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圈结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4152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圈结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套取组织时可重复调节套圈大小,套扎时有效结扎固定组织的结扎装置。



背景技术:

胃肠道息肉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部分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可发生癌变,对此类病变一般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和感染等。其中出血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3%-6.1%。粗蒂或宽基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后发生出血的风险更高。利用尼龙套圈对息肉先行结扎阻断根部血流,再行高频切除术切除可预防出血。其中尼龙套圈结扎联合金属夹可较大程度的避免术后出血以及延迟性出血,已经得到临床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尼龙套圈产品结构为:一个封闭的尼龙圈套入内径相对较小的弹性体一段距离,并将其分成两个圈,其中较大圈为套圈息肉作用,另一个圈与输送器相连。这种尼龙套圈的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套圈结扎过程是通过拉动套圈,弹性体在弹簧管的限位作用下保持不动,从而使套圈变小,医生在使用时需要通过从体外控制套圈在弹性体内移动,如果套圈与弹性体间的力较大,则医生操作比较困难,若该力较小,则组织被套扎后套圈大小不容易固定,最后造成滑脱,引起延迟性出血。同时上述尼龙套圈的大小调节过程是单向的,一旦在套扎过程中对组织的套取有所偏差,则无法重新调整套圈大小以适用于组织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胃肠道息肉切除以及穿孔治疗,为了预防出血和治疗穿孔,设计一种套取组织时可重复调节套圈大小,套扎时有效结扎固定组织的结扎装置,使用简单、省力、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圈结扎装置,包括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套圈、套圈锁定装置和外管;

所述套圈一端的固定在套圈锁定装置上,套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穿过套圈锁定装置并与所述第二拉索可分离的连接;

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设置在外管内部,所述套圈锁定装置设置在外管前端,第一拉索与所述套圈锁定装置可分离的连接;

套圈锁定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第二拉索通过回撤套圈的自由端调整套圈的大小使其套取目标物;

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分别控制套圈锁下滑块与套圈自由端,拉动第二拉索可控制套圈大小变化,以适用所要套取的组织大小。完成套取后,回撤第二拉索,收紧套圈;

回拉第一拉索使套圈锁定装置变为锁定状态,此时套圈的自由端锁死;

进一步回撤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使得套圈锁定装置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圈锁定装置包括阻尼体、套圈锁上滑块和套圈锁下滑块;

所述套圈锁上滑块具有滑块导向槽,滑块导向槽端部为突出平面高度的挡块结构,以限制套圈锁下滑块在套圈锁上滑块的滑块导向槽内运动,且不超出套圈锁上滑块两端的端面,从而保证二者可靠的相对运动。

所述套圈锁下滑块具有与滑块导向槽相配合的滑块卡扣结构,所述滑块卡扣结构嵌入套圈锁上滑块的滑块导向槽后,套圈锁上滑块和套圈锁下滑块仅能做轴向运动。

套圈锁下滑块具有容纳阻尼体的凹槽,初始状态时,所述阻尼体嵌入在套圈锁下滑块凹槽中,回撤第一拉索时,套圈锁下滑块向近端滑动,阻尼体受到挤压而从套圈锁下滑块的凹槽中滑出,并嵌入到套圈锁上滑块和套圈锁下滑块之间,使得套圈锁紧,此时套圈锁下滑块将会挤压阻尼体,从而对拉索自由端形成较大的正压力,从而增大自由端在孔内的摩擦力,防止套圈在组织的张力下松开,达到套圈大小锁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圈锁下滑块的凹槽具有一定斜度,在套圈锁下滑块回撤锁定时,便于阻尼体离开凹槽。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拉环、第二拉环和连接线;所述第一拉索通过第一拉环与固定在套圈锁下滑块上的连接线相连;所述套圈的自由端穿过套圈锁上滑块的中孔通过第二拉环与第二拉索相连。当套圈锁定,组织套扎后,先后用力拉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则拉环会变形,拉索将与远端的套圈锁下滑块以及圈套自由端脱离开来。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一拉索穿过第一内管,所述第二拉索穿过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固定于外管中以增加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管为弹簧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圈为尼龙套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由高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当施加于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上的力超过阈值(一般设置5N~50N)时,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可与连接位自动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套取组织时可重复调节套圈大小,并且套扎时可有效结扎固定组织,使用简单、省力、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回撤第二拉索3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回撤第一拉索1时的示意图。

图4是释放状态示意图。

图5是套圈锁下滑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圈结扎装置,包括第一拉索1、第一拉环2、第二拉索3、第二拉环4、套圈5、套圈锁定装置6、第一内管7、第二内管8和弹簧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锁定装置6包括阻尼体10、套圈锁上滑块11和套圈锁下滑块12,所述套圈5一端为固定端,固定在套圈锁下滑块12上,所述第一拉索1通过第一拉环2与固定在套圈锁下滑块8上的线环13相连,

所述套圈5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穿过套圈锁上滑块11的中孔通过第二拉环4与第二拉索3相连,

所述阻尼体10嵌入在套圈锁上滑块11和套圈锁下滑块12中间,

所述第一拉索1穿过第一内管7,所述第二拉索3穿过第二内管8,所述第一内管7、第二内管8固定于弹簧管9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圈锁上滑块11具有滑块导向槽14,本实施例中为燕尾槽,滑块导向槽14端部为突出平面高度的挡块结构15,以限制套圈锁下滑块12在套圈锁上滑块11的滑块导向槽14内运动,且不超出套圈锁上滑块11两端的端面,从而保证二者可靠的相对运动。如图3所示,套圈锁下滑块12具有容纳阻尼体10的凹槽17,初始状态时,所述阻尼体10嵌入在套圈锁下滑块12凹槽17中,回撤第一拉索1时,套圈锁下滑块12向近端滑动,阻尼体10受到挤压而从套圈锁下滑块12的凹槽17中滑出,并嵌入到套圈锁上滑块11和套圈锁下滑块12之间,使得套圈锁紧。所述套圈锁下滑块12凹槽17具有一定斜度18,在套圈锁下滑块回撤锁定时,便于阻尼体离开凹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圈锁下滑块12具有与滑块导向槽14相配合的滑块卡扣结构16,所述滑块卡扣结构16嵌入套圈锁上滑块的滑块导向槽14后,套圈锁上滑块11和套圈锁下滑块12仅能做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圈5为尼龙套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拉环2和第二拉环4由高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首先在内窥镜的辅助监视作用下将套圈推送至病变位置,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然后控制第二拉索3调整套圈大小使其适合套取组织,完成组织套取后,回撤第二拉索3,收紧套圈,如图2所示,从而达到组织套扎的目的,此时回拉第一拉索1,使套圈锁下滑块向近端滑动直到套圈锁紧,如图3所示。

继续拉动第一拉索1,使第一拉环2脱离;然后回拉第二拉索3,使第二拉环4与套圈自由端脱离,如图4所示,当施加于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上的力超过阈值15N时,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可与连接位自动脱离,最后撤出拉索等操作装置即可。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