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8899发布日期:2018-07-27 18:3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床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气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行业领域中,医用气垫床能够帮助患者皮肤因长时间局部受压而坏死,且能有效的减少褥疮的发生。卧床病人在术后或者术中需要转移或更换床铺时,需要配合滑垫以进行抬举转移,对于病人平时的卧床转移,能够帮助病人皮肤透气,降低局部的受压而导致的细胞坏死。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充气滑垫,其底部设置有排气孔,使得气体从排气孔排出时能产生一定浮力,减小充气滑垫的底部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抬举转移的难度。由于此类充气滑垫的排气孔需要不断排气以产生浮力,因此,卧床病人转移过程中需要保证充气滑垫内的气体充足。

然而,现有充气滑垫存在诸多缺陷:1、充气嘴的气密性不好,气体从充气嘴泄露,加快充气滑垫内的排气速度,且气体从充气嘴泄露,容易造成充气滑垫的底部的排气孔的排气量不足,不能满足转移过程中对浮力的要求,不能有效降低摩擦系数;2、需要借助外置的充气泵进行充气,且充气泵需要接入外部电源,使用时要随时携带充气泵,并需要考虑充气泵的供电问题,且由于充气滑垫与充气泵分离,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遗漏充气泵,造成无法对充气滑垫进行充气;3、不同病人使用充气滑垫后容易在充气滑垫上残留细菌,且不同病人共用一个移动滑垫,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每次对充气滑垫进行酒精消毒,容易对充气滑垫造成腐蚀。

因此,亟需一种气密性好、有效降低摩擦系数、方便携带、充气方便且干净卫生的充气滑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性好、有效降低摩擦系数、方便携带、充气方便且干净卫生的移动气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气垫,其包括充气垫、挡布、清洁层、充气泵和充气嘴,所述充气垫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气密空腔,所述充气垫的下表面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气密空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挡布设置于所述充气垫内,所述挡布将所述气密空腔分隔形成至少两相互连通的气室;所述清洁层呈可拆卸盖于所述充气垫的上表面;所述充气泵设于所述充气垫上;所述充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气嘴,所述充气嘴设于所述充气垫上并连通所述气密空腔;所述充气泵充气时,气体藉由所述充气嘴充入所述气密空腔内;所述充气泵停止充气时,所述充气嘴限制所述气密空腔内的气体沿所述充气嘴单向向外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移动气垫的上表面可拆卸的盖有清洁层,避免不同病人使用移动气垫时直接接触移动气垫的上表面,不同病人使用完移动气垫后,可以直接更换清洁层,有效降低病人在移动气垫上残留的细菌,从而避免了因不同病人共用一个移动滑垫造成的交叉感染;将充气嘴设为单向流通结构,限制气密空腔内的气体仅能沿充气嘴单向向外流通,有效避免了移动气垫内的气体从充气嘴泄露,使得移动气垫内的气体均能够从排气孔排出,保证了排气孔排气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浮力,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系数,使得充气泵充气时,气体能够藉由充气嘴充入气密空腔内,充气泵停止充气时,充气嘴限制气密空腔内的气体沿充气嘴单向向外流出;将充气泵集成在移动气垫上,在使用移动气垫时无需额外携带充气泵,有效解决了充气问题,避免了因遗漏携带充气泵而无法使用移动气垫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充气嘴包括充气阀和通气腔体,所述通气腔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气垫,所述通气腔体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并连通所述气密空腔;所述充气泵充气时,所述充气泵产生的气体推动所述充气阀于所述通气腔体内移动,使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密空腔藉由所述通气腔体而连通;所述充气泵停止充气时,所述气密空腔内的气体推动所述充气阀于所述通气腔体内移动,使所述充气泵与所述气密空腔的连通被断开。

较佳地,所述通气腔体的内侧壁朝内凸伸形成通气隔层,所述通气隔层贯穿设置有供所述充气阀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充气阀贯穿所述定位孔并限位于所述通气腔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移动。

较佳地,所述充气嘴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充气阀的一端凸伸形成抵压部,所述弹性元件呈弹性抵压于所述抵压部与所述通气隔层之间,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充气阀朝所述通气腔体的第二端方向运动以密封所述通气腔体的第一端。

较佳地,所述充气阀的另一端朝四周凸伸形成活塞部,所述活塞部呈可密封的连接所述通气腔体的第一端。

较佳地,所述通气隔层贯穿设有通气孔。

较佳地,所述充气垫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洁层。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

较佳地,所述充气泵为电动充气泵,所述充气泵内置有供电电源。

较佳地,所述充气垫的下表面间隔设有若干向外凸起的摩擦凸包,每个所述摩擦凸包上均设有所述排气孔,所述充气垫的长边侧壁与所述充气垫的下表面连接的折角位置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上设有所述排气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充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b-b方向看的剖视图。

图6是图5充气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5放气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气垫100的气密性好,气体仅能从排气孔12排出,有效降低移动气垫100的摩擦系数,不需要在每个病人使用移动气垫100后均进行消毒操作,有效降低消毒剂对移动气垫100的腐蚀;随时对移动气垫100进行连续的充气操作,能够满足病人的远距离的移动,且无需额外考虑移动气垫100的充气问题;移动气垫100内的气体仅能够从排气孔12排出,保证了排气孔12排气时能够产生充足的浮力,有效降低移动气垫100的下表面的摩擦系数。下面将对本实施例的移动气垫10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气垫100包括充气垫10、挡布20、清洁层30、充气嘴40和充气泵50。其中,充气垫10呈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形成气密空腔11,充气垫10的下表面贯穿设置有与气密空腔11相连通的排气孔12,充气垫10可以采用诸如尼龙、橡胶或pvc等防漏气材料,上述防漏气材料制成的充气垫10形成的气密空腔11自身不会漏气,气体紧会从排气孔12排出,在此不做赘述;排气孔12均匀分布于充气垫10的下表面,使得排气孔12排气时能够对整个移动气垫100提供浮力,有效移动气垫100的下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得移动气垫100置于承载台(图中未示)时,能够易于移动。挡布20设置于充气垫10内,挡布20将气密空腔11分隔形成至少两相互连通的气室,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挡布20的数量设为十一个,挡布20的两端分别连接充气垫10的上表面内壁和下表面内壁,十一块挡布20均匀分布于充气垫10内,将充气垫10的气密空腔11分隔形成十二个相互连通的气室;进一步的,将连接于充气垫10不同位置的不同挡布20设置为不同的长度,使得移动气垫100内的不同位置能够形成高度不同的气室,气体进入气密空腔11时,气体逐渐均匀分散至各个气室,当气密空腔11充盈气体时,各个气室内的气压相等,从而使得各个气室对应的移动气垫100的位置的硬度相同;由于不同位置的不同气室的高度不同,合理结合人体工学设计,设置不同位置的挡布20的长度,使得气密空腔11内充盈气体的充气垫10的上表面形成呈凸起的诸如膝盖支撑部15、腰背支撑部15和颈部支撑部15等支撑部15,以适应人体构造,使得病人能够舒适的卧于移动气垫100上,在此不做赘述。清洁层30呈可拆卸盖于充气垫10的上表面,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3为魔术贴,魔术贴分布于充气垫10的上表面的边缘处,使用时,将清洁层30的边缘依次对准并按压充气垫10的上表面的边缘,清洁层30通过魔术贴固定于充气垫10的上表面,当然,连接件13也可以为绑绳、卡扣带、回形针等,不同连接件13对应充气垫10与清洁层30的不同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赘述。充气嘴40设于充气垫10上并连通气密空腔11,充气泵50充气时,气体能够藉由充气嘴40充入气密空腔11内,充气泵50停止充气时,充气嘴40限制气密空腔11内的气体沿充气嘴40单向向外流出,使得气体仅能从排气孔12排出,保证了气体能够全部用于提供浮力,从而使得移动气垫100在排气时能够有效降低充气垫10的下表面的摩擦系数,方便对卧于移动气垫100上的病人进行抬升移动。充气泵50设于充气垫10上,充气泵50的输出端(图中未示)连接充气嘴40,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充电泵为电动充气泵50,充气泵50内置有供电电源(图中未示),由于将充气泵50内置于移动气垫100上,使得无需额外携带充气泵50即可随时随地的对移动气垫100进行充气操作,且该充气泵50无需其他外部供电电源支持,有效实现了本实施例的移动气垫100的充气一体化。

请参阅图4-图7所示,充气嘴40包括充气阀41和通气腔体42,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连接充气垫10,通气腔体42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并连通气密空腔11,当充气泵50充气时,充气泵50产生的气体推动充气阀41于通气腔体内移动,使充气泵50与气密空腔11藉由通气腔体42而连通;充气泵50停止充气时,气密空腔11内的气体推动充气阀41于通气腔体42内移动,使充气泵50与气密空腔11的连通被断开。具体的,通气腔体42的内侧壁朝内凸伸形成通气隔层423,通气隔层423贯穿设有若干通气孔4231,通气隔层423贯穿设置有供充气阀41贯穿的定位孔,充气阀41贯穿定位孔并限位于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与第二端422之间移动。充气嘴40还包括弹性元件43,充气阀41的一端凸伸形成抵压部411,弹性元件43呈弹性抵压于抵压部411与通气隔层423之间,弹性元件43推动充气阀41朝通气腔体42的第二端422方向运动以密封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充气阀41的另一端朝四周凸伸形成活塞部412,活塞部412呈可密封的连接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气密空腔11内充盈有气体时,呈弹性形变的弹性元件43抵压于抵压部411与通气隔层423之间,抵压部411受到弹性元件4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朝通气腔体42的第二端422抵压,同时,活塞部412受到该弹性恢复力下,紧密的抵接于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以密封通气腔体42。

下面对充气垫10在充气嘴40的配合下进行充气和放气过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7所示,当需要对充气垫10进行充气时,将充气泵50的输出端接入充气嘴40,充气泵50的输出端朝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方向下压充气阀41,弹性元件43受力朝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方向压缩,使得充气阀41朝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方向运动,活塞部412远离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此时,充气嘴40打开,气体从充气泵50的输出端进入并依次经过通气腔体42的第二端422、通气孔4231及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进入气密空腔11内,此时,气体沿图6中h方向进入气密空腔11,实现充气垫10的充气;当需要对充气垫10进行快速放气时,朝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方向下压充气阀41,弹性元件43受力朝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方向压缩,使得充气阀41朝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方向运动,活塞部412远离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此时,充气嘴40打开,气体从气密空腔11流出并依次经过通气腔体42的第一端421、通气孔4231及通气腔体42的第二端422流向外部,此时,气体沿图7中i方向流出气密空腔11,实现充气垫10的快速放气。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充气垫10的下表面间隔设有若干向外凸起的摩擦凸起14,优选的,该摩擦凸起14的外表面呈弧形结构,以降低充气垫10的下表面与承载台的接触面积,有效降低摩擦,每个摩擦凸起14上均设有排气孔12,摩擦凸起14与承载台接触时能够在排气孔12排气过程中产生的浮力下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充气垫10的长边侧壁与充气垫10的下表面连接的折角位置设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上设有排气孔12,由于从充气垫10的任一长边侧壁方向推动充气垫10时,充气垫10受力会沿充气垫10的另一侧的长边侧壁移动,直角的斜面不利于移动,将折角位置设置为斜面,有利于单向推动,而在导向斜面上设置排气孔12,更进一步降低导向斜面的摩擦系数。

结合图1-图7所示,本发明的移动气垫100的上表面可拆卸的盖有清洁层30,避免不同病人使用移动气垫100时直接接触移动气垫100的上表面,不同病人使用完移动气垫100后,可以直接更换清洁层30,有效降低病人在移动气垫100上残留的细菌,从而避免了因不同病人共用一个移动滑垫造成的交叉感染;将充气嘴40设为单向流通结构,限制气密空腔11内的气体仅能沿充气嘴40单向向外流通,有效避免了移动气垫100内的气体从充气嘴40泄露,使得移动气垫100内的气体均能够从排气孔12排出,保证了排气孔12排气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浮力,从而使得充气泵50充气时,气体能够藉由充气嘴40充入气密空腔11内,充气泵50停止充气时,充气嘴40限制气密空腔11内的气体沿充气嘴40单向向外流出;将充气泵50集成在移动气垫100上,在使用移动气垫100时无需额外携带充气泵50,有效解决了充气问题,避免了因遗漏携带充气泵50而无法使用移动气垫100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