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579发布日期:2018-08-21 17:0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氧气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氧气雾化装置(又称雾化器、雾化罐)如图8所示,其包括罐体10、盖体20、T形管30;盖体20设置在罐体10的上端开口处,盖体20上部形成有接口21;T形管30的第一端连接有衔嘴31、第二端连接有螺纹管32、第三端与接口21连接。这种氧气雾化装置对于患者上身直立时(站立)非常实用,但是,一旦患者处于半躺姿势,罐体10内的药液由于罐体的倾斜会直接流入衔嘴中,而不是所希望的经雾化的药物进入衔嘴中。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氧气雾化装置,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罐体与T形管的夹角,使罐体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药液直接流入衔嘴中。

鉴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氧气雾化装置,其包括:罐体、盖体、T形管;盖体设置在罐体的上端,盖体上端的接口与T形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T形管的第三端包括有可弯曲的软管,所述盖体上端的接口通过所述软管与T形管的第三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软管为可伸缩的波纹管。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进一步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固定条,固定条上端形成有固定环;所述T形管对应于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向外延伸地形成有螺柱,所述固定条的固定环套在该螺柱上且由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罐体下端进一步可拆卸地安装有重物底座。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通过软管在T形管与盖体之间进行连接,通过软管的弯曲,可在患者处于半躺或平卧的姿势下保持罐体的竖直位置,避免药液直接流入与T形管第一端连接的衔嘴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衔嘴和螺纹管后的T形管与罐体的第一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1去除衔嘴和螺纹管后的T形管与罐体的第二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为T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盖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盖体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的氧气雾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雾化装置,其包括:罐体10、盖体20、T形管30。盖体20设置在罐体10的上端,盖体20上端的接口21与T形管30的第三端连接。T形管30的第三端包括有可弯曲的软管25,盖体20上端的接口21通过软管25与T形管30的第三端连接。软管25可以是普通塑料管,也可以是伸缩的波纹管。

对应于图7,这种情况适用于患者平躺卧床而罐体10需要放置在患者身旁的情况,例如床上或桌子上。此时,优选在罐体10底部可拆卸地设置重物底座(图中未示出),重物底座可以由铸铁等形成,也可以是塑料底座中包含有重物,例如水或者沙子等。底座只要能卡持在罐体10底部即可。

对应于图1的情况,该种情况适用于患者半躺的情况,此时罐体需要手持。此种情况下,盖体20上进一步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固定条22,固定条22上端形成有固定环23。T形管30对应于固定条22的一侧向外延伸地形成有螺柱33。固定条22的固定环23套在该螺柱33上且由螺母24固定,如图3所示。固定条22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盖体20的前后两侧,对应地,螺柱33也是设置在T形管30的前后两侧。该种情况下,固定条22提供支撑或悬挂罐体10和盖体20,固定环23与螺柱33提供旋转,软管25提供旋转厚度弯曲管道。

使用时,如果是平躺的卧床患者,可以选用图7中的软管较长的实施例的情况,将罐体放在患者身边,保持竖直。如果是可以半躺的患者,比如倾斜30-50度,可以选择图1所示的实施例,调整好罐体与T形管的角度后,紧好螺母,即可保持罐体竖直。两种实施例均可有效保证罐体竖直,避免药液由于罐体倾斜而直接流入患者口中,保证雾化操作的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