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筒引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056发布日期:2019-01-15 23:0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筒引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后护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针筒引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头面部手术后会在术区留置各类负压引流装置,但其中负压引流针筒较难固定。例如本病区常见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术后于患侧留置负压引流针筒,为了防止导管脱落故会用胶布或传统的皮筋别针直接将针筒固定在病衣上;而其余病种会选择固定于头面部外敷料。但此类固定方法无法确保引流针筒固定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针筒容易滑落,也妨碍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为了使得术后可以更加妥善的固定负压针筒,且消除患者与家属活动时的顾虑,故需要一款兼顾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固定护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筒引流固定装置,从而解决传统的固定方法带来的不便与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筒引流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束圈,所述头部固定束圈的顶端设有头顶网套,所述头部固定束圈由魔术搭扣固定,所述头部固定束圈外侧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环绕固定于所述头部固定束圈的圆弧上,所述第一魔术贴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第一魔术贴上粘附有针筒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粘附的针筒固定装置的平面上设有第二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固定装置为针筒固定夹扣。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固定夹扣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固定束圈内侧设有吸汗层。

本实用新型的针筒引流固定装置适用于头面部、耳部等术后引流针筒的固定,佩戴时,首先将头部固定束圈套在头上,使得第一魔术贴处于头部前额处,将魔术搭扣扣住头部固定束圈,再将针筒固定装置固定在患处一侧,最后将引流针筒固定在针筒固定装置上即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筒引流固定装置,该装置设有用于粘附针筒固定装置的魔术贴,可以根据手术位置将针筒固定装置粘附在患处一侧,使得使用更加方便。该装置将引流针筒固定在头部固定束圈的针筒固定装置上,同时头顶设有网套,网套的设计提高了头顶的透气性和头部固定束圈的牢固性,从而解决了传统固定方法针筒容易脱落、术后患者行动不便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头面部、耳部术后患者的普遍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筒固定夹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头顶网套;2、魔术搭扣;3、头部固定束圈;4、第一魔术贴;5、第二魔术贴;6、针筒固定夹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针筒引流固定装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头部固定束圈3,所述头部固定束圈3的顶端设有头顶网套1,所述头部固定束圈3由魔术搭扣2固定,所述头部固定束圈3外侧设有第一魔术贴4,所述第一魔术贴4环绕固定于所述头部固定束圈3的圆弧上,所述第一魔术贴4上粘附有针筒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一魔术贴4粘附的针筒固定装置的平面上设有第二魔术贴5。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固定装置为针筒固定夹扣6。

进一步的,所述针筒固定夹扣6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固定束圈3内侧设有吸汗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