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13667发布日期:2018-06-30 05:2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脂质体的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美白剂分为水溶、油溶和醇溶等类型,但基本都是直接将美白剂加入配方中溶解或者乳化进产品中。但水溶性美白剂对皮肤的亲和渗透液不够好,尽管油溶性的美白剂与皮肤相容性较好,但是美白剂的离子性比较大,容易降低配方体系的粘度,并且皮肤真正能吸收的量不多,难以达到美白剂的最佳效果。此外,有很多美白剂对光和热不稳定,容易变色或失活,因此市场所需要的稳定又高效的美白产品制作相对困难。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较高的美白乳液的配方,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该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美白乳液,由下列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优选的,脂质体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5%的卵磷脂、1~10%的甘油、1~10%的丁二醇、0.01~2%的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0.01~2%的生育酚乙酸酯、0.1~5%的化妆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余量为水。优选的,脂质体为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和生育酚乙酸酯包裹卵磷脂的形式。优选的,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卵磷脂分散在适量甘油及丁二醇中,搅拌均匀,搅拌中加入所述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和所述生育酚乙酸酯,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50℃的水,搅拌均匀,加热至75℃左右,高速均质5分钟,将上述液体加入高速高压均质机,循环三次,测其粒径,粒径在100nm即成。优选的,多元醇类保湿剂包括甘油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油脂包括辛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鲸蜡醇乙基己酸酯、霍霍巴籽油、碳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乳化剂包括山梨坦硬脂酸酯、PEG-80氢化蓖麻油、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酰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增稠剂选自卡拉胶、汉生胶、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提取物包括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枣果提取物、茵陈蒿花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桑根提取物、牡丹根提取物、草莓虎耳草提取物、水解欧洲李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美白乳液的优选配方,由下列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了上述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水相:将水和增稠剂加入一合适容器中,搅拌分散均匀,加热至85℃持续搅拌20-50分钟,分散完全后加入多元醇类保湿剂,搅拌均匀,保温待用;B、制备油相:将油脂和乳化剂加入一合适容器中,加热至85℃持续搅拌20-50分钟,待用;C、搅拌中将油相缓慢倒入水相,然后均质5-10分钟,均质结束后,边搅拌边冷却到40℃以下,加入化妆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继续搅拌冷却到25-35℃,缓慢均匀地加入脂质体,并搅拌均匀后,停止调配,检测合格后灌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本发明中的美白乳液中含有脂质体,并且该脂质体采用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和生育酚乙酸酯包裹卵磷脂的形式,从而使得美白乳液中油相和水相的混溶效果更好,不会出现普通美白产品变色、变稀、分层等不稳定的情况,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美白乳液比普通美白乳液美白效果更佳,同剂量的美白剂添加量渗入肌肤里层的美白剂更多,美白效果更突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中的美白乳液的实际使用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或可按文献方法制备。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美白乳液由下列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本实施例中的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1.预制脂质体:将卵磷脂分散在一半的甘油及丁二醇中,搅拌均匀,搅拌中加入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和生育酚乙酸酯,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50℃的水,搅拌均匀,加热至75℃左右,高速均质5分钟。然后将上述液体加入高速高压均质机,循环三次,测其粒径,粒径在100nm左右即成,可用于面膜;2.水相制备:将剩余的水和EDTA-2Na,卡波姆,黄原胶,加入一合适容器,搅拌分散均匀,加入剩余甘油、丁二醇,加热至85℃,继续搅拌30分钟;4.油相:将山梨坦硬脂酸酯、PEG-80氢化蓖麻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加入一合适容器,加热至85℃,继续搅拌30分钟,待用;5.搅拌中将油相加入水相,混合均匀,开启均质速度2000-5000rpm/min,均质3-6分钟,随后搅拌冷却至45℃以下,加入防腐剂、香精、提取物,10-20r/min搅拌10-20分钟至混合均匀,冷却;6.冷却至32℃,加入脂质体,搅拌分散均匀,再加入氢氧化钠,搅拌20-40分钟混合均匀,调配结束。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美白乳液由下列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美白乳液由下列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根据上述三个实施例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制备的美白乳液的性能几乎没有差异,下以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为例,对根据本发明的配方和方法制备的产品的稳定性、粘度以及美白效果进行说明,具体参见实施例4~7。实施4稳定性试验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图。如图1所示,该产品分别被置于6℃、25℃、37℃、43℃以及50℃五个温度条件3个月,可见经高、低温条件三个月,美白乳液的颜色基本上无变化,稳定性良好。实施例5粘度测定试验表1是将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在不同时间段测试的粘度数据,可看出产品粘度在小范围内波动,没有出现粘度下降明显的现象,稳定性良好。表1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在不同时间段的粘度测试结果时间24h1周2周3周4周2个月3个月粘度cps3500360135053500349834653402实施例6黑色素值变化测试表2为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美白乳液六周时间内,用皮肤测试仪MexameterMX18测试黑色素值变化表,可看出使用本美白乳液六周后,皮肤黑色素平均减少了12.635%,美白效果明显。表2黑色素值变化表实施例7美白效果试验随机选取三位面部皮肤状态不同的志愿者,分别使用实施例1~3中的美白乳液,并在使用产品56天后,实际观察每位志愿者面部皮肤变化。如图2所示,第一位志愿者皮肤很黄,眼部周围及鼻梁处红点较明显,使用后红点已经完全消除,黄度也明显改善;第二位志愿者面部皮肤偏黄,眼周部位的色斑明显,使用后发黄状态明显改善,色斑也明显变淡,皮肤白度有了很大提升;第三位志愿者皮肤的发黄程度最轻,但眼部及嘴角周围存在色斑,使用后白度更明显,色斑也明显变淡。由此可知,三个实施例的美白乳液的美白效果均非常明显,但综合比较,实施例2美白效果略突出一点。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