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169发布日期:2018-11-09 17:4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

背景技术

辅助器具在康复医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下肢辅助锻炼器是医院护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适用于神经内科卒中病人的早期功能锻炼,同时可用于抬高下肢,防止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足下垂。也可用于做完下肢骨科手术后的病人,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床上疗养后,需要通过运动来锻炼下肢的肌肉和骨骼,加速术后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这些一般都需要借助下肢辅助器具来协助完成。目前下肢辅助用具占地较大,很少有适用于床上使用(一般都是需要患者下床或者呈坐位锻炼),而且多是待患者恢复较好后才能使用;另外,不能长时间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只能起到锻炼的目的。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大、不适用于床上使用以及功能单一、只能起到锻炼目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包括支撑装置和训练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滑轨和底座,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训练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训练装置上还设置有拉取件,训练装置通过所述拉取件沿所述滑轨的轨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脚部固定套和腿部固定套,所述脚部固定套顺延布置在所述腿部固定套的一端、且脚部固定套垂直于所述腿部固定套布置;所述脚部固定套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且脚部固定套通过转轴上下转动设置;

所述滑轨与底座之间竖直设置有支撑杆,靠近脚部固定套一端的支撑杆长度小于远离脚部固定套一端的支撑杆长度。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滑轨内设置弹簧、滑轮和定位装置,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轨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定位杆和设置在滑轨上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定位杆设置在脚部固定套和滑轮之间的转轴上,所述定位杆水平布置、且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滑轨的下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相配合使用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滑轮的厚度。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拉取件设置在所述脚部固定套的两侧,所述拉取件上设置有调节扣。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腿部固定套和脚部固定套上均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绑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将训练装置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利用拉取件对训练装置进行滑动锻炼,一达到快速训练的目的;并且仅采用底座和滑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放置在床上,对于刚恢复不久的患者便可进行辅助锻炼,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可用于抬高患者下肢、防止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足下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轨;11、定位杆;12、转轴;13、滑轮;14、弹簧;15、定位孔;2、腿部固定套;3、脚部固定套;31、魔术贴绑带;4、支撑杆;5、底座;6、拉取件、61、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包括支撑装置和训练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滑轨1和底座5,所述滑轨1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方,所述训练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1上,所述训练装置上还设置有拉取件6,训练装置通过所述拉取件6沿所述滑轨1的轨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脚部固定套3和腿部固定套2,所述脚部固定套3顺延布置在所述腿部固定套2的一端、且脚部固定套3垂直于所述腿部固定套2布置,脚部固定套与腿部固定套垂直设置,能有效防止足内外翻和预防足下垂问题;所述脚部固定套3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滑轨1上、且脚部固定套3通过转轴12上下转动设置;

如图1所示,滑轨1与底座5之间竖直设置有支撑杆4,靠近脚部固定套3一端的支撑杆长度小于远离脚部固定套3一端的支撑杆长度,滑轨一端低一端高设置,便于患者伸屈动作的进行。

具体地,拉取件6设置在所述脚部固定套3的两侧,作用点直接作用于脚部位置,一方面便于施加力的控制,另一方面便于拉取,使用顺手;所述拉取件6上设置有调节扣61,通过调节扣对拉取件的长度进行调节,使之适用于各种身高的患者。

更为具体地方案为,所述腿部固定套2和脚部固定套3上均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绑带31,魔术贴绑带用于将患者脚部和腿部固定好,提高训练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

使用时,患者坐卧在床上,将患肢放置在训练装置上,通过拉动拉取件实现对患肢的蜷缩,慢慢松手以实现患肢的伸展,反复运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在拉取件达到最高点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训练装置可固定在最高点位置,便于患者保持体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是在图1的基础上增设下述方案,其包括支撑装置和训练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滑轨1和底座5,所述滑轨1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方,所述训练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1上,所述训练装置上还设置有拉取件6,训练装置通过所述拉取件6沿所述滑轨1的轨长方向滑动设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脚部固定套3和腿部固定套2,所述脚部固定套3顺延布置在所述腿部固定套2的一端、且脚部固定套3垂直于所述腿部固定套2布置,脚部固定套与腿部固定套垂直设置,能有效防止足内外翻和预防足下垂问题;所述脚部固定套3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滑轨1上、且脚部固定套3通过转轴12上下转动设置;

所述滑轨1与底座5之间竖直设置有支撑杆4,靠近脚部固定套3一端的支撑杆长度小于远离脚部固定套3一端的支撑杆长度。

如图2所示,滑轨1内设置弹簧14、滑轮13和定位装置,所述滑轮13设置在所述转轴12的两端,所述弹簧14的一端与所述滑轨1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1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轮1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定位杆11和设置在滑轨1上的定位孔15,弹簧可设置在滑轮与滑轨的外壁之间,在训练装置向上拉动过程中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但是小于患者向上施加的力,当训练装置移动到滑轨的最高点时,此时由于患者自身的重力作用,训练装置可固定在最高点,不会向下滑动(即使重力作用不能使训练装置住,也可以使用定位孔和定位杆的配合作用使之固定);另外对于正常体型的患者,动作比较灵活,即使利用实施例1中的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也可以实现训练过程,但是对于较为肥胖的患者,动作相对不灵活,可利用弹簧的伸缩力辅助患者实现伸屈动作。

具体地,定位杆11设置在脚部固定套3和滑轮1之间的转轴12上,所述定位杆11水平布置、且定位杆1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12上,所述滑轨1的下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11相配合使用的定位孔15,水平设置的定位杆,在移动过程中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不会与滑轮下壁接触,而当患者移动到一定位置固定时,患者的脚部微微向下,水平定位杆便可以与滑轮下壁接触,滑到相应的定位孔内,实现暂时固定位置;当需要再次向上移动时,患者脚部微微向上,定位杆即滑出定位孔,从而继续进行伸屈训练。

如图3所示,定位孔15等距间隔、且定位孔15的孔长方向与所述滑轨1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在滑轨上等距设置定位孔,以实现训练装置在向上滑动的过程的定位。

所述拉取件6设置在所述脚部固定套3的两侧,所述拉取件6上设置有调节扣61。

更为具体地方案为,腿部固定套2和脚部固定套3上均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绑带31,利用魔术贴绑带将患者脚部和腿部固定稳定,减少训练过程中的松动和晃动现象发生。

患者坐卧在床上,将患肢放置在训练装置上,通过拉动拉取件实现对患肢的蜷缩,慢慢松手以实现患肢的伸展,反复运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上述提供的多功能下肢辅助用具,患者将脚部和腿部包裹好后,由于脚部端较高,可保证患者脚部略微抬高,能有效防止足下垂和下肢压力性损伤,利用设置在滑轨上的训练装置和拉取件,进行下肢不断伸蜷的锻炼,以辅助下肢锻炼,达到提高康复效率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