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0441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提供了一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包括有管体、管体头部和管体尾部,管体头部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内口和水囊,管体分别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膀胱引流通道、尿道内引流通道和水囊通道,管体尾部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和水囊通道分支管;所述管体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所述管体的一段外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的一段外层形成环形网状结构;所述的一段外层两端分别粘合在对应的内层上,一段外层与对应的内层形成空腔,尿道内引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和尿道内引流分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把尿道与尿管之间的尿液或分泌物经过尿道内引流通道排出,还可以对分泌物进行观察,是否有出血的情况。
【专利说明】
一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指一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
【背景技术】
[0002]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是临床医疗常用的操作技术。由于留置导尿管改变了正常尿流对尿道细菌的冲刷方向,长期留置将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若遵医嘱定期更换,会由于更换周期短而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0003]尿道手术或创伤后留置导尿管难以解决及时观察和彻底引流尿道渗出物的问题,尿道开放手术后需留置尿管I月左右,而且此期间无法更换导尿管,若引起感染则极可能导致尿道瘘,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二次手术修补瘘的经济负担,更增加了患者排尿不便带来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0004]同时由于球囊或尿管膀胱突出部分的刺激,留置导尿患者发生膀胱刺激症的几率高达55%,多数患者伴有导尿管周围溢尿,增加了逆行感染的几率、护理难度和频繁换管的痛苦。
[0005]专利号为20 1420 I 78020.3,授权公告号为CN2038 16052U,授权公告日为2014.09.1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三腔导尿管”,其公开了一种三腔导尿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气囊、导尿孔和给药口,管体内部设置有三个管腔,分别为导尿通道、给药通道和注水/注气通道,所述管体后端设有注水/注气接头、给药接头、出尿口和管帽,所述注水/注气通道连接所述注水/注气接头与气囊,所述给药通道连通所述给药接头与给药口,所述导尿通道连通所述导尿孔和所述出尿口,所述管帽与所述管体连接,并可与所述出尿口塞紧。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设置的管帽,在导尿完成之后可以塞紧管体的出尿口,从而防止向膀胱内注射的药物顺着导尿通道流出人体的现象,另外,在不需要进行导尿只需进行单纯的给药操作时,只需将管帽塞进出尿口即可完成给药操作。
[0006]现有的三腔导尿管,中间的一个腔头用于排尿引流,第二个腔头用于向气囊注入液体将导尿管固定在膀胱防止滑脱,还有一个用于膀胱灌注冲洗。
[0007]然而现有的导尿管仅仅解决了排尿引流,和膀胱冲洗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把尿道和导尿管之间的尿液或分泌物排出体外,不能减少尿道感染的几率和需要频繁更换导尿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为了解决把尿道内和导尿管之间的尿液和分泌物排出体外,降低更换导尿管次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
[0009]—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包括有管体、管体头部和管体尾部,管体头部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内口和水囊,管体分别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膀胱引流通道、尿道内引流通道和水囊通道,管体尾部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和水囊通道分支管;所述的膀胱引流通道内口通过膀胱引流通道与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连接;所述的水囊通过水囊通道与水囊通道分支管连接;所述管体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所述管体的一段外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的一段外层形成环形网状结构;所述的一段外层两端分别粘合在对应的内层上,一段外层与对应的内层形成空腔,尿道内引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和尿道内引流分支管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段外层内侧面上设有凸点,所述的凸点顶在内层外表面上。
[0011]由于在管体一段外层上设置有环形网状结构,一段外层的两端粘合在对应内层上,一段外层与内层形成空腔,尿道内引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和尿道内引流分支管连接,可以把尿道与尿管之间的尿液或分泌物经过尿道内引流通道排出,还可以对分泌物进行观察,是否有出血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整体图。
[00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囊的内部剖视放大图。
[0014]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网状结构截面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1-管体,12-管体头部,13-管体尾部,21-膀胱引流通道内口,22-膀胱引流通道,23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31-水囊,32-水囊通道,33-水囊通道分支管,41-空腔,42-尿道内引流通道,43-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51-环形网状结构,52-通孔,7-尿道,8-凸点,9-管体内层,I O-管体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一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包括有管体11、管体头部12和管体尾部13,管体头部12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内口 21和水囊31,管体11分别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膀胱引流通道22、尿道内引流通道42和水囊通道32,管体尾部13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23、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43和水囊通道分支管33。
[0018]所述的膀胱引流通道内口 21通过膀胱引流通道22与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23连接,主要用于引流膀胱内尿液;所述的水囊31通过水囊通道32与水囊通道分支管33连接,可以对水囊31进行注水、注气或者抽吸。
[0019]所述管体11设置有内层9和外层10;管体的一段外层上设置有通孔52,通孔52围绕所述的一段外层形成环形网状结构51,所述的一段外层内侧面上设有凸点8,所述的凸点8顶在内层外表面上,外层内侧面形成粗糙面以防止所述的一段外层和对应的内层相互粘连。
[0020]所述的一段外层10两端分别粘合在对应的内层9上,一段外层10与对应的内层9形成空腔41,尿道内引流通道42的两端分别与空腔41与尿道内引流分支管43连接,可以把尿道7与管体11间隙的尿液和分泌物通过尿道内引流通道42排出到体外,同时还可以动态观察尿道内创伤出血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尿道内逆行灌注治疗。
[0021]使用的时候,把导尿管沿着尿道7插入膀胱,使膀胱引流通道内口21在膀胱内,然后尿道7与管体I间隙之间的尿液和所产生的分泌物通过环形网状结构51收集到所述空腔41里面,然后经过尿道内引流通道42到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43并排出到体外。
[0022]还可以根据管体预设使用年龄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三腔导尿管,然后按照普通尿管留置程序,进行无菌导尿术,常规留置导尿管后,尿道内引流管连接集尿袋形成密闭的单向引流系统,使用集尿袋对接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进行引流。
[0023]若留置尿管在体内的时间大于两周,可以每周使用1-2次注射器抽吸0.05%浓度的碘伏,通过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逆行冲洗尿道。这样既防止了尿道尿液携带细菌逆流,又降低了尿路感染风险,彻底引流了尿道出血或渗出液,还能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方便收集导尿管周围溢尿,同时更减轻护理工作量和使用者频繁更换尿管的痛苦,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尿道内灌注治疗。
【主权项】
1.一种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包括有管体(11)、管体头部(12)和管体尾部(13),管体头部(12)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内口(21)和水囊(31),管体(11)分别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膀胱引流通道(22)、尿道内引流通道(42)和水囊通道(32),管体尾部设置有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23)、尿道内引流通道分支管(43)和水囊通道分支管(33);所述的膀胱引流通道内口(21)通过膀胱引流通道(22)与膀胱引流通道分支管(23)连接;所述的水囊(31)通过水囊通道(32)与水囊通道分支管(33)连接;所述管体(11)设置有内层(9)和外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段外层(10)上设置有通孔(52),所述通孔(52)围绕所述的一段外层(10)形成环形网状结构(51);所述的一段外层(10)两端分别粘合在对应的内层(9)上,一段外层(10)与对应的内层(9)形成空腔;尿道内引流通道(42)的两端分别与空腔(41)和尿道内引流分支管(4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尿道内引流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段外层(10)内侧面上设有凸点(8),所述的凸点(8)顶在内层外表面上。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5672339SQ20162019551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4日 公开号201620195510.3, CN 201620195510, CN 205672339 U, CN 205672339U, CN-U-205672339, CN201620195510, CN201620195510.3, CN205672339 U, CN205672339U
【发明人】段康
【申请人】段源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