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1695发布日期:2019-03-22 22:1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繁多,所含有效成分的组成也各有特点,为功效性植物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通过不同方式方法对植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探索植物有效成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便提升其经济价值。

椴树为椴树科,椴树属,是一个特征非常明显的类群,因其花序或果序上独特的大型叶状苞片和通常基部偏斜的叶片而易于区别于其它类群。葛仁、唐亚等将全世界椴树划分为25种,其中北美2种、欧洲5种、东亚18种,我国共天然分布有椴树属树木14种,特有种10种,而南京椴就是特有种之一。据文献报道,椴树花有益气补胃、止疼解毒,有医治和减轻高血压、心脏病、便秘、失眠等多种疾病的功效。我国目前还没有直接研究椴树花中所含化学成分的报道。欧美树种的研究报道略多,且以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为主。

椴树花水提物在浓度为0.5-20μg/ml时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刺激作用。目前有文献报道椴树花提取物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cn201110385359.1发明一种含有椴树花提取物的防晒组合物,其中制备方法针对多种组合物的简单提取和混合,未涉及椴树花成分分离纯化工艺;中国发明申请专利(cn201410315746.1)公开了含有椴树花提取液的防晒化妆品组合物配方,但未涉及椴树花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综合现有文献资料,未发现有用椴树花提取物制备美白化妆品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椴树花加水煎煮,过滤后收集滤液,经第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

1.14,获得第一次浓缩提取物;(2)取所述第一次浓缩提取物与氯仿和戊醇的混合溶液进行脱蛋白处理

白,收集水层,经第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5,获得第二次浓缩提取物;(3)取所述第二次浓缩提取物加入体积浓度为75~90%的乙醇醇沉20~

24h,离心后收集沉渣,加入水搅拌溶解,过滤,滤液经第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1~1.15,获得第三次浓缩提取物,干燥,即得;

其中步骤(2)所述的脱蛋白处理的方法是:利用蛋白质在三氯乙烷等有机溶剂中变性的特点,将提取液与脱蛋白试剂[氯仿∶戊醇=5∶1(v/v)]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振荡,离心,变性后的蛋白质介于提取液与脱蛋白试剂交界处。此法的优点是条件温和,不会引起多糖的变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以g/ml计,所述椴树花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2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浓缩、第二浓缩或第三浓缩为在75-85℃,真空度为0.04~0.06mpa的条件下浓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第一次浓缩提取物与所述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氯仿和戊醇的体积比为5∶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收集水层后、所述第二浓缩前还包括经200目滤布过滤的步骤。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以g/ml计,所述第二次浓缩提取物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1-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沉渣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离心为在2000-4000rpm的条件下离心20-3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妆品剂型包括膏霜、乳液、水剂、面膜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妆品,其包括有如前所述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膜,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0.1-1.5%、水解透明质酸钠0.01-0.1%、聚γ-谷氨酸钠0.01-0.1%、透明质酸钠0.01-0.05%、edta二钠0.01-0.05%、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0.3%、聚乙烯醇0.01-0.3%、聚甘油-60.1-3%、海藻糖0.1-0.5%、双丙甘醇0.1-1%、泛醇0.1-1%、甘草酸二钾0.01-0.05%、丁二醇1-5%、丙烯酸(酯)类共聚物0.1-0.3%、1,2-己二醇0.1-1%、糖类同分异构体0.1-0.5%、脱水木糖醇0.1-1%、氨甲基丙醇0.05-0.15%、去离子水余量。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发明人的大量实验以及经验优选了制备方法的各种条件,得到了优化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不会引起活性多糖的变性,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所获得的椴树花提取物,有效物含量高,产品性能稳定,可添加在多种护肤产品中,如膏霜、乳液、水剂、面膜等。本发明能有效改善皮肤暗沉,提亮肤色,具有显著的美白淡斑功效,且能有效降低产品的刺激性,使产品更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本发明所述的椴树花提取物的化妆品标准中文名为:椴树花(tiliacordata)提取物。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椴树花药材100g,粉碎后加5倍药材体积量的水,煎煮60分钟,提取液过滤,在温度为75℃,真空度为0.06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85℃);2)加入同体积的氯仿和戊醇的混合溶液(氯仿和戊醇的体积比为5∶1),除去中间白色絮状沉淀,取水层在温度为85℃,真空度为0.06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75℃),获得浸膏18g;3)加入3倍浸膏体积量的体积浓度为75%乙醇醇沉,静置24小时,离心后收集沉渣,所述离心为在4000rpm的条件下离心20min,回收乙醇,再加入2倍沉渣体积量水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温度为85℃,真空度为0.06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85℃),喷雾干燥,得到椴树花提取物5.3g。

对获得的椴树花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椴树花多糖的鉴别:鉴别方法为苯酚-硫酸试剂反应(阳性),本发明提供的椴树花提取物中含有小分子椴树花多糖。

小分子椴树花多糖含量:57.7%(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实施例2

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椴树花药材100g,粉碎后加20倍药材体积量的水,煎煮40分钟,提取液过滤,在温度为85℃,真空度为0.04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4(75℃);2)加入同体积的氯仿和戊醇的混合溶液(氯仿和戊醇的体积比为5∶1),除去中间白色絮状沉淀,取水层在温度为75℃,真空度为0.05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85℃),获得浸膏19g;3)加入1倍浸膏体积量的体积浓度为90%乙醇醇沉,静置20小时,离心后收集沉渣,所述离心为在2000rpm的条件下离心30min,回收乙醇,再加入6倍沉渣体积量水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温度为75℃,真空度为0.04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85℃),喷雾干燥,得到椴树花提取物5.2g。

对获得的椴树花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椴树花多糖的鉴别:鉴别方法为苯酚-硫酸试剂反应(阳性),本发明提供的椴树花提取物中含有小分子椴树花多糖。

小分子椴树花多糖含量:59.3%(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实施例3

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椴树花药材100g,粉碎后加10倍药材体积量的水,煎煮30分钟,提取液过滤,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5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3(80℃);2)加入同体积的氯仿和戊醇的混合溶液(氯仿和戊醇的体积比为5∶1),除去中间白色絮状沉淀,收集水层,经200目滤布过滤,滤液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4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80℃),获得浸膏17g;3)加入2倍浸膏体积量的体积浓度为85%乙醇醇沉,静置22小时,离心后收集沉渣,所述离心为在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25min,回收乙醇,再加入4倍沉渣体积量水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6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3(80℃),喷雾干燥,得到椴树花提取物5.8g。

对获得的椴树花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椴树花多糖的鉴别:鉴别方法为苯酚-硫酸试剂反应(阳性),本发明提供的椴树花提取物中含有小分子椴树花多糖。

小分子椴树花多糖含量:65.9%(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对比例1

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椴树花药材100g,粉碎后加10倍药材体积量的水,煎煮30分钟,提取液过滤,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5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3(80℃);2)加入同体积的水搅拌溶解,经200目滤布过滤,滤液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4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80℃),获得浸膏17g;3)加入2倍浸膏体积量的体积浓度为85%乙醇醇沉,静置22小时,离心后收集沉渣,所述离心为在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25min,回收乙醇,再加入4倍沉渣体积量水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06mpa的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13(80℃),喷雾干燥,得到椴树花提取物4.7g。

对获得的椴树花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椴树花多糖的鉴别:鉴别方法为苯酚-硫酸试剂反应(阳性),本发明提供的椴树花提取物中含有小分子椴树花多糖。

小分子椴树花多糖含量:27.9%(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对比例2

对比例2为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其制备方法除步骤2)中混合溶液采用氯仿和正丁醇的混合,其余工艺步骤和参数与实施例3相同,得到椴树花提取物3.7g。对获得的椴树花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椴树花多糖的鉴别:鉴别方法为苯酚-硫酸试剂反应(阳性),本发明提供的椴树花提取物中含有椴树花多糖。

椴树花多糖含量:36.8%(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实验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

测试方法

以0.2mol/lph=6.8的磷酸缓冲液(pbs)为溶剂,分别配制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的浓度为0.2mg/ml的溶液。分别取0.9ml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配制的浓度0.2mg/ml的溶液,加入1mll-酪氨酸(0.3mol)和1mlph=6.8的磷酸缓冲液(pbs),在37℃恒温水槽中预热10分钟,再加入0.1ml酪氨酸酶水溶液(1.0mg/ml,mcllvains缓冲液),充分搅拌,在37℃反应15分钟后,测定475nm吸光度(d1)。另外,用上述磷酸缓冲液代替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配制的浓度为0.2mg/ml的溶液进行同样的反应,测得吸光度(d2)。为了对照,在不加试样溶液和酪氨酸酶的条件下,测得吸光度(d3)。用下式计算出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d2-d1)/(d2-d3)×100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测试结果表

试验结论:试验表明,实施例1-3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有着良好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可应用到美白化妆品中。

由实施例1-3与对比例1-2对比可知,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比较显著,上述实验中实施例1-3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71-76%,而对比例1-2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28-34%。

实验2人群测试

将实施例1-3、对比例1-2所得的具有美白活性的椴树花提取物应用到面膜中,具体成分如下表2所示:

表2美白面膜配方表

功效验证

对制备的美白面膜a、b、c、d、e进行试用,检测其使用效果。

测试对象:各实验组男10名女20名(25-50岁)均皮肤暗淡,有斑;

测试区域:面部及手臂;

测试仪器: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仪(mexametermx18)。

使用:每天早晚1次,持续使用8周;

测试项目:美白淡斑。

方法:受试者测试当天洁面、沐浴后在室温23~25℃、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静坐30min后,瞩其放松身体肌群,轻轻闭上双眼。用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仪(mexametermx18)检测其面部及手臂皮肤黑色素沉淀情况,测量时探头在同一受测区域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探头的发射器发出波长分别为568nm、660nm、880nm三种波长的光照射在皮肤表面,接受器测得皮肤反射的光。由于发射光的量是一定的,因此就可以测出被皮肤吸收的光的量,测出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的量。测量时保持测试环境相对温度,避免光线、声音干扰的影响,使用探头时用力要均匀,施加的压力恒定。受试者使用2周、4周、6周、8周后再次测量受试区域的黑色素情况。结束测量,保存数据,整理分析数据:

表3:受试者受试区域使用产品前原始数据

由表3可看出,在使用产品前,各组色素程度均不同。

受试者受试区域使用产品前后,色素程度数据分析比较见表4:

表4

由表4可见面膜a-c中受试部位的肌肤黑色素数值变化随使用产品时间,逐渐呈降低趋势,由此说明本发明面膜具有美白淡斑效果;面膜d-e受试部位肌肤黑色素数值有所降低,但降低较缓慢。由面膜a-c与面膜d-e对比可知,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椴树花提取物应用到面膜中,可有效改善皮肤暗沉,提亮肤色,具有显著的美白淡斑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