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910发布日期:2018-12-07 22:2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口腔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人类牙槽骨延续于上下颌骨体部,是支持牙齿萌出及咀嚼力传导的重要颌面部支撑结构,同时还对稳定牙弓形态和功能,实现语言、呼吸、咀嚼功能,维护颌面部美观等具有重要影响。慢性炎症、创伤、肿瘤、发育缺陷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牙槽骨组织缺损,从而造成口颌功能和面部外形异常。而对于牙缺失伴局部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的病例,临床上常需进行先期骨组织增量手术,以保证后续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顺利进行。

牙槽骨引导骨再生技术是基于不同组织细胞增殖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植入骨替代材料并利用可吸收屏障膜将骨缺损区与周围软组织隔离,阻挡迁移速度较快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入植骨区域,从而创造出有利于局部骨组织再生的特定组织环境,保证迁移速度较慢的前体成骨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优先长入骨缺损区,同时维持成骨空间,减缓组织压力,为骨再生过程建立稳定的支架,最终实现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性骨再生。在整个牙槽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屏障膜是影响局部骨再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中,可吸收屏障膜生物相容性良好,降解时间可控,能够引导组织生长,具有良好的抗撕裂能力,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吸收且无组织刺激性和细胞毒性,可有效发挥屏障作用辅助牙槽骨诱导骨再生过程。不可吸收屏障膜能有效隔离植骨区域,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可防止膜塌陷,通过使用种植体及附加膜钉固位的方法为缺损区域提供稳定的骨再生修复空间,能保证理想的成骨效果。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采用可吸收屏障膜时,机械强度不足,不能为骨再生提供稳定的再生空间,在局部组织压力较大的部位常导致治疗失败。而当采用不可吸收屏障膜时,在植骨后,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不可吸收膜及膜钉,对患者的创伤较大。

因此,如何能为牙槽骨缺损植骨区提供稳定可再生空间的同时,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屏障膜和膜钉,是目前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能够为牙槽骨缺损植骨区提供稳定的可再生空间,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屏障膜和膜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包含:屏障膜,用于覆盖且封闭牙槽骨缺损植骨区,且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还包含:N个固位钉,用于将所述屏障模和颌骨固定连接,且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屏障膜和各固位钉均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合金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利用屏障膜将牙槽骨缺损植骨区封闭,然后通过多个固位钉将屏障膜与颌骨固定连接,通过屏障膜与多个固位钉共同为牙槽骨缺损植骨区提供稳定的骨再生空间,同时由于屏障膜与固位钉均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合金件,使得屏障膜与固位钉可逐渐被降解吸收促进骨组织再生,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屏障膜及固位钉造成的创伤和风险。

另外,所述屏障膜包含用于盖住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顶部、位于所述顶部任意相对两侧的第一肩部与第二肩部、所述第一肩部朝背离所述顶部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裙部、所述第二肩部朝背离所述顶部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裙部,所述第一裙部、所述第二裙部开设用于被所述固位钉插入的固位钉孔。通过顶部将植骨区的上方覆盖,肩部实现对植骨区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的衔接,避免局部软组织出现张力过大及应力集中等刺激,裙部实现对牙槽嵴颊、舌侧的竖直方向的覆盖,且裙部边缘开设用于被固位钉插入的固位钉孔,将固位钉插入实现对屏障膜的固定。

另外,所述屏障膜上均匀开设微孔。屏障膜上开设微孔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还包含:用于从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植入颌骨内的种植体,所述种植体完全被所述屏障膜盖住,并抵住所述屏障膜对所述屏障膜进行支撑,或有部分穿过所述屏障膜的顶部并暴露于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外。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植入颌骨内的种植体充当人工牙根,用于后期安装假牙。

另外,所述顶部包含:主体,其上开设用于被所述种植体穿过的通孔;保护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通孔内,用于封闭所述通孔。

另外,所述种植体包含:主体部,用于植入颌骨内;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同轴固定,用于连接固定假牙的基桩;其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主体部均位于所述屏障膜的下方,且所述连接部用于抵住所述屏障膜的顶部,并用于对所述屏障膜进行支撑;或者,所述连接部至少有部分穿过所述屏障膜的顶部暴露于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外。

另外,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主体部均位于所述屏障膜的下方时,所述连接部为覆盖螺丝;当所述连接部至少有部分穿过所述屏障膜的顶部暴露于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外时,所述连接部为愈合基台。

另外,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还包含:用于从所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植入颌骨内的支撑钉,所述支撑钉完全被所述屏障膜盖住,其中,所述支撑钉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合金件。支撑钉植入颌骨内完全被屏障膜盖住,为屏障膜提供垂直向支撑力,且支撑钉可逐渐被降解吸收从而促进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骨组织再生。

另外,所述固位钉包含:帽部,用于抵住所述屏障膜;螺纹部,与所述帽部同轴固定,用于插入所述颌骨内,并配合所述帽部对所述屏障膜进行支撑;端部,与所述螺纹部相连,并与所述帽部相对设置,用于插入所述颌骨内。端部插入颌骨内,螺纹部实现对屏障膜与颌骨的固定连接,帽部抵住屏障膜,从而实现对屏障膜与颌骨的固定连接。

另外,所述固位钉帽部上开设凹槽,用于被拧紧工具插入带动所述帽部和所述螺纹部进行旋转,且所述凹槽为多边形结构。从而方便医护人员通过拧紧工具对固位钉进行固定,避免打滑现象的发生,使得螺纹部的旋入更加容易。

另外,所述固位钉端部的外表面从朝向所述螺纹部至背离所述螺纹部的方向逐渐收拢形成钉尖。通过端部的钉尖可使螺纹部旋入颌骨时更加容易。

另外,所述屏障膜厚度为0.1mm~0.5mm。

另外,所述屏障膜、所述固位钉表面还涂覆有可降解高分子涂层、可降解陶瓷涂层及可降解复合涂层中的任意一种。使得屏障膜、固位钉对牙槽骨缺损区实现保护的同时,还可释放具有抗菌、消炎、促进骨再生作用的药物,从而加快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屏障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屏障膜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固位钉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如图1、图3所示,该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包含屏障膜1,固位钉2。其中,屏障膜1用于覆盖且封闭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固位钉2用于将屏障膜1与颌骨8固定连接,且固位钉2可设置有多个。

并且,屏障膜1、固位钉2均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合金件。可降解合金件在制作过程中选用镁元素作为主要的合金材质,且镁元素的含量≥90%,同时可降解合金件中还包含钕、锌、锆、钙、钇、锶、钆元素,并且为了保证屏障膜1、固位钉2的机械强度与降解速率,可降解合金件中还可含有铜、锰、铁、锡、铝、银、磷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包含屏障膜1、固位钉2,利用屏障膜1将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封闭,然后通过多个固位钉2实现对屏障膜1与颌骨8的固定连接,为牙槽骨的骨再生提供稳定的再生空间,且屏障膜1与固位钉2均采用能够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合金件,使得在实现对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的封闭保护的同时,还可被人体缓慢降解吸收促进骨组织再生,从而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屏障膜1与固位钉2,避免了二次手术造成的创伤与风险。

具体的说,屏障膜1包含用于盖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的顶部11、位于顶部11任意相对两侧的第一肩部121与第二肩部122、第一肩部121朝背离顶部11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裙部 131、第二肩部122朝背离顶部11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裙部132,且在第一裙部131、第二裙部132上开设用于被固位钉2插入的固位钉孔14。通过将顶部11覆盖在植骨区6的水平方向,第一肩部121与第二肩部122朝牙槽嵴颊、舌侧弯曲,第一裙部131、第二裙部132实现对牙槽嵴颊、舌侧竖直方向上的覆盖。在第一裙部131、第二裙部132边缘设置有固位钉孔14,实现对屏障膜1的固定。第一肩部121、第二肩部122可实现对植骨区6的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衔接。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顶部11为水平膜结构,可通过原先成型或手术者修剪塑形制备成与牙槽嵴顶相仿的形态;第一肩部121、第二肩部122为弧形结构,通过预先成型或手术者修剪塑形制备成与牙槽嵴顶侧缘骨相仿的形态,避免局部软组织出现张力过大及应力集中等刺激;第一裙部131、第二裙部132为位于牙槽嵴颊、舌侧的垂直膜结构,通过预先成型或手术者修剪塑形制备成与牙槽嵴侧面骨壁相仿的形态,从而使得屏障膜1对植骨区6的覆盖更加紧密。

同时,屏障膜1上均匀开设微孔15,有利于促进血供及引流,并且微孔15的平均孔径为200μm~1000μm。

具体的说,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还包含用于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植入颌骨8内的种植体7,其中,种植体7完全被屏障膜1盖住,并抵住屏障膜1对屏障膜1进行支撑。种植体7植入颌骨8内,充当人工牙根,用于后期安装假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种植体7包含植入颌骨8内的主体部71、用于连接固定假牙的基桩且与主体部71同轴固定的连接部,其中,种植体7被屏障膜1完全覆盖,且连接部抵住屏障膜1的顶部11,对屏障膜1进行支撑。

另外,如图1所示,屏障膜1顶部11包含开设通孔111的主体,用于封闭通孔111的保护盖112,且保护盖112可拆卸地设置在通孔111内。实际应用过程中,保护盖112与主体之间可通过3~6个连接杆113连接。

此外,上述所提到的固位钉2,如图3所示,包含帽部21,与帽部21同轴固定的螺纹部 22、与螺纹部22相连且与帽部21相对设置的端部23,其中,帽部21用于抵住屏障膜1,螺纹部22用于插入颌骨8内,与帽部21共同实现对屏障膜3的支撑,端部23用于插入颌骨8 内,实现对屏障膜1与颌骨8的固定连接。其中,帽部21的最大直径为3mm~4mm,上平面最高点到下平面底部的高度为1mm~2mm,螺杆直径为1.5mm~2mm,螺纹直径为 2mm~2.5mm,螺距为0.75mm~1mm,高度为4mm~16mm。

为了方便固位钉2的插入,固位钉2的帽部21上开设凹槽24,用于被拧紧工具插入带动帽部21与螺纹部22进行旋转,方便医护人员利用拧紧工具对固位钉2进行固定,且凹槽 24为多边形结构,可避免打滑现象的发生,使得螺纹部22的旋入更加容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固位钉端部23的外表面从朝向螺纹部22至背离螺纹部22的方向逐渐收拢形成钉尖。钉尖与屏障膜1的接触面积小,使得螺纹部22旋入颌骨8时更加容易。

此外,屏障膜1的厚度为0.1mm~0.5mm。实际应用过程中,屏障膜1通过塑形成形、铸造成形或金属编织等技术制备。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降解合金件表面还涂覆有可降解高分子涂层、可降解陶瓷涂层及可降解复合涂层中的任意一种。通过设置涂层,使得屏障膜1、固位钉2对牙槽骨缺损区6 实现保护的同时,还可释放具有抗菌、消炎、促进骨再生作用的药物,从而加快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的愈合。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上述所阐述的内容为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对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当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的范围如图4、图5所示,医护人员对牙槽骨缺损植骨区进行保护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具体为,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法或局部浸润麻醉法麻醉术区,然后沿骨缺损区牙槽嵴顶偏腭侧做梯形切口,小心翻起粘骨膜瓣,充分暴露骨缺损区及残余牙槽骨,彻底清除骨缺损区表面软组织。

由于牙槽骨剩余量较少,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范围较大,牙槽骨缺损植骨区同期种植体植入后植体初期稳定性一般,选择种植体埋入式愈合。如图4和图5所示,按设计方位及深度在颌骨8植入种植体7,在植骨区骨床浅钻数孔以促进局部血供,并将适量的骨替代材料植于牙槽骨缺损区域6。然后将屏障膜1修剪成与牙槽骨缺损区6相一致的形态并覆盖于植骨区6表面,充分包裹、隔离植入的骨替代材料。在将植骨区6充分包裹、隔离后,将固位钉2经屏障膜第一裙部131、第二裙部132边缘的固位钉孔14拧入颌骨8,并使种植体7上的连接部与屏障膜顶部的保护盖112相接触,为屏障膜1提供良好的固位和抗力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为封闭螺丝72,位于屏障膜1下方并埋入粘膜下,需要经过二期手术切开粘膜,将封闭螺丝72取下并更换为愈合基台73,二期形成穿龈状态。

将屏障膜1与颌骨8实现固定后,将颊舌侧粘骨膜瓣9充分游离,严密缝合关闭伤口。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种植体基台连接,进行常规种植义齿修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于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 植入颌骨8内的种植体7完全被屏障膜1盖住。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用于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植入颌骨8内的种植体7有部分穿过屏障膜1的顶部11并暴露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屏障膜1的顶部11开设的通孔111用于被种植体7的连接部穿过。具体的说,将保护盖112拆除后,种植体7的连接部穿过通孔111暴露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 外。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上述所阐述的内容为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对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当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的范围如图6、图7所示,医护人员对牙槽骨缺损植骨区进行保护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具体为,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法或局部浸润麻醉法麻醉术区,然后沿骨缺损区牙槽嵴顶偏腭侧做梯形切口,小心翻起粘骨膜瓣,充分暴露骨缺损区及残余牙槽骨,彻底清除骨缺损区表面软组织。

由于牙槽骨剩余量较多,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范围较小,牙槽骨缺损植骨区同期种植体植入后植体初期稳定性较好,选择种植体非埋入式愈合。如图6和图7所示,按设计方位及深度在颌骨8植入种植体7,在植骨区骨床浅钻数孔以促进局部血供,并将适量的骨替代材料植于牙槽骨缺损区域6。然后将屏障膜1修剪成与牙槽骨缺损区6相一致的形态并覆盖于植骨区6表面,将连接杆113剪断,拆除保护盖112,使得种植体7的连接部穿过通孔111 暴露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外,保持较好的封闭效果,充分包裹、隔离植入的骨替代材料。在将植骨区6充分包裹、隔离后,将固位钉2经屏障膜第一裙部131、第二裙部132边缘的固位钉孔14拧入颌骨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为愈合基台73并穿出粘膜表面,从而使软组织一期形成完整的穿龈状态。

将屏障膜1与颌骨8实现固定后,将颊舌侧粘骨膜瓣9充分游离,严密缝合关闭伤口。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种植体基台连接,进行常规种植义齿修复。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植入颌骨8内的为种植体7。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从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植入颌骨8 内的为支撑钉9。其中,支撑钉9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合金件。将支撑钉9植入颌骨8 内完全被屏障膜1盖住,为屏障膜1提供垂直向支撑力,且支撑钉9可逐渐被降解吸收促进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的骨组织再生。支撑钉9靠近屏障膜1的一侧抵住屏障膜的顶部11。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上述所阐述的内容为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对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当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的范围如图8、图9所示,医护人员对牙槽骨缺损植骨区进行保护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具体为,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法或局部浸润麻醉法麻醉术区,然后沿骨缺损区牙槽嵴顶偏腭侧做梯形切口,小心翻起粘骨膜瓣,充分暴露骨缺损区及残余牙槽骨,彻底清除骨缺损区表面软组织。

由于牙槽骨剩余量特别少,牙槽骨缺损植骨区6范围特别大,无法满足牙槽骨缺损植骨区同期种植体植入,需要先进行牙槽骨骨组织增量。如图8和图9所示,按设计方位及深度在颌骨8植入支撑钉10,在植骨区骨床浅钻数孔以促进局部血供,并将适量的骨替代材料植于牙槽骨缺损区域6。然后将屏障膜1修剪成与牙槽骨缺损区6相一致的形态并覆盖于植骨区6表面,将支撑钉10垂直植入骨缺损区6底面中央并保持支撑钉10抵住屏障膜1的顶部 11,为屏障膜1提供垂直向支撑力,且保持较好的封闭效果,充分包裹、隔离植入的骨替代材料。在将植骨区6充分包裹、隔离后,将固位钉2经屏障膜第一裙部131、第二裙部132 边缘的固位钉孔14拧入颌骨8。实际应用中,支撑钉10的优选高度为10mm、12mm、14mm、 16mm。

将屏障膜1与颌骨8实现固定后,将颊舌侧粘骨膜瓣9充分游离,水平褥式加间断缝合关闭伤口,术后6~9个月在重建牙槽骨组织上按常规方法植入牙种植体,并按条件进行常规种植义齿修复。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