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851发布日期:2019-04-17 03:1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



背景技术:

疝气补片缝合手术中引入高分子网状结构已被证实可降低再发率减少疼痛,从而提高病人的愈合效果。造口疝和腹股沟疝中用到的补片通常带有一通孔用来通过造口肠管和精索,通孔处往往为内脏器官压力较大的区域,本区域固定困难,增加手术难度和预后复发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u型磁体围绕通孔,通过磁力使通孔处具有了抵御内脏压力的能力,补片本体外周通过拉力,通孔处通过磁力,两者共同作用来抵御内脏器官压力,改变通孔处的薄弱;另一方面,降低内脏器官对腹壁的压力,有助于腹壁的康复,有助于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在补片上浸润附着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补片本体上设置u型磁体,所述u型磁体内部对应所述补片本体处开设通孔。

优选:所述u型磁体为薄片,薄片两面为两极。并非传统的u型磁铁两个端部分别表示两极。

优选:所述u型磁体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层补片上,也可以通过卡扣、穿线孔等方式固定在所述补片本体上。

优选:所述补片本体可以为不可吸收的人工合成网、体内可吸收的人工网状补片、生物组织提取工程支架三者之一或者其结合。本发明对补片材料不做具体限定,任何适用于本发明结构要求的补片材料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向外设置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u型磁体外部覆盖人体适应性材料,如:聚丙烯、聚己内酯、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进一步地,所述u型磁体设置有突出外沿,所述突出外沿上设置穿线孔。

进一步地,体外配套设置有与所述u型磁体配合使用的体外磁器。所述体外磁器与所述u型磁体之间的磁力用以抵抗内脏器官对补片的压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配合使用的体外磁器,所述体外磁器包含外壳和所述外壳内的体外磁体、气囊,所述气囊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探头。所述外壳外设置有绑带。所述体外磁体在感受到磁力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外壳内滑动,所述体外磁体向所述气囊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挤压气囊,对所述气囊压力的变化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探头探知并传输。所述外壳外设置有绑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u型磁体围绕通孔,通过磁力是通孔处具有了抵御内脏压力的能力,补片本体外周通过拉力,通孔处通过磁力,两者共同作用来抵御内脏器官压力,改变通孔处的薄弱;另一方面,降低内脏器官对腹壁的压力,有助于腹壁的康复,有助于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在补片上浸润附着生长。

2.u型磁体为薄片,薄片两面为两极。并非传统的u型磁铁两个端部分别表示两极。通过磁力感应提供内脏器官的作用力。

3.u型磁体与体外磁体配合使用,弥补现有补片只能通过补片周边与人体组织固定抵御内脏器官压力的缺陷,通孔附近一般是受到压力最大的地方,而此处不容易缝合固定,u型磁体的设置使吸引或排斥力来抵御内脏器官压力,这一设计的意义是重大的:对补片来讲,改变单一作用方式,在受压最大的部位精准作用,磁力的引入使得缝合要求和补片本体材质强度的要求并不迫切,由此带来手术时间极大地缩短,使补片本体在同种强度要求下可以更加轻质量。对内脏器官来讲,补片本体外周拉力和磁力共同作用保障内脏器官的复位。对腹壁来讲,降低内脏器官对腹壁的压力,有助于腹壁的康复,有助于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在补片上浸润附着生长。

4.体外磁器的设置使得补片上的磁体有了磁力来源,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探头用来感受体外磁体对气囊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脏压力。

5.疝气带固定是无张力修补术的辅助手段,一方面要考虑对腹壁的压力,另一方面要考虑体外器官,如睾丸,本发明采用磁力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绑带用来固定体外磁器,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疝气复位。

6.u型磁体设计为薄片状,质量轻,降低体内异物感,作用面大,固定容易。

7.u型磁体外部覆盖人体适应性材料,防止磁体与人体直接接触发生炎症。

8.突出外沿和穿线孔的设置使u型磁体方便安装在补片本体上,而且只设置在u型磁体外周,从体内取出的时候也方便拆线操作,避免伤害通孔内器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u型磁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体外磁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体外磁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补片本体,2.u型磁体,3.通孔,4.开口,5.突出外沿,51.穿线孔,6.体外磁器,7.体外磁体,8.绑带,9.外壳,10.气囊,11.压力传感器探头,12.内脏器官,13腹壁,6a.体外磁器一,6b.体外磁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补片本体1上设置u型磁体2,所述u型磁体2内部对应所述补片本体1处开设通孔3。

优选:所述u型磁体2为薄片,薄片两面为两极。并非传统的u型磁铁两个端部分别表示两极。

优选:所述u型磁体2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层补片2上,也可以通过卡扣、穿线孔等方式固定在所述补片本体1上。

优选:所述补片本体1可以为不可吸收的人工合成网、体内可吸收的人工网状补片、生物组织提取工程支架三者之一或者其结合。本发明对补片材料不做具体限定,任何适用于本发明结构要求的补片材料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通孔3向外设置开口4。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u型磁体2外部覆盖人体适应性材料,如:聚丙烯、聚己内酯、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u型磁体2设置有突出外沿5,所述突出外沿5上设置穿线孔51。

实施例五

如图3、4所示,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体外配套设置有与所述u型磁体2配合使用的体外磁器6。所述体外磁器6与所述u型磁体2之间的磁力用以抵抗内脏器官对补片的压力。

实施例六

如图3、4所示,一种与带有u型磁体的疝气补片配合使用的体外磁器,所述体外磁器6包含外壳9和所述外壳9内的体外磁体7、气囊10,所述气囊10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探头11。所述外壳9外设置有绑带8。所述体外磁体7在磁力作用下在所述外壳9内滑动,对所述气囊10压力的变化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探头11探知并传输。

本发明操作及其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补片本体1放入体内并且使得造口肠管或精索等通过开口4进入的通孔3中,补片本体1并且外周与机体组织缝合,u型磁体2缝合到补片本体1上。在体外穿戴或捆绑体外磁器一6a和/或体外磁器二6b,体外磁器一6a与u型磁体2之间为斥力,体外磁器二6b与u型磁体2之间为引力,体外磁器一6a和体外磁器二6b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设置其一或二者都选。在磁力的作用下u型磁体2使内脏器官12归位,使腹壁13和补片本体1减轻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探头11测得的压力大小辅助判断预后情况,并决定u型磁体2的取出时间。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