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塑料支撑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2089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塑料支撑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椅塑料支撑把手。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

现有的轮椅把手一般为金属材质,重量大,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由于是金属材质,在寒冷天气容易冻伤胳膊,不方便安装,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轮椅塑料支撑把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塑料支撑把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轮椅把手一般为金属材质,重量大,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由于是金属材质,在寒冷天气容易冻伤胳膊,不方便安装,功能单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椅塑料支撑把手,包括塑料支撑把手主体,所述塑料支撑把手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耳,且塑料支撑把手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耳,所述塑料支撑把手主体上嵌入安装有LED照明灯,且LED照明灯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塑料支撑把手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力衬垫,所述弹力衬垫的顶部设置有天然乳胶垫,所述塑料支撑把手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的另一侧设置有置物盘,所述LED照明灯的输出端与有充电插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塑料支撑把手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充电电池组,且塑料支撑把手主体上设置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上均设置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塑料支撑把手主体与下支撑杆上安装有加固斜杆。

优选的,所述弹力衬垫与凹槽通过定位连翼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重量轻,便于安装,稳固性能好,功能多样的轮椅塑料支撑把手,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与轮椅上的靠背和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塑料支撑把手主体的下方与下支撑杆通过加固斜杆连接,能够提高稳固性,防止发生断裂,在塑料支撑把手主体上嵌入安装有LED照明灯,日常生活中能够提供照明,无需手持照明设备,在塑料支撑把手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天然乳胶垫,给与胳膊更加舒适的体验,电加热器能够在寒冷天气温暖胳膊和关节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安装耳;2、螺栓孔;3、第二安装耳;4、下支撑杆;5、加固斜杆;6、LED照明灯;7、电加热器;8、塑料支撑把手主体;9、置物盘;10、翻转轴;11、天然乳胶垫;12、弹力衬垫;13、凹槽;14、定位连翼;15、充电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轮椅塑料支撑把手,包括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耳1,且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的底部安装有下支撑杆4,下支撑杆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耳3,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上嵌入安装有LED照明灯6,且LED照明灯6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15,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的内部设置有弹力衬垫12,弹力衬垫12的顶部设置有天然乳胶垫11,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的一侧设置有翻转轴10,翻转轴10的另一侧设置有置物盘9,LED照明灯6的输出端与有充电插口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的内部安装有充电电池组,且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上设置有开关,第一安装耳1和第二安装耳3上均设置有螺栓孔2,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与下支撑杆4上安装有加固斜杆5,弹力衬垫12与凹槽13通过定位连翼1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安装耳1与轮椅上的靠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第二安装耳3与轮椅上的下钢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加固斜杆5能够提高稳固性,防止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与下支撑杆4发生断裂,日常生活中,如需要启动照明,则按下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上的开关即可开启LED照明灯6,将电源与充电插口15连接给塑料支撑把手主体8内部的充电电池组蓄电,凹槽13内部的弹力衬垫12上设置有天然乳胶垫11,不但能够起到良好的抗菌作用,更重要的是提供舒适的体验,电加热器7能够在寒冷天气温暖胳膊和关节处。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