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7048发布日期:2020-11-13 16:2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那样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与穿用者的股间的宽度匹配地将吸收芯形成为窄幅的吸收性物品。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上层,其具有表面片和吸收芯;以及下层,其具有背面片和弹性构件。在位于长度方向的中间的中间部中,上层由狭缝等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3部分,具有中央部分和一对侧部分。弹性构件能够在长度方向上收缩,配置于比中央部分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通过弹性构件收缩,比中央部分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部分立起,侧部分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由此,构成为吸芯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缩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41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中,侧部分的宽度方向的内侧部分未接合于下层,侧部分中的未接合于下层的部分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中,侧部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部分接合于下层,侧部分中的接合于下层的部分难以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因此,不能充分地缩短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要求进一步提高穿用时的舒适性。

由此,期望能够充分地缩短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穿用时的舒适性的吸收性物品。

一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下裆区域、前侧区域以及后侧区域,该下裆区域包含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央,该前侧区域位于比所述下裆区域靠前侧的位置,该后侧区域位于比所述下裆区域靠后侧的位置;以及吸收芯,其至少配置于所述下裆区域,在所述吸收芯形成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狭缝,所述吸收芯具有由所述侧狭缝夹着的中央区域和位于所述侧狭缝与所述吸收芯的外侧缘之间的侧区域,所述侧狭缝在所述下裆区域中具有宽幅部,该宽幅部具有所述侧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以上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所述宽幅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2是从肌肤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吸收芯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吸收芯的变形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

一形态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下裆区域、前侧区域以及后侧区域,该下裆区域包含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央,该前侧区域位于比所述下裆区域靠前侧的位置,该后侧区域位于比所述下裆区域靠后侧的位置;以及吸收芯,其至少配置于所述下裆区域,在所述吸收芯形成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狭缝,所述吸收芯具有由所述侧狭缝夹着的中央区域和位于所述侧狭缝与所述吸收芯的外侧缘之间的侧区域,所述侧狭缝在所述下裆区域中具有宽幅部,该宽幅部具有所述侧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以上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所述宽幅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

侧狭缝的宽幅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侧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以上,因此侧狭缝能够在侧区域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范围向宽度方向的内侧进入。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缩短,从而吸收芯易于收纳于股间内,能够抑制穿用时的不适感。宽幅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位于比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前侧易于获得缩短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效果。因此,即使在股间宽度变窄的坐姿下也能够提高穿着感。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侧狭缝的后端缘位于所述下裆区域内。

根据本形态,侧狭缝的后端缘位于下裆区域内,侧狭缝未到达后侧区域。由此,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缩短的区域难以到达后侧区域,能够使后侧区域的吸收体以较大的宽度与身体接触而抑制泄漏。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侧狭缝位于比所述吸收芯的外侧缘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根据本形态,在从侧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的外端缘朝向长度方向的内侧撕开侧接合部时,能够立刻到达作为易于撕开的区域的配置有亲水性片的区域。由此,使用者易于容易地撕开侧接合部。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该吸收性物品具有:表面片,其位于所述吸收体的肌肤面侧;以及立起性的防漏褶裥,其位于所述表面片的肌肤面侧,所述防漏褶裥具有:收缩部,其通过防漏弹性构件的收缩而立起;以及基点部,其成为所述收缩部的立起的基点,位于比所述收缩部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所述基点部与所述侧区域在厚度方向上重叠。

根据本形态,位于比收缩部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的基点部由于收缩部的收缩而被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和肌肤面侧牵拉。该基点部与侧区域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因此产生将侧区域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和肌肤面侧牵拉的力。当在穿用时施加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力时,侧区域易于向中央区域的肌肤面侧和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由此,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易于缩短。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在比所述侧区域靠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设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收缩的腿围弹性构件。

根据本形态,通过腿围弹性构件的收缩而将侧区域向肌肤面侧上拉,当在穿用时施加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力时,侧区域易于向中央区域的肌肤面侧和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由此,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易于缩短。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在跨所述宽幅部地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上,所述侧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长。

根据本形态,当侧区域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和中央区域的肌肤面侧移动时,中央区域与侧区域重叠,能够缩短吸收芯整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侧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中央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因此能够易于在中央区域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收纳侧区域,能够缩短吸收芯整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在跨所述宽幅部地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上,所述侧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为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的1/2以下。

根据本形态,当侧区域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和中央区域的肌肤面侧移动时,侧区域在中央区域上重叠。此时,侧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中央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1/2以下,因此即使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至侧区域整体与中央区域重叠,也能够抑制侧区域彼此重叠的状况。由此,能够抑制由侧区域彼此重叠引起的局部的厚度的增加,抑制穿着感的降低。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在所述吸收芯形成有中央狭缝,该中央狭缝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侧狭缝之间,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形态,利用中央狭缝,中央区域易于在厚度方向上弯曲,能够进一步缩短吸收体整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吸收芯具有收窄部,该收窄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吸收芯的最大宽度短,所述收窄部配置于所述下裆区域。

根据本形态,夹在穿用者的股间的下裆区域的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较短,因此吸收芯更易于收纳于穿用者的股间内,能够抑制穿用时的不适感。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收窄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吸收性物品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

根据本形态,在吸收性物品的前侧易于获得缩短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效果。由此,即使在股间宽度变窄的坐姿下也能够提高穿着感。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侧狭缝的前端缘位于比所述收窄部的前端缘靠前侧的位置,所述侧狭缝的后端缘位于比所述收窄部的后端缘靠前侧的位置。

根据本形态,从收窄部的前侧到后方形成由侧狭缝形成的变形基点,从而即使在坐姿下也能够提高穿着感。另外,侧狭缝的后端缘位于比收窄部的后端缘靠后侧的位置,能够在比侧狭缝靠后侧的位置使吸收芯与身体接触而抑制泄漏。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宽幅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配置于设有所述收窄部的区域。

根据本形态,由腿夹着吸收芯,从而收窄部处的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由于宽幅部的变形而缩短。吸收芯更易于收纳于股间内,能够抑制穿用时的不适感。

根据优选的一形态,可以是,所述侧狭缝的内侧缘从所述宽幅部朝向后侧而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

根据本形态,侧狭缝的内侧缘从宽幅部朝向后侧而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因此由侧狭缝夹着的中央区域的宽度从宽幅部朝向后方而变长。能够将侧狭缝间的易于与身体接触地配置的区域朝向后方扩宽地设置,能够使吸收芯与臀部接触而抑制泄漏。

(2)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此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应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不同。因而,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另外,在附图相互间也可能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图1是从肌肤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而得到的俯视图,图2是从肌肤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吸收芯50而得到的俯视图。图1和图2所示的俯视图表示使吸收性物品10伸长至不形成褶皱的状态的伸长状态。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0是展开型的成人用的吸收性物品,但不限定于此。吸收性物品10也可以是短裤型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是儿童用的吸收性物品。

吸收性物品10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长度方向l由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方向规定。换言之,长度方向l是在展开的吸收性物品10中向前后延伸的方向。另外,吸收性物品10具有与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这两者正交的厚度方向t。厚度方向t向朝向穿用者侧的肌肤面侧t1和远离穿用者的一侧的非肌肤面侧t2延伸。在本说明书中,“肌肤面侧”相当于在使用中面向穿用者的肌肤的一侧。“非肌肤面侧”相当于在使用中朝向穿用者的肌肤的相反侧的一侧。

吸收性物品10具有前侧区域s1、后侧区域s2以及下裆区域s3。前侧区域s1在使用时面向穿用者的身体前侧。后侧区域s2在使用时面向穿用者的身体后侧。下裆区域s3位于前侧区域s1与后侧区域s2之间,在使用时配置于穿用者的下裆。可以是,下裆区域s3是设有腿围开口部65的区域,前侧区域s1与下裆区域s3之间的分界由腿围开口部65的前端缘规定,后侧区域s2与下裆区域s3之间的分界由腿围开口部65的后端缘规定。腿围开口部65是在吸收性物品的主体部(在吸收性物品中除了后述的紧固带94以外的部分)的外侧缘中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凹陷的部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缘是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内侧缘是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缘。

吸收性物品10具有至少配置于下裆区域s3的吸收芯50。可以是,吸收芯50从下裆区域s3向前侧区域s1和后侧区域s2延伸。可以是,吸收芯50例如是含有粉碎浆粕或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或它们的混合物的吸收材料的层叠体。可以是,吸收性物品10具有包含吸收芯50和芯包层56的吸收体。可以是,芯包层56以覆盖吸收芯50的肌肤面侧和非肌肤面侧的方式配置,例如是棉纸、无纺布片。关于吸收芯的结构,在后文中详细地说明。

可以是,吸收性物品10具有位于吸收芯50的肌肤面侧t1的肌肤面片41和位于吸收芯50的非肌肤面侧t2的非肌肤面片42。可以是,肌肤面片41具有表面片41a和侧片41b。可以是,表面片41a具有透液性,以覆盖吸收芯50的至少宽度方向w的中心的方式配置。可以是,侧片41b由具有疏水性的无纺布构成,以在比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覆盖表面片41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的方式配置。可以是,非肌肤面片42具有不透液性,设于比吸收芯50靠非肌肤面侧的位置。可以是,非肌肤面片42具有不透液性的背侧膜42a和配置于背侧膜42a的非肌肤面侧t2的背侧无纺布42b。

可以是,吸收性物品10具有立起性的防漏褶裥60。防漏褶裥60位于表面片41a的肌肤面侧,能够相对于表面片41a立起。防漏褶裥60具有通过防漏弹性构件66的收缩而立起的收缩部61和作为收缩部61的立起的基点的基点部62。可以是,基点部62具有位于比收缩部61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的第1基点部62a(参照图2)和位于比收缩部61靠长度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的第2基点部62b(参照图1)。防漏弹性构件66配置于侧片41b的内侧缘,使侧片41b的内侧缘向穿用者侧立起。

可以是,吸收性物品10具有配置于腿围开口部65的腿围弹性构件67。腿围弹性构件67沿着腿围开口部65配置,使腿围开口部65贴合于穿用者的腿围。腿围弹性构件67配置于侧片41b与背侧膜42a之间。可以是,防漏弹性构件66和腿围弹性构件67能够在长度方向l上伸缩,沿着长度方向l配置。

可以是,吸收性物品10具有设于后侧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两外侧部的紧固带94。可以是,紧固带94具有卡合于前侧区域s1的卡合部96。

接着,详细地说明吸收芯50的结构。可以是,在吸收芯50形成有狭缝。狭缝是实质上未配置构成吸收芯50的吸收材料的部分。狭缝是吸收材料的单位面积重量为0的部分或配置有从周围散出的吸收材料但设计上的吸收材料为0的部分。狭缝在吸收芯50受力时吸收变形,或者成为变形的基点。可以是,狭缝具有中央狭缝55和一对侧狭缝52。

可以是,如图2所示,吸收芯50具有由侧狭缝52夹着的中央区域rc和位于侧狭缝52与吸收芯50的外侧缘50s之间的侧区域rs。在图2中,对中央区域rc和侧区域rs标注不同的斜线来表示。侧区域rs位于各侧狭缝52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设有一对。中央区域rc和侧区域rs是从侧狭缝52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的区域。可以是,中央狭缝55的至少局部配置于中央区域rc。

可以是,侧狭缝52至少配置于下裆区域s3。侧狭缝52的前端缘既可以配置于前侧区域s1,也可以配置于下裆区域。侧狭缝52的后端缘52r可以配置于下裆区域s3。侧狭缝52至少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即可,既可以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也可以具有相对于长度方向l倾斜的部分。侧狭缝52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既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变化。可以是,侧狭缝52相对于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对称地设有一对。

侧狭缝52具有宽幅部53。宽幅部53是具有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以上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部分。宽幅部53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在吸收性物品10的伸长状态下为与该宽幅部53相邻的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以上即可。宽幅部53的至少局部配置于下裆区域s3,也可以是,宽幅部53的长度方向l的整个区域配置于下裆区域s3。可以是,宽幅部53的前端缘配置于下裆区域s3。可以是,宽幅部53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53cl位于比吸收性物品10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10cl靠前侧的位置,位于比下裆区域s3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

可以是,侧狭缝52位于比吸收芯50的外侧缘50s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不到达吸收芯50的外侧缘50s。根据该结构,在比侧狭缝52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存在吸收材料。能够利用该吸收材料保持利用侧狭缝52扩散的体液而抑制侧漏。

可以是,中央狭缝55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侧狭缝52之间,并且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可以是,中央狭缝55的至少局部配置于下裆区域s3。可以是,中央狭缝55的前端缘55f配置于下裆区域s3,中央狭缝55的后端缘55r在下裆区域s3内终结。中央狭缝55至少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即可,既可以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也可以具有相对于长度方向l倾斜的部分。可以是,中央狭缝55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55cl位于比吸收性物品10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位于比下裆区域s3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s3cl靠后侧的位置。可以是,中央狭缝55偏置于比侧狭缝52靠后侧的位置。

接着,说明这样构成的吸收性物品10的变形形态。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穿用时的吸收体的变形状态的图。图4示意性地表示图3所示的截面处的吸收体的变形形态。在吸收性物品10被穿用的状态下,吸收性物品10被两腿夹着,从而对于下裆区域s3,由腿施加朝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力。当对下裆区域s3的吸收体施加朝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力时,吸收芯50的侧狭缝52变形,侧区域rs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移动(图4的(a)的箭头a),吸收体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缩短。

此时,侧区域rs能够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移动的最大长度成为侧狭缝52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即宽幅部53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侧狭缝52的宽幅部53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为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以上,因此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能够向宽度方向的内侧进入。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缩短,从而吸收芯50易于收纳于股间内,能够抑制穿用时的不适感。

穿用者的股间的宽度根据姿势而变化,按照仰卧的姿势、侧卧的姿势、坐姿的顺序变窄。特别在坐姿下,由腿施加的力易于施加于吸收性物品10的前侧。宽幅部53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位于比吸收性物品10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在吸收性物品10的前侧易于获得缩短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效果。由此,即使在股间宽度变窄的坐姿下也能够提高穿着感。

若在坐姿下吸收体未收纳于股间内而产生不适感,则有可能妨碍舒适性,或者成为向后倚靠那样的姿势而导致就座位置偏移。更详细而言,坐姿在闭合腿的状态下易于维持稳定的姿势,在难以闭合腿的状态(腿张开的状态)下,重心向后侧倾斜,倚靠于椅子等的靠背,易于产生就座位置的偏移。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在坐姿下吸收体易于收纳于股间内,因此提高舒适性,并且易于维持适当的坐姿。

此外,对于由于吸收性物品10被两腿夹着而导致的吸收体的变形而言,既可以是,如图4的(a)所示,以成为将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作为顶点的凸形状的方式变形,也可以是,吸收体在厚度方向上不变形,侧区域rs向宽度方向的内侧滑移。在侧区域rs滑移的变形中也是,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缩短与侧狭缝5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当的长度。

可以是,侧狭缝52的后端缘52r位于下裆区域s3内,侧狭缝52不到达后侧区域s2。根据该结构,吸收体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缩短的区域难以到达后侧区域s2,能够使后侧区域s2的吸收芯50以较大的宽度与身体接触而抑制泄漏。

可以是,构成防漏褶裥60的基点部62中的位于比收缩部61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的第1基点部62a与侧区域rs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位于比收缩部61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的第1基点部62a由于收缩部61的收缩而被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和肌肤面侧t1牵拉。第1基点部62a与侧区域rs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因此产生将侧区域rs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和肌肤面侧t1牵拉的力。当在穿用时施加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力时,侧区域rs被向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t1(图4的(a)的箭头b)和宽度方向的内侧(图4的(a)的箭头a)牵拉。由此,侧区域rs向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t1和宽度方向w的内侧移动,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易于缩短。在图4的(a)所示的状态下,侧区域rs向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t1和宽度方向w的内侧进一步移动,成为图4的(b)所示的状态。在图4的(b)所示的状态下,中央区域rc与侧区域rs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进一步缩短。

可以是,在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伸长状态下,防漏褶裥60的收缩部61的内侧缘与侧狭缝52的宽幅部53在厚度方向上重叠。收缩部61与宽幅部53在厚度方向t上重叠,因此产生将宽幅部53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和肌肤面侧t1牵拉的力。当在穿用时施加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力时,如图4的(a)的箭头b所示,侧区域rs易于被向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和宽度方向的内侧牵拉。由此,侧区域rs向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和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易于缩短。

可以是,在比侧区域rs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设有在长度方向l上收缩的腿围弹性构件67。通过腿围弹性构件67的收缩而将侧区域rs向肌肤面侧t1上拉,当在穿用时施加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力时,侧区域rs易于向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t1和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由此,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易于缩短。

可以是,在跨宽幅部53地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例如,fl1)上,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比中央区域rc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长。当侧区域rs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和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t1移动时,中央区域rc与侧区域rs重叠,能够缩短吸收芯50整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中央区域rc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因此能够易于在中央区域rc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收纳侧区域rs,能够缩短吸收芯50整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此外,假想线fl1是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线,并且是与宽幅部53重叠地配置的线。假想线fl1与宽幅部53的从前端缘到后端缘的区域的至少局部重叠即可。

更优选的可以是,在跨宽幅部53地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fl1上,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中央区域rc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1/2以下。当侧区域rs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和中央区域rc的肌肤面侧移动时,侧区域rs在中央区域rc上重叠。此时,侧区域rs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中央区域rc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1/2以下,因此即使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移动至侧区域rs整体与中央区域rc重叠,也能够抑制侧区域rs彼此重叠的状况。由此,能够抑制由于侧区域rs彼此重叠而引起的局部的吸收芯的厚度的增加。由此,难以产生由于局部的吸收芯的厚度的增加而引起的压力的集中,能够抑制穿着感的恶化。

可以是,在吸收芯50形成有中央狭缝55,该中央狭缝55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侧狭缝52之间,并且在长度方向l上延伸。利用中央狭缝55,中央区域rc易于在厚度方向上弯曲,能够进一步缩短吸收体整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详细而言,当在穿用时施加从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力时,如图4的(a)的箭头c所示,吸收芯50易于将中央区域rc的外侧缘(侧狭缝52)作为起点而以中央区域rc的内侧缘朝向肌肤面侧的方式变形。由此,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更易于缩短。

可以是,吸收芯50具有收窄部51,该收窄部5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比吸收芯50的最大宽度短。吸收芯50的最大宽度50m的区域跨前侧区域s1和下裆区域s3地配置,并且跨后侧区域s2和下裆区域s3地配置。可以是,吸收芯50的收窄部51配置于下裆区域s3。夹在穿用者的股间的下裆区域s3的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较短,因此吸收芯50易于收纳于穿用者的股间内,能够抑制穿用时的不适感。

可以是,收窄部51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51cl位于比吸收性物品10的长度方向l的中心10cl靠前侧的位置。在吸收性物品10的前侧易于获得缩短吸收体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效果。由此,即使在股间宽度变窄的坐姿下也能够提高穿着感。

可以是,侧狭缝52的前端缘位于比收窄部51的前端缘51f靠前侧的位置,侧狭缝52的后端缘52r位于比收窄部51的后端缘51r靠前侧的位置。可以是,宽幅部53的前后方向的中心53cl位于比收窄部5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51cl靠前侧的位置。在股间宽度变窄的坐姿下,由腿施加的力不仅易于施加于由腿夹着的区域(收窄部),也易于施加于比收窄部51靠前侧的位置。从收窄部51的前侧到后方形成由侧狭缝52形成的变形基点,从而即使在坐姿下也能够提高穿着感。另外,侧狭缝52的后端缘位于比收窄部51的后端缘靠后侧的位置,能够在比侧狭缝52靠后侧的位置使吸收芯50与身体接触而抑制泄漏。

可以是,宽幅部53在长度方向l上配置于设有收窄部51的区域。由腿夹着吸收芯50,从而收窄部51处的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由于宽幅部53的变形而缩短。吸收芯50更易于收纳于股间内,能够抑制穿用时的不适感。

可以是,侧狭缝52的内侧缘52is从宽幅部53的后端缘朝向后侧而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侧狭缝52的内侧缘从宽幅部53的后端缘朝向后侧而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因此由侧狭缝52夹着的中央区域rc的宽度从宽幅部53朝向后方而变长。能够将侧狭缝52间的易于与身体接触地配置的区域朝向后方扩宽地设置,能够使吸收芯50与臀部接触而抑制泄漏。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这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前提下作为修改和变更形态来实施。因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作为目的,对于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此外,在2018年3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18-062380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本说明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缩短吸收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穿用时的舒适性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标记说明

10、吸收性物品;50、吸收芯;51、收窄部;52、侧狭缝;52r、侧狭缝的后端缘;53、宽幅部;55、中央狭缝;60、防漏褶裥;61、收缩部;62a、第1基点部(基点部);67、腿围弹性构件;rc、中央区域;rs、侧区域;s1、前侧区域;s2、后侧区域;s3、下裆区域;l、长度方向;t、厚度方向;t1、肌肤面侧;t2、非肌肤面侧;w、宽度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