基座1的内腔相连通,固定套筒11的轴线穿过与拉钩基座1的中心,固定套筒11宜在拉钩基座1外侧壁上均匀分布。基座固定臂21和固定套筒11空腔的截面形状应相似,为保证基座固定臂21在固定套筒11空腔内顺利滑移,基座固定臂21的外径稍小于固定套筒11内径,基座固定臂21和固定套筒11内壁间隙在0.5-1mm最佳。为避免基座固定臂21在固定套筒11空腔内旋转影响使用,其截面优选为非圆形,包括矩形、椭圆、三角等其他非中心对称截面。

基座固定臂21伸入拉钩基座1内的一端部设置固定钩体22,固定钩体22钩体末端优选设置为多个锥状突起,使用时能挂钩在颅骨开窗的骨质切面,从而把拉钩基座1固定在颅骨开窗的正上方,为拉钩片3创造较好的固定条件。

基座固定臂21通过一端的固定钩体22钩挂在颅骨开窗的骨质切面,若拉钩基座1只通过两个基座固定臂21固定,拉钩基座1存在沿两个受力点为中心轴线转动的可能,为了增加对拉钩基座1的固定效果,基座固定臂21至少应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优选设置为三个,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固定效果已能满足手术需求,三个基座固定臂21优选沿拉钩基座1均匀分布,能起到最佳固定效果。由于基座固定臂21与固定套筒11为一一对应,因此,在拉钩基座1上至少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固定套筒11,固定套筒11在拉钩基座1上均匀对称分布,在每个固定套筒11内设置一个基座固定臂21。

本发明实施例中,钩体牵拉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臂限位体23、套设于基座固定臂21上的固定臂弹圈24以及设置于固定套筒11上的固定臂固定螺丝13,固定臂限位体23与固定钩体22分别位于基座固定臂2的两端,固定臂限位体23的外径大于固定套筒11的内径,在利用基座固定臂21进行牵拉时,通过固定臂限位体23与固定套筒11的配合,避免基座固定臂2与固定套筒11之间的分离。

固定臂弹圈24套在基座固定臂21上,固定臂弹圈24的一端与固定套筒11的端部接触,固定臂弹圈24的另一端邻近固定臂限位体23,固定臂弹圈24的内径应小于固定臂限位体23的外径,保证固定臂弹圈24不会从固定臂限位体23外部脱出。当固定臂弹圈24在基座固定臂21上处于压缩状态,在固定臂弹圈24的回复力作用下,使固定钩体22存在远离拉钩基座1中心区域的运动趋势运动。在不受外力干扰状态下,固定臂弹圈24最好能使固定钩体22紧靠在拉钩基座1内侧壁。使用时,向拉钩基座1中心位置推动基座固定臂21,松开固定臂21后使若干固定钩体22均能钩挂在颅骨开窗的骨质切面,使拉钩基座1中心位置位于病变需要手术的中心位置,便于位于拉钩基座1中心位置的拉钩片3对手术位置牵拉暴露。具体实施时,当利用固定钩体22钩挂在颅骨开窗的骨质切面上时,固定臂弹圈24处于压缩状态;当固定钩体22处于非钩挂状态时,固定臂弹圈24也可处于压缩状态。

当通过调节基座固定臂21的固定钩体22位置使拉钩基座1达到满意位置后,通过旋进设置在基座固定通孔12内的固定臂固定螺丝13,基座固定通孔12内壁和固定臂固定螺丝13外壁设有匹配螺纹,能使固定臂固定螺丝13旋入贯通固定套筒11外侧上壁设置的基座固定通孔12。继续旋进固定臂固定螺丝13,能使固定臂固定螺丝13头端继续前进从而顶持在套置在固定套筒11内的固定臂21上侧壁,从而使基座固定臂21和固定套筒11临时固定,从而使后续的拉钩片3能稳定工作。当需要解除基座固定臂21与固定套筒11的紧固连接状态时,仅需反向旋转固定臂固定螺丝13即可,从而能使得基座固定臂21能重新在固定套筒11内伸缩。

如图4所示,所述拉钩安装调节机构包括与拉钩基座1适配的安装调节座5,在所述安装调节座5上设置用于调节拉钩片3牵拉深度的深度调节机构以及用于调节拉钩片3牵拉方位的方位调节机构;

安装调节座5能在拉钩基座1上移动,深度调节机构、方位调节机构能跟随安装调节座5在拉钩基座1上移动,且安装调节座5在拉钩基座1移动到位后能锁紧在拉钩基座1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调节座5下侧面设有和拉钩基座1匹配的调节座安装槽51,安装调节座5通过调节座安装槽51套置在拉钩基座1上部并能沿拉钩基座1滑移。所述调节座安装槽51贯通外侧壁设有调节座锁紧孔52,调节座锁紧孔52内套设调节座锁紧螺丝53,通过调节座锁紧螺丝53与调节座锁紧孔52配合,能将安装调节座5锁紧在拉钩基座1上。

拉钩基座1优选设置为中心对称的圆筒状结构,安装调节座5下侧面设置为匹配弧度的弧形凹陷,以使得安装调节座5能沿拉钩基座1滑移,使得安装调节座5能位于拉钩基座1上的任意所需位置。当安装调节座5位置达到目标位置后,旋转调节座锁紧螺丝53进入调节座锁紧孔52,通过调节所锁紧螺丝53使安装调节座5和拉钩基座1临时固定。当需要解除安装调节座5与拉钩基座1的紧固连接状态时,反向旋转固定螺丝53即可,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包括竖直分布于安装调节座5上的深度调节杆6以及设置于所述深度调节杆6上的深度调节块54,所述深度调节块54能在深度调节杆6上沿深度调节杆6的长度方向运动;深度调节块54在深度调节杆6上运动后通过深度调节块锁紧机构能锁定在深度调节杆6上;

方位调节机构通过深度调节块54安装于深度调节杆6上,拉钩片3的上部与方位调节机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深度调节杆6在安装调节座5上呈对称分布,在深度调节杆6的顶端设置用于对深度调节块54在深度调节杆6上运动限位的深度调节限位块64;深度调节块54运动至与深度调节限位块64接触时,拉钩片3的下端部与拉钩基座1的下端面平齐。

为了能与深度调节杆6适配,深度调节块54内设置两个和深度调节杆6匹配的调节块安装滑移孔55。深度调节块54通过两个和深度调节杆6匹配的调节块安装滑移孔55套置在双杆深度调节杆6上,通过调节块安装滑移孔55能沿双杆深度调节杆6上下滑移,从而对深度调节块54在深度调节杆6上的高度做出调整,进而对拉钩片3对脑组织手术部位的牵拉深度进行调整。

当深度调整完成时,将深度固定螺丝62旋入深度固定通孔61内,深度固定通孔61内壁和深度固定螺丝62外壁设有匹配的螺纹,能使深度固定螺丝62的头端顶持在套置在调节块安装滑移孔55内的深度调节杆6侧壁,从而使深度调节块54和深度调节杆6临时固定。当需要松开深度调节块54和深度调节杆6时,反向旋转深度固定螺丝62,使深度固定螺丝62头端离开深度调节杆6即可。深度固定通孔61设置于深度调节块54上,利用深度固定螺丝62与深度固定通孔61配合实现深度调节块54与深度调节杆6配合锁紧或松开的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深度调节杆6上端设置深度调节限位块64,通过深度调节限位块64可以防止深度调节块54沿深度调节杆6向上滑移时,从深度调节杆6上端脱出,避免给使用时造成不便。深度调节块54在深度调节杆6上的可调节长度过长过短均会给使用时带来不便,最佳长度应与拉钩片3等长,也就是说当深度调节块54顶持到深度调节限位块64时,可调拉钩片3下端与拉钩基座1下侧口部平齐;当深度调节块54与到拉钩基座1上表面接触时,拉钩片3基本进入脑科手术牵拉深部。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方位调节机构包括用于与拉钩片3外壁连接的拉钩片连接臂7,所述拉钩片连接臂7的一端穿过深度调节块54与拉钩片3连接,拉钩片连接臂7通过连接臂移动调节机构能在深度调节块54内伸缩,且拉钩片连接臂7相对深度调节块54伸缩后通过连接臂锁定机构能锁定在深度调节块54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脑科手术时,拉钩基座1架设在颅骨开窗切面,拉钩基座1横切面与脑内创面基本平行,而拉钩片连接臂7需与拉钩基座1横切面平行。拉钩片3要伸入脑内创面中,这就要求拉钩片3上端与拉钩片连接臂7的端部连接,且拉钩片3的长度方向与拉钩片连接臂7的长度方向垂直,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为了实现拉钩片3对脑内组织的牵拉,拉钩片3长度大于拉钩基座1高度,才能使可调拉钩片3伴随深度调节块54向拉钩基座1上侧缘滑移时,保证部分拉钩片3能进入脑内组织,实现对脑内创面的牵拉暴露。

深度调节块54在深度调节杆6上移动时,能带动拉钩片连接臂7升降。为了保证拉钩片连接臂7的稳定性,拉钩片连接臂7最佳位置应设置在深度调节块54的中央位置。为了给拉钩片连接臂7预留位置,所述深度调节杆6设置为平行的双杆结构,深度调节杆6间的间隙作为拉钩片连接臂7活动空间。

为了能实现拉钩片连接臂7与深度调节块54配合,在深度调节块54上设置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的一端与深度调节块54固定,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与深度调节块54间呈t字型,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的长度大于深度调节块54的宽度,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位于调节块安装滑移孔55间,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具有允许拉钩片连接臂7放置的空腔,拉钩片连接臂7的一端能穿入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并从深度调节块54穿出,即拉钩片连接臂7的长度方向与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的长度方向对应一致。

具体实施时,拉钩片连接臂7指向拉钩基座1截面中心的端部与拉钩片3连接。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腔截面和拉钩片连接臂7截面为匹配矩形,通过矩形截面配合能防止拉钩片连接臂7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转动,避免拉钩片连接臂7将拉钩片3带动偏移到其他方向。为确保拉钩片连接臂7能沿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腔滑移顺利且不至于过于松动,拉钩片连接臂7外壁和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壁间隙优选设置在0.2-0.5mm之间。拉钩片连接臂7能沿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的长度方向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拉钩片连接臂7上套置连接臂弹圈78,所述连接臂弹圈78的一端抵在拉钩片3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深度调节块54接触,通过连接臂弹簧圈78能使得拉钩片3保持远离深度调节杆6的运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弹圈78位于在拉钩片3和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之间。这样,当不对拉钩片3和拉钩片连接臂7施加外力时,在连接臂弹圈78的回复力作用下,拉钩片连接臂7会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尽可能向拉钩基座1中心位置滑移,即使可调拉钩片3位于尽可能地保持拉钩基座1中心位置,避免意外的牵拉对脑组织造成伤害。

当调节拉钩片连接臂7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伸缩时,可带动拉钩片3牵拉脑内组织暴露到目标位置时,需要对拉钩片3位置加以固定,避免拉钩片3在连接臂弹圈78的回复力作用下向拉钩基座1中心位置移动导致脑组织暴露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深度调节块54上的连接臂锁紧螺栓72,所述连接臂锁紧螺栓72能将拉钩片连接臂7与深度调节块54相互锁紧。

本发明实施例中,贯通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上侧壁设有连接臂锁紧孔71,连接臂锁紧孔71内套设连接臂锁紧螺栓72。需要固定拉钩片3的位置时,向连接臂锁紧孔71内旋入连接臂锁紧螺栓72,连接臂锁紧孔71内壁和连接臂锁紧螺栓72外壁设有匹配的螺纹,能使连接臂锁紧螺栓72的头端顶持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套置的拉钩片连接臂7表面,使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和拉钩片连接臂7锁紧固定,进而使拉钩片3位置临时固定。反之,当需要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和拉钩片连接臂7松开时,反向操作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移动调节机构包括沿拉钩片连接臂7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臂齿77以及设置于深度调节块54内与连接臂齿77适配的移动调节齿轮机构。

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一侧设有水平截面为圆形的移动调节壳73,移动调节壳73边缘和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连通。所述移动调节齿轮机构包括设置于移动调节壳73内的移动调节齿轮74,移动调节齿轮74能与连接臂齿77啮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手术中对拉钩片3进行牵拉调节时,必须精准,保证拉钩片3牵拉开口适当,避免拉钩片3牵拉过度对脑组织的损伤。为了精密调节拉钩片3牵拉开口的大小,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侧方设有水平截面为圆形的移动调节壳73,移动调节壳73边缘和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连通。重要的是:移动调节壳73和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边缘必须适度微量交叠,也就是说,移动调节壳73空腔的圆形横截面适当“侵入”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空腔的矩形横截面内,使安装在移动调节壳73内的调节零件能对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空腔内的拉钩片连接臂7产生交错。

移动调节齿轮74上侧中心设有旋转柱75,移动调节壳73上盖设有转柱通孔76,旋转柱75直径小于转柱通孔76直径,转柱通孔76直径小于移动调节齿轮74直径,旋转柱75高度大于转柱通孔76高度至少1cm。通过直径小于转柱通孔76且高度高于转柱通孔76高度至少1cm的旋转柱75,操作者可以通过旋转旋转柱75对移动调节齿轮74进行旋转操作。

移动调节齿轮74的中心区设有旋转柱75,移动调节壳73上盖设有转柱通孔76,旋转柱75直径小于转柱通孔76直径,转柱通孔76直径小于移动调节齿轮74直径,旋转柱75高度大于转柱通孔76高度至少1cm。当拉钩片连接臂7置于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后,移动调节齿轮74能与拉钩片连接臂7上的连接臂齿77啮合,当通过旋转柱75使得移动调节齿轮74转动时,能使得拉钩片连接臂7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移动。拉钩片连接臂7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的移动是指拉钩片连接臂7在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内沿连接臂放置定位管63的长度方向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调节齿轮74外壁和移动调节壳73空腔内壁间隙优选为0.2-0.3mm,使移动调节齿轮74能移动调节壳73空腔能旋转但平移移位有限。通过旋转旋转柱75能带动移动调节齿轮74转动,在互相嵌置的连接臂齿77作用下,进而带动拉钩片连接臂7前进或后退,从而对拉钩片3位置进行精密的调节。可调拉钩片3位置到达最佳目标位之后,将连接臂锁紧螺栓72旋入连接臂锁紧孔71内即可对拉钩片3位置临时固定。

如图7、图8和图12所示,在拉钩片3两侧竖直边缘设置外径统一的增粗茎32,相邻可调拉钩片3临近的增粗茎32间设置有弹性膜33。弹性膜33两侧边缘设置与增粗茎32外径适配的裂隙套筒34,裂隙套筒34外侧缘设有和拉钩片3厚度适配的裂隙,裂隙套筒34及弹性膜33长度与拉钩片3相等。裂隙套筒34套置并临时固定在增粗茎32外,伴随拉钩片3向外侧牵拉,弹性膜33能同步张开。不受外力时,弹性膜33宽度与形成拉钩套筒31时相邻可调拉钩片3侧缘距离等长。

增粗茎32外形和裂隙套筒34内腔适配,增粗茎32能套置在裂隙套筒34腔内。增粗茎32横径大于拉钩片3的厚度;同时,裂隙套筒34外侧缘设置的裂隙宽度大于可调拉钩片3的厚度且小于增粗茎32横径,使的增粗茎32能经裂隙套筒34下侧入口套置在裂隙套筒34腔内,经侧方却不能脱落。弹性膜33设置在两相邻的裂隙套筒34远离裂隙一侧边缘,将拉钩套筒31套置在穿刺套管8外部前,在各相邻可调拉钩片3边缘装配中部设置弹性膜33的裂隙套筒34,裂隙套筒34及弹性膜33长度与可调拉钩片3相等。牵拉时能使各相邻的拉钩片3对血肿间断的牵拉效果变为连续的无间断全方位的对血肿四周的推拉,避免柔软的脑组织从相邻的拉钩片3间隙膨出到拉钩套筒31内,遮挡手术者视线,对手术造成干扰。

为了进一步减少拉钩套筒31置入对脑组织损害,各拉钩片3的外壁并无增粗,增粗茎32在拉钩片3边缘向内侧设置,相应的裂隙套筒34外形与增粗茎32适配。为了便于观察脑内手术部位,所述组成拉钩套筒31的各拉钩片3和裂隙套筒34均选用透明较薄光滑的硬质材料制成,弹性膜33选用柔质的弹性材料制成。

为了便于手术医生判断操作深度,拉钩片3外侧壁应设置刻度线,帮组手术者判断拉钩套筒31置入脑组织的深度。当然穿刺套管8表面最好也能设置长度刻度线,对手术者判断穿刺深度有很大帮助,使用时便捷。

本发明能通过基座固定体2将拉钩基座1置于所需的位置,当拉钩基座1的位置定位后,即能将拉钩片3置于所需的位置,通过拉钩安装调节机构能对拉钩片3进行所需的调节,从而使得拉钩片3的牵拉的高度、角度等均符合手术需求,即适当外力牵拉脑组织,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视野,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