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输液袋固定装置的助行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466发布日期:2018-10-12 22:1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具体说是一种带输液袋固定装置的助行输液架。



背景技术:

医院患者在大手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帮助通气,以利于术后机体尽快恢复。但病人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引流管较多、体质虚弱力量不足等原因,使得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需要由家属、医护人员帮忙提着引流袋及推着输液架协助患者活动,这样不仅耗费人力资源,且有引流管滑脱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输液袋固定装置的助行输液架,解决手术后病人在身上带多种管道时下床活动需要他人搀扶及提携输液袋的不便问题,降低引流管滑脱的风险。

所述带输液袋固定装置的助行输液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前支撑杆、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后支撑杆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侧扶架,一对前支撑杆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梁固定连接,一对后支撑杆之间空置,每个侧扶架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的前支撑杆顶部均设有筒状的内螺纹接口,至少其中一个前支撑杆顶部内螺纹接口连接有输液架;

输液架上段固定有输液袋固定器,中段固定有托盘和引流管环。

一种实施例为,所述输液袋固定器为丝网编织成的筒形,直径为80mm-120mm,高度为80mm-120mm。

进一步地,两个侧扶架之间设有可折叠的坐板,所述的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装有横支撑杆,所述的横支撑杆位于一对侧扶架的内侧,所述坐板放置在横支撑杆的上方。

进一步地,每一根所述的前支撑杆的中部均设有带横向通孔的连接块,两连接块的横向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的连接块位于横支撑杆的上方,所述坐板前端固定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插入连接块的横向通孔内与连接块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设于坐板上方,所述两个侧扶架的间距为400mm-500mm,后支撑杆和前支撑杆的间距为300mm-400mm,所述坐板上表面嵌设有磁铁,可在坐板绕连接轴旋转至竖直状态时与钢制的横梁吸引固定。

所述引流管环的数量为1~5个。

优选地,所述与输液架相邻的侧扶架上连有引流管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助行器本体上的两个前支撑杆顶部分别设置两个内螺纹接口,可在离输液手臂更近的一侧前支撑杆的内螺纹接口上旋入末端带有外螺纹的输液架,缩短了引流管的长度,防止引流管四处晃动挣脱手臂或被挂拌,当患者下床活动时可独自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行走,走不动时可以坐在助行器的坐板上休息,不需要由家属、医护人员帮忙提着输液袋,也不需要旁人搀扶患者协助移动。通过在输液架上段安装输液袋固定器,可有效防止输液袋横向晃动;通过在输液架中段设置托盘,可放置茶杯、手术器皿及纱布等物品;通过在输液架中段设置若干个引流管环,并将引流管沿引流管环穿过,可使引流管紧贴输液架,防止引流管在外部物体的干扰下挣脱手臂或被挂拌;通过在与输液架相邻的侧扶架上连接引流管夹,可将引流管下段夹在侧扶架上,防止引流管上段在受到外力之后针头从手臂处脱开;设置可折叠坐板,当患者行走时,将坐板抬起,当患者需要休息时,可将坐板放下,使患者下床活动时不会太疲劳,灵活方便,经常下床活动还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坐板放下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袋固定器的俯视图。

图中:1—侧扶架,2—前支撑杆,3—后支撑杆,4—输液架,5—可折叠的坐板,6—横支撑杆,7—连接块,8—连接轴,9—输液袋固定器,10—托盘,11—引流管环,12—引流管夹,13—横梁,14—内螺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输液袋固定装置的助行输液架,包括助行器本体,助行器本体具有横梁13、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前支撑杆2、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后支撑杆3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侧扶架1,每个侧扶架1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3固定连接,横梁13用于连接左右侧扶架1,前支撑杆2下方设有万向轮,方便行走或将助行器推行。

两前支撑杆3顶部分别设有筒状的内螺纹接口14,当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可将带有外螺纹末端的输液架4旋入离输液手臂较近的前支撑杆2顶部的内螺纹接口14,再将输液袋挂放在输液架4上,病人在下床活动或上厕所时,不需要由家属、医护人员帮忙提着输液袋和搀扶病人。

如图所示,位于前支撑杆2和后支撑杆3中部连接有U形横支撑杆6,横支撑杆6位于一对侧扶架1内侧,坐板5放置在横支撑杆6的上方,每一根所述的前支撑杆2的中部均设有带横向通孔的连接块7,两连接块7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块7位于横支撑杆6的上方,坐板5前端固定设有连接轴8,连接轴8的两端插入连接块7的圆孔内转动连接。

横梁13固定设于坐板5上方的一对前支撑杆2之间,用于连接助行器本体的左右部分。所述两个侧扶架1的间距为400mm-500mm,后支撑杆3和前支撑杆2的间距为300mm-400mm,以与人体躯干的尺寸相适应并保持四个支撑杆在身体的四周,防止身体倾倒。

所述坐板5上表面设有磁铁,可在坐板5绕连接轴8旋转至竖直状态时与钢制的横梁13吸引固定。当患者行走时,将坐板5收起,将坐板5的磁铁吸附到横梁13,当患者需要休息时,可将坐板5放下,坐板5放置在横支撑杆6上,通过横支撑杆6支撑,患者可坐下休息,使患者下床活动时不会太疲劳,灵活方便,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与输液架4相邻的侧扶架1上连接有引流管夹12,可以将引流管下段夹在侧扶架上,防止引流管中段和上段在受力时,针头从皮肤处挣脱。

如图2所示,输液架4的上段固定有输液袋固定器9,所述输液袋固定器为丝网编织成的筒形,直径为80mm-120mm,高度为80mm-120mm,直径与输液袋的直径相适应,使输液袋在输液袋固定器9内部不会四处晃动,高度短于输液袋长度,可以使输液袋下部露在外部便于插管。

输液架4的中段固定有托盘10和引流管环11,托盘10上面用于放置茶杯、手术器皿及纱布等物品,所述引流管环11数量为1-5个,便于穿插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在外部物体的干扰下挣脱手臂,使输液更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