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03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牙齿正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底板和托槽体为拼插式结构的正畸托槽。



背景技术: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不但追求正畸“结果美”,并且对其治疗过程中也要求“过程美”。舌侧正畸治疗是指将控制牙齿移动的托槽,粘结在患者牙齿的舌侧面,从而真正达到唇侧隐形,因此舌侧托槽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舌侧托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类:1,非个性化舌侧托槽。此类托槽因底板并非个性化制作,与患者牙齿舌面通常难以完全匹配,容易给治疗带来不良的影响。2,铸造式个性化舌侧托槽。此类托槽使用电脑软件设计托槽样式,做出相应蜡型后,通过金属铸造打磨抛光后形成托槽。该技术较为成熟,但缺点是加工复杂,成本较高。3,3D打印个性化舌侧托槽。此类托槽在电脑软件设计托槽样式后,直接使用3D金属打印机进行打印,后期打磨抛光后形成托槽。该技术简化了加工流程,但缺点是打印精度不够高,后期抛光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精度较高的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包括基底板和具有弓丝槽沟的托槽体;基底板上具有与托槽体连接部大小匹配的通孔,所述基底板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与基底板所在平面呈α度角,所述0°<α<45°;对应的托槽体连接部具有与引导杆配合的定位槽,用于和引导杆进行准确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所述基底板依照患者牙齿舌面外形通过电脑三维软件设计,并3D打印制作所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所述托槽体包括托槽连接部、弓丝槽沟部、第一工作翼和第二工作翼,所述第一和第二工作翼分别位于弓丝槽沟两侧,托槽连接部用于连接托槽体和基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所述弓丝槽沟可呈垂直向或水平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所述托槽体为模具注入高压金属粉末铸造所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将托槽槽沟体部分与托槽基底板部分分别制作,两部分分别抛光打磨并拼插后焊接成形,使托槽表面更为光滑。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的托槽体部分可以依据正畸医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部件更换,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病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的个性化底板舌侧正畸托槽。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托槽设计和制作更为精确,且更加便于医生的临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拼插式舌侧正畸托槽,包括基底板2和具有弓丝槽沟5的托槽体1。基底板2上具有与托槽体连接部6大小匹配的通孔10。所述基底板2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引导杆9,所述引导杆9与基底板本体8所在平面呈α度角,所述0°<α<45°,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采用45°角。对应的托槽体连接部6上还具有与引导杆配合的定位槽7,用于和引导杆9进行准确结合。

如图1所示,托槽体1可以是电脑CAD软件设计,包括托槽连接部分6、第一工作翼3、第二工作翼4、弓丝槽沟5和定位槽7。所述弓丝槽沟5可呈垂直向或水平向。通过制作模具,将高压金属粉末注入模具后进行铸造,随后精细打磨抛光。托槽连接部分6较普通托槽更为延长,同时在其底部开有半圆形引导杆定位槽7,用于拼插时与引导杆9结合时进行精准定位。托槽体可以是预成件,可流水线生产备用。

如图1所示,基底板2可以依照患者牙齿舌面外形通过电脑三维软件设计。通过电脑模拟排牙后确定托槽槽沟的位置,将托槽体的三维数字模型通过槽沟位置匹配确定托槽体相对于基底板的空间位置。此时基底板和托槽体的三维数字模型会有一部分穿透重叠,穿透部分即为基底板2上穿透孔10的开口位置,同时依照托槽体三维数字模型底部定位孔10的开口方向确定引导杆9与基底板2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基底板2及引导杆9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金属3D打印,基底板舌侧面进行精细打磨抛光。

如图2和图3所示,将托槽体连接部分6穿过基底板2的穿透孔10,拼插于引导杆9上。通过引导杆9和定位槽7的精确匹配,确定托槽体1和基底板2的空间位置。此时托槽体1与基底板2的实际空间位置即为电脑软件中模拟的空间位置,两者连接处通过焊接固定。固定完成后托槽体超过基底板舌侧基准的部分与引导杆部分需要被磨除,即可直接放置在病人口腔使用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通用于唇侧的正畸托槽。本专利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