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用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2208发布日期:2018-12-14 22:2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用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用过滤器,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疗法作为补充体液的重要手段及提供体内多种营养成分的有效措施,是临床用药的必要途径。然而,输液过程中,药物中的不溶性微粒也同时进入体内,当这种不溶性微粒异物达到一定限量时,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肺动脉栓塞,轻者可能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重者会导致器官坏死,严重危及生命,对不溶性微粒的控制已经成为世界普遍重视的课题。

针对以上的临床危害,除了对药液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规范输液器具和注射器具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对临床输液操作进行正确有效的控制等有效的预防手段以外。安全输液的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在输液器中采用终端精密过滤器。

申请号为201320472313.8的发明中公开了一种精密过滤输液器,包括注射件、精密过滤器和管道,所述精密过滤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内部设有将其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两部分的过滤膜,所述上腔和下腔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所述上腔侧壁设有第一排气孔,内侧设有阻止药液从第一排气孔流出的第一排气膜,所述下腔设有第二排气孔,内侧设有阻止药液从第二排气孔流出的第二排气膜。该发明在下腔上增加了第二排气孔,使得下腔与大气压连通,可以将精密过滤器和管道内残余的药液基本都输入人体,避免浪费。

然而,上述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上述发明中,过滤器的第一排气孔设于上腔侧壁上,结合附图可以看出,该第一排气孔设于侧壁的中部位置,当药液流入过滤器时,上腔内的药液会浸过过滤膜,同时也会浸过第一排气孔,这势必会影响第一排气孔的排气功能,使过滤效率下降。另外,上述发明中,过滤膜与上盖、底座之间没有设置固定支撑,使用过程中,过滤膜很可能受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贴附到过滤器的内壁上,影响过滤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过滤效率高、排气效果好的药液过滤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用过滤器,包括用于与输液管连接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过滤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合起来形成所述过滤器的过滤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相接处设有过滤膜,以所述过滤膜为界,将过滤器隔成上过滤腔和下过滤腔,所述过滤膜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形成上过滤腔,所述过滤膜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下过滤腔;所述过滤膜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均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上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通孔;所述上过滤腔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内侧设有第一排气膜;所述下过滤腔的上方侧面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内侧设有第二排气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筋为环形,所述支撑筋的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筋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支撑筋上设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上部向内凸起形成第一凸筋,所述过滤膜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一支撑筋夹持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筋设于所述上过滤腔的中下部,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端与上壳体内壁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筋的另一端与过滤膜相连;所述第三支撑筋的一端与下壳体内壁相连,所述第三支撑筋的另一端与过滤膜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的设置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分别设于所述过滤膜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内壁上位于进液口的延长处向下凸起形成第二凸筋,所述的第一排气孔设于所述第二凸筋与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下壳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提供的过滤器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将第一排气孔设置于上过滤腔的顶部,当药液进入过滤器时,第一排气孔不会被浸没,从而保持较好的排气功能,可以使过滤更加顺畅;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上壳体内壁上位于进液口的延长处向下凸起形成第二凸筋,当药液进入过滤器时,沿着进液口向下至上过滤腔,第二凸筋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减少药液对第一排气孔的排气功能的影响;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设置了几个支撑筋,过滤膜与上壳体之间设置了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过滤膜与下壳体之间设置了第三支撑筋,使过滤膜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均保持一定间隙,保证过滤可以顺畅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提供的输液用过滤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液口;2-第一排气孔;3-第一排气膜;4-上过滤腔;5-第一通孔;6-第一支撑筋;7-上壳体;8-过滤膜;9-第二通孔;10-第二支撑筋;11-出液口;12-第三通孔;13-第三支撑筋;14-下过滤腔;15-下壳体;16-第二排气膜;17-第二排气孔;18-第一凸筋;19-第二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用过滤器,包括用于与输液管连接的进液口1和出液口11,所述过滤器包括上壳体7和下壳体15,所述进液口1设于所述上壳体7上,所述出液口11设于所述下壳体15上。所述上壳体7和下壳体15合起来形成所述过滤器的过滤腔;所述上壳体7和所述下壳体15的相接处设有过滤膜8,以所述过滤膜8为界,将过滤器隔成上过滤腔4和下过滤腔14,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上壳体7之间形成上过滤腔4,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下壳体15之间形成下过滤腔14;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上壳体7之间设有两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为环形,包括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10,所述第一支撑筋6上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二支撑筋10上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下壳体15之间设有第三支撑筋13,所述第三支撑筋13上设有供药液通过的第三通孔12。所述的第二支撑筋10和第三支撑筋13的设置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支撑筋10和第三支撑筋13分别设于所述过滤膜8的两侧。支撑筋的设置,使过滤膜8与上壳体7和下壳体15之间均保持一定间隙,保证过滤可以顺畅进行。

所述上过滤腔4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孔2,所述第一排气孔2的内侧设有第一排气膜3;所述下过滤腔14的上方侧面设有第二排气孔17,所述第二排气孔17的内侧设有第二排气膜16。为了避免下腔内的药液流动的速度过快,导致上腔的药液供给不足,所述第一排气孔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气孔17的孔径。在正常的输液下,上过滤腔4的液压大于下过滤腔14,此时下过滤腔14内充满液体;在输液将近结束时,过滤器内的药液开始下降,上过滤腔4的液压不足于保持下过滤腔14药液满盈时,气体从第二排气孔17进入下过滤腔14,下过滤腔14的药液下降,即可保证在过滤器和管道内残余的药液基本都输入人体,保证足够的药量进入人体,避免浪费。为了在输液结束时,气体较容易从第二排气孔17进入,所述第二排气孔17设于下过滤腔14靠近进液口1的一端。

所述下壳体15的上部向内凸起形成第一凸筋18,所述过滤膜8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凸筋18与所述第一支撑筋6夹持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筋10设于所述上过滤腔4的中下部,所述第二支撑筋10的一端与上壳体7内壁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筋10的另一端与过滤膜8相连。所述上壳体7内壁上位于进液口1的延长处向下凸起形成第二凸筋19,所述的第一排气孔2设于所述第二凸筋19与所述上壳体7的侧壁之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