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组合式输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643发布日期:2018-11-07 20:4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双向组合式输注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用麻醉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双向组合式输注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全麻手术中最常泵入的麻醉药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大部分全麻手术均在2-3小时年完成,设计的术中麻醉泵的容量为40-50ml基本够用。现在使用的术中麻醉泵为单泵,但是现在每个全麻手术最少使用两个泵,费用及成本太高,特别是基层二甲医院的手术患者难以承受,同时也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临床的推广。如果能设计成泵中泵新型全麻术中麻醉泵,这样一个泵顶两个泵用,基本上满足了每例手术患者全麻输注泵入全麻药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变现有中两个单独泵在麻醉手术中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组合式输注泵,由左连接泵和右连接泵组成,所述左连接泵和右连接泵均由通过输注管路连接的储液泵、加药口、药液过滤器、止流夹、限流器组成,所述左连接泵的储液泵和右连接泵的储液泵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泵的储液泵与右连接泵的储液泵通过螺纹连接,其中一侧为内螺纹,另一侧为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泵由与输注管路导通的储液囊及位于储液囊外部的透明盖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器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控制从输注管路流出形成的上支路或下支路的其中一条出药或两条支路同时出药。

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泵的储液囊与右连接泵的储液囊体积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输注管路的端部设置有一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组合式输注泵,分为左右两个连接泵,可注入不同药液,且可同时泵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两个泵分开使用的弊端,临床上使用也非常方便,一泵顶两泵用,也减少了包装、制作和运输成本;双泵为可拆卸连接,也方便运输和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双向组合式输注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双向组合式输注泵的分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目前,术中麻醉泵在临床应用普及率并不大,特别是基层二级甲等医院,使用两个泵费用及成本过高,也浪费。如果能改成泵中泵新型的手术中麻醉泵,即降低了成本及费用,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非常有利于当前市场销售,前景非常广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向组合式输注泵,适用于临床上全身麻醉手术中病人全麻药的泵入。

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双向组合式输注泵,由左连接泵1和右连接泵2组成,所述左连接泵1和右连接泵2均由通过输注管路连接的储液泵3、加药口4、药液过滤器5、止流夹6、限流器7组成,所述左连接泵1的储液泵31和右连接泵2的储液泵3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储液泵3用于存储药液,加药口4作为药液的入口,加药口4具有一封帽,药液过滤器5可过滤输注管路终端部分气体,止流夹6可夹持住输注管路,阻断管内液体流动,限流器7可控制药液的泵药速度。

具体来说,所述左连接泵1的储液泵31与右连接泵2的储液泵32通过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泵为内螺纹,另一个泵为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在一个相对面上,通过螺纹拧在一起,拆卸后,形成如图2所示的两个泵,拆开后的两个储液泵均独立封闭,便于生产、运输和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泵(31、32)由与输注管路导通的储液囊33及位于储液囊外部的透明盖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流器7为三通阀结构,从输注管路向液体出口流出时,经过所述三通阀中的其中两个阀门将输注管路分成上、下两条支路,上支路和下支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第三个阀门设置在两条支路的混合流出口处,当第三个阀门关闭,药液无法流出,当上支路阀门开启和第三个阀门开启时,从上支路流出药液,当下支路阀门开启和第三个阀门时,药液从下支路流出,当上支路和下支路阀门均开启时,药液从两个阀门同时流出。如此,可通过所述三通阀控制药液的流速,比如上支路限流为8ml,下支路限流为12ml,如此,泵药的速度可有8ml、12ml、20ml三种可选的方式。

所述左连接泵1的储液囊33与右连接泵2的储液囊33体积大小相等,这样,所预装的药液量也相同,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两个储液囊的体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所述输注管路的端部设置有一堵头8,给病人注射前堵住出药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所述双向组合式输注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一、根据医嘱配置药液,用注射器吸入充装容量的药液,并排出注射器内空气。

步骤二、核对输注药液及容量,卸下加药口的封帽,将注射器的出液口垂直顶入输注泵加药口中,把药液推入其储液囊中。取下注射器,检查确认输注泵无渗漏,注药完成后,盖好加药口封帽。

步骤三、打开输注管路上的止流夹,移除管路端部的堵头。观察管路末端接头有药液流出,且管路中无残留气泡(药液过滤器可过滤输注管路中部分气体),则排气完毕,将末端接头与注射针头或硬膜外接头连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三通阀的不同支路,进而控制泵药速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泵组合为可拆卸的左连接泵和右连接泵,双侧可注入不同药液,且可同时泵注,目前全麻手术中最常泵入的麻醉药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大部分全麻手术均在2-3小时内完成,设计的术中麻醉泵的容量为40-50ml基本够用。现在使用的术中麻醉泵为单泵,每个全麻手术最少使用两个泵,费用及成本太高,特别是基层二甲医院的手术患者难以承受,同时也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临床的推广。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泵顶两个泵用,基本上满足了每例手术患者全麻输注泵入全麻药的需求,方便一次,且泵体中间为螺纹结构,可拆卸,便于生产、运输及放置,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推荐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指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