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流槽的无菌扩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122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带导流槽的无菌扩阴器。



背景技术:

鸭嘴夹窥阴器由上下两页以及手柄组成,主要用于妇产科阴道检查、治疗、手术时使用。一般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或金属材料制成。窥阴器在妇科疾病检查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窥阴器多为妇科检查所设计的,主要为了暴露阴道壁及宫颈病变,了解有无阴道及宫颈的炎症、肿瘤等疾病。但一旦需要进行阴道冲洗治疗时,使用现有的窥阴器显得差强人意。

使用现有的窥阴器进行阴道冲洗时,通常需要一人手持窥阴器暴露宫颈,另一人将清洗液从鸭嘴夹窥阴器的上夹后部向上翘起的进水处注水,水沿下夹内的凹面进入清洗部位,清洗后的污水沿下夹下部的凹面槽流出,注水过程需要另一人协助,水流才能够注入清洗部位,对注水器械或窥阴器进水口端面与冲洗角度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当进水口端面与冲洗角度无法形成垂直面时,就难以将清洗液注入清洗部位,如何能够使清洗液轻而易举而进入鸭嘴夹窥阴器内,并能有效减少人力,提高效率,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对现有扩阴器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导流槽的无菌扩阴器,能够使清洗液随导流槽弧度轻而易举进入鸭嘴夹扩阴器内,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往对患者进行冲洗时都需要2名医务工作者配合完成,现只需1名医务工作者即可,大大减轻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导流槽的无菌扩阴器,是由:下夹、上夹、销轴、进水处端面、导流外延架、导流槽、流出孔、连接管构成;鸭嘴夹的下夹上方设置上夹,下夹与上夹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上夹后部向上翘起的进水处端面上方设置导流外延架,导流外延架的截面为半圆形,导流外延架的圆弧度与上夹后部向上翘起的进水处端面上方的圆弧度相一致,导流外延架的后端中部至上夹前部沿上夹中心线设置向下凹陷的导流槽,靠近上夹前部的导流槽末端设置流出孔。

所述导流外延架与上夹一体成形。

所述导流外延架后端的导流槽起始端设置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采用软管制成。

所述靠近上夹前部的导流槽末端的流出孔至少为一个。

所述导流槽的截面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清洗液随导流槽弧度轻而易举进入鸭嘴夹扩阴器内,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连接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或不选用。以往对患者进行冲洗时都需要2名医务工作者配合完成,现采用带有连接管的鸭嘴夹扩阴器在使用时,将注水管与连接管上端相连即可,水流经连接管沿导水槽从流出孔流入清洗部位,只需1名医务工作者即可,大大减轻了人力。

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能全视野观察到阴道情况,冲洗时旋转不同角度可冲洗更彻底,冲洗效果更佳。阴道及宫颈炎症占妇科日门诊量的80%,阴道冲洗作为常规治疗方法广泛开展,窥阴器需求量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构思巧妙,生产成本低廉,小巧灵珑,携带方便,节省人力物力,操作简便、舒适,更加人性化,贴近临床工作,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下夹1、上夹2、销轴3、进水处端面4、导流外延架5、导流槽6、流出孔7、连接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鸭嘴夹的下夹1上方设置上夹2,下夹1与上夹2之间通过销轴3铰接,上夹2后部向上翘起的进水处端面4上方设置导流外延架5,导流外延架5的截面为半圆形,导流外延架5 的圆弧度与上夹2后部向上翘起的进水处端面4上方的圆弧度相一致,导流外延架5的后端中部至上夹2前部沿上夹2中心线设置向下凹陷的导流槽6,靠近上夹2前部的导流槽6末端设置流出孔7。

所述导流外延架5与上夹2一体成形。

所述导流外延架5后端的导流槽6起始端设置连接管8。

所述连接管8采用软管制成。

所述靠近上夹2前部的导流槽6末端的流出孔7至少为一个。

所述导流槽6的截面为半圆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