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防治近视的眼镜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1444发布日期:2019-08-20 20:2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防治近视的眼镜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近视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防治近视的眼镜。



背景技术:

vr指的是虚拟现实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近视眼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经检索,申请号为201811126171.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近视眼的眼睛训练的vr眼镜系统,包括训练盒,训练盒内部设有透镜放置腔,透镜放置腔下端的训练盒内部安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上设有往复移动装置,往复移动装置上固定有调节板。该用于近视眼的眼睛训练的vr眼镜系统,往复移动装置可以利用调节板周期性调节透镜的位置,有利于近视眼训练,训练效果好。

但是现有技术利用vr训练近视眼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睫状体肌肉的收缩活性,晶状体不能实现自由凸起调节,近视治疗效果较差,且现有的vr眼镜训练盒不便佩戴,影响使用体验,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防治近视的眼镜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利用vr训练近视眼时不能增强睫状体肌肉的收缩活性、且vr眼镜训练盒不便佩戴、近视治疗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防治近视的眼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让训练者端坐在座椅上保持身体放松并对其眼部进行按摩操作;

s2:对训练者的视力进行测试,测得训练者能够看清的最远距离,记为m厘米;

s3:询问训练者感兴趣的电影题材,并将vr眼镜佩戴在训练者眼部;

s4:将vr眼镜的观影距离设置为变量n,且将vr眼镜的初始观影距离设置为p厘米,且p=m-5;

s5:根据训练者选取的电影题材选取一部电影并进行播放,开始计时,记为t分钟;

s6:将vr眼镜观影距离的变量n设定为n=p+10sint;

s7:观影结束后重复对训练者的最远看清距离进行测试并记录;

s8:间隔一周后,对训练者重复并依次进行步骤s1-s7的训练操作。

优选的,所述s2中,取训练者的单眼能够看清最远距离中的较小值为m值,能够首先对近视比较严重的单侧眼球进行康复训练。

本发明还提出了基于数字化的防治近视的眼镜,包括vr眼镜训练盒和佩戴带,所述vr眼镜训练盒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佩戴带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孔内并固定连接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绕线轴的一端焊接有蜗杆,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绕线轴的另一端焊接有圆轴,所述圆轴的一端延伸至vr眼镜训练盒的外侧并焊接有旋钮,所述绕线轴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侧焊接在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隔板位于蜗杆靠近旋钮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佩戴带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孔内并固定连接有定位轴,且定位轴的两端均焊接在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佩戴带绕过定位轴后与自身固定连接,方便将佩戴带连接的vr眼镜训练盒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焊接有转轴,转轴位于蜗杆的下方,所述蜗轮转动套设在转轴的外侧,通过转轴将蜗轮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圆轴相适配的圆形孔,所述圆轴与圆形孔转动连接,方便穿过圆轴。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绕线轴相适配的装配孔,所述绕线轴与装配孔活动连接,方便将隔板套设在绕线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蜗轮的外侧并焊接有挡板,挡板用于限制蜗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固定套设在蜗轮的内侧,通过轴承将蜗轮转动连接在转轴上。

本发明中,所述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及其防治近视的眼镜,通过测试出训练者的最远看清距离,并让训练者舒适的观影环境中逐渐适应不同距离的观影距离,使得睫状体肌肉缓慢调节晶状体的凸起程度,实现对睫状体肌肉的训练作用,增加睫状体肌肉活性,有效防治假性近视;

由于设置了旋钮、圆轴和绕线轴,通过将佩戴带绕设在训练者头部外侧,将vr眼镜训练盒对准训练者的眼部部位,通过旋动旋钮来带动绕线轴旋转,绕线轴旋转时将佩戴带缠绕并收卷在绕线轴的外侧;

由于设置了蜗杆、蜗轮和隔板,绕线轴通过蜗杆带动蜗轮旋转,在佩戴带完全收紧在训练者头部上时,利用蜗轮的自锁性可固定住绕线轴的位置,使得vr眼镜训练盒稳固佩戴在训练者头上,方便使用;

本发明设计合理,方便将vr眼镜训练盒佩戴在训练者头上,且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围,且可缓慢调节晶状体凸起程度,进而增强睫状体肌肉收缩活性,有效减轻近视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化的防治近视的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化的防治近视的眼镜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化的防治近视的眼镜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化的防治近视的眼镜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vr眼镜训练盒、2佩戴带、3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5定位轴、6绕线轴、7蜗杆、8转轴、9蜗轮、10圆轴、11旋钮、12隔板、13圆形孔、14装配孔、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基于数字化的视觉调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让训练者端坐在座椅上保持身体放松并对其眼部进行按摩操作;

s2:对训练者的视力进行测试,测得训练者能够看清的最远距离,记为m厘米;

s3:询问训练者感兴趣的电影题材,并将vr眼镜佩戴在训练者眼部;

s4:将vr眼镜的观影距离设置为变量n,且将vr眼镜的初始观影距离设置为p厘米,且p=m-5;

s5:根据训练者选取的电影题材选取一部电影并进行播放,开始计时,记为t分钟;

s6:将vr眼镜观影距离的变量n设定为n=p+10sint;

s7:观影结束后重复对训练者的最远看清距离进行测试并记录;

s8:间隔一周后,对训练者重复并依次进行步骤s1-s7的训练操作。

本实施例中,s2中,取训练者的单眼能够看清最远距离中的较小值为m值,能够首先对近视比较严重的单侧眼球进行康复训练。

本实施例中,通过测试出训练者的最远看清距离,并让训练者舒适的观影环境中逐渐适应不同距离的观影距离,使得睫状体肌肉缓慢调节晶状体的凸起程度,实现对睫状体肌肉的训练作用,增加睫状体肌肉活性,有效防治假性近视。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基于数字化的防治近视的眼镜,包括vr眼镜训练盒1和佩戴带2,vr眼镜训练盒1的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佩戴带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孔4内并固定连接有绕线轴6,绕线轴6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孔4内,绕线轴6的一端焊接有蜗杆7,第二安装孔4内转动安装有蜗轮9,蜗轮9与蜗杆7相啮合,绕线轴6的另一端焊接有圆轴10,圆轴10的一端延伸至vr眼镜训练盒1的外侧并焊接有旋钮11,绕线轴6的外侧活动套设有隔板12,隔板12的外侧焊接在第二安装孔4的内壁上,隔板12位于蜗杆7靠近旋钮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佩戴带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孔3内并固定连接有定位轴5,且定位轴5的两端均焊接在第一安装孔3的内壁上,佩戴带2绕过定位轴5后与自身固定连接,方便将佩戴带2连接的vr眼镜训练盒1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4的内壁上焊接有转轴8,转轴8位于蜗杆7的下方,蜗轮9转动套设在转轴8的外侧,通过转轴8将蜗轮9安装在第二安装孔4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圆轴10相适配的圆形孔13,圆轴10与圆形孔13转动连接,方便穿过圆轴10。

本实施例中,隔板12的一侧开设有与绕线轴6相适配的装配孔14,绕线轴6与装配孔14活动连接,方便将隔板12套设在绕线轴6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转轴8的一端延伸至蜗轮9的外侧并焊接有挡板15,挡板15用于限制蜗轮9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转轴8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轴承的外圈固定套设在蜗轮9的内侧,通过轴承将蜗轮9转动连接在转轴8上。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首先将佩戴带2绕设在训练者头部外侧,将vr眼镜训练盒对准训练者的眼部部位,然后一手扶住vr眼镜训练盒1,另一只手旋动旋钮11,旋钮11通过圆轴10带动绕线轴6旋转,绕线轴6旋转时将佩戴带2缠绕并收卷在绕线轴6的外侧,绕线轴6旋转时带动蜗杆7旋转,蜗杆7带动蜗轮9旋转,佩戴带2完全收紧在训练者头部上时,由于蜗杆7可以轻易转动蜗轮9,但蜗轮9无法转动蜗杆7,这是因为蜗杆7上的突角很浅,当蜗轮9尝试旋转蜗杆7时,蜗轮9与蜗杆7之间的摩擦力会让蜗杆7保持原位,所以松开旋钮11时,利用蜗轮9的自锁性可固定住绕线轴6的位置,使得vr眼镜训练盒1稳固佩戴在训练者头上,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