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689发布日期:2018-08-07 22:1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助行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推杆等部件组成。主要作为病患者身体康复的器具,以及作为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轮椅以满足不同需求。其中,包括有以电机通过齿轮减速机构驱动车轮转动的轮椅,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求。但是对于此类车轮电机需要配备齿轮变速箱,齿轮高速啮合旋转时容易产生机械磨损,影响变速箱、电机和电池的寿命。结构复杂、采购成本高以及后期更换电机和电池的成本均很高。种种因素导致产品的销售价格提升以及增加使用成本,不利于在市场上推广和销售。在研发过程中,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且节省使用成本的问题也是生产厂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以满足大部分老百姓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成本且方便于操控的助行轮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行轮椅,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下方的车轮、固定于车架上的电源,所述车轮包括两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车架包括两扶手,其中一扶手上设有运行控制器;所述两主动轮均为轮毂电机车轮,且分别与所述运行控制器连接,所述运行控制器包括底座及组装于底座上的操纵杆,该操纵杆相对底座可前、后、左、右摇动用以分别控制两主动轮的前进、后退,以及助行轮椅的左转、右转。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另一扶手上设有分别与两主动轮连接的定位刹车器,所述定位刹车器包括相对扶手可捏紧的手柄及放松手柄使手柄恢复原位的拨动件。方便于驻车,尤其是在斜坡上驻车,可使定位刹车器处于刹车状态。

优选的,所述两主动轮为后轮,所述从动轮数量为两个且为前轮;所述车架包括靠背架、后轮架、底支架、用以放置座垫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底支架上下相对设置,且底支架与上支架之间形成储物空间,底支架与上支架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一支撑杆连接,且每一支撑杆分别相对底支架与上支架可转动;所述靠背架包括两前轮连接段、分别自两前轮连接段延伸的两倾斜段及连接两倾斜段的靠背段;所述两倾斜段均位于储物空间的外侧,且每一倾斜段的上端与上支架可转动连接、下端通过一连杆与底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两扶手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靠背架上;所述后轮架包括两支架连接杆及分别自支架连接杆向后延伸的后轮连接部,每一所述支架连接杆分别与底支架、上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两前轮连接段之间设有用以顶抵所述底支架的限位杆。本实用新型自支架连接杆向车架后侧延伸的两后轮连接部,两后轮分别安装于两后轮连接部上,相对于已有技术,后轮相对车架后移,乘坐者的重心不易向后超过后轮,降低了轮椅后倾的风险,提高了运行稳定性。车架在展开状态下,底支架抵靠于限位杆上,无需锁扣装置定位,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电源安装于位于储物空间后部的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的,每一所述连杆与所述底支架的外侧枢转连接,枢转连接处位于所述倾斜段和支架连接杆之间的底支架上。连杆与底支架可相对转动,连杆在车架折叠状态下,可支撑底支架以保持车架的折叠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上支架与底支架且包围所述储物空间的购物袋、以及安装在所述上支架的座位组件;所述购物袋的置物口位于座位组件的下方。方便于购物中存放物品至购物袋。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设有用以支撑所述座位组件的承座支架,所述承座支架凹设于所述储物空间内。以承受来自座垫的重力,提高乘坐者坐于座垫的舒适感。

优选的,所述承座支架通过一枢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架,且所述承座支架的前部部分突出于所述上支架。方便于转动承座支架,以打开座位组件下方的置物口。

优选的,每一所述扶手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靠背架上的扶手杆和支撑扶手杆的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靠背架。扶手转动地连接于靠背架上,方便于乘坐者从轮椅侧部坐至轮椅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助行轮椅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轮毂电机车轮与安装于扶手上的运行控制器连接,乘坐者分别向前、后、左、右的方向摇动操纵杆,可以实现两主动轮的前进、后退,以及助行轮椅的左转、右转。结构简单、易于操控。采用轮毂电机可提高产品性能且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助行轮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购物筐与座位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助行轮椅包含靠背和购物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刹车器与扶手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制。

参阅图1,一种助行轮椅包括可折叠的车架1、安装于车架1上的座位组件2和控制盒5、安装于车架1下方的车轮、安装于车架1前部的脚踏板3、安装于车架1后部的电源4、以及分别安装于两扶手6上的定位刹车器64和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运行控制器63。控制系统接受运行控制器63的控制指令,作出分析后并控制两后轮转动。车轮包括两主动轮及两从动轮,两主动轮均为轮毂电机车轮,两轮毂电机车轮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并通过操控运行控制器63实现轮椅运行。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为轮椅的后轮72和前轮7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主动轮可安装在轮椅前部。

参阅图2,车架1包括安装两前轮71的靠背架11、安装两后轮72的后轮架12、分别与靠背架11和后轮架12可转动连接的上支架13和底支架14、以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靠背架11上的两扶手6。

参阅图3,上支架13与底支架14均为四方形,尺寸大小相等。上支架13与底支架14上下相对设置,且上支架13与底支架14之间形成储物空间81。上支架13与底支架14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一支撑杆16连接,且每一支撑杆16分别相对底支架14与上支架13可转动。上支架13、底支架14、以及两支撑杆16组成包容所述储物空间81的购物筐8。购物筐8的上支架13上安装有座位组件2,以供乘坐者坐立于助行轮椅上,前后布置的两支撑杆16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以支撑上支架13。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上支架13与底支架14的前后端分别安装两根以上的支撑杆16,以提供足够大的支撑力。

参阅图4,靠背架11为一多段弯折的U形支架,购物筐8布置于靠背架的U形卡口中。靠背架11包括安装两前轮71的两前轮连接段111、分别自两前轮连接段111延伸的两倾斜段112及连接两倾斜段112的靠背段113。两前轮连接段111和两倾斜段112均位于购物筐的外侧,靠背段113位于购物筐8的后部上方。

两前轮连接段111之间固定连接有踏板安装杆19,踏板安装杆19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脚踏板3。脚踏板3转动至适应双脚踩踏角度时,其连接端抵靠于踏板安装杆19的侧边,以限制脚踏板3转动角度。每一前轮连接段111与每一倾斜段112之间的弯折处焊接有加强板115,提高每一倾斜段112的支撑力。两加强板115之间设有用以顶抵底支架14的限位杆1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踏板安装杆19可以替代顶抵底支架14的限位杆,或者两前轮连接段111之间设有用以顶抵底支架14的限位杆18。两前轮连接段111分别转动连接有前轮71,前轮71为万向轮。本实施例中,车架1在展开状态下,购物筐8的底支架14抵靠于限位杆18上(如图5所示),限位杆18抵顶底支架14用以支撑乘坐者的重量以及保持车架1的展开状态。车架折叠时,只需向上拉动上支架13的前部即可。在现有技术中,普遍通过锁扣装置固定车架的展开或折叠状态,其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琐。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锁扣装置定位,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两倾斜段112分别自底支架14的前部延伸至上支架13的后部,并相互平行。每一倾斜段112的上端与上支架13可转动连接,下端通过一连杆116与底支架14可转动连接。每一连杆116与底支架14的外侧枢转连接,枢转连接处117位于倾斜段112和支架连接杆121之间的底支架14上。连杆116与底支架14可相对转动,连杆116在车架1折叠状态下(如图8所示),可支撑底支架14以保持车架1的折叠状态。

靠背段113呈弯折的U形,用以组装支撑乘坐者背部的第一靠背1131。靠背段113包括可推动轮椅移动的手推杆1132和安装第一靠背1131的两支杆1133。两支杆1133位于购物筐8的两侧,并形成于两倾斜段112的延伸端;第一靠背1131连接于两支杆1133之间;手推杆1132连接于两支杆1133的上端,并且手推杆1132可伸缩连接于两支杆1133。调整手推杆1132的上下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的推动轮椅。同时,手推杆1132方便于乘坐者在购物中推行。第一靠背1131可提高乘坐者在坐姿状态下的舒适感。

两支杆1133分别连接有扶手6,并相应的位于座位组件2的上方。每一扶手6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杆1133的扶手杆61和用于支撑扶手杆61的撑杆62。两扶手杆61的上方均安装有扶手垫65。撑杆6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扶手杆6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倾斜段112。扶手6可转动地连接于靠背架11上,方便于乘坐者从轮椅侧部坐至轮椅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撑杆62可采用为减震器,以减少地面对扶手杆61的作用力。

两扶手杆61分别向前延伸,两延伸端分别安装有定位刹车器64以及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运行控制器63。定位刹车器64和运行控制器63相对设置分别安装于左侧扶手和右侧扶手上。可根据个人使用习惯,调整定位刹车器64与运行控制器63分别相应于左右侧扶手的安装位置,以方便乘坐者操控。

参阅图7及图4,定位刹车器64通过一拖二刹车线(图中未示出)分别与两主动轮连接,定位刹车器64包括套接于扶手杆61上的刹车底座643、相对扶手杆61可捏紧的手柄641及放松手柄641使手柄641恢复原位的拨动件642。手柄641通过弹簧转动连接于刹车底座643上。拨动件642包括固定在手柄641上的卡块,以及转动连接于刹车底座643上并与卡块配合的卡槽。卡块与卡槽的安装位置可以相互对调。轮椅在驻车情况下,尤其是在斜坡上驻车,乘坐者紧握手柄641相对于扶手杆61进行刹车,并手动将卡槽与卡块配合,使得手柄641保持捏紧状态,即定位刹车器64处于刹车状态;待轮椅需移动时,乘坐者进一步紧握手柄641相对于扶手,以松开卡槽与卡块的配合关系。优选的,卡槽通过复位弹簧转动连接于刹车底座643。

参阅图4,运行控制器63包括底座631、组装于底座631上的操纵杆632、以及与操纵杆632配合操作的档位按钮、开关按钮。该操纵杆632相对底座631可前、后、左、右摇动用以分别控制两主动轮的前进、后退,以及助行轮椅的左转、右转。其中,前、后、左、右的方向定义以乘坐者为参照基准,身体的前、后部分别为前、后方向,身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右方向。乘坐者摇动操纵杆632向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操作时,两主动轮产生速度差,可以实现较小幅度的方向变化;乘坐者摇动操纵杆632向左方和右方操作时,两主动轮转向相反,可以在最小区域中实现方向的快速转向。档位按钮可以切换轮椅移动的加、减速。该运行控制器63结构简单、操控方便。

参阅图4及图6,后轮架12包括两支架连接杆121、固定连接两支架连接杆121的第一横杆122、分别自支架连接杆121向后延伸的后轮连接部123以及固定连接两后轮连接部123的第二横杆124。两支架连接杆121相应于两倾斜段112位于购物筐8的两侧。每一所述支架连接杆121分别与上支架13、底支架13可转动连接。每一后轮连接部123包括自支架连接杆121向后延伸的弯折杆1231、轮轴安装板1232。两弯折杆1231通过第二横杆124固定连接,以增强两后轮连接部123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轮轴安装板12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架连接杆1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弯折杆1231。两轮轴安装板1232分别通过轮轴安装后轮72。通过轮毂电机驱动后轮72转动,以实现轮椅代步,节省体力。后轮72内配有鼓刹装置,鼓刹装置与定位刹车器连接,鼓刹可以产生较强的制动力且制造成本低。后轮72安装于后轮连接部123上,相对于已有技术,后轮72相对车架1后移,乘坐者的重心不易向后超过后轮72,降低了轮椅后倾的风险,提高了运行稳定性。

参阅图3,购物筐8包括连接上支架13与底支架14且包围储物空间81的购物袋83、以及安装在上支架13的座位组件2。购物袋83为用布料、皮料或化纤面料制作的盛放物品的容置物,其置物口位于座位组件2的下方。置物口的边缘设有粘贴带84、背带(图中未示出)。购物袋83通过粘贴带84安装或拆卸于上支架13与底支架14,并可分离于购物筐8通过背带以独立使用。座位组件2包括分别位于上支架13前部和后部的座垫21和第二靠背22。第二靠背22通过一连杆机构(图中未示出)可转动至所述两支杆1133之间的区域内。该连杆机构安装在上支架13上,并连接于第二靠背22。辅助第一靠背1131支撑乘坐者的背部;或者在购物中可将物品通过第二靠背22下方的置物口盛放至购物袋83。

购物筐8的上支架13设有用以支撑座位组件2的承座支架82,承座支架82相应的位于座垫21的下方并套接于座垫21。承座支架82凹设于储物空间81内以承受来自座垫21的重力,提高乘坐者坐于座垫21的舒适感。其凹设部相应的位于乘坐者的臀部坐立的位置,以配合乘坐者的坐姿。承座支架82通过一枢轴转动连接于上支架13,且承座支架82的前部部分突出于所述上支架13。扳动承座支架82突出于上支架13的凸出部分以转动承座支架82,座垫21伴随承座支架82一起转动,并打开座垫21下方的置物口,可拿取或存放物品。

参阅图3及图1,购物筐8后部的支撑杆16上安装有电源4。以平衡车架前后部的重力,提高轮椅的稳定性。购物筐8的底支架14上安装有控制盒5。以降低轮椅的重心,提高运行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源4与控制盒5可均安装于购物筐8后部的支撑杆16上。

参阅图4及图8,本实施例中的助行轮椅,乘坐者坐于轮椅上,通过控制运行控制器63控制轮椅的运行,并利用定位刹车器64进行刹车控制。车架1中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购物筐8,通过坐垫21和第二靠背22下方的置物口均可放置或拿取采购的物品。在驾乘过程中,通过反转手臂可将物品从第二靠背22下方的置物口放置于购物袋。乘坐者通过向上或向下拉动购物筐8的前部,可相应的实现轮椅的折叠或展开状态。展开状态下,购物筐8的底支架14抵靠于限位杆18,前后轮相互远离,限位杆18抵顶底支架14用以支撑乘坐者的重量以及保持轮椅的展开状态。折叠状态下,连杆116一端抵持于前轮连接段111,另一端支撑底支架14,前后轮相互靠近,连杆116支撑底支架14保持轮椅的折叠状态。并且,轮椅在折叠状态下亦可以通过推动手推杆1132实现轮椅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