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筒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977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针筒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筒搬运车,包括车身架、升降装置、脚轮以及能装吊所述针筒的升降吊架,所述车身架内形成升降空间,且该车身架设有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分别与所述升降空间相通,且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相连通,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身架的顶部,所述升降吊架设于所述升降空间内,且升降吊架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接,该升降吊架设有第二侧面敞开口和第二底部通口,该第二侧面敞开口和第二底部通口相连通,且第二侧面敞开口与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第二底部通口与所述第一底部通口相对,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车身架的底部。该针筒搬运车能够实现对针筒轻松快捷的搬运,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方便。
【专利说明】针筒搬运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车,尤其涉及一种针筒搬运车。

【背景技术】
[0002]针筒是针织圆机设备的核心部件,针织保全调机换筒操作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更换合适的针筒到圆机设备上。此过程中需要保全工从针筒房取出符合要求的针筒搬运到机台进行替换,再把替换下来的针筒搬运回仓。由于针筒质量较重,保全工在搬运针筒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实现对针筒的搬运。然而现有的工具在搬运针筒时存在诸多不便,力口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针筒搬运车,该针筒搬运车能够实现对针筒轻松快捷的搬运,有利于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针筒搬运车,包括车身架、升降装置、脚轮以及能装吊所述针筒的升降吊架,所述车身架内形成升降空间,且该车身架设有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分别与所述升降空间相通,且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相连通,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身架的顶部,所述升降吊架设于所述升降空间内,且升降吊架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接,该升降吊架设有第二侧面敞开口和第二底部通口,该第二侧面敞开口和第二底部通口相连通,且第二侧面敞开口与所述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第二底部通口与所述第一底部通口相对,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车身架的底部。
[0006]使用时,先通过升降装置使升降吊架下降至合适位置,然后推动该针筒搬运车,使针筒通过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二侧面敞开口进入上述升降空间内的升降吊架中,让针筒能够装吊在升降吊架上,接着再通过升降装置使升降吊架上升,即可将针筒吊起,此时再推动针筒搬运车,则可实现对针筒的搬运。因此,该针筒搬运车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对针筒轻松快捷的搬运,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或劳动强度。由于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相连通,第二侧面敞开口和第二底部通口相连通,且第二侧面敞开口与所述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第二底部通口与所述第一底部通口相对,则通过推动针筒搬运车才能使针筒进入升降空间内的升降吊架中。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架包括顶部框架和两个侧框架,该两个侧框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两侧,且两个侧框架相对设置,使顶部框架和两个所述侧框架围成所述升降空间,并使所述车身架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侧面敞开口,且使该车身架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底部通口,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侧框架的底部。因而,该车身架能够实现对升降装置的支撑,并使该升降装置能够吊住升降吊架;而且,还能够实现上述升降空间和第一侧面敞开口等结构特征。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架所在平面与所述顶部框架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侧框架相互平行设置。因此,能够使该车身架具有更好的支撑作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动盘、螺母座和螺杆,所述螺母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中央位置,所述螺杆穿过该螺母座,且该螺杆与所述螺母座螺纹配合,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的顶端,所述升降吊架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底端,且螺杆可相对该升降吊架旋转。因而,通过转动上述转动盘,使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即可使该螺杆带动升降吊架上升或下降。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吊架包括支撑顶架和两个相互配合的提吊支架,该两个提吊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顶架的两侧,且两个提吊支架相对设置,使所述升降吊架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二侧面敞开口,并使该升降吊架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二底部通口,且位于所述升降吊架前侧端的第二侧面敞开口与位于所述车身架前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位于所述升降吊架后侧端的第二侧面敞开口与位于所述车身架后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所述支撑顶架与所述螺杆的底端相连接。因而,升降吊架可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提吊支架直接装吊针筒,使针筒跟随升降吊架上升或下降,而且由于该升降吊架的结构设计,则可通过推动该针筒搬运车使针筒通过车身架前侧端或后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以及相应的第二侧面敞开口进出升降吊架。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吊支架包括第一吊杆、第二吊杆和卡吊板,所述第一吊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吊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顶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吊杆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吊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卡吊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提吊支架的卡吊板位于同一高度上,且该两个卡吊板之间具有卡持距离。因而,在将升降吊架下降到合适位置并推动针筒搬运车,使针筒进入升降空间后,该两个卡吊板会处于针筒凸缘的下方,接着通过升降装置提升这两个卡吊板,则能够使两个卡吊板将针筒吊起,从而通过这两个卡吊板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针筒的吊升,当然也能够实现将针筒降下并放回地面。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杆具有垂吊部,所述第一吊杆与所述垂吊部相互平行,所述卡吊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吊杆或所述垂吊部相互垂直。因而,能够更加牢靠地对针筒进行吊载。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架上固定连接有车把手。因而,能够方便对该针筒搬运车的推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I)本实用新型的针筒搬运车能够实现对针筒轻松快捷的搬运,有利于减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或劳动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搬运速度。
[0016](2)本实用新型的针筒搬运车设计简易、结构合理、实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针筒搬运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0]图4是图1的左侧或右侧侧视图。
[0021]图5是图1的前侧或后侧侧视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杆和螺母座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车身架、11、顶部框架、111、方框,112、十字交叉梁,12、侧框架,20、升降吊架,21、支撑顶架,22、提吊支架,221、第一吊杆,222、第二吊杆,223、卡吊板,30、升降装置,31、转动盘,32、螺杆,33、螺母座,40、脚轮,50、车把手,60、第一侧面敞开口,70、升降空间,80、
第二侧面敞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针筒搬运车,包括车身架10、升降装置30、脚轮40以及能装吊针筒的升降吊架20,车身架10内形成升降空间70,且该车身架10设有第一侧面敞开口 60和第一底部通口,第一侧面敞开口 60和第一底部通口分别与升降空间70相通,且第一侧面敞开口 60和第一底部通口相连通,升降装置30安装在所述车身架10的顶部,升降吊架20设于升降空间70内,且升降吊架20与升降装置30相连接,该升降吊架20设有第二侧面敞开口 80和第二底部通口,该第二侧面敞开口 80和第二底部通口相连通,且第二侧面敞开口 80与第一侧面敞开口 60相对并相通,第二底部通口与所述第一底部通口相对并相通,上述脚轮40安装在车身架10的底部,该车身架10上还固定连接有车把手50。
[0029]如图7所示主要为上述车身架10的结构示意图,车身架10包括顶部框架11和两个侧框架12,该两个侧框架1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11的两侧,且两个侧框架12相对设置,使顶部框架11和两个侧框架12围成上述升降空间70,并使所述车身架10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分别形成上述第一侧面敞开口 60,且使该车身架10的底部形成上述第一底部通口。另外,侧框架12所在平面与顶部框架11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且两个侧框架12相互平行设置。上述顶部框架11包括方框111和十字交叉梁112,该十字交叉梁112设置于方框111内部,且十字交叉梁112与方框111固定连接。当然,除了框架结构外,该车身架10也可以采用板架结构。而上述车把手50则固定连接在顶部框架11上;上述脚轮40为万向轮,且每个侧框架12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所述万向轮。
[0030]如图2和图6所示,升降装置30安装在上述顶部框架11上,该升降装置30包括转动盘31、螺母座33和螺杆32,螺母座33固定安装在顶部框架11的中央位置,即图7中十字交叉梁112的交叉位置,螺杆32穿过该螺母座33,且该螺杆32与螺母座33螺纹配合,转动盘31固定连接在螺杆32的顶端,升降吊架20连接在螺杆32的底端,且螺杆32可相对该升降吊架20旋转。
[0031]如图8所示为升降吊架20的结构示意图,升降吊架20包括支撑顶架21和两个相互配合的提吊支架22,该两个提吊支架22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顶架21的两侧,且两个提吊支架22相对设置,使升降吊架20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分别形成上述第二侧面敞开口 80,并使该升降吊架20的底部形成上述第二底部通口,且位于升降吊架20前侧端的第二侧面敞开口 80与位于车身架10前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 60相对并相通,位于升降吊架20后侧端的第二侧面敞开口 80与位于车身架10后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 60相对并相通,支撑顶架21与螺杆32的底端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顶架21采用平面框架结构,当然也可采用板架结构。而上述提吊支架22则包括第一吊杆221、第二吊杆222和卡吊板223,第一吊杆221的顶端和第二吊杆222的顶端分别与支撑顶架21固定连接,第一吊杆221的底端和第二吊杆222的底端分别与卡吊板223固定连接,两个提吊支架22的卡吊板223位于同一高度上,且该两个卡吊板223之间具有卡持距离;其中,第二吊杆222具有垂吊部,第一吊杆221与垂吊部相互平行,卡吊板223所在平面与第一吊杆221或垂吊部相互垂直。
[0032]上述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识别:沿针筒搬运车的行进方向,“前侧端”位于“后侧端”的前方。
[0033]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或原理:
[0034]1、使用时,先顺时针旋转转动盘31,使螺杆32旋转并带动升降吊架20下降至合适位置,然后推动该针筒搬运车,使针筒通过第一侧面敞开口 60和第二侧面敞开口 80进入上述升降空间70内的升降吊架20中,并使该针筒的凸缘位于升降吊架20的两个卡吊板223的上方,接着再逆时针旋转转动盘31,使螺杆32旋转并带动升降吊架20上升,即可将针筒吊起,此时再推动针筒搬运车,则可实现对针筒的搬运。因此,该针筒搬运车可直接对地面上的针筒进行搬运,其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对针筒轻松快捷的搬运,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或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搬运速度。由于第一侧面敞开口 60和第一底部通口相连通,第二侧面敞开口 80和第二底部通口相连通,且第二侧面敞开口 80与所述第一侧面敞开口60相对,第二底部通口与所述第一底部通口相对,则通过推动针筒搬运车才能使针筒进入升降空间70内的升降吊架20中。
[0035]2、车身架10包括顶部框架11和两个侧框架12,该两个侧框架12分别固定连接在顶部框架11的两侧,且两个侧框架12相对设置,因而,该车身架10能够实现对升降装置30的支撑,并使该升降装置30能够吊住升降吊架20 ;而且,还能够具体实现上述升降空间70、第一底部通口和第一侧面敞开口 60等结构特征。
[0036]3、侧框架12所在平面与所述顶部框架11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侧框架12相互平行设置。因此,能够使该车身架10具有更好的支撑作用。
[0037]4、螺杆32穿过该螺母座33,且该螺杆32与所述螺母座33螺纹配合,转动盘31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32的顶端,升降吊架20连接在所述螺杆32的底端。因而,通过转动上述转动盘31,使螺杆3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即可使该螺杆32带动升降吊架20上升或下降。
[0038]5、升降吊架20包括支撑顶架21和两个相互配合的提吊支架22,该两个提吊支架2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顶架21的两侧,且两个提吊支架22相对设置,第一侧面敞开口 60与相应的第二侧面敞开口 80相对,因而,升降吊架20可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提吊支架22直接装吊针筒,使针筒跟随升降吊架20上升或下降,而且由于该升降吊架20的结构设计,则可通过推动该针筒搬运车使针筒通过车身架10前侧端或后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 60以及相应的第二侧面敞开口 80进出升降吊架20。
[0039]6、两个所述提吊支架22的卡吊板223位于同一高度上,且该两个卡吊板223之间具有卡持距离。因而,在将升降吊架20下降到合适位置并推动针筒搬运车,使针筒进入升降空间70后,该两个卡吊板223会处于针筒凸缘的下方,接着通过升降装置30提升这两个卡吊板223,则能够使两个卡吊板223将针筒吊起,从而通过这两个卡吊板223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针筒的吊升,当然也能够实现将针筒降下并放回地面。
[0040]7、卡吊板223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吊杆221或所述垂吊部相互垂直。因而,能够更加牢靠地对针筒进行吊载。
[0041]8、车身架10上固定连接有车把手50。因而,能够方便对该针筒搬运车的推动或拉动。
[00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架、升降装置、脚轮以及能装吊所述针筒的升降吊架,所述车身架内形成升降空间,且该车身架设有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分别与所述升降空间相通,且第一侧面敞开口和第一底部通口相连通,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身架的顶部,所述升降吊架设于所述升降空间内,且升降吊架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接,该升降吊架设有第二侧面敞开口和第二底部通口,该第二侧面敞开口和第二底部通口相连通,且第二侧面敞开口与所述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第二底部通口与所述第一底部通口相对,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车身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包括顶部框架和两个侧框架,该两个侧框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两侧,且两个侧框架相对设置,使顶部框架和两个所述侧框架围成所述升降空间,并使所述车身架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侧面敞开口,且使该车身架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底部通口,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侧框架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所在平面与所述顶部框架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侧框架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动盘、螺母座和螺杆,所述螺母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中央位置,所述螺杆穿过该螺母座,且该螺杆与所述螺母座螺纹配合,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杆的顶端,所述升降吊架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底端,且螺杆可相对该升降吊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吊架包括支撑顶架和两个相互配合的提吊支架,该两个提吊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顶架的两侧,且两个提吊支架相对设置,使所述升降吊架的前侧端和后侧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二侧面敞开口,并使该升降吊架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二底部通口,且位于所述升降吊架前侧端的第二侧面敞开口与位于所述车身架前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位于所述升降吊架后侧端的第二侧面敞开口与位于所述车身架后侧端的第一侧面敞开口相对,所述支撑顶架与所述螺杆的底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吊支架包括第一吊杆、第二吊杆和卡吊板,所述第一吊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吊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顶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吊杆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吊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卡吊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提吊支架的卡吊板位于同一高度上,且该两个卡吊板之间具有卡持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杆具有垂吊部,所述第一吊杆与所述垂吊部相互平行,所述卡吊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吊杆或所述垂吊部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筒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架上固定连接有车把手。
【文档编号】B66D3/00GK203976286SQ20142036141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张华 , 赵永哲, 区志强, 何永权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