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317发布日期:2019-11-29 16:5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通常需要为病人进行加热治疗,例如,为病人后背或者前胸或者腿部进行热敷治疗,采用这种治疗时,现有技术通常都无法调节局部热度、而且通常是采用固定水流的方式,无法在加热的同时对身体进行流体按摩。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加热器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加热器,所述医用加热器包括:

加热器壳体,所述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流体进口以及流体出口,所述加热器壳体内部具有壳体空间,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均与所述壳体空间连通;

隔板,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空间内,各个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空间分割,从而形成流体流动通道;

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伸缩板包括固定部以及伸缩部,所述固定部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固定部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能够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容纳空间内;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与伸缩板的数量对应,一个所述驱动装置与一个所述伸缩板连接;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伸缩板运动。

优选地,所述伸缩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水轮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壳体包括上壁板、周侧板以及下壁板,所述上壁板、周侧板与所述下壁板合围形成所述壳体空间,其中,所述上壁板与所述下壁板相对。

优选地,所述周侧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其中,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四板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板或第三板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上的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相隔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三板上的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相隔设置。

优选地,每两个相邻的隔板中,一个隔板与第一板连接,另一个隔板与第二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自所述伸缩部的一个面向另一个面倾斜延伸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壳体包括上柔性面、下柔性面以及周侧面,所述上柔性面、下柔性面以及周侧面合围形成所述壳体空间,其中,所述上柔性面、下柔性面以及周侧面均能够变形。

在本申请的加热器中,通过控制伸缩板的运动,可以控制整个流体流动通道的不同位置处的流量或者可以通过伸缩板的运动形成扰流,从而根据使用者具体需要对整个医用加热器内部的流量、流速进行控制。另外,通过进行流速控制以及流体运动,可以起到按摩使用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医用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医用加热器的伸缩部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医用加热器的伸缩部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医用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1、隔板2、伸缩板3以及驱动装置。

加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加热器壳体1内部具有壳体空间;

隔板2的数量为多个,各个隔板2设置在壳体空间内,各个隔板2将壳体空间分割,从而形成流体流动通道21;

伸缩板3的数量为多个,伸缩板3包括固定部31以及伸缩部32,固定部31安装在隔板3上,固定部31内具有容纳空间,伸缩部32与固定部31连接,并能够伸出或者缩回容纳空间内;

驱动装置的数量与伸缩板的数量对应,一个驱动装置与一个伸缩板连接;其中,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伸缩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设置在加热器外部(图中未示出),其与伸缩板连接的连接线设置在隔板的夹缝中。

在本申请的加热器中,通过控制伸缩板的运动,可以控制整个流体流动通道的不同位置处的流量或者可以通过伸缩板的运动形成扰流,从而根据使用者具体需要对整个加热器内部的流量、流速进行控制。另外,通过进行流速控制以及流体运动,可以起到按摩使用者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部3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321。各个通孔可以增加流体的湍流度。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21为自所述伸缩部的一个面向另一个面倾斜延伸的通孔。且孔内具有螺旋线。采用这种结构,该孔可以增加流体的湍流度和旋度,流体通过该孔后,旋转着射出,可以冲散流体由于折返产生的回流区,达到强化换热的作用,同时减少对流体的需求量。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通孔内设置有水轮结构。增加水轮结构,同样也可以增加流体的湍流度。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壳体包括上壁板、周侧板以及下壁板,上壁板、周侧板与下壁板合围形成壳体空间,其中,上壁板与下壁板相对。

周侧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其中,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与第四板相对设置。

隔板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板或第三板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上的隔板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相隔设置;设置在所述第三板上的隔板2的另一端与第一板相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的隔板中,一个隔板与第一板连接,另一个隔板与第二板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蛇形通道,从而延长流体在加热器中的流动时间。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流体进口以及流体出口,加热器壳体1内部具有壳体空间,流体进口11与所述流体出口12均与壳体空间连通。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加热器壳体包括上柔性面、下柔性面以及周侧面,上柔性面、下柔性面以及周侧面合围形成壳体空间,其中,上柔性面、下柔性面以及周侧面均能够变形。采用这种方式,在使用时,可以更贴合使用者,例如,根据腿部的形状对本申请的加热器壳体进行变形或者根据使用者背部的情况对加热器壳体进行变形,以更好的贴合需要加热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可以采用液体也可以采用气体。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