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734发布日期:2018-11-07 20:50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双腔支气管插管在使用时,需要插入病人气管,将病人的病侧肺和健侧肺分开,以防止分泌物和病原菌播散或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危险。主要用于胸部手术或危重病人的单肺独立同步或非同步支气管插管。

公开号为CN2055491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支气管导管、通气导管、外接管、第一套囊、钢丝弹簧和接头;通气导管的一端与支气管导管的一端连接;通气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四通接头;四通接头远离通气导管的一端设置有两根外接管;外接管远离通气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支气管导管内设置有钢丝弹簧;支气管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套囊;支气管导管与通气导管不同轴设置;通气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套囊连通的第一充气导管;支气管导管、通气导管和外接管的材质均为硅胶。

该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套囊设置在到支气管导管上,且支气管导管和通气导管不同轴,也就是说,套囊与通气导管的进气端设置有夹角;在支气管导管内设置了钢丝弹簧,避免了支气管导管的弯折,减少了气体的阻塞;将支气管导管、通气导管和外接管的材质设置为硅胶,生物相容性能更好,且对人体的损伤更小。但是该实用新型四通接头与两根外接管之间主要通过外接管的弹性以及弹性管的外端面与四通接头的内端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行插接固定,这种连接方式不够稳定,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具有提高四通接头与外接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脱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包括通气导管、与通气导管一端固定连接的四通接头以及分别套接于所述四通接头原理通气导管一端的两外接管,所述通气导管内部设置为左通气导管与右通气导管,所述左通气导管与右通气导管的一端分别与四通接头连接,在所述左通气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相通设置有支气管导管,在所述通气导管上设置有用于将通气导管限位于人体气管内的的通气管套囊,在所述支气管导管上设置有用于将支气管导管限位于人体支气管内的支气管套囊,所述四通接头与外接管之间设置有将外接管锁紧/解开于四通接头上的限位组件,在所述通气导管侧壁内分别设置有用于给通气管套囊充气的第一充气导管以及用于给支气管套囊充气的第二充气导管。

如此设置,在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治疗前,先通过给第一充气导管以及第二充气导管充气,检测通气管套囊以及支气管套囊是否漏气,随后放气后再进行使用,随着通气导管的插入到所需要的位置时,通过给通气管套囊以及支气管套囊充气使得通气管套囊能限位于人体气管内、支气管套囊能够限位于人体支气管内;通过设置四通接头使得两外接管分别与左通气导管以及右通气导管连通,便于通过外接管连接设备确保治疗的有效进行;通过在所述四通接头与外接管之间设置有将外接管锁紧/解开于四通接头上的限位组件,使得四通接头与外接管之间连接更为牢固,达到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脱落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在所述外接头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块,在所述四通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供限位块滑动的滑槽一以及与滑槽一垂直布置的滑槽二,锁紧时所述限位块卡接于所述滑槽二内。

如此设置,当限位块滑动于滑槽一内时,外接管插入四通接头内,随着限位块滑动到滑槽一底部时,通过转动外接管使得限位块滑动于与滑槽一垂直布置的滑槽二,锁紧时限位块卡接于滑槽二内,实现将外接管与四通接头锁紧连接的效果;需要解开时,通过转动外接管使得限位块能够滑动于滑槽一内,实现能够将外接管拔出于四通接头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外接管的一端端口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在所述四通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密封圈卡接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过盈配合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如此设置,在外接管插入四通接头内且锁紧时,设有的密封圈能够过于配合于设置于四通接头内壁上的供密封圈卡接的环形凹槽,达到外接管与四通接头之间密封、防止漏气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两所述外接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制外接管插接深度的限位环,且锁紧时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四通接头的接口抵触。

如此设置,在将外接管与四通接头进行插接时,通过在外接管外壁上设置有的限位环,能够实现限制外接管插接深度的效果,且通过判断锁紧时限位环与四通接头的接口抵触,即可将外接管进行转动,使得限位块卡接于滑槽二内,达到更易判断何时进行转动外接管、且限制外接管插入深度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充气导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单向气阀头,所述第二充气导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单向气阀头。

如此设置,在需要给通气管套囊以及支气管套囊进行充气时,通过针筒分别插入第一单向气阀头以及第二单向气阀头,实现将气体分别打入第一充气导管以及第二充气导管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头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显示球,所述第一单向气阀套装于第一压力显示球内,在所述第二单向气阀头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显示球,所述第二单向气阀头套装于第二压力显示球内。

如此设置,在进行充气的过程中,通过分别观测设置于第一单向气阀头上的第一压力显示球以及设置于第二单向气阀头上的第二压力显示球,辨别通气管套囊以及支气管套囊是否充满的效果;当第一压力显示球与第二压力显示球均鼓满时,通气管套囊以及支气管套囊机实现充满气体的效果,达到便于观测通气管套囊以及支气管套囊内气压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充气导管以及第一单向气阀头上均设置有标签一,所述第二充气导管以及第二单向气阀头设置有标签二。

如此设置,在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治疗时,通过设置分别设置有的标签一以及标签二,能够便于分辨第一充气导管以及第二充气导管充气的效果,防止由于辨别错误影响治疗过程的进行。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通气导管内壁上设置有显影线,且在所述通气导管外壁上标注有长度刻度,所述显影线位于刻度下方。

如此设置,通过在通气导管内壁上设置有显影线,便于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观测到通气导管插入的深度,有利于医生进行判断,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四通接头与外接管之间设置有将外接管所及/解开于四通接头上的限位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双腔支气管插管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双腔支气管插管四通接头的剖视图以及外接管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中:1、通气导管;11、左通气导管;12、右通气导管;2、四通接头;3、外接管;4、支气管导管;5、通气管套囊;51、第一充气导管;52、第一单向气阀头;53、第一压力显示球;54、标签一;6、支气管套囊;61、第二充气导管;62、第二单向气阀头;63、第二压力显示球;64、标签二;7、限位组件;71、限位块;72、滑槽一;73、滑槽二;8、密封圈;9、环形凹槽;10、限位环;13、显影线;14、长度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双腔支气管插管,如图1所示,包括通气导管1、与通气导管1一端固定连接的四通接头2以及分别套接于四通接头2远离通气导管1一端的两外接管3。通气导管1内部设置为左通气导管11与右通气导管12,左通气导管11与右通气导管12一端分别与四通接头2连接。在左通气导管11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相通设置的支气管导管4,在通气导管1上设置有用于将通气导管1限位于人体气管内的通气管套囊5,在支气管导管4上设置有用于将支气管导管4限位于人体支气管内的支气管套囊6。

如图1所示,在通气导管1侧壁内分别设置有用于给通气管套囊5充气的第一充气导管51以及用于给支气管套囊6充气的第二充气导管61。第一充气导管5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单向气阀头52,第二充气导管6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单向气阀头62。在第一单向气阀头52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显示球53,第一单向气阀头52套装于第一压力显示球53内,在第二单向气阀头62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显示球63,第二单向气阀头62套装于第二压力显示球63内。第一充气导管51以及第一单向气阀头52上均设置有标签一54,第二充气导管61以及第二单向气阀头62设置有标签二64。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四通接头2与外接管3之间设置有将外接管3锁紧/解开于四通接头2上的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在外接头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块71,在四通接头2的内壁上设置有供限位块71滑动的滑槽一72以及与滑槽一72垂直布置的滑槽二73,锁紧时限位块71卡接于滑槽二73内。

在两外接管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制外接管3插接深度的限位环10,且锁紧时限位环10与四通接头2的接口抵触。

如图2所示,在外接管3的一端端口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8,在四通接头2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密封圈8卡接的环形凹槽9,密封圈8过盈配合于所述环形凹槽9内。

如图1所示,在通气导管1内壁上设置有显影线13,且在通气导管1外壁上标注有长度刻度14,显影线13位于刻度下方。

工作原理:在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进行治疗前,先通过给第一充气导管51以及第二充气导管61充气,检测通气管套囊5以及支气管套囊6是否漏气,随后放气后再进行使用,随着通气导管1的插入到所需要的位置时,通过给通气管套囊5以及支气管套囊6充气使得通气管套囊5能限位于人体气管内、支气管套囊6能够限位于人体支气管内。通过设置四通接头2使得两外接管3分别与左通气导管11以及右通气导管12连通,便于通过外接管3连接设备确保治疗的有效进行。将外接管3插接于四通接头2上的过程中,通过将外接管3的外壁上设有的限位块71对准于滑槽一72,当限位块71滑动到滑槽一72底部时,套设于外接管3上的密封圈8过盈嵌合于环形凹槽9内。通过转动外接管3使得限位块71滑动于滑槽二73内,锁紧时限位块71卡接于滑槽二73内,且设置于外接管3外壁上的限位环10与四通接头2抵触,从而使得四通接头2与外接管3之间连接更为牢固,达到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脱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