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引流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184发布日期:2018-12-21 19:3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防滑引流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尤其是一种防滑引流管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流在内外科都十分常见,是一种临床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如外科的切口引流、腹腔引流、胸腔引流、脓腔引流等等;内科的胸腔积液引流,腹腔积液引流、脑脊液引流等。引流对于某些病情至关重要,关系着病情变化,引流时必须避免引流管脱出,某些重要引流还必须保证引流管位置,避免引流管端部位置。为了加强引流管固定效果,临床研发出各种引流管固定器,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创伤,临床缺乏一种有效防止引流管位移的引流管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滑引流管固定器,其结构简单紧凑,能对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确保引流管使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引流管固定器,包括允许引流管嵌置的固定套管以及与所述固定套管连接的套管座,所述套管座上设置套管座孔,套管座孔贯通套管座并能与固定套管连通,固定套管内设置用于将引流管稳固于所述固定套管内的防滑结构。

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设置于固定套管内的防滑倒刺,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内时,防滑倒刺能与引流管的外壁接触,并使得引流管稳固于固定套管内。

所述固定套管内设置防滑槽,防滑倒刺位于防滑槽内。

固定套管内设置至少两个防滑槽时,防滑倒刺在不同防滑槽内的倾斜不完全相同;防滑槽沿固定套管内壁分布并呈环形。

所述套管座的底面设置底座连接固定结构。

所述套管座的外径大于固定套管的外径,套管座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固定套管的外圈。

所述固定套管的管壁上设有用于拉大固定套管张开度的套管缝隙。

所述套管缝隙沿固定套管的长度分布,且套管缝隙与套管座上的套管座缝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固定套管与套管座上的套管座孔对准,在固定套管内设置防滑结构,当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内后,利用防滑倒刺的防滑结构能使得引流管稳固于固定套管内;利用套管缝隙、套管座缝隙可以调整固定套管的开口,便于将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内,能对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确保引流管使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管座、2-连接孔。3-固定套管、4-防滑槽、5-套管座孔、6-套管缝隙以及7-套管座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对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确保引流管使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允许引流管嵌置的固定套管3以及与所述固定套管3连接的套管座1,所述套管座1上设置套管座孔5,套管座孔5贯通套管座1并能与固定套管3连通,固定套管3内设置用于将引流管稳固于所述固定套管3内的防滑结构。

具体地,套管座1呈圆形或其他形状,套管座1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固定套管3置于套管座1的正面,一般地,固定套管3的轴线与套管座1的表面垂直,套管座孔5位于套管座1的中心区,固定套管3的中心穿过套管座1的中心。固定套管3垂直于套管座1上,且固定套管3的长度大于套管座1的长度,固定套管3具有一定的硬度,固定套管3在套管座1上与套管座孔5正对准。引流管能置于固定套管3内,当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3内后,通过防滑结构能使得引流管稳固于固定套管3内,即能避免引流管的移动等。

一般地,固定套管3的内径与引流管的外径接近或相一致,为了方便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3内,所述固定套管3的管壁上设有用于拉大固定套管3张开度的套管缝隙6,即通过套管缝隙6能使得固定套管3的开口变大,从而方便将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3内。具体实施时,所述套管缝隙6沿固定套管3的长度分布,且套管缝隙6与套管座1上的套管座缝隙7连通。套管缝隙6位于固定套管3的一侧,套管缝隙6贯通固定套管3的侧壁,套管座缝隙7贯通或不贯通套管座1。当需要将与固定套管3内径适配的引流管置入时,通过套管缝隙6以及套管座缝隙7能拉大固定套管3的开口,便于将引流管置入固定套管3内。当需要将引流管与固定套管3分离时,只需要通过套管缝隙6再次将固定套管3拉开,将引流管从固定套管3内取出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设置于固定套管3内的防滑倒刺,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3内时,防滑倒刺能与引流管的外壁接触,并使得引流管稳固于固定套管3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滑倒刺凸出于固定套管3的内壁,当引流管置于固定套管3内时,利用防滑倒刺与引流管外壁接触,从而将引流管稳固于固定套管3内。防滑倒刺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结构形式,如三角状、针尖状或其他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套管3内设置防滑槽4,防滑倒刺位于防滑槽4内。防滑槽4凹设于固定套管3内的内壁,防滑倒刺设置于防滑槽4内且凸出于固定套管3的内壁。此外,固定套管3内设置至少两个防滑槽4时,防滑倒刺在不同防滑槽4内的倾斜不完全相同;防滑槽4沿固定套管3内壁分布并呈环形。通过不同倾斜方向的防滑倒刺,能从两个方向或多个方向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即避免引流管在固定套管3内的上下移动,确保在固定套管3内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具体使用时,所述套管座1的底面设置底座连接固定结构,通过底座连接固定结构能将套管座1固定于皮肤上,底座连接固定结构可以采用粘结胶或其他粘结固定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确定,此处不再确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座1的外径大于固定套管3的外径,套管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2位于固定套管3的外圈。在套管座1上设置连接孔2后,可以在连接孔2上设置束带等,在连接孔2上设置束带后,可以利用束带将整个固定器固定在所需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