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8666发布日期:2019-07-06 11:5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



背景技术:

输氧是临床上抢救患者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般使用输氧管路来给患者输氧,输氧管路的一端连通供氧源,另一端通过鼻塞供患者使用,供氧源打开后,氧气即可通过输氧管路进入患者的鼻腔内,现有的吸氧类产品由于不具备监测功能,无法跟踪监测病人的吸氧状态,当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出现断氧时,无法及时发现,会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吸氧类产品由于不具备监测功能,无法跟踪监测病人的吸氧状态,当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出现断氧时,无法及时发现,会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包括进氧管以及设置在进氧管一端且与进氧管连通的伸缩鼻头,所述伸缩鼻头上设置有两个与鼻头连通的鼻塞,所述鼻塞连接鼻头一端的外径小于异于鼻头一端的外径,所述鼻塞呈喇叭状;进氧管上连接有流量监测装置,所述流量监测装置包括与进氧管连接的导气管本体,导气管本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一密封的监测腔室,所述监测腔室内活动连接有一叶轮,所述导气管本体与监测腔室连通,所述监测腔室上至少有一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面。

当氧气正常通过监测腔室的时候,叶轮保持正常旋转;当监测腔室内没有氧气通过的时候,叶轮将停止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鼻塞设置为可贴靠鼻孔壁的弧形圆管。

进一步的,所述鼻塞的前端设置有可伸缩段,避免了不正确的插入方式导致患者鼻粘膜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通过一连接柱连接于所述监测腔室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通气孔与监测腔室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本技术将鼻氧管的使用功能和流量计的使用功能融为一体进行创新设计,实现了吸氧过程的在线监测功能,确保了病人的用氧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流量可监测鼻氧管,包括进氧管1以及设置在进氧管一端且与进氧管连通的伸缩鼻头2,所述伸缩鼻头2上设置有两个与鼻头连通的鼻塞3,所述鼻塞3连接鼻头一端的外径小于异于鼻头一端的外径,所述鼻塞呈喇叭状,所述鼻塞设置为可贴靠鼻孔壁的弧形圆管,所述鼻塞的前端设置有可伸缩段4,避免了不正确的插入方式导致患者鼻粘膜损伤;进氧管上连接有流量监测装置,所述流量监测装置包括与进氧管连接的导气管本体5,导气管本体5的侧壁上连接有一密封的监测腔室6,所述监测腔室内活动连接有一叶轮7,所述导气管本体与监测腔室连通,所述监测腔室上至少有一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面,当氧气正常通过监测腔室的时候,叶轮保持正常旋转;当监测腔室内没有氧气通过的时候,叶轮将停止旋转,所述叶轮通过一连接柱连接于所述监测腔室的侧壁上,所述导气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通气孔8与监测腔室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