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气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661发布日期:2018-12-18 21:1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阻气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气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已获得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具有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便于急救和及时给药等优点。

目前临床上护理人员采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穿刺完成后,通常需要对留置针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注药液,如果药液滴完未及时更换药瓶,或输液完毕未及时拔掉输液器,就会有空气进入静脉血管,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采用关闭止流夹以阻止空气进入人体,则会造成血液回流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气型留置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阻止空气进入静脉血管,还能有效过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

阻气型留置针,包括留置导管、导管座、隔离塞、穿刺针管、针管座、延长管、输液三通,所述留置导管后端安装连接在导管座上,隔离塞安装在导管座中,穿刺针管穿过隔离塞,贯穿于留置导管内,输液三通通过延长管与导管座侧支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延长管与导管座侧支管的连接端设置有阻气膜,或在延长管与输液三通的连接端设置有阻气膜。

进一步的,导管座侧支管内壁设置有一圈台阶,台阶上焊接有阻气膜,延长管下端插入导管座侧支直至与阻气膜上表面相接。或输液三通下端内壁设置有一圈台阶,台阶上焊接有阻气膜,延长管上端插入输液三通下端直至与阻气膜下表面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气膜为具有亲水疏气性的膜。

进一步的,所述阻气膜通过热焊、超声或高频热合的方式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管上设置有止流夹。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座下端设置有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三通包括上端口、侧端口和下端口,所述输液三通的上端口设置有肝素帽,侧端口设置有护帽,下端口与延长管的上端连接。

在药液快输注完时,当延长管内液面下降至阻气膜时,后续的空气会被阻气膜阻挡住,无法通过阻气膜,阻气膜以下的液柱在自身重力、大气压力、人体静脉压和阻气膜产生的向上引力下达到平衡状态,液柱不再下降。当不能及时更换吊瓶时,阻气膜使得空气不会进入人体,保证病人的健康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阻气型留置针上设置有阻气膜,所述阻气膜能够阻止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血管,能够有效滤除药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避免所述空气和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从而避免所述空气和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且所述阻气膜不会影响正常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留置导管,2-导管座,3-隔离塞,4-穿刺针管,5-针管座,6-阻气膜,7-延长管,8-输液三通,9-肝素帽,10-护帽,11-止流夹,12-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延长管与导管座侧支管的连接端设置有阻气膜。

阻气型留置针,包括留置导管1、导管座2、隔离塞3、穿刺针管4、针管座5、延长管7、输液三通8,所述留置导管1后端安装连接在导管座2上,隔离塞3安装在导管座2中,穿刺针管4穿过隔离塞3,贯穿于留置导管1内,输液三通8通过延长管7与导管座2侧支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延长管7与导管座2侧支管的连接端设置有阻气膜6,或在延长管7与输液三通8的连接端设置有阻气膜6。

进一步的,导管座2侧支管内壁设置有一圈台阶,台阶上焊接有阻气膜6,延长管7下端插入导管座2侧支管直至与阻气膜6上表面相接。或输液三通8下端内壁设置有一圈台阶,台阶上焊接有阻气膜6,延长管7上端插入输液三通8下端直至与阻气膜6下表面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阻气膜6为具有亲水疏气性的膜。

进一步的,所述阻气膜6通过热焊、超声或高频热合的方式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管7上设置有止流夹11。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座2下端设置有保护套12。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三通8包括上端口、侧端口和下端口8,所述输液三通8的上端口设置有肝素帽9,侧端口设置有护帽10,下端口与延长管7的上端连接。

在药液快输注完时,当延长管内液面下降至阻气膜时,后续的空气会被阻气膜阻挡住,无法通过阻气膜,阻气膜以下的液柱在自身重力、大气压力、人体静脉压和阻气膜产生的向上引力下达到平衡状态,液柱不再下降。当不能及时更换吊瓶时,阻气膜使得空气不会进入人体,保证病人的健康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阻气型留置针上设置有阻气膜,所述阻气膜能够阻止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血管,能够有效滤除药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避免所述空气和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从而避免所述空气和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且所述阻气膜不会影响正常操作,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在延长管7与输液三通8的连接端设置有阻气膜6,也能够阻止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血管,能够有效滤除药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