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周炎的物理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5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肩周炎的物理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凝肩”“冻结肩”,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据统计,临床发病率可达20.6%。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是服用止疼药等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患者会复发,容易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并且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若患者能够采用物理治疗,坚持功能锻炼,那么就会对肩周炎的治疗产生相当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肩周炎可能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以及肩关节的广泛压痛,很多肩周炎患者不能主动有效的完成功能锻炼。鉴于以上情况,开发一种能够帮助肩周炎患者有效进行功能锻炼的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肩周炎的物理治疗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可以使肩周炎患者方便有效地得到物理治疗,早日康复。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肩周炎的物理治疗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杆、支撑托架、伺服电机、编码显示屏、可旋转横杆、横杆支撑架和康复手套,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可移动杆,固定杆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面且其下端设有与编码显示屏连接的液压缸,可移动杆下端与固定杆连接且在固定杆内上下滑动,可移动杆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缸连接,可移动杆内部设有与编码显示屏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可移动杆顶端安装有轴承,可旋转横杆穿过伸缩杆顶端的轴承安装在移动杆的顶端,所述的支撑托架安装在伸缩杆的可移动杆上,能够随着可移动杆的伸缩而上下移动,所述的伺服电机和编码显示屏连接且二者均安装在支撑托架上,可旋转横杆的一端装有带轮,带轮通过皮带与伺服电机的轴连接,可旋转横杆的另一端装有两个绳轮,每个绳轮上缠绕有绳子,绳子的一端都系有康复手套,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可旋转横杆转动从而控制康复手套的上升或下降,所述的横杆支撑架一端固定在伸缩杆的可移动杆上,另一端安装有轴承并与可旋转横杆连接,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

所述的底座包括三个万向轮、三个脚柱和垫板,所述的每个脚柱的一端都安装有一个万向轮,脚柱的另一端与垫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的万向轮上装有锁止片。

所述的编码显示屏用于控制可移动杆的升降高度、控制伺服电机的工作时间、转速、正反转交替周期,同时用于显示伺服电机的转速、正反转交替周期、显示康复手套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和高度以及伸缩杆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的肩周炎的物理治疗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可旋转横杆旋转进而使康复手套能够上升或下降,从而使肩周炎患者进行肩关节锻炼以达到物理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编码显示屏输入编码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和正反转交替周期以调节康复手套的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和高度,该装置还能够针对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编码控制调节伸缩杆的工作高度,也能够根据需要移动工作位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使肩周炎患者能够方便有效地得到物理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万向轮,2-脚柱,3-垫板,4-固定杆,5-支撑托架,6-编码显示屏,7-伺服电机,8-皮带,9-带轮,10-轴承,11-可旋转横杆,12-绳轮,13-横杆支撑架,14-康复手套,15-可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肩周炎的物理治疗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杆、支撑托架5、伺服电机7、编码显示屏6、可旋转横杆11、横杆支撑架13和康复手套14,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杆包括固定杆4和可移动杆15,固定杆4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面且其下端设有与编码显示屏6连接的液压缸,可移动杆15下端与固定杆4连接且在固定杆4内上下滑动,可移动杆15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缸连接,可移动杆15内部设有与编码显示屏6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可移动杆15顶端安装有轴承10,可旋转横杆11穿过伸缩杆顶端的轴承10安装在移动杆15的顶端,所述的支撑托架5安装在伸缩杆的可移动杆15上,能够随着可移动杆15的伸缩而上下移动,所述的伺服电机7和编码显示屏6连接且二者均安装在支撑托架5上,可旋转横杆11的一端装有带轮9,带轮9通过皮带8与伺服电机7的轴连接,可旋转横杆11的另一端装有两个绳轮12,每个绳轮12上缠绕有绳子,绳子的一端都系有康复手套14,启动伺服电机7带动可旋转横杆11转动从而控制康复手套14的上升或下降,使用绳子进行连接既能避免润滑的需要,保持装置干净清洁,也能减少更换成本,降低装置的使用成本;所述的横杆支撑架13一端固定在伸缩杆的可移动杆15上,另一端安装有轴承并与可旋转横杆11连接,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有效地支撑可旋转横杆11,使其在静止和工作状态都能保证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包括三个万向轮1、三个脚柱2和垫板3,所述的每个脚柱2的一端都安装有一个万向轮1,脚柱2的另一端与垫板3的底端连接,所述的万向轮1上装有锁止片,所述的万向轮1可以用来根据肩周炎患者的需要移动该装置的工作位置,并且万向轮1上装有锁止片,可以固定本装置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编码显示屏6用于控制可移动杆15的升降高度、控制伺服电机7的工作时间、转速、正反转交替周期,同时用于显示伺服电机7的转速、正反转交替周期、显示康复手套14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和高度以及伸缩杆的高度。通过编码显示屏6输入编码可以控制伺服电机7的工作时间,伺服电机7的工作时间就是整个装置的工作时间。

编码显示屏6、可移动杆15均与液压缸连接,通过编码显示屏6可以控制液压缸活动,进而带动可移动杆15上下滑动,可移动杆15位移传感器可将可移动杆15的移动距离反馈给编码显示屏6,进而编码显示屏6可获知伸缩杆的整体高度并将其显示出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根据患者的需要将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锁止,再根据患者身高和臂长通过编码显示屏6输入参数调节伸缩杆高度,使患者能在比较舒适的范围内进行功能锻炼;然后在编码显示屏6上输入参数设定伺服电机7的转速和正反转交替周期以使康复手套14的上升或下降速度和高度在患者的可承受范围内,并根据患者需要的锻炼时间设定装置的工作时间;最后患者戴上康复手套14,启动伺服电机7,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上面结合附图对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肩周炎的物理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伸缩杆、支撑托架、伺服电机、编码显示屏、可旋转横杆、横杆支撑架和康复手套,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在底座上,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可移动杆,可移动杆顶端安装有轴承,可旋转横杆安装在移动杆的顶端,所述的支撑托架安装在伸缩杆的可移动杆上,伺服电机和编码显示屏连接且二者均安装在支撑托架上,可旋转横杆的一端装有带轮,带轮通过皮带与伺服电机的轴连接,可旋转横杆的另一端装有两个绳轮,每个绳轮上缠绕有绳子,绳子系有康复手套。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使肩周炎患者能够方便有效地得到物理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申;余大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