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接手持按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4708发布日期:2018-06-19 04: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部按摩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腰部按摩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



背景技术:

人到中年后,常常会感到腰疼,背疼等症状,如不注意,久而久之,随年龄地增长,会发展成病变,如风湿病、关节炎等。中医理论认为,通则无病,不通则病,因此,按摩器应运而生,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按摩器的按摩头,属于平面型,不能较好的贴合腰部,且按摩头受到外力后不能上下伸缩,导致按摩不均匀,另外,现有的手持按摩组件,使用时手柄不能很好的和手指贴合,发力不均匀,降低操作者的灵活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头可上下伸缩、按摩均匀、按摩效果好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最大程度对腰部进行按摩,同时,操作者手指与手柄能更好的贴合,发力更方便,空间操控感更佳,增强了按摩组件的操作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接手持按摩组件,包括手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的套接件,与所述套接件可拆卸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内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按摩头,所述手柄结构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容纳手指的凹坑;该多个凹坑排列组成波浪状表面结构,形成所述便于握持的人体工学设计的表面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同中心轴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外螺纹a,所述套接件的下部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a相适配的内螺纹a,所述手柄与所述套接件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件的侧壁从下到上依次呈递增的弧形,所述套接件的上端设置有与其同中心轴的圆环,所述盖体套接于所述圆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b,所述盖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b相适配的内螺纹b,所述圆环与所述盖体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绕其中心轴均匀开设有六个圆孔,每个圆孔内安装有一个按摩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为金属圆柱体,其与人体腰部接触的头端呈半球体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与贯穿所述套接件、圆环、连接头以及手柄内部的导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设置有弹性体,所述按摩头卡接在所述弹性体上,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或弹性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更符合人体程学,在按摩受到外力挤压时,多个可上下伸缩的按摩头分隔排列,可服贴的与按摩部位紧密贴合,对按摩部位实施密封多点按摩,按摩均匀,从而达到最佳按摩效果;其手柄上设置的多个凹坑的宽度与人类手指接近,操作者握持手柄将手指分别置于上述多个凹坑中,便于操作者感受手柄的运动,当握住该按摩组件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左右旋转等操作时,发力更方便,空间操控感更佳,增强了按摩组件的操作灵活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的按摩头与盖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

如图1-3所示,一种外接手持按摩组件,包括手柄1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手柄10上端的套接件20,与所述套接件20可拆卸连接的盖体30,所述盖体30内安装有可上下伸缩的按摩头50,所述手柄10结构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容纳手指的凹坑101;该多个凹坑101排列组成波浪状表面结构,形成所述便于握持的人体工学设计的表面形状。该外接手持按摩组件,更符合人体程学,在按摩受到外力挤压时,多个可上下伸缩的按摩头50分隔排列,可服贴的与按摩部位紧密贴合,对按摩部位实施密封多点按摩,按摩均匀,从而达到最佳按摩效果。手柄上设置的多个凹坑101的宽度与人类手指接近,操作者握持手柄10将手指分别置于上述多个凹坑101中,便于操作者感受手柄10的运动,当握住该按摩组件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左右旋转等操作时,发力更方便,空间操控感更佳,增强了按摩组件的操作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手柄10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同中心轴的连接头102,所述连接头102上设置有外螺纹a,所述套接件20的下部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a相适配的内螺纹a,所述手柄10与所述套接件20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能方便的对手柄10和套接件20进行拆卸,便于按摩组件的组装和拆卸,便于其内部零件的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接件20的侧壁从下到上依次呈递增的弧形,所述套接件20的上端设置有与其同中心轴的圆环40,所述盖体30套接于所述圆环40上。所述圆环40外壁设置有外螺纹b,所述盖体30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b相适配的内螺纹b,所述圆环40与所述盖体30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能方便的对盖体30和套接件20进行拆卸,便于按摩组件的组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0绕其中心轴均匀开设有六个圆孔,每个圆孔内安装有一个按摩头50。所述按摩头50为金属圆柱体,其与人体腰部接触的头端呈半球体形。其与人体腰部接触的头端呈半球体形,更符合人体工学,多个可上下伸缩的按摩,50分隔排列,可服贴的与按摩部位紧密贴合,对按摩部位实施密封多点按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50与贯穿所述套接件20、圆环40、连接头102以及手柄10内部的导线6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盖体30设置有弹性体301,所述按摩头50卡接在所述弹性体301上,所述弹性体301为弹簧或弹性块。按摩头50的头部从圆孔内伸出外露于盖体30外,按摩头50的底部与设置在盖体30内的支撑块302上的弹性体301配合,支撑块302与盖体30之间存在空隙,以使按摩头50具有足够的上下活动空间。

上述实施例揭示的外接手持按摩组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按摩头可上下伸缩,在捶打和揉压时由于具有弹性缓冲作用的关系而能够获得最柔和、最舒适的按摩效果;其多个分隔开排列的按摩头可服贴地与按摩部位贴合,对按摩部位实施密封多点按摩,从而达致最佳按摩效果;还可以按按摩部位或按摩者的需要,实现捶打或揉压动作,由于按摩头均可弹性地按按摩部位倾斜贴服,因而可达致最佳的服贴按摩的效果;手柄上设置的多个凹坑的宽度与人类手指接近,操作者握持手柄将手指分别置于上述多个凹坑中,便于操作者感受手柄的运动,当握住该按摩组件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左右旋转等操作时,发力更方便,空间操控感更佳,增强了按摩组件的操作灵活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