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5399发布日期:2019-02-15 22:3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清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清创术也称作创伤的初期外科处理,是一种外科基本手术操作。清创术是指清洗创伤附近的污物,修齐创缘,切除坏死、失活和严重污染的组织,扩大伤口以解除深层组织的张力,清除异物,消灭死控,尽可能保存有活力的组织和修复特殊组织,尽早地变开放伤为闭合伤等步骤,防止感染,为创伤的一期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现有的清创装置对创伤部位进行清洗时,清洗液会喷向周围,不易收集,容易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容易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包括操作台、回收槽和空气压缩机,所述操作台下端设置有支撑腿,且操作台位于回收槽和空气压缩机的上方,所述操作台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插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安装槽之间放置有弹簧,且伸缩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并且相邻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橡胶罩,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有三通接头的一端,所述三通接头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气管的一端和第三气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且气囊位于伸缩杆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侧壁上设置有工具盒,所述工具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气管的管体插设在通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磁铁块。

优选的,所述橡胶罩的开口方向朝上,且橡胶罩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并且橡胶罩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回流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收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橡胶罩的下端为倾斜设置,且橡胶罩相互靠近一端的高度大于橡胶罩相互远离一端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的下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插设在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气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使用时,先根据患者创伤处的位置调节支撑杆的高度,调节时通过空气压缩机向气囊内部打入压缩空气,气囊发生膨胀,最终气囊将支撑杆的初始位置抬高,然后患者将患处部位放置在操作台上,并使得创伤处朝上,此时操作人员向上拉动支撑杆,并沿着滑槽拉动滑板,使得两组滑板上的支撑杆相互靠近,并使得磁铁块相互吸引,慢慢松开支撑杆,此时伸缩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安装槽内收缩,最终支撑杆轻轻压在患者的患处部位,橡胶罩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且创伤处正好位于橡胶罩上凹槽的内部。

2、清创时,利用工具盒内部的工具进行清创,清创过程中产生的清洗液会流到橡胶罩下端,清洗液再从橡胶罩下端的回流管流入到回收槽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第三气管对清洗液进行吹扫,通过气流加速清洗液流动,使得清创现场保持一个相对整洁的环境,不容易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该装置使用方便简单,且能够对清洗液进行有效的收集,不容易污染周围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滑板与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滑板、3固定杆、4伸缩杆、5支撑杆、6橡胶罩、7磁铁块、8回流管、9回收槽、10工具盒、11弹簧、12空气压缩机、13三通接头、14第一气管、15第二气管、16第三气管、17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普外科用多功能清创装置,包括操作台1、回收槽9和空气压缩机12,所述操作台1下端设置有支撑腿,且操作台1位于回收槽9和空气压缩机12的上方,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板2,所述滑板2的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插设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与安装槽之间放置有弹簧11,伸缩杆4为倒t字型,弹簧11套接在伸缩杆4的外侧,且伸缩杆4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5,并且相邻的支撑杆5之间设置有橡胶罩6,所述空气压缩机12的出口端连接有三通接头13的一端,所述三通接头13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气管14的一端和第三气管16的一端,所述第一气管14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管1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管15的另一端与气囊17相连接,所述气囊17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且气囊17位于伸缩杆4的下方。

进一步的,操作台1的侧壁上设置有工具盒10,工具盒10放置有刀片、剪刀、镊子、酒精棉等用具,所述工具盒10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气管16的管体插设在通孔的内侧,第三气管16的上端位于工具盒10内,方便第三气管16的取用。

进一步的,支撑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磁铁块7,磁铁块7磁极相反的一端相互靠近,磁铁块7吸引后能够使得同一条直线上的支撑杆5连在一起。

进一步的,橡胶罩6的开口方向朝上,且橡胶罩6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并且橡胶罩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回流管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回流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收槽9的内侧,橡胶罩6的下端为倾斜设置,且橡胶罩6相互靠近一端的高度大于橡胶罩6相互远离一端的高度。

进一步的,操作台1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2的下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插设在滑槽的内部,滑板2能够沿着滑槽移动,使得滑板2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进一步的,第一气管14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气管16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使用时,先根据患者创伤处的位置调节支撑杆5的高度,例如,创伤处在手臂时,使得支撑杆5最下端到操作台1的最小距离略小于手臂的直径,创伤处在肩部时,使得支撑杆5最下端到操作台1的最小距离略小于肩部的厚度,调节时通过空气压缩机12向气囊17内部打入压缩空气,空气压缩机12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第一气管14和第二气管15进入到气囊17,气囊17发生膨胀,最终气囊17将支撑杆5的初始位置抬高,然后患者将患处部位放置在操作台1上,并使得创伤处朝上,此时操作人员向上拉动支撑杆5,并沿着滑槽拉动滑板2,使得两组滑板2上的支撑杆5相互靠近,并使得磁铁块7相互吸引,最终使得同一条直线上的支撑杆5连接成一个整体,慢慢松开支撑杆5,此时伸缩杆4在弹簧11的作用下向安装槽内收缩,最终支撑杆5轻轻压在患者的患处部位,且橡胶罩6与患者的皮肤紧密接触,创伤处正好位于橡胶罩6上凹槽的内部,清创时,利用工具盒10内部的工具进行清创,清创过程中产生的清洗液会流到橡胶罩6下端,清洗液再从橡胶罩6下端的回流管8流入到回收槽9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第三气管16对清洗液进行吹扫,打开第三气管16上的第二电磁阀,通过气流加速清洗液流动,使得清创现场保持一个相对整洁的环境,不容易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