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9626发布日期:2019-05-11 00:01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足踝是小腿与脚之间部位的左右两侧的突起,是由胫骨和腓骨下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足踝是人们行走或脚活动时重要的骨关节,足踝损伤的人必然会行动不便,现有技术条件下足踝损伤的人行走时,大多都是依靠拐杖来进行辅助支撑,这在使用时会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依靠拐杖行走只能辅助支撑,对受伤的足踝没有任何的防护;

问题二:足踝损伤康复期很长,在康复的不同阶段足踝承受力的大小不同,现有条件下的辅助行走装置无法对足踝的承受力进行锻炼;

问题三:现有条件下足踝的固定装置和支撑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在不需要拐杖支撑时,无法将支撑装置与固定装置分离;

问题四:现有条件下的固定装置无辅助限位机构,在固定不牢时,容易对足踝造成二次损伤。

针对上述所列的问题,很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以解决上述所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可以解决现有辅助行走装置对足踝无保护、不能对足踝承受力进行锻炼、固定装置无限位机构,容易对足踝造成二次伤害和固定装置与支撑装置无法分离等问题,可以实现对足踝损伤者辅助行走的功能,具有足踝防护周全、能够对足踝承受力进行锻炼和固定装置与支撑装置分离方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移动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前端卡接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装置;

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右侧设有圆孔,圆孔的内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固定装置;工作时,固定装置将受伤的足踝固定到移动装置内;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箱,支撑箱前后内侧面对称设有滑槽,滑槽的下端设有卡接孔,支撑箱的前端设有l型卡接板,l型卡接板左右侧面的下端对称设有卡接机构,支撑箱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握把,握把上套接有海绵垫;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伸缩杆,l型卡接板的右侧面设有圆槽,圆槽内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内部安装有卡接弹簧,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滑块,滑块贴合在托盘内,托盘的右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支撑箱的右侧面,且连接杆的右端安装有圆盘,圆盘的左侧面与支撑箱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工作时,支撑装置可以辅助康复初期的行走;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卡接框,l型卡接板的前端卡接有卡接框,l型卡接板与卡接框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且l型卡接板与卡接框相互卡接,卡接框安装在移动箱的后侧面,移动箱相邻内侧壁的下端均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球,滑球通过活动板相连接,滑槽内部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移动箱内部的下端设有活动层;

所述移动箱的前侧面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盘,调节盘的后端与链条相互啮合,所述的齿轮盘和调节盘在同一高度,且通过链条相连接;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齿轮盘,活动槽内侧壁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齿轮盘,齿轮盘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弧度与滑球相吻合,齿轮盘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活动层包括活动弹簧,移动箱下端内壁上均匀设有活动弹簧,活动弹簧的上端通过踏板相连接;工作时,移动装置既可以对足踝承受力进行锻炼,又能够在康复后期辅助行走;

所述支撑装置和移动装置通过l型卡接板与卡接框相互卡接,在不同康复状态下使用方式不同,在康复初期时,将支撑装置与移动装置相互卡接,移动装置保护足踝,支撑装置辅助行走;在康复中期时,移动装置锻炼足踝的受力程度;在康复后期时,将支撑装置与移动装置拆离,移动装置辅助行走;工作时,在不同的康复阶段可以灵活的运用支撑装置与移动装置的拼接与拆分关系,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受伤人员的辅助行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在初期时能够作为拐杖辅助行走;

2、本发明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既能够对足踝的承受力进行锻炼,又能够在后期辅助行走;

3、本发明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能够避免因固定不牢对足踝造成二次损伤;

4、本发明设置有移动装置和支撑装置,两者相互卡接,安装与拆卸方便,能够随需要将两者进行组装或拆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除支撑杆、握把与海绵垫外)与移动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移动装置内部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移动装置内部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内部部分零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包括支撑装置1、移动装置2和固定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1的前端卡接有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装置3;

所述活动板25的上端右侧设有圆孔,圆孔的内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固定装置3;工作时,通过固定装置3固定在足踝上方适当的位置,将受伤的足踝固定到移动装置2内,移动装置2对脚踝进行保护,避免因碰撞对足踝造成二次损伤;

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箱11,支撑箱11前后内侧面对称设有滑槽,滑槽的下端设有卡接孔,支撑箱11的前端设有l型卡接板12,l型卡接板12左右侧面的下端对称设有卡接机构13,支撑箱11上端面中部安装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上端安装有握把15,握把15上套接有海绵垫16;

所述卡接机构13包括伸缩杆131,l型卡接板12的右侧面设有圆槽,圆槽内安装有伸缩杆131,伸缩杆131的内部安装有卡接弹簧132,伸缩杆131的顶端安装有滑块133,滑块133贴合在托盘134内,托盘134的右端安装有连接杆135,连接杆13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支撑箱11的右侧面,且连接杆135的右端安装有圆盘136,圆盘136的左侧面与支撑箱11的外侧壁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137;工作时,将l型卡接板12与卡接框21相互卡接,滑块133在滑槽内滑动到下端时,在卡接弹簧132的作用下,伸缩杆131展开进入到卡接孔中,即可以将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拼接成一个整体,人手握住握把15,在支撑杆14的作用下辅助伤员移动;当需要拆卸时,向内按压圆盘136,圆盘136通过连接杆135和托盘134将滑块133从卡接孔中分离,向上拉动支撑装置1,即可将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分离;

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卡接框21,l型卡接板12的前端卡接有卡接框21,l型卡接板12与卡接框21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且l型卡接板12与卡接框21相互卡接,卡接框21安装在移动箱22的后侧面,移动箱22相邻内侧壁的下端均匀设有活动槽23,活动槽23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球24,滑球24通过活动板25相连接,滑槽内部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26,移动箱22内部的下端设有活动层27;

所述移动箱22的前侧面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盘28,调节盘28的后端与链条264相互啮合,所述的齿轮盘261和调节盘28在同一高度,且通过链条264相连接;

所述限位机构26包括齿轮盘261,活动槽23内侧壁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齿轮盘261,齿轮盘26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62,螺纹杆262的顶端安装有限位盘263,所述限位盘263的弧度与滑球24相吻合,齿轮盘261之间通过链条264连接;工作时,转动调节盘28,调节盘28通过链条264带动齿轮盘261转动,齿轮盘261转动可以带动螺纹杆262上下移动,即根据使用需要,转动调节盘28通过限位盘263可以控制活动板25上下活动的间距;

所述活动层27包括活动弹簧271,移动箱22下端内壁上均匀设有活动弹簧271,活动弹簧271的上端通过踏板272相连接;工作时,通过控制活动板25上下移动的距离,可以控制人脚踩动踏板272的力度,即可以实现对足踝承受力的锻炼;

所述支撑装置1和移动装置2通过l型卡接板12与卡接框21相互卡接,在不同康复状态下使用方式不同,在康复初期时,将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相互卡接,移动装置2保护足踝,支撑装置1辅助行走;在康复中期时,移动装置2锻炼足踝的受力程度;在康复后期时,将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拆离,移动装置2辅助行走;工作时,在不同的康复阶段可以灵活的运用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的拼接与拆分关系,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受伤人员的辅助行走。

足踝的防护:通过固定装置3固定在足踝上方适当的位置,将受伤的足踝固定到移动装置2内,移动装置2对脚踝进行保护,避免因碰撞对足踝造成二次损伤;

康复初期辅助行走:a拼接:将l型卡接板12与卡接框21相互卡接,滑块133在滑槽内滑动到下端时,在卡接弹簧132的作用下,伸缩杆131展开进入到卡接孔中,即可以将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拼接成一个整体;b行走:人手握住握把15,在支撑杆14的作用下辅助伤员移动;

支撑装置1的拆分:当需要拆卸时,向内按压圆盘136,圆盘136通过连接杆135和托盘134将滑块133从卡接孔中分离,向上拉动支撑装置1,即可将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分离;

活动板25调节:转动调节盘28,调节盘28通过链条264带动齿轮盘261转动,齿轮盘261转动可以带动螺纹杆262上下移动,即根据使用需要,转动调节盘28通过限位盘263可以控制活动板25上下活动的间距;

足踝受力锻炼:通过控制活动板25上下移动的距离,可以控制人脚踩动踏板272的力度,即可以实现对足踝承受力的锻炼;

康复后期辅助行走:将支撑装置1与移动装置2分离,限位机构26根据足踝承受力情况限定活动板25的移动距离,从而利用移动装置2实现辅助受伤人员的行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