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科病人按摩及日常护理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9506发布日期:2018-06-22 23:1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科病人按摩及日常护理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消化病按摩与日常护理领域,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消化科病人按摩及日常护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内服药物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也是通过胃肠对药物的吸收进行治疗的,由于消化不良患者的肠胃功能本身就较弱,所以药物治疗普遍存在速度慢、疗效差和副作用大等原因,给消化不良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所以急需要一种外部理疗治疗设备,能够在身体外部对肠胃进行辅助治疗,而且现在的治疗装置不能直接进行检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胃肠外科检查治疗装置。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胃病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病类之一,目前,对于一些患有慢性胃病的病人来说,每日进行适当的外部按摩能够起到养胃、促进胃部蠕动的作用,有利于胃病的康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不便,例如,患者自己按摩容易疲劳,时间不够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由专人进行按摩增加了经济负担,且护理人员也由于体力原因无法长时间进行按摩;此时患者大多都是卧姿,不便于按摩的发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提供了一种消化科病人按摩及日常护理一体化装置,消化病病人通过数显面板操纵装置进行按摩,并且在需要呕吐时通过数显面板控制垃圾桶伸出,同时可以随时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进行测量后反馈给医护人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化科病人按摩及日常护理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主体、扶手、底座、支架、数控面板、机箱、电机、转轴、支杆、垃圾桶、背部按摩带、胃部按摩带、带扣、常规检测仪,所述扶手安装于所述主体顶面前侧,所述底座共4个安装于主体底面四个角,所述支架安装于主体前侧表面,所述数控面板安装于支架顶部,所述机箱安装于主体底部,机箱包括:无线模块、传感模块、控制器、处理器、背部保护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位于机箱内左上角,所述传感模块位于无线模块右侧,所述控制器位于机箱内底部,所述处理器位于机箱内右侧,所述背部保护模块位于机箱内顶部;所述电机安装于机箱右侧,所述转轴与电机连接并且安装于电机下方,所述支杆与转轴底部右侧,所述垃圾桶安装于支杆右端,所述背部按摩带位于主体中部偏左侧,背部按摩带包括:软垫、背部敲打器、背部电动弹簧、背部线路板,所述软垫位于背部按摩带内顶部,所述背部敲打器共有27个,呈圆形均匀分布于软垫下方,所述背部电动弹簧共有27个,分别安装于27个背部敲打器下方,所述背部线路板安装于背部按摩带内底部;所述胃部按摩带安装于主体顶面前侧,胃部按摩带包括:电热元件、保护层、胃部敲打器、胃部电动弹簧、胃部线路板、胃部保护模块,所述保护层位于胃部按摩带内顶部,所述电热元件安装于保护层下方,所述胃部敲打器共102个,呈圆形均匀分布于电热元件下方,所述胃部电动弹簧共102个,于分别安装于胃部敲打器下方,所述胃部线路板安装于胃部电动弹簧下方,所述胃部保护模块安装于胃部按摩带底部;所述带扣安装于主体顶部后侧,所述常规检测仪安装于主体顶部后侧带扣的左侧,常规检测仪包括:气垫、体温监测元件、血压脉搏监测元件、微处理器、微电机、加压管、减压管、压力泵、进气口、出气口,所述气垫安装于常规检测仪内部中空圆柱体表面,所述体温监测元件与所述血压脉搏监测元件分布与气垫内侧,所述微处理器安装于所述微电机上方,微电机位于常规检测仪内底部左侧,所述加压管位于所述减压管上方,并且加压管与减压管左端都与气垫连接,右端都与所述压力泵连接,所述进气口安装于常规检测仪右侧靠近底面处并且与压力泵连接,所述出气口安装于进气口上方并且与压力泵连接;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分别与体温监测元件、血压脉搏监测元件、微电机连接,处理器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数控面板、无线模块、传感模块、控制器、背部保护模块、胃部保护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背部线路板与胃部线路板连接;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将右臂放入常规检测仪中测量体温、血压与脉搏等常规护理需要检测的指标,然后通过无线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给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并且可以通过数显面板控制背部按摩带与胃部按摩带对使用人员背部与胃部进行捶打、按摩、加热,有助于使用人员辅助治疗,同时再患者需要呕吐与垃圾桶时,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工作将垃圾桶自动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背部线路板控制所述背部敲打器与所述背部电动弹簧按照顺时针的顺序进行敲打、按摩;通过从背部挤压肠胃,可以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不良、便秘与肠胃障碍等消化疾病。

进一步的,所述胃部电路板控制所述胃部敲打器与所述胃部电动弹簧按照顺时针的顺序进行敲打、按摩;小肠经经气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肠吸收,能促进消化可以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不良、便秘与肠胃障碍等消化疾病。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元件加热至60℃时停止工作;一般内部温度达到60℃时,通过热量损耗,胃部按摩带的表面即可达到45℃。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采用硅酸铝、岩棉、珍珠岩、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的混合材料,其质量比为2:1.5:1.7:0.3:0.2;保证胃部按摩带表面温度不会超过45℃,防止使用者被烫伤。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采用由山棕、椰棕添加现代胶粘剂制成的床垫,其质量比为4.4:5.5:0.1。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内设有多路继电器保护模块、系统过流保护模块、热管理模块、高压安全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上述各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同时设有外接按摩设备,结合中医穴位对消化病人的认知,通过外接按摩设备对病人对应穴位进行按摩,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将右臂放入常规检测仪中测量体温、血压与脉搏等常规护理需要检测的指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采用电子设备测量数据更为准确,然后通过无线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给医护人员进行记录。

2、使用人员通过数显面板控制背部按摩带与胃部按摩带对使用人员背部与胃部进行捶打、按摩、加热,有助于使用人员辅助治疗。

3、再患者需要呕吐与垃圾桶时,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工作将垃圾桶自动伸出,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4、本发明造价较低,有效解决或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胃部按摩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常规检测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连接框图;

其中,1-主体、2-扶手、3-底座、4-支架、5-数控面板、6-机箱、7-电机、8-转轴、9-支杆、10-垃圾桶、11-背部按摩带、12-胃部按摩带、13-带扣、14-常规检测仪、61-无线模块、62-传感模块、63-控制器、64-处理器、65-背部保护模块、1101-软垫、1102-背部敲打器、1103-背部电动弹簧、1104-背部线路板、1201-电热元件、1202-保护层、1203-胃部敲打器、1204-胃部电动弹簧、1205-胃部线路板、1206-胃部保护模块、1401-气垫、1402-体温监测元件、1403-血压脉搏监测元件、1404-微处理器、1405-微电机、1406-加压管、1407-减压管、1408-压力泵、1409-进气口、141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消化科病人按摩及日常护理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主体1、扶手2、底座3、支架4、数控面板5、机箱6、电机7、转轴8、支杆9、垃圾桶10、背部按摩带11、胃部按摩带12、带扣13、常规检测仪14,扶手2安装于主体1顶面前侧,底座3共4个安装于主体1底面四个角,支架4安装于主体1前侧表面,数控面板5安装于支架4顶部,机箱6安装于主体1底部,机箱6包括:无线模块61、传感模块62、控制器63、处理器64、背部保护模块65,无线模块61位于机箱6内左上角,传感模块62位于无线模块61右侧,控制器63位于机箱6内底部,处理器64位于机箱6内右侧,背部保护模块65位于机箱6内顶部;电机7安装于机箱6右侧,转轴8与电机7连接并且安装于电机7下方,支杆9与转轴8底部右侧,垃圾桶10安装于支杆9右端,背部按摩带11位于主体1中部偏左侧,背部按摩带11包括:软垫1101、背部敲打器1102、背部电动弹簧1103、背部线路板1104,软垫1101位于背部按摩带11内顶部,背部敲打器1102共有27个,呈圆形均匀分布于软垫1101下方,背部电动弹簧1103共有27个,分别安装于27个背部敲打器1102下方,背部线路板1104安装于背部按摩带11内底部;胃部按摩带12安装于主体1顶面前侧,胃部按摩带12包括:电热元件1201、保护层1202、胃部敲打器1203、胃部电动弹簧1204、胃部线路板1205、胃部保护模块1206,保护层1202位于胃部按摩带12内顶部,电热元件1201安装于保护层1202下方,胃部敲打器1203共102个,呈圆形均匀分布于电热元件1201下方,胃部电动弹簧1204共102个,于分别安装于胃部敲打器1203下方,胃部线路板1205安装于胃部电动弹簧1204下方,胃部保护模块1206安装于胃部按摩带12底部;带扣13安装于主体1顶部后侧,常规检测仪14安装于主体1顶部后侧带扣13的左侧,常规检测仪14包括:气垫1401、体温监测元件1402、血压脉搏监测元件1403、微处理器1404、微电机1405、加压管1406、减压管1407、压力泵1408、进气口1409、出气口1410,气垫1401安装于常规检测仪14内部中空圆柱体表面,体温监测元件1402与血压脉搏监测元件1403分布与气垫1401内侧,微处理器1404安装于微电机1405上方,微电机1405位于常规检测仪14内底部左侧,加压管1406位于减压管1407上方,并且加压管1406与减压管1407左端都与气垫1401连接,右端都与压力泵1408连接,进气口1409安装于常规检测仪14右侧靠近底面处并且与压力泵1408连接,出气口1410安装于进气口1409上方并且与压力泵1408连接;微处理器1404通过数据线分别与体温监测元件1402、血压脉搏监测元件1403、微电机1405连接,处理器64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数控面板5、无线模块61、传感模块62、控制器63、背部保护模块65、胃部保护模块1206与微处理器1404连接,控制器63通过导线分别与背部线路板1104与胃部线路板1205连接;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将右臂放入常规检测仪14中测量体温、血压与脉搏等常规护理需要检测的指标,然后通过无线模块61将数据无线传输给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并且可以通过数显面板5控制背部按摩带11与胃部按摩带12对使用人员背部与胃部进行捶打、按摩、加热,有助于使用人员辅助治疗,同时再患者需要呕吐与垃圾桶时,可以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电机7工作将垃圾桶10自动伸出。

其中,背部线路板1104控制背部敲打器1102与背部电动弹簧1103按照顺时针的顺序进行敲打、按摩;通过从背部挤压肠胃,可以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不良、便秘与肠胃障碍等消化疾病;胃部电路板1205控制胃部敲打器1203与胃部电动弹簧1204按照顺时针的顺序进行敲打、按摩;小肠经经气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肠吸收,能促进消化可以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不良、便秘与肠胃障碍等消化疾病;电热元件1201加热至60℃时停止工作;一般内部温度达到60℃时,通过热量损耗,胃部按摩带12的表面即可达到45℃;保护层1202采用硅酸铝、岩棉、珍珠岩、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的混合材料,其质量比为2:1.5:1.7:0.3:0.2;保证胃部按摩带12表面温度不会超过45℃,防止使用者被烫伤;主体1采用由山棕、椰棕添加现代胶粘剂制成的床垫,其质量比为4.4:5.5:0.1;机箱6内设有多路继电器保护模块、系统过流保护模块、热管理模块、高压安全模块,处理器64分别与上述各模块连接;装置同时设有外接按摩设备,结合中医穴位对消化病人的认知,通过外接按摩设备对病人对应穴位进行按摩,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

1、使用人员可以通过将右臂放入常规检测仪14中测量体温、血压与脉搏等常规护理需要检测的指标,较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采用电子设备测量数据更为准确,然后通过无线模块61将数据无线传输给医护人员进行记录。

2、使用人员通过数显面板5控制背部按摩带11与胃部按摩带12对使用人员背部与胃部进行捶打、按摩、加热,有助于使用人员辅助治疗。

3、再患者需要呕吐与垃圾桶时,可以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电机7工作将垃圾桶10自动伸出,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临床试验:

1.选择对象:选取具有消化病的病人100位,随机分为4组,为别为a、b、c、对照组。

入选标准:

(1)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的症状轻微,严重者。有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状,还可能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虽不常见,但还是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3)体征方面:早期或轻病例可无任何体征。查体时上腹部或脐周有轻压痛、肠鸣音常明显亢进。

2.试验方法:a组采用本发明装置每天中午12点进行一次按摩护理,b组采用本发明装置每天早上6点,中午12点,晚上8点进行三次按摩护理,c组采用人工按摩护理每天早上6点,中午12点,晚上8点进行三次按摩护理,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使用7天后对病人病症缓解程度与是否满意护理效果进行记录。

3.判定标准:

显效:病人病症得到有效缓解并且到对护理效果满意;

有效:病人病症得到有效缓解但对护理效果不满意;

微效:病人病症得到一定缓解但对护理效果无感;

无效:病人病症未得到任何缓解并且对护理效果无感;

试验结果:

从以上结果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化科病人按摩及日常护理一体化装置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病症,并且代替传统人工护理,更为方便的同时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