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371发布日期:2019-04-16 23:0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支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的骨科临床上,一般采用牵引架对骨折患者的下肢进行牵引、复位和固定,从而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现有的牵引架一般由悬挂装置和支撑装置构成,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放置于支撑装置上并经由悬挂装置吊起。在给骨折患者进行骨折部位的牵引固定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牵引架的捆绑固定,因此,现有牵引器的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从而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同时,现有的牵引架存在不便于拆卸和存放、调整较为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骨科支撑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拆卸和存放、高度可任意调整、可适应不同患者需求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支撑器,包括支撑柱、底座和固定架,固定架剖面结构为U形,固定架与支撑柱通过插接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支撑柱与底座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圆形、底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支撑柱底部的外螺纹相匹配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的圆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柱头、柱尾和套圈;

进一步地,柱体一端为细口端、一端为粗口端,所述套圈与柱体的细口端连接、连接方式为细口端插入套圈,所述套圈与另一个柱体的粗口端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柱头与柱体的细口部相连,柱头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柱尾与柱体的粗口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凸出端,凸出端的末端设置有向其两侧凸出的限位外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柱尾一端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出端相适配的内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槽的两侧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内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槽与凸出端为塑料件或金属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表面均匀设置有三行三列共九个圆形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架和支撑柱采用插接结构、无需其它多余配件,便于拆卸和存放;能根据患者需要调整支撑柱和固定架的位置和数量,并且支撑柱高度可任意调整,适应不同患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支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支撑器的支撑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支撑器的底座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骨科支撑器,包括支撑柱1、底座2和固定架3,固定架3剖面结构为U形,固定架3与支撑柱1通过插接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支撑柱1与底座2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柱1为圆形、底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2设置有与支撑柱1底部的外螺纹相匹配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的圆形槽21;所述支撑柱1包括柱体11、柱头12、柱尾和套圈13;柱体11一端为细口端、一端为粗口端,所述套圈13与柱体11的细口端连接、连接方式为细口端插入套圈13,所述套圈13与另一个柱体11的粗口端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柱头12与柱体11的细口部相连,柱头12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柱尾与柱体11的粗口部相连;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凸出端,凸出端的末端设置有向其两侧凸出的限位外斜面;所述柱尾一端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出端相适配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两侧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内斜面;所述内凹槽与凸出端为塑料件;所述底座表面均匀设置有三行三列共九个圆形槽。

使用时,将底座放置于床面或其它平面,根据需要安装合适数量和位置的支撑柱,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支撑柱总体高度,将固定架底部的凸出端置入支撑柱柱尾内的内凹槽即可完成安装,使用完毕可拆卸存放。

实施例2

一种骨科支撑器,包括支撑柱、底座和固定架,固定架剖面结构为U形,固定架与支撑柱通过插接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支撑柱与底座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柱为圆形、底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支撑柱底部的外螺纹相匹配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的圆形槽;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柱头、柱尾和套圈;柱体一端为细口端、一端为粗口端,所述套圈与柱体的细口端连接、连接方式为细口端插入套圈,所述套圈与另一个柱体的粗口端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柱头与柱体的细口部相连,柱头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柱尾与柱体的粗口部相连;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凸出端,凸出端的末端设置有向其两侧凸出的限位外斜面;所述柱尾一端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出端相适配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两侧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向内凸出的限位内斜面;所述内凹槽与凸出端为金属件;所述底座表面均匀设置有三行三列共九个圆形槽。

使用时,将底座放置于床面或其它平面,根据需要安装合适数量和位置的支撑柱,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支撑柱总体高度,将固定架底部的凸出端置入支撑柱柱尾内的内凹槽即可完成安装,使用完毕可拆卸存放。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