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4989发布日期:2019-07-10 10:3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管固定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医疗技术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应用多种导管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所有的导管都需经由病人的生理腔道或人工通路进入人体,以便达到治疗的目的。而无论何种导管,经不同方法插入人体并到达治疗位置后,均需要可靠有效的固定,以防止意外脱落。一旦发生导管非可控性移位、松动甚至滑脱,均会对病人及治疗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举例而言,经常有些病人由于自身疾病或治疗的需要,需要静卧在床而不能随意走动,甚至不能自主排尿,而针对该种情况,经常会使用FOLEY导尿管作为辅助工具,从而将尿或一些特殊术后的膀胱积液/血液排出体外。FOLEY导尿管是由硅胶或天然乳胶制成的柔性软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病人无意识或有意识的移动,或医护人员需要调整导尿管从而更换收集容器或进行膀胱冲洗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尿道口外的导尿管管体发生打折或扭曲,进而导致管路阻塞;同时,上述操作也可能对导尿管形成牵拉,进而导致管体末端球囊对膀胱产生摩擦,引起粘膜充血和损伤,严重时甚至诱发感染,危及病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导管固定装置,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而成本低的优点,可安全有效的固定在病人身上,并避免因病人小幅度移动或医护人员操作而导致的导管脱落和打折扭曲状况,适合临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面贴合状固定于病人皮肤处的圆板;沿圆板径向而凹设有供导管沿径向插入圆板内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底弧面轴线与圆板轴线彼此同轴;本装置还包括槽长方向垂直圆板板面的U型或C型的槽型定位套以及侧壁开口以便横截面形成的“U”字状或“C”字状的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的开口宽度以及槽型定位套槽口宽度和滑槽槽宽彼此一致且均等于待卡入的导管外径;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顶端同轴固接于槽型定位套的底部处,而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底端则同轴固接于圆板顶面处;本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组横截面呈“C”字状的卡槽,卡槽内径等于槽型定位套外径,所述卡槽轴线平行圆板板面且至少布置于滑槽的其中一侧处,卡槽外壁固定于圆板顶面处且卡槽的槽口朝上设置,以使得槽型定位套以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为基点而产生向下倒伏动作时,槽型定位套可卡嵌固定于卡槽内。

优选的,以滑槽的垂直圆板板面的中心对称面作为对称面,所述卡槽为两组且以该对称面而面对称布置,两组卡槽彼此同轴且两者轴线与圆板轴线存有交点。

优选的,所述圆板的底面处布置有一层起到柔性衬垫作用的软垫层。

优选的,圆板底面处布置粘胶层,以使得圆板底面可粘固于病人皮肤处;粘胶层布置于软垫层的底面处。

优选的,圆板顶面的靠近圆板外缘处设置用于系着约束带的吊耳,所述吊耳为至少两组且环绕圆板轴线均布,以通过约束带而将圆板压紧于病人皮肤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解决了传统的直接将引流管等导管直接随意拖拽在病人体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专用的导管固定装置,通过以圆板作为承载功能件的载体,以滑槽搭配槽型定位套及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来利于导管径向滑入圆板内,再依靠卡槽来便于槽型定位套作倒伏动作时能够刚好卡入卡槽内,最终实现对导管的定位及保护目的,其使用极为便捷。

实际上,就是考虑到导管通常都是在术时或术后直接已经一端扎入病人体内了,此时从导管端部重新套设某种固定结构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通过采用径向开设的滑槽以及U型或C型的槽型定位套及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即使导管已经处于使用过程中,也随时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圆板沿导管径向而插入,随后再通过粘胶等方式将圆板固定在导管根部所在的病人体表皮肤处,之后径向拨动槽型定位套,使之卡入卡槽内。由于导管整个管身均位于槽型定位套内,当槽型定位套与卡槽间形成配合时,导管即位于卡槽槽壁与槽型定位套槽壁所围合形成的环向半闭合或环向全闭合的管腔结构内,而不会被外力拽出槽型定位套槽腔。当槽型定位套作上述倒伏动作时,导管是必然会被弯曲的,然而,由于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的外部保护效果,导管的弯曲幅度是能被接受的,不会影响其内部流体的正常畅通性。此外的,弯曲的导管及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反而能起到一定的定位固定功能,从而避免外力拽拉导管时发生导管被强行拽出的状况,一举多得。圆板则可确保不会对病人体表产生锐刺伤害。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而使用方便,可安全有效的固定在病人身上,并避免因病人小幅度移动或医护人员操作而导致的导管脱落和打折扭曲状况。

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考虑到长期单侧弯曲导管时,虽然有金属定型槽管或波纹槽管的保护,仍有可能因导管倒伏侧的压力,而出现圆板一侧对病人皮肤过于压迫的状况,因此,卡槽最好应当布置两组且相对圆板轴线而轴对称布置,且卡槽布置于滑槽两侧,以方便槽型定位套卡入滑槽时,槽型定位套与卡槽间刚好能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套筒,从而起到对导管的全方位包覆目的。布置于滑槽两侧的卡槽,当导管长时间向一侧偏斜固定时,可重新从该处卡槽内取下槽型定位套,再反向倒伏而卡入滑槽另一侧的卡槽内,以杜绝圆板对病人皮肤的单侧长期压迫问题,其使用舒适度及可靠性均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至于圆板相对病人体表皮肤的固定操作,实际使用时可有多种方式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两种:其一为直接粘接方式,也即类似敷贴结构,从而通过粘胶层将圆板固定在病人皮肤处。另一种为约束带固定,也即在圆板顶面处布置吊耳,从而通过约束带系着于吊耳处,再以约束带捆扎病人身体的方式来实现圆板的整体固定。软垫层则起到缓冲及柔性保护目的,以避免圆板直接硬性接触病人柔软皮肤而出现压痕乃至压伤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导管

10-圆板 11-滑槽 12-粘胶层

20-槽型定位套 30-金属定型槽管 4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主要结构包括圆板10、形变管、槽型定位套20及卡槽40。其中,如图2-5所示的,圆板10的朝向病人皮肤的底面处布置软垫层及粘胶层12,以便于将圆板10固定于导管a根部所在的病人体表皮肤处。

对于形变管而言,其采用柔质的可弯曲的管体制作即可。本实用新型优选使用金属定型槽管30或波纹槽管,并在该管体的一侧布置开口,以使得形变管形成一侧具备开口的U型管结构。形变管的槽口宽度等于槽宽,且该槽宽又等于槽型定位套20的槽口及槽宽以及滑槽11的槽宽,同时滑槽11槽宽又等于导管a外径,以使得导管a沿滑槽11滑入时,能刚好卡入形变管及槽型定位套20槽腔内。与此同时的,本实用新型再依靠如图2-3所示的卡槽40,来便于槽型定位套20作倒伏动作时能够刚好卡入卡槽40内,最终实现对导管a的定位及保护目的。而在实际操作时,如图4所示的径向拨动槽型定位套20,使之卡入卡槽40内。由于导管a整个管身均位于槽型定位套20内。当槽型定位套20与卡槽40间形成配合时,导管a即位于卡槽40槽壁与槽型定位套20槽壁围合所形成的环向封闭的管腔结构内,而不会被外力拽出槽型定位套20槽腔。当槽型定位套20作上述倒伏动作时,导管a是必然会被弯曲的,然而,由于金属定型槽管30或波纹槽管的外部保护效果,导管a的弯曲幅度是能被接受的,不会影响其内部流体的正常畅通性,最终可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安全有效的固定在病人身上,并避免因病人小幅度移动或医护人员操作而导致的导管a脱落和打折扭曲状况。此外的,由于卡槽40为两组且如图1及图3所示的对称布置于滑槽11两侧,因此,当导管a长时间向一侧偏斜固定时,可重新从该处卡槽40内取下槽型定位套20,再如图5所示的反向倒伏而卡入滑槽11另一侧的卡槽40内,以杜绝圆板10受压不均衡而对病人皮肤的产生压痕乃至压伤问题,其使用舒适度及可靠性均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