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膀胱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2222发布日期:2018-12-14 22:20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膀胱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膀胱冲洗器。



背景技术:

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操作,在膀胱出血时或者进行膀胱肿瘤电切、前列腺电切等手术后,患者一般都使用三腔尿管进行持续膀胱冲洗,以防止膀胱内形成血块堵塞尿管,保持尿管引流通畅,但是凝结的血块在排出时仍可能会堵塞尿管管路,特别是堵塞三腔尿管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

目前,临床用于泌尿外科的膀胱冲洗器具,主要由冲洗液袋、穿刺针、进水冲洗管路、调节阀、莫菲氏滴管、出水连接管路和储尿袋组成,使用时,将冲洗液袋挂在支架上,进水冲洗管路一端通过穿刺针与等渗冲洗液连接,进水冲洗管路另一端与三腔尿管进水接口连接,通过调节阀控制冲洗液的滴液速度,冲洗液通过三腔尿管进入膀胱后,从三腔尿管的出水接口经出水连接管路流入储尿袋。现有技术冲洗器具的冲洗方式为无潮式冲洗,冲洗力不足,不能使附着、沉淀于尿管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膀胱壁上的血块被冲起并排出体外,同时,无法观察引流通畅情况及引流速度。并且,冰冷的冲洗液在膀胱冲洗时不仅可导致膀胱痉挛,还会加速血块的凝结,导致尿管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膀胱冲洗器具冲洗力不足、不便于观察引流情况、容易导致膀胱痉挛、加速血块凝结、容易导致尿管堵塞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膀胱冲洗器,采用双向潮式冲洗方式,冲洗力足,该膀胱冲洗器设置有加热元件,可持续加热膀胱冲洗液,避免膀胱痉挛,避免血块凝结,储尿袋内设置有滴壶,便于观察引流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膀胱冲洗器,包括冲洗液袋、进水冲洗管路和出水连接管路,所述进水冲洗管路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刺入冲洗液袋的出液口,进水冲洗管路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锥形接头与三腔尿管的进水接口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路的一端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锥形接头与三腔尿管的出水接口连接,出水连接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储尿袋的进液口,所述出水连接管路端部设有位于储尿袋进液口内的滴壶,所述进水冲洗管路上从冲洗液袋向三腔尿管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加热元件、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加热元件、第二温度检测器、莫菲式滴管、进水调节阀和第一加压气囊,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分别设置有开关,所述莫菲式滴管和进水调节阀之间的进水冲洗管路上包裹有保温套,所述出水连接管路上从三腔尿管到储尿袋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加压气囊和出水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由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燃导热材料层、电阻丝网和隔热材料层组成,所述电阻丝网连接电源,所述阻燃导热材料层设有与进水冲洗管路适配的通孔,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套设在进水冲洗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导热材料层由硅橡胶、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材料层由玻璃纤维、泡沫材料、石棉、气凝胶毡或真空板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与冲洗液袋连接处、进水冲洗管路与三腔尿管的进水接口连接处、出水连接管路与三腔尿管的出水接口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帽。

进一步地,所述储尿袋底部设置有放液口,所述放液口设置有放液阀。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液袋和储尿袋顶部均设置有挂钩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膀胱冲洗器管道设置完整,且密闭性好,该膀胱冲洗器设置有加热元件、温度检测器和保温套,可持续加热,能有效保证冲洗液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从而防止因膀胱内血块快速凝结而阻塞管道;储尿袋内设有滴壶,便于观察引流通畅度及引流速度;同时,在管道阻塞时,操作进水冲洗管路及出水连接管路的加压气囊,可形成双向潮式冲洗效果,能够有效冲起附着于膀胱壁、管路、尿管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血块等,保持引流通畅;

2.本实用新型膀胱冲洗器的加热元件由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燃导热材料层、电阻丝网和隔热材料层组成,能够有效防止引起火灾,防止患者或医务人员使用过程中被烫伤。

3.本实用新型膀胱冲洗器各构件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帽,防止清洗液泄漏,保持清洗液清洁无菌;储尿袋设有放液口和放液阀,便于排放储尿袋中的液体,避免患者或医护人员接触污液,保持环境清洁;冲洗液袋和储尿袋顶部均设置有挂钩孔,便于悬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膀胱冲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冲洗液袋,2-穿刺针,3-进水冲洗管路,41-第一加热元件,51-第一温度检测器,42-第二加热元件,52-第二温度检测器,6-莫菲式滴管,7-保温套,8-进水调节阀,9-第一加压气囊,11-第二加压气囊,12-出水连接管路,13-出水调节阀,14-储尿袋,15-挂钩孔,16-放液阀,17-滴壶,18-电源,19-三腔尿管,20-密封帽,21-放液口,43-阻燃导热材料层,44-电阻丝网,45-隔热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膀胱冲洗器,包括冲洗液袋1、进水冲洗管路3和出水连接管路12,所述进水冲洗管路3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2,所述穿刺针2刺入冲洗液袋1的出液口,进水冲洗管路3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锥形接头与三腔尿管19的进水接口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路12的一端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锥形接头与三腔尿管19的出水接口连接,出水连接管路12的另一端连接储尿袋14的进液口,所述出水连接管路12端部设有位于储尿袋14进液口内的滴壶17,所述进水冲洗管路3上从冲洗液袋1向三腔尿管19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加热元件41、第一温度检测器51、第二加热元件42、第二温度检测器52、莫菲式滴管6、进水调节阀8和第一加压气囊9,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1和第二加热元件42分别设置有开关,所述莫菲式滴管6和进水调节阀8之间的进水冲洗管路3上包裹有保温套7,所述出水连接管路12上从三腔尿管19到储尿袋14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加压气囊11和出水调节阀13。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41和第二加热元件42由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燃导热材料层43、电阻丝网44和隔热材料层45组成,所述电阻丝网44连接电源18,所述阻燃导热材料层43设有与进水冲洗管路3适配的通孔,第一加热元件41和第二加热元件42套设在进水冲洗管路3上。

所述阻燃导热材料层43由硅橡胶、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材料层45由玻璃纤维、泡沫材料、石棉、气凝胶毡或真空板制成。

所述穿刺针2与冲洗液袋1连接处、进水冲洗管路3与三腔尿管19的进水接口连接处、出水连接管路12与三腔尿管19的出水接口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帽20。

所述储尿袋14底部设置有放液口21,所述放液口21设置有放液阀16。

所述冲洗液袋1和储尿袋14顶部均设置有挂钩孔1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对血块凝集、引流不畅的患者,可采用潮式冲洗方式进行冲洗,具体地,当冲洗液进入膀胱150~200ml后,关闭进水调节阀8和出水调节阀13,用手同时间歇挤压第一加压气囊9及第二加压气囊11,即可在膀胱内形成双向潮式冲洗,能够冲碎大的血块,冲起附着在膀胱壁、尿管上的血块等,此时,第一加压气囊9及第二加压气囊11内的液体可反复使用,经间歇反复挤压冲洗后,放松第一加压气囊9的同时,挤压第二加压囊,然后打开出水调节阀13,可借着第二加压囊回吸收力使血块等更容易排入储尿袋14,通过储尿袋14内设置的滴壶17可观察引流情况。膀胱内液体流完后,关闭出水调节阀13,再打开进水调节阀8,如此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即可。通过墨菲式滴管可有效观察冲洗液进液情况,方便进液控制。冲洗过程中,可通过挂钩孔15将冲洗液袋1和储尿袋14进行悬挂,冲洗结束后,可打开放液阀16对储尿袋14内的污液进行排放。

进水冲洗管路3上间隔安装有第一加热元件41和第二加热元件42,第一加热元件41和第二加热元件42包裹在进水冲洗管路3外,进水冲洗管路3上两个加热元件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检测器51和第二温度检测器52,根据温度检测器检测得到的温度控制邻近的加热元件的开关。当第一温度检测器51和第二温度检测器52检测的温度<32℃时,开启邻近加热元件。当第一温度检测器51和第二温度检测器52检测的温度≥39℃时,关闭邻近加热元件,莫菲式滴管6和进水调节阀8之间的进水冲洗管路3上包裹有保温套7,以保持进水冲洗管路3中的冲洗液温度在32~39℃范围内,避免膀胱痉挛,避免血块凝结。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