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8291发布日期:2019-05-22 02:4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也称may-thurner综合征(mts),从解剖学可知:由于左髂总静脉或多或少被腰骶椎的生理性前凸推向前方,同时,有被跨越于其前方的总髂总动脉压向后方,从而使其处于前压后顶的状态,从而引起髂静脉受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可表现为左下肢不适、肿胀、疼痛,或髂股静脉深静脉血栓形成。二十至五十岁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高发期,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三倍。典型表现为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表现为慢性静脉高压的症状,诸如下肢疼痛和肿胀、静脉曲张或静脉溃疡。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治疗方式为:通过在髂静脉和髂动脉内均置入支架。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保证支架的正常功能,需要患者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但是此种抗凝药物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青年患者,会影响青年患者的身体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血管支架,此种支架放置于髂静脉和髂动脉外面,从而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管支架,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脚相对的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两端,并能在所述顶板上移动,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可调,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及

抓握机构,所述抓握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面上,所述抓握机构能在顶板上移动,所述抓握机构的大小可调,所述抓握机构用于抓握髂动脉。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包括地脚、撑杆、第一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地脚为倒u形,所述地脚的底部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地脚的上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沿着轴向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支杆的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有多个,多个所述插孔沿着所述支杆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插孔与所述导向孔相连通,所述撑杆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撑杆底部相抵,另外一端与所述支杆底部相抵,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撑杆上,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插孔并外露与所述支杆。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插舌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插舌从所述撑杆内并沿着所述撑杆径向穿出,所述插舌的顶端为弧形,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插舌内,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撑杆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插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纵横相交的滑槽,所述撑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滑槽后外露于所述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撑杆靠近所述顶板的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撑杆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限位台阶相抵,另外一端与所述顶板相抵,所述第三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抓握机构包括安装板和抓握组件,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的底面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卡设在所述导轨内,并能沿着所述导轨滑动,所述抓握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抓握组件包括伸缩驱动器、顶块、第一抓手、第二抓手、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伸缩驱动器竖直的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上,所述顶块、所述第一抓手和所述第二抓手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第一铰接点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铰链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向下延伸的支架上,所述第一抓手和所述第二抓手相对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抓手的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一铰链点上,所述第二抓手的顶部在铰接所述第二铰链点上,所述连杆一和所述连杆二相对并平行设置,所述顶块的一个边缘与所述伸缩驱动器万向铰接,另外两个边缘分别与所述连杆一和所述连杆二的端点铰接,所述连杆一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抓手的顶部铰接,所述连杆二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抓手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驱动器包括固定块和螺杆,所述固定块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面上,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固定块后与所述顶块的一个边缘万向铰接,所述螺杆与所述固定块的螺纹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抓手与所述第二抓手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相对的表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直径与髂动脉的外径适配,所述圆弧面设置有压力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抓握机构有多个,多个所述抓握机构沿着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上述髂总动脉支架,包括支撑架和抓握机构,支撑架卡设在顶板上,通过地脚上的固定孔能将整个血管支架缝纫在骶骨上;抓握机构的大小可调,从而可以适形与不同直径的右髂总动脉的抓握,并能将右髂总动脉抓握牢固,支撑脚的高度可调,既可以方便抓握机构的准确的抓握,又能在抓握后将右髂总动脉提高,从而解除右髂总动脉对左髂总静脉的压迫,进而保证左髂总静脉的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脚的剖视图;

图4为顶块与螺杆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腹主动脉、2-右髂总动脉、3-左髂总静脉、100-支撑架、110-顶板、111-滑槽、112-导轨、120-支撑脚、121-撑杆、122-第一弹性件、123-第二弹性件、130-地脚、131-固定孔、132-支杆、133-导向孔、134-插孔、200-抓握机构、210-安装板、211-滑块、220-抓握组件、230-驱动器、231-固定块、232-螺杆、221-顶块、222-第一抓手、223-第二抓手、224-第一铰接点、225-第二铰接点、226-连杆一、227-连杆二、228-缓冲块、229-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血管支架10,包括支撑架100和抓握机构200,使用时,支撑架100置于右髂总动脉2和左髂总静脉3之上,并固定于骶骨上的粘膜上,用于抓握右髂总动脉2。支撑架100用于支撑抓握机构200。

具体的,支撑架100包括顶板110110和支撑脚120。支撑脚120的顶部设置在顶板110上,并能在顶板110上移动。支撑脚120的高度可调。支撑脚12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131。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0为一平板,顶板110上设置多个纵横相交的滑槽111。支撑脚120包括地脚130、撑杆121、第一弹性件122和限位件140。地脚130包括为倒u形。地脚130的底部上开设有固定孔131。固定孔131用于将整个支架缝纫在骶骨的粘膜上。地脚130的上端设置有支杆132,支杆132沿着轴向开设有导向孔133,支杆132的侧面开设有插孔134,插孔134有多个,多个插孔134沿着支杆132的轴向间隔设置。插孔134与导向孔133相连通。撑杆121可滑动地插设于导向孔133内。第一弹性件122设置导向孔133内。第一弹性件122一端与撑杆121底部相抵,另外一端与支杆132底部相抵。限位件140设置在撑杆121上,限位件140能够穿过插孔134并外露与支杆132。

限位件140包括插舌141和第二弹性件142。插舌141从撑杆121内沿着撑杆121径向穿出。第二弹性件142设置在插舌141内。第二弹性件142一端与撑杆121连接,另外一端与插舌141连接。使用时,沿着插舌141的轴线方向下压限位件140,限位件140后退入支杆132内,此时,向上或者向下拉扯撑杆121,则可调整支撑脚120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撑杆121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撑杆121上套设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124一端与把手相抵,另外一端与顶板110相抵。第三弹性件124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弹性的作用,可以防止撑杆121在滑槽111内晃动。

抓握机构200有多个,多个抓握机构200沿着顶板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抓握机构200设置有两个。用于作用于右髂总动脉的不同的地方,从而使右髂总动脉受力均衡。抓握机构200包括安装板210和抓握组件220,安装板210的顶面上设置有滑块211,顶板111的底面沿着顶板111的纵向设置有导轨112,滑块211卡设在导轨112内,并能沿着导轨112滑动。抓握组件220安装在安装板210的底面上。抓握组件220包括伸缩驱动器230、顶块221、第一抓手222、第二抓手223、第一铰接点224、第二铰接点225、连杆一226和连杆二227。用于抓握和固定右髂总动脉。具体的,伸缩驱动器230竖直的设置安装板210的底面上。伸缩驱动器230包括固定块231和螺杆232。固定块231通过支架设置在安装板210的下方。固定块231内设置有螺纹。螺杆232穿过固定块231后与顶块221一个边缘万向铰接。螺杆232与固定块231的相互螺纹啮合。

顶块221、第一抓手222和第二抓手223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第一铰接点224设置在安装板210上,第二铰链点设置在安装板210的底面向下延伸的支架上。第一抓手222和第二抓手223相对并平行设置。第一抓手222的中部铰接在第一铰链点上。第二抓手223铰接的顶部在第二铰链点上。连杆一226和连杆二227相对并平行设置。顶块221的另外两个边缘分别与连杆一226和连杆二227的端点铰接。连杆一226的另外一端与第一抓手222的顶部铰接。连杆二227的另外一端与第二抓手223的中部铰接。

为了防止血管或者其他组织被划伤,第一抓手222与第二抓手223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块228。缓冲块228相对的表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直径与右髂总动脉的直接适配。同时,圆弧面设置有压力感应器229。当两个相对的缓冲块228均与右髂总动脉相抵触并将右髂总动脉抱紧时,压力感应器229发出警报,则停止旋转螺杆232。

需要抓握右髂总动脉时,只需正向旋转螺杆232,螺杆232后退并带动顶块221、连杆一226、连杆二227均后退。在连杆一226的拉扯下,第一抓手222绕第一铰接点224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在连杆二227的拉扯下,第二抓手223绕第二铰接点225逆时针方向旋转,两个相对的缓冲块228相向运动,直至两块缓冲块228将右髂总动脉血管抓握。当需要松开右髂总动脉血管时,只需反向选择螺杆232,螺杆232前进并带动顶块221、连杆一226、连杆二227前进,在连杆一226的作用下,第一抓手222绕第一铰接点224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连杆二227的作用下,第二抓手223绕第二铰接点225顺时针方向旋转,两个相对的缓冲块228相背运动,直至两块缓冲块228均完全脱落右髂总动脉血管。

上述一种血管支架10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通过腹腔将整个血管支架10放置入患者的腹主动脉1、右髂总动脉2、左髂总静脉3的上方。接着,预调支撑脚120:推动支撑架100,使支撑脚120在顶板110上的滑槽111上滑动,直到达到需要的位置,随后,放下血管支架10,使其中一个支撑脚120的地脚130卡设在右髂总动脉2和左髂总静脉3上方,另外一个支撑架100放置在腹主动脉1外侧;接着,推动安装板210,使安装板210滑动到大致需要的位置。随后,反向旋转螺杆232,螺杆232前进并带动顶板110、连杆一226、连杆二227的前进,在连杆一226的作用下,第一抓手222绕第一铰接点224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连杆二227的作用下,第二抓手223绕第二铰接点225顺时针方向旋转,两个相对的缓冲块228相背运动,当缓冲块228之间的距离大于右髂总动脉2时,停止旋转螺杆232,随后,下压支撑脚120上的限位件140,使限位件140后退直至脱落插孔134,与此同时,向下推动顶板110,直至抓握机构200的第一抓手222和第二抓手223与右髂总动脉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后,松开限位件140和顶板110,在第二弹性件142的作用下,插设从新插入插孔134,并在第一弹性件122的作用下,限位件140与插孔134紧紧相抵。

随后,用缝纫的方式,通过固定孔131将整个血管支架10缝纫在骶骨上的粘膜上。最后,正向旋转螺杆232,螺杆232后退并带动顶板110、连杆一226、连杆二227均后退。在连杆一226的拉扯下,第一抓手222绕第一铰接点224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在连杆二227的拉扯下,第二抓手223绕第二铰接点225逆时针方向旋转,两个相对的缓冲块228相向运动,直至两块缓冲块228将右髂总动脉2血管抓握。完成整个操作

上述血管支架10,包括支撑架100和抓握机构200,支撑架100卡设血管支架10上方,通过地脚130上的固定孔131能将整个血管支架10缝纫在骶骨上;顶板110上开设有滑槽111,支撑脚120可以在滑槽111内滑动,从而使支撑脚120的位置处于最佳处,支撑脚120的高度可调,从而方便抓握机构200的准确的抓握。抓握机构200的第一抓手222和第二抓手223之间的位置可调,从而可以适形与不同直径的右髂总动脉2的抓握,既能能将右髂总动脉2抓握牢固,又能在抓握后将右髂总动脉2提高,从而解除右髂总动脉2对左髂总静脉3的压迫,进而保持左髂总静脉3的畅通。缓冲块228可以防止抓握机构200将血管划伤,压力感应器229可以防止抓握机构200将右髂总动脉2夹伤。抓握机构200有两个,并能在顶板上滑动,则可以同时抓握右髂总动脉2不同部位,从而使右髂总动脉2受力均衡。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