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抑制MITF和TRP1的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5338发布日期:2018-06-15 21:21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协同抑制MITF和TRP1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最常见的黑色素沉着性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妇女脸部裸露的部位,影响美观,同时又难以治疗,是医学领域较难解决的一大疾病问题。其特点有: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紫外线刺激、炎症反应等)、顽固、易复发。现在针对黄褐斑的治疗技术和祛斑产品繁多,大多成本高,费用昂贵;但是疗效差强人意,且几乎都伴有不良反应。

黑色素合成是由复杂的调控系统调节的,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可调控酪氨酸基因家族(TYR和TRP1(人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的表达,从而参与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生成的调控。受紫外线照射刺激后的黑色素细胞中的MITF及其下游基因、酪氨酸酶和TRP1上调,可促进黑色素的合成,故抑制MITF和TRP1的表达可降低黑色素的合成,避免黄褐斑的产生。

目前尚未有将白藜芦醇与氧化白藜芦醇组合成组合物协同用于抑制MITF和TRP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同抑制MITF和TRP1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协同抑制MITF和TRP1的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抑制MITF和 TRP1的药物或化妆品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协同抑制MITF和TRP1的组合物,按摩尔比为0.11的比例由白藜芦醇和氧化白藜芦醇组成。

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抑制MITF和TRP1的药物或化妆品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协同抑制MITF和TRP1的组合物,实验证明白藜芦醇与氧化白藜芦醇合用能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减少了单组份使用时的用量。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治疗黄褐斑、晒后修复及抗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白藜芦醇与氧化白藜芦醇摩尔比为0.11时对细胞内MITF和TRP1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协同抑制MITF和TRP1的组合物,按摩尔比为0.11的比例由白藜芦醇和氧化白藜芦醇组成。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组合物对细胞内MITF和TRP1的抑制作用。

1材料与试剂

1.1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见表1

表1实验所用仪器一览表

1.2实验试剂

实验所用试剂见表2

表2实验所用试剂一览表

2样品制备

完全M254培养基的配制:5%胎牛血清的M254培养基,加入HMGS,体积含量为0.5% (不含抗生素)。

样品母液的配制:以DMSO为溶剂,分别配制浓度为100mM的氧化白藜芦醇母液和白藜芦醇母液,备用。

白藜芦醇样品的配制:取白藜芦醇100mM的母液0.6μL加入到10mL的完全M254培养基中混匀,得到6μM的白藜芦醇的溶液。

氧化白藜芦醇样品的配制:取氧化白藜芦醇100mM的母液5.4μL加入到10mL的完全 M254培养基中混匀,得到54μM的氧化白藜芦醇的溶液。

白藜芦醇和氧化白藜芦醇组合物的配制:取白藜芦醇和氧化白藜芦醇100mM的母液分别0.6和5.4μL,加入到10mL的完全M254培养基中混匀,得到白藜芦醇和氧化白藜芦醇的浓度比为0.11μM的溶液。

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Tris 3.03g,甘氨酸8.77g,SDS 1g,加蒸馏水至1000mL 溶解后至室温保存。

转膜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甘氨酸2.9g,Tris 5.8g,SDS 0.37g,加入甲醇200mL,加蒸馏水至1000mL,调节pH值至8.3左右。

1.5mol/L Tris-HCl(pH=8.8)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Tris 45.43g,使用超纯水200mL溶解后,用浓盐酸调pH值至8.8,最后用超净水定容至250mL,高温灭菌后室温下保存。

0.5mol/L Tris-HCl(pH=6.8)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Tris 15.14g,使用超纯水200mL溶解后,用浓盐酸调pH值至6.8,最后用超净水定容至250mL,高温灭菌后室温下保存。

1mol/LTris-HCl(pH=7.5)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Tris 30.29g,使用超纯水200mL溶解后,用浓盐酸调pH值至7.5,最后用超净水定容至250mL,高温灭菌后室温下保存。

TBS溶液的配制:量取Imol/LTris-HCI(pH=7.5)溶液10mL,准确称取NaCl8.8g,加蒸馏水至1000mL,保存备用。

TBST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20%Tween201.65mL,量取TBS溶液700mL,混习后即可使用,现用现配。

封闭液的配制:称取脱脂奶粉5g,加入TBST溶液100mL溶解后,调节封闭液pH值至 7.3左右,放于4℃保存,使用时恢复室温,一次性使用。

10%SDS溶液的配制:称取SDS粉末10g,加蒸馏水至1000mL使其在50℃下洛解,室温保存。如在长期保存下出现沉淀,加热溶化后仍可使用。

10%AP溶液的配制:称取AP 0.1g,用超净水1mL溶解后,4℃保存,保存时间为一周。

3实验方法

3.1人表皮黑色素细胞PIG1的培养

人表皮黑色素细胞PIG1置于完全M254培养基中,于含5%CO2的37℃孵育箱中常规培养。用0.05%的胰酶消化细胞后,计数,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个数为104个,置于孵育箱中培养24h。弃掉培养基加入100μL的PBS溶液,于300mJ的UVB下照射168s后,弃掉 PBS溶液后向对应的96孔板中分别加入完全M254培养基(对照组)、加入步骤2配制的白藜芦醇样品(RES组),加入步骤2配制的氧化白藜芦醇样品(OXY组),加入步骤2配制的白藜芦醇和氧化白藜芦醇组合物(OXY+RES组)培养48h后收取蛋白。

3.2总蛋白的提取、定量及变性

3.2.1总蛋白的提取

将3.1中各组96孔板中培养基弃去,加入预冷的PBS 1mL洗涤1次,弃去PBS,每孔加入配好的工作液100μL(Ripa:蛋白酶抑制剂=100:1),在冰上孵育20min后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14000×g条件下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至新的离心管中备用。

3.2.2总蛋白的定量

根据BCA蛋白定量试剂盒说明书做一条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数计算所需BCA工作液总量,将BCA-A和BCA-B按照50:1的体积比配制工作液并充分混匀。在新的96孔板中每孔加入40μL(200μL)BCA工作液。取3.2.1中的上清液5μL(25μL)加入到BCA工作液中,充分混匀,盖上96孔板盖,37℃孵育30min,冷却至室温后在562nm下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值,根据标曲计算浓度。须在3-5min内完成检测。

3.2.3总蛋白的变性

根据蛋白上样的浓度,加入5×蛋白上样缓冲液,涡旋混匀,置于水浴95℃煮7min,冷却至室温后放置于冰上备用,即得上样的样品。

3.3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MITF和TRP1蛋白

3.3.1制胶与上样

选择洁净的玻璃板固定于板架上。配制适量体积的分离胶(约7.5mL/板),配制完成后摇匀立即灌胶,待胶面升至玻璃板中间刻度时(可达上层红色界面)停止灌胶,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排气泡、压平液面。等待30min后,灌入现配好的积层胶(约4mL/板)。待积层胶灌入结束后立即插入梳子,形成进样孔。等待30min后,待积层胶凝固后,拔出梳子,拔梳子这一动作在电泳液中进行。之后向胶两端的进样孔各加入5μLMark溶液,其余各孔顺次加入

3.2.3中对照组、OXY组、RES组和OXY+RES组(实施例1)的样品,每组样品设置两复孔。

3.3.2电泳

将电泳槽以“红对红、黑对黑”的方式连接电路进行电泳。积层胶电泳30min,电压为 60V;分离胶电泳55min,电压为110V。

3.3.3转膜

电泳结束后,对照Mark,将3.3.2中电泳结束后的分离胶切出目的蛋白所在的胶条。打开转膜时所需夹子,使黑面保持水平,在上面垫一块海绵垫。将剥下的胶条盖在位于海绵垫上的滤纸上,用玻璃棒轻轻擀去气泡。再将膜盖于胶上,并除去气泡。之后将另外一张滤纸盖在膜上,并除去气泡。最后盖上另一块海绵垫后合上夹子。整个操作需在转膜液中进行。按照“夹子的黑面对槽的黑面,夹子的白面对槽的红面”的方式将夹子放入转移槽中。转移槽连接电路在冰盒中进行转膜,转移90min,电流为250mA。

3.3.4免疫反应

转膜结束后,取出膜用TBST将膜从下向上浸湿,之后转移至含有封闭液的平皿中,室温下在脱色摇床上摇动封闭2h。封闭结束后,将膜放入用5%脱脂奶粉稀释至适当浓度的一抗稀释液中,于4℃孵育过夜。第二天,从4℃取出膜于室温下放置30min后用TBST在脱色摇床上洗脱5次,每次5min。同上方法准备二抗稀释液并与膜接触,室温下孵育1h后,用TBST于室温下在脱色摇床上洗脱5次,每次5min,进行化学发光反应。

3.3.5化学发光与凝胶图像 分析

将发光底物A液与B液等体积混合,将膜与此混合液充分接触,5min后置于凝胶成像仪中曝光,应用Image J图像 处理软件分析样品β-actin及目的条带的灰值,重复3次,分别算比值,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目的条带灰度值/β-actin灰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4实验结果

见图1和表3

表3白藜芦醇与氧化白藜芦醇比例为9:1对细胞内MITF和TRP1的抑制作用

5结果

采用western-blot检测方法对对照组、OXY组、RES组和OXY+RES组中的MITF和TRP1 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OXY+RES组与OXY组和RES组相比较,OXY+RES组能够对 MITF和TRP1蛋白显著性降低,说明OXYR和RES合用对MITF和TRP1蛋白具有很强的协同抑制作用。

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及贴剂等剂型用于黄褐斑、痤疮后红斑、雀斑、老年斑的治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