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741发布日期:2018-11-07 20:5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



背景技术:

麻醉机是用来进行吸入麻醉和呼吸管理的重要医疗设备,麻醉呼吸管路是麻醉机直接管理患者呼吸气体和人工通气的管道系统,麻醉呼吸管路结构目前在麻醉管理、术后监护以及重症病人和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已被广泛应用,其呼吸回路结构影响呼吸的正确性,目前,医院使用的麻醉呼吸管路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管路易变形,影响使用,并且管路之间的连接不牢固,易脱落。

公开号为CN2042195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麻醉呼吸管路,包括Y型呼吸管,过渡接头以及螺纹软管,所述过渡接头的两端口分别连接Y型呼吸管和麻醉面罩,所述Y型呼吸管上端接口和过渡接头与麻醉面罩相连接的接口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设有数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沿接口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且长度大于接口长度的三分之一,Y型呼吸管接口下端设有一连接气室,气室两侧连接有两个气口分别连接螺纹软管。

通过采用双层结构且设置有支撑条使得呼吸管路的连接更加牢固,在Y型呼吸管接口下端设置有连接气室,增加了呼吸管路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但是,根据原设计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可知,原设计只是解决了麻醉呼吸管路与气管导管之间连接安全的问题,但麻醉呼吸管路仍是处于自由垂挂的状态,当医生、护士行走时碰撞到麻醉呼吸管路时,可能将麻醉呼吸管路整个从麻醉机或者病人身上扯下来,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具有能够在碰撞到障碍物也不会从麻醉机或者病人身上扯下来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包括Y型呼吸管、呈L形设置的过渡接头、气管导管以及两根螺纹软管,所述Y型呼吸管包括与所述过渡接头一端固定连接的上端气管以及两个呈分叉状设置与两所述螺纹软管固定连接的下端气管,所述过渡接头另一端与气管导管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接头上设置有与过渡接头内部连通设置的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还包括紧套于所述螺纹软管上的第一卡箍、套设于两所述下端气管上的第二卡箍以及扣件,所述扣件其中一侧设置有双面贴,所述扣件另一侧设置有嵌槽,所述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上均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嵌槽内的卡件。

如此设置,首先将多个扣件分别利用双面贴将扣件紧贴于病床、墙面或者其它固定的设备上,然后利用第二卡箍箍紧下端气管,并利用第一卡箍箍紧螺纹软管远离下端气管的一端,最后利用卡件将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卡接进嵌槽内,使得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分别与扣件固定连接,使得麻醉呼吸管路遭到碰撞也不会从麻醉机或病人身上拉扯下来。

进一步设置:所述扣件呈U形设置,所述卡件的轴向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嵌槽的横截面设置呈T形设置。

如此设置,将卡件设置为U形,设置卡件可以直接挂置在病床栏杆或者一些把手上,操作简单,使用方面,利用横截面设置为T形的卡件能够卡接于横截面设置为T形的嵌槽内,可以防止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遭到碰撞时直接从扣件上扯下来,增强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与扣件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扣件一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嵌槽连通设置的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内插接有用于防止所述扣件从所述嵌槽内脱落的插杆,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嵌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上。

如此设置,当第一卡箍或第二卡箍固定连接于扣件上时,分别设置于第一卡箍或第二卡箍上的卡件卡接于嵌槽内,利用插杆将嵌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挡住,使得卡件难以从嵌槽内滑落,进一步增强第一卡箍或第二卡箍与扣件的固定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扣件上环所述插槽设置有一圈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插杆远离第一贯通孔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外,所述插槽设置有弹簧,所述插杆外壁上设置有插接于所述插槽以及固定接头内的轴杆,所述固定接头内部上设置呈M形设置的滑槽,所述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

如此设置,当插杆靠近嵌槽的一端未伸出第一贯通孔内时,此时,插杆不会将嵌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挡住,同时,设置于轴杆外壁上的滑块处于滑槽的最边端,当需要利用插杆将嵌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挡住时,按动插杆伸出第二贯通孔的一端,使得插杆靠近嵌槽的一端伸出第一贯通孔并将嵌槽与外接连通的一端挡住,当松开插杆时,插杆会在弹簧的回复力下朝向第二贯通孔的方向移动,最后设置于轴杆外壁上的滑块会滑移至滑槽的内凹处并卡接于此处,此时,插杆仍会挡住嵌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当不需要插杆挡住嵌槽与外界连通的一端时,只需要再次按动插杆,使得设置于轴杆外壁上的滑块再次滑移到滑槽的最边端即可。

进一步设置:所述扣件两个支脚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如此设置,当将扣件直接挂置在病床栏杆或把手等能够挂置的地方时,利用橡胶垫能够增加扣件与栏杆或者把手之间的摩擦,使得扣件不易掉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扣件其中一个支脚两侧设置有翻板,两所述翻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扣件另一个支脚上设置有多道凸起,两所述凸块靠近所述扣件的一侧均设置有多道与所述凸起相互交错设置的卡槽。

如此设置,当利用挂置的方法将扣件放好后,可以通过转动翻板,并使得设置于凸块上的卡槽与设置于扣件上的凸起相互卡接,使得扣件更加不易掉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防滑槽,所述第二卡箍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设置有一定的内凹弧,所述隔板两侧设置有第二防滑槽。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防滑槽能够增加第一卡箍的粗糙度,使得第一卡箍与螺纹软管之间的摩擦加大,使得螺纹软管不易从第一卡箍内分脱落,利用隔板能够将第二卡箍内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使得第二卡箍能够同时箍紧两个下端气管,利用第一防滑槽和第二防滑槽能够增加第二卡箍和两下端气管的摩擦强度,使得下端气管不易从第二卡箍内脱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渡接头与气管导管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气管导管联通设置的内环,所述过渡接头环所述内环设置有一圈外环,所述外环上设置有多道指向过渡接头管道方向的开口槽,所述外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环向外倾斜,所述过渡接头上套设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轴套。

如此设置,安装气管软管时,直接将气管软管一端插接于外环与内环之间,然后转动螺纹套筒使得螺纹套筒能够与设置于外环上的外螺纹配合,使得外环能够向内倾斜,最终将气管导管夹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以及能够分别与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卡接配合的扣件使得麻醉呼吸管路能够被固定于病床或其它地方上,且当麻醉呼吸管路触碰到障碍物时,螺纹软管两端因为被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固定住使得麻醉呼吸管路不会从病人身上扯下来,确保麻醉呼吸管路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的过渡接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的第一卡箍以及第二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的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Y型呼吸管;11、上端气管;12、下端气管;2、过渡接头;21、内环;22、外环;221、开口槽;222、外螺纹;23、螺纹轴套;3、气管导管;4、螺纹软管;5、第二卡箍;51、隔板;52、第二防滑槽;6、扣件;61、双面贴;62、橡胶垫;63、翻板;631、凸块;632、卡槽;64、嵌槽;65、插杆;651、轴杆;652、滑块;66、螺纹套筒;661、第二贯通孔;67、凸起;68、插槽;681、第一贯通孔;69、固定接头;691、滑槽;692、弹簧;7、第一卡箍;71、第一防滑槽;72、卡件;8、转换接头;9、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如图1所示,包括Y型呼吸管1、与Y型呼吸管1固定连接且呈L形设置的过渡接头2、与过渡接头2远离Y型呼吸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气管导管3、两根与Y型呼吸管1远离过渡接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螺纹软管4以及扣件6,Y型呼吸管1包括与过渡接头2固定连接的上端气管11以及两个分别与两根螺纹软管4固定连接的下端气管12,过渡接头2上设置有与过渡接头2内部连通设置的转换接头8,转换接头8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9;其中,螺纹软管4远离Y型呼吸管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卡箍7,两个下端气管12上套设有第二卡箍5,第一卡箍7与第二卡箍5均能够卡接于扣件6内。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过渡接头2与气管导管3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气管导管3内部联通设置的内环21,过渡接头2环内环21外设置有一圈外环22,外环22上设置有多道指向过渡接头2管道方向的开口槽221,外环2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22;其中,外环22向外倾斜,过渡接头2上套设有与外螺纹222螺纹配合用于拧紧外环22使得外环22与内环21配合将气管导管3夹紧的螺纹轴套23。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一卡箍7以及第二卡箍5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的第一防滑槽71,第一卡箍7以及第二卡箍5上均设置有卡接于扣件6内的卡件72,卡件72的轴向横截面呈T形设置;其中,第二卡箍5内设置有插接于两个下端气管12之间间隙的隔板51,隔板51两侧设置有一定的内凹弧,隔板51两侧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的第二防滑槽52。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扣件6呈U字形设置,扣件6两个支脚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62,扣件6其中一个支脚远离橡胶垫62的一侧设置有供卡件72插接的嵌槽64,扣件6另一个支脚远离橡胶垫6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紧贴墙壁或地面的双面贴61,扣件6其中一个支脚两侧设置有翻板63,两个翻板63相向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块631,扣件6另一个支脚上设置有多道凸起67,两个凸块631靠近扣件6的一侧上均设置有多道与凸起67相互交错设置的卡槽632;其中,嵌槽64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扣件6设置内有用于防止卡件72从嵌槽64内脱落的插杆65,扣件6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防止插杆65从扣件6上掉落的螺纹套筒66。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扣件6设置有嵌槽64的一个支脚上设置有插槽68,插槽68内设置有与嵌槽64连通设置用于供插杆65插接的第一贯通孔681,插杆65插接于第一贯通孔681内,扣件6上环插槽68设置有一圈与插槽68连通设置的固定接头69,螺纹套筒66螺纹连接于固定接头69外壁上;其中,螺纹套筒66内设置有第二贯通孔661,插杆65远离第一贯通孔681的一端穿设于第二贯通孔661外,插槽68内设置有弹簧692,插杆65外壁上设置有插接于插槽68以及固定接头69内的轴杆651,固定接头69内部上设置呈M形设置的滑槽691,轴杆651的外壁上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滑槽691内的滑块652,滑槽691两端与外界连通设置。

工作原理:组装麻醉呼吸管路时,首先将气管导管3一端插如内环21与外环22之间的间隙内,然后通过转动螺纹轴套23,使得与螺纹轴套23螺纹配合的外环22会在螺纹轴套23的作用下向内倾斜,直至螺纹轴套23转动至外环22的最外端,此时,气管导管3会被夹紧于内环21与外环22之间从而实现气管导管3与过渡接头2的固定连接,麻醉呼吸管路的其它管路可直接利用过盈连接的方式进行组装。

组装扣件6时,首先将弹簧692放入插槽68内,然后将插杆65放入插槽68内,此时,插杆65插接于第一贯通孔681内,设置于插杆65外壁上的轴杆651与弹簧692远离第一贯通孔681的一端抵接设置,设置于轴杆651外壁上的滑块嵌入设置于固定接头69内壁上的滑槽691内,最后利用螺纹套筒66与固定接头69螺纹连接,使得插杆65不能从插槽68内脱落即可。

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口件挂置在病床栏杆或把手等能够挂置的地方,也可以利用双面贴61直接将扣件6紧贴于墙壁和地面等较光滑的地方,然后将第一卡箍7箍紧螺纹软管4远离Y型呼吸管1的一端,将第二卡箍5箍紧Y型呼吸管1,并分别将第一卡箍7和第二卡箍5卡接于扣件6内,卡接好第一卡箍7和第二卡箍5后,直接按动插杆65,并稍微旋转插杆65使得滑块652能够沿着滑槽691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插杆65靠近嵌槽64的一端伸出第一贯通孔681并将嵌槽64与外界连通的一端挡住,当松开插杆65时,插杆65会在弹簧692的回复力下朝向第二贯通孔661的方向移动,最后设置于轴杆651外壁上的滑块652会滑移至滑槽691的内凹处并卡接于此处,此时,插杆65仍会挡住嵌槽64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当不需要插杆65挡住嵌槽64与外界连通的一端时,只需要再次按动插杆65并转动插杆65,使得设置于轴杆651外壁上的滑块再次滑移到滑槽691的最边端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