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槽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992发布日期:2019-02-12 21:36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卡槽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的托槽领域,尤其涉及了卡槽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口腔牙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托槽固定在牙面上,弓丝穿过托槽上的弓丝槽沟(又名方丝槽),并通过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丝钢丝将弓丝直接结扎与托槽弓丝槽沟内,弓丝的矫正力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牙齿产生预期的移动,以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由于目前所用的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钢丝结扎与托槽的结扎翼上,直接施力于弓丝对弓丝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妨碍了弓丝的正常移动,从而影响了牙齿的正畸效果,而且操作复杂,给牙医和患者都带来了不便。

目前市场上也有多种自锁托槽,自锁托槽的优点在于免去了结扎丝的使用,简化了医生的操作过程,同时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但是传统的自锁托槽存在结构复杂,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操作困难,价格昂贵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卡槽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卡槽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托槽体,托槽体上设置有弓丝槽沟,弓丝槽沟两侧的托槽体均设置有工作翼,工作翼与托槽体之间围成第一滑腔,第一滑腔与弓丝槽沟连通,弓丝槽沟两侧的第一滑腔内均设置有滑板,两侧的滑板相互抵触在弓丝槽沟的上方关闭弓丝槽沟或向弓丝槽沟的两侧滑动打开弓丝槽沟;第一滑腔内设置有卡柱,滑板上设置有卡槽;向外通过推动滑板,卡柱落在卡槽内打开弓丝槽沟;向弓丝槽沟方向推动滑板,卡柱和卡槽脱离配合,滑板相互抵触关闭弓丝槽沟。

作为优选,卡柱设置在第一滑腔左端或/和右端的侧面上,卡槽为开设在滑板左端或/和右端的缺口。

作为优选,卡槽沿滑板运动方向为阶梯槽,包括靠近弓丝槽沟的第一卡口和远离弓丝槽沟的第二卡口,第一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第二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这种结构能够在打开过程中出现积压,而积压的变形势能在关闭过程中释放实现自动关闭弓丝槽沟的功能。同时深度的限制,防止滑板出现晃动的现象。

作为优选,第一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卡柱突出的长度,第二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沿向垂直弓丝槽沟向外的方向逐渐变大。渐变式过渡,使整个过程不会先卡滞折断现象。

作为优选,第二卡口与卡柱相顶触的面为弧形面,弧形面向滑板中部凸起。圆弧过渡更加自然。

作为优选,第二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最大开口深度等于凸柱凸出的长度。

作为优选,滑板上开设有弹性孔,弹性孔设置在卡槽的内侧。弹性孔给卡槽变形提供了稳定的保障,从而使得打开和自动关闭更加顺畅,迅速。

作为优选,弹性孔为长条形孔,沿卡槽的走向设置。

作为优选,工作翼上设置有操作缺口;操作缺口穿过第一滑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操作缺口靠近第一滑腔的侧面形成连通操作缺口和第一滑腔的连通口,弓丝槽沟处于打开状态,卡柱落在卡槽内,滑板远离弓丝槽沟的一端穿过连通口伸出在操作缺口内。

作为优选,连通口所在的截面位于第一滑腔底面的内侧。

作为优选,滑板靠近弓丝槽沟的一端设置有打开缺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门设计,从而保证每个滑板的行程将为单滑板的一半,从而打开和关闭滑板更加简单,更加节约时间,装备的故障率也更低。通过对滑板的结构进行设计,减少了弹簧等弹性部件的应用,利用自身变形积聚的势能给回位提供运动的动力。整个结构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损坏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滑板的结构图;

图3是滑板与第一滑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0一底板、11一托槽体、12一弓丝槽沟、20一工作翼、21一第一滑腔、101一卡柱、102一卡槽、103一第一卡口、104一第二卡口、105一弧形面、106一弹性孔、23一滑板、30一操作缺口、31一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卡槽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包括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10上的托槽体11,托槽体11上设置有弓丝槽沟12,弓丝槽沟12两侧的托槽体11均设置有工作翼20,工作翼20与托槽体11之间围成第一滑腔21,第一滑腔21与弓丝槽沟12连通,弓丝槽沟12两侧的第一滑腔21内均设置有弹性的滑板23,两侧的滑板23相互抵触在弓丝槽沟12的上方关闭弓丝槽沟12或向弓丝槽沟12的两侧滑动打开弓丝槽沟12;第一滑腔21内设置有卡柱101,滑板23上设置有卡槽102;向外通过推动滑板23,卡柱101落在卡槽102内打开弓丝槽沟12;向弓丝槽沟12方向推动滑板23,卡柱101和卡槽102脱离配合,滑板23相互抵触关闭弓丝槽沟12。工作翼20上设置有操作缺口30;操作缺口30穿过第一滑腔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操作缺口30靠近第一滑腔21的侧面形成连通操作缺口30和第一滑腔21的连通口31,弓丝槽沟12处于打开状态,卡柱101落在卡槽102内,滑板23远离弓丝槽沟12的一端穿过连通口31伸出在操作缺口30内;连通口31所在的截面位于第一滑腔21底面的内侧。其中操作缺口30贯穿工作翼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每个工作翼20上操作缺口30的两侧各自形成翼角。所述的工作翼20上表面为向弧形面105。连通口31所在的截面位于第一滑腔21底面的内侧,底面显然是第一滑腔21远离弓丝槽沟12的端面。

卡柱101设置在第一滑腔21左端或/和右端的侧面上,卡槽102为开设在滑板23左端或/和右端的缺口,这里选择两侧均设置卡柱101和卡槽102;卡槽102沿滑板23运动方向为阶梯槽,包括靠近弓丝槽沟12的第一卡口103和远离弓丝槽沟的第二卡口104,第一卡口103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第二卡口104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第一卡口103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卡柱101突出的长度,第二卡口104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沿向垂直弓丝槽沟12向外的方向逐渐变大。这里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4过渡处可以选用圆弧过渡,第一开口103靠近第一滑腔21的底部设置成圆弧底面,从而卡柱101能够稳定落在第一开口103内;第二卡口104与卡柱101相顶触的面为弧形面105,弧形面105向滑板23中部凸起。弓丝槽沟12处于闭合状态时,挡柱101卡合在第二开口105处,处于打开状态时,挡柱抵触压在第一开口104内。

滑板23上开设有弹性孔106,弹性孔106设置在卡槽102的内侧,弹性孔106为长条形孔,沿卡槽102的走向设置。

工作翼20通过焊接与托槽体11固定连接,托槽体11上开设有槽口36,槽口36的两侧形成凸台37,工作翼20焊接在凸台37上与槽口36组成第一滑腔21,这里工作翼20的两个翼角15分别焊接在凸台37上,翼角15的上沿16卡合在凸台37的上表面,上沿16的长度大于凸台37的长度,上沿16的下表面形成第一滑腔21的上表面。

为了便于打开,滑板23靠近弓丝槽沟12的一端开设有打开缺口40,弓丝槽沟12处于闭合的状态时,两个打开缺口40相抵组成一个完整的缺口。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需要打开放入弓丝时,打开工具如扁状的棒材插入打开缺口40中进行转动,两侧的滑板23同时向两侧滑动打开,第一开口105滑入到卡柱101位置时,卡柱101抵触在第一卡口104内,同时对卡槽102的底部向弹性孔106挤压,滑板23远离弓丝槽沟12的一端穿过连通口31伸入到操作缺口30内;放入弓丝后,按压伸出的滑板23,滑板23向弓丝槽沟12滑动,挤压变形积聚的势能转化为滑板23滑动的动能,实现自动关闭。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